基于土壤速效钾含量确定小麦钾肥施用量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钾肥的施用方法我国钾肥生产量少,而土壤缺钾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开源节流,既一方面要增加钾肥肥源,另一方面把有限的钾肥施用好,充分发挥肥效。
钾肥的有效施用技术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土壤类型、肥力水平、作物种类、施肥方法等因素影响较大。
(一)因土施钾土壤缺钾的程度是钾肥有效施用的先决条件,首先要考虑土壤速效钾含量对钾肥肥效的影响。
钾肥肥效大小与土壤速效钾丰缺关系密切,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土壤速效钾含量越低,钾肥当季肥效越好。
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40毫克/公斤为极缺钾的土壤,钾素已成为作物增产的限制因素,应优先施用,每亩用量(K2O)5~10公斤,折氯化钾或硫酸钾10~20公斤,无论什么土壤和作物,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
土壤速效钾含量40~80毫克/公斤时为缺钾土壤,每亩钾肥用量5公斤左右,增产效果也很显著。
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80毫克/公斤时,除一些喜钾的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可以少施或不施。
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缓效钾含量、土壤质地和熟化程度等。
土壤缓效钾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是土壤速效钾的给源和后备,在土壤速效钾含量相近的情况下,土壤缓效钾含量越低,转化为速效钾的速度越慢。
施用钾肥的肥效往往会更好些。
但作为指导当季施钾,土壤速效钾含量是主要依据。
质地粗的砂性土,由于含钾水平低,加之土壤中的速效钾又易淋溶损失,在这类土壤上施钾的效果往往比粘性土壤好,熟化程度高的土壤增施钾肥的肥效一般不如熟化程度低的土壤。
因为前者含钾较为丰富,并有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供钾能力强。
我国南方土壤含钾量低,钾肥施用重点应在南方;但北方土壤缺钾面积正在逐渐扩大,特别是一些高产土壤,缺钾现象日益严重。
(二)因作物施钾在土壤缺钾状况一样的情况下,钾肥应优先用在喜钾的作物上,喜钾作物的顺序,豆科作物>薯类、甜菜、甘蔗、西瓜、果树>棉花、麻类、烟草>玉米>水稻、小麦。
喜钾作物是相对的,在严重缺钾的土壤上,无论种什么作物,施钾增产效果都显著,在含钾丰富的土壤上,喜钾作物增施钾肥往往不增产。
·63·63农业科学钾肥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必备肥料之一,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钾元素的需求,对农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磷肥与氮肥。
近两年,随着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产物种类愈发丰富,对钾肥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如何有效施播钾肥,充分发挥钾肥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是当下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建议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比如:农作物种植类型、种植面积、肥料施播需求等,调整钾肥施播量与施播技术,优化钾肥施播结构,为地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1.钾肥及其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作用1.1不同的钾肥钾肥可以大致分为自然肥料与化学肥料,一方面,关于“自然肥料”,最典型的就是“草木灰”,这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钾元素肥料资源,属于碱性肥料,不能够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也不能够加入到粪便有机肥料中,施播限制较多,因此常常被当做生产垃圾随意堆放到一边,造成严重的钾元素肥料资源浪费。
在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地区的种植土壤性状,若土壤为中性土壤、石灰性土壤,则可以使用草木灰,若土壤为酸性土壤,则更加契合,能够有效调整土壤酸碱度。
若在北方地区种植马铃薯,则可以将草木灰使用到栽种环节,或者将切好的薯块与草木灰相混合搅拌,以此起到杀菌灭虫的效果。
此外,在水稻、蔬菜苗床种植的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草木灰作为基肥与追肥,在施播之前拌入少许湿土,控制施播量为每公顷750kg-100kg;还可以将草木灰与清水按照1:100的比例施播,喷洒到农作物的叶片上,以此灭杀蚜虫,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另一方面,化工钾肥主要分为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其中氯化钾肥料呈现出淡白色、淡黄色、淡紫红色等多种不同的颜色,容易溶化于水,肥效良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若长久储存则容易结块。
硫酸钾肥料呈现出淡黄色或者是淡白色,容易溶解于水,吸湿性较小,长久存放不容易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若长期使用会促使土壤酸碱值发生变化,酸度增加。
高产麦田施钾效果分析摘要为弄清钾肥使用量与高产小麦田产量的关系,2003年以来,菏泽市全市安排了12处钾肥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钾90mg/kg的条件下,增施钾肥,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小麦分蘖多、壮,次生根多,明显增加叶面积系数,增加基部茎秆机械强度,促进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和小麦正常落黄成熟,对小麦品质提高、增产效果明显。
在重施氮、磷肥的高产麦田,土壤中的含钾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通过施肥补充,施用量以300kg/hm2为宜,并应注意钾肥的基追肥比例。
关键词小麦;钾肥;高产麦田;效果分析钾素是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对于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单位面积产量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以及氮、磷化肥用量的增加,高产麦田缺钾现象日益突出。
2003年我们在全市9个县区随机抽取18个乡镇进行土壤化验分析,18个乡镇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89.7mg/kg,部分乡镇出现缺钾。
为了进一步弄清钾肥使用量与高产田小麦产量的关系,自2003年以来,在全市安排了12处钾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块潮土,表土中壤,土壤有机质1.02%,速效氮59mg/kg,速效磷16mg/kg,速效钾91mg/kg。
1.2试验材料小麦品种为菏麦13号,试验用钾肥为氯化钾(含氧化钾60%)。
施土杂肥18t/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锌15kg/hm2。
1.3试验设计共设7个处理。
CK:不施钾肥;A1:施150kg/hm2氯化钾,基追比例7∶3;A2:施150kg/hm2氯化钾,基追比例3∶7;B1:施300kg/hm2氯化钾,基追比例7∶3;B2:施300kg/hm2氯化钾,基追比例3∶7;C1:施450kg/hm2氯化钾,基追比例7∶3;C2:施450kg/hm2氯化钾,基追比例3∶7。
小区面积66.7m2,随机排列,重复3次。
怎样根据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合理
施用钾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用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来衡量土壤的供钾能力。
但是,必须注意到,速效钾含量较低的土壤,其缓效钾有一定的供钾能力。
因为,缓效钾是速效钾的直接补给者,它们之间存在动态平衡。
因此,判断土壤供钾能力应综合考虑土壤速效钾和土壤缓效钾两项指标。
土壤速效钾(K)含量的丰缺标准(毫克/千克)是:160为极高。
土
壤缓效钾含量的丰缺标准(毫克/千克)是:600为高。
合理施用钾肥应以上述指标为依据。
如果土壤速效钾含量低,而缓效钾含量较高时,土壤的供钾能力并不一定很低,施用钾肥往往效果不明显。
只有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都低的情况下,施用钾肥的效果才十分显著。
当然,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高或极高时,一般就没有必要施钾肥了,因为土壤中的钾已能满足作物的需要。
应当指出:①钾肥的肥效一定要在满足作物氮、磷营养的基础上才能显现出来。
②土壤速效钾的丰缺标准会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和氮、磷化肥用量的增加而变化,例如,原来不缺钾的土壤,这几年施钾也有效了。
③我国钾肥资源紧缺,多年来依靠进口,因此有限的钾肥应优先分配在缺钾土壤和喜钾作物上。
龙源期刊网
基于土壤速效钾含量确定小麦钾肥施用量研究
作者:储亚云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5期
钾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小麦生产上“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1]。
氮磷钾施用比例失调,不能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高效利用,钾肥的合理施用已成
为制约小麦高产优产的关键环节,研究钾肥施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2]。
有效钾含量是
钾肥施用量的重要参数[3]。
不少研究对土壤有效钾动态变化、吸收机理进行探讨,然而关于
如何利用小麦土壤有效钾定量施钾鲜有报道[4]。
笔者通过测定小麦田主要土壤钾肥系数和钾
肥临界值,研究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施用钾肥量、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内在联系,确定高产小麦钾肥用量,改善农户施肥习惯,提高肥料利用率,为小麦高产提供依据[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