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6.74 KB
- 文档页数:6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说明根据钾存在的形态和作物吸收利用的情况,可分为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粘土矿物中固定的钾三类,前两类可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统称为“速效性钾”,后一类是土壤钾的主要贮藏形态,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按其粘土矿物的种类和对作物的有效程度,有的是难交换性的“中效性钾”,有的是非交换性的“迟效性钾”和“无效性钾”。
各种形态的钾彼此能相互转化,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称之为“土壤钾的平衡”。
土壤全钾的含量只能说明土壤钾总贮量的丰缺,不能说明对当季作物的供钾情况一般土壤中全钾并不少,但速效性钾则仅20~200mgkg-1K,不到全钾量(华北平原耕层土壤全钾大约在1.7~2.2%K,或2.0~2.6%K2O)的1~2%。
为了判断土壤钾供应情况[注1]以及确定是否需用钾肥及其施用量,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是很有意义的。
土壤速效钾的95%左右是交换性钾,水溶性钾仅占极少部分,由于土壤交换性钾的浸出量依从于浸提剂的阳离子种类,因此用不同浸提剂测定土壤速效钾的结果也不一致而且稳定性也不同。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浸提剂是1molL-1NH4Ac溶液。
因此NH4+和K+的半径相近,以NH4+取代交换性K+时所得结果比较稳定,重现性好,能将土壤表面的交换性钾和粘土矿物晶格间非交换性钾分开,不因淋洗次数或浸提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出的钾量。
另外待测液可直接用火焰光计测定而无干扰。
在无火焰光度计时,可用1molL-1NaNO3浸提—四苯硼钠比浊法测定土壤速效钾此法测值1molL-1NH4Ac法低,分级指标须另订。
一、1molL-1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1.方法原理用中性的1molL-1NH4Ac溶液浸提土壤时,NH4+与土壤胶体表面的K+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性K+一起进入溶液。
浸出液中的K可直接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火焰光度法的原理详见土壤全钾测定一节。
2.试剂配制(1)1molL-1NHAc(pH7.0) 77.08gCH3COONH4(化学纯),溶于900ml水,用稀Hac 或NH4OH调节至pH7.0,然后稀释至1升。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1 目的:掌握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方法;了解土壤速效钾的含量。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钾主要呈无机形态存在,根据钾的存在形态和作物吸收能力,可将土壤中钾素分为四部分:土壤含钾矿物,即难溶性钾,占全钾的90—98%;非交换态钾,属缓效性钾,占全钾1—10%;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同属速效性钾,可直接为作物吸收利用,仅占全钾的1—2%,其含量从<100mg/kg 至几百mg/kg ,而水溶性钾只有几个mg/kg 。
测定土壤中速效性钾含量,对判断土壤肥力,指导合理施肥,满足作物丰产的营养要求,都有它重要的意义。
2 原理:以中性1mol/L 乙酸铵溶液为浸提剂,铵离子与土壤胶体表面的钾离子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性钾离子一起进入溶液。
浸出液中的钾可以直接用火焰光度测定。
本方法测定结果在非石灰性土壤中为交换性钾,而在石灰性土壤中则为交换性钾加水溶性钾。
3 试剂:3.1 浸提剂(1mol/L 乙酸铵,pH7.0):77.1g 乙酸铵(CH 3COONH 4,分析纯)溶于近1L 水中,如pH 不是7,则用稀乙酸或稀氢氧化铵调节至pH 7.0,最后用水定容至1L 。
3.2 钾标准溶液:0.1907g 氯化钾(分析纯,110C 烘干2h )溶于1mol/L 乙酸铵溶液中,并用它定容至1L ,即为含100μg/mL 钾(K )的乙酸溶液,用时分别吸取此100μg/mL 钾(K )标准溶液1,2.5,5,10,20mL 入50mL 容量瓶中,用1mol/L 乙酸铵定容,得2,5,10,20,40μg/mL 钾(K )标准系列溶液。
4 主要仪器:火焰光度计,容量瓶(50 L )。
5 测定步骤:5.1 称取5.0g (精确到0.01g )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土样于浸提瓶中,加50mL 1mol/L 乙酸铵溶液,加塞振荡30min ,用干滤纸过滤,滤液直接供火焰光度计测钾用,记录检流计读数。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说明根据钾存在的形态和作物吸收利用的情况,可分为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粘土矿物中固定的钾三类,前两类可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统称为“速效性钾”,后一类是土壤钾的主要贮藏形态,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按其粘土矿物的种类和对作物的有效程度,有的是难交换性的“中效性钾”,有的是非交换性的“迟效性钾”和“无效性钾”。
各种形态的钾彼此能相互转化,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称之为“土壤钾的平衡”。
土壤全钾的含量只能说明土壤钾总贮量的丰缺,不能说明对当季作物的供钾情况一般土壤中全钾并不少,但速效性钾则仅20~200mgkg-1K,不到全钾量(华北平原耕层土壤全钾大约在1.7~2.2%K,或2.0~2.6%K2O)的1~2%。
为了判断土壤钾供应情况以及确定是否需用钾肥及其施用量,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是很有意义的。
土壤速效钾的95%左右是交换性钾,水溶性钾仅占极少部分,由于土壤交换性钾的浸出量依从于浸提剂的阳离子种类,因此用不同浸提剂测定土壤速效钾的结果也不一致而且稳定性也不同。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浸提剂是1molL-1NH4Ac溶液。
因此NH4+和K+的半径相近,以NH4+取代交换性K+时所得结果比较稳定,重现性好,能将土壤表面的交换性钾和粘土矿物晶格间非交换性钾分开,不因淋洗次数或浸提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出的钾量。
另外待测液可直接用火焰光计测定而无干扰。
在无火焰光度计时,可用1molL-1NaNO3浸提—四苯硼钠比浊法测定土壤速效钾此法测值1molL-1NH4Ac法低,分级指标须另订。
一、1molL-1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1.方法原理用中性的1molL-1NH4Ac溶液浸提土壤时,NH4+与土壤胶体表面的K+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性K+一起进入溶液。
浸出液中的K可直接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2.试剂配制(1)1molL-1NHAc(pH7.0) 77.08gCH3COONH4(化学纯),溶于900ml水,用稀Hac或NH4OH调节至pH7.0,然后稀释至1升。
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因为钾是土壤中重要的养分之一,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对于农业生产和管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的方法和技巧,供读者参考。
一、测定方法(一)氯化铵不吸附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氯离子与土壤中的钾离子反应形成可溶性氯化钾分子,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中的可溶性钾含量。
操作步骤:1、取少量土样,除去杂质后用蒸馏水稀释至恒定体积;2、再将土壤样品加入含有氯离子的氯化铵溶液中,反复振荡,使其中的可溶性钾与氯离子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钾;3、然后将混合物离心或滤掉其固体残渣;4、将得到的溶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钾含量。
(二)AB-DTPA 法这种方法是将DTPA(二乙烯三胺五酸)与铵盐和比色剂AB(2-氨基苯甲酸)混合到土壤中,DTPA与可交换态的钾形成络合物,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中的络合反应产物的含量,从而得出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
操作步骤:1、取土石样品,并除去杂质;2、将DTPA、AB和一定量的铵盐加入到土样中并混合均匀;3、在反应一定时间后,将反应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钾含量。
二、常见误差和注意事项在测定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时,有些因素会影响实际结果,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土壤样品的选择在测定过程中,土壤样品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土壤中钾的含量不同,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因此,在测定之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土壤类型。
(二)操作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在测定过程中,有些干扰因素会影响测定结果。
例如,在土壤中存在其它离子时,可能会与钾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三)仪器的选择在测定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质量和准确度也会影响测定结果。
因此,在做这个实验之前要认真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备。
以上是关于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
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测定速效钾可掌握土壤的供钾能力,指导生产中钾肥的调配与施用,评价土壤肥力的高低。
二、内容和原理
以醋酸铵为提取剂,铵离子将土壤胶体吸附的钾离子交换出来。
提取液用火焰光度计直接测定。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
仪器:火焰光度计、三角瓶
试剂:(1)1moi/L的中性醋酸铵溶液:称取化学纯醋酸铵77.09克,加水溶解定容至1L,最后用氨水调节pH到7.0。
(2)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烘干(105摄氏度烘干320分钟)分析纯KCI 1.9068克溶于水中,定容至1L即含钾量为1000mg/kg,由此溶液稀释成100mg/kg。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钾标准曲线的绘制:以100mg/kg的钾标准溶液稀释成0、3、5、10、15mg/kg钾系列液(用1mol/l的中性醋酸铵稀释定容,以抵抗醋酸铵的干扰),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2、称取风干土样5克于6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250毫升1mol/L 中性醋酸铵溶液,用封口膜密封,震荡15分钟立即过滤,將滤液与钾标准系列液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钾的光电流强度。
五、数据处理方法
26176 .0
524 .
32
—
光度计度数
速效钾
六、注意事项
加入醋酸铵溶液与土样后,不宜防止过久,否则可能有部分矿物质钾转入溶液中,使速效钾量偏高
七、参考指标。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1 方法原理以NH4OAc作为浸提剂与土壤胶体上阳离子起交换作用,NH4OAc浸出液常用火焰光度计直接测定。
为了抵消NH4OAc的干扰影响,标准钾溶液也需要用1mol·L-1NH4OAc配制。
火焰光度法的基本原理见6.2.2.1。
2主要仪器火焰光度计、往返式振荡机3试剂(1)1mol·L-1中性NH4OAc(pH=7.0)溶液。
称取化学CH3COONH477.09g加水稀释,定容至近1L。
用HOAc或NH4OH调pH=7.0,然后稀释至1L。
具体方法如下:取出1mol·L-1NH4OAc溶液50mL,用溴百里酚蓝作指示剂,以1:1NH4OH或稀HOAc调至绿色即pH=7.0(也可以在酸度计上调节)。
根据50mL 所用NH4OH或稀HOAc的毫升数,算出所配溶液大概需要量,最后调至pH=7.0。
(2)钾的标准溶液的配制(注1)。
称取KCl(二级,110℃烘干2h)0.1907g溶于1mol·L-1NH4OAc溶液中,定容至1L,即为含100µg·mL-1K的NH4OAc溶液。
同时分别准确吸取此100µg·mL-1K标准液0、2.5、5.0、10.0、15.0、20.0、40.0mL放入100mL容量瓶中,1mol·L-1NH4OAc溶液定容,即得0、2.5、5.0、10.0、15.0、20.0、40.0µg·mL-1K标准系列溶液(注1)。
4操作步骤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5.00g于100mL三角瓶或大试管中,加入1mol·L-1NH4OAc溶液50mL,塞紧橡皮塞,振荡30min,用干的普通定性滤纸过滤。
滤液盛于小三角瓶中,同钾标准系列溶液一起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
记录其检流计上的读数,然后从标准曲线上求得其浓度。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8.3.2.3中配制的钾标准系列溶液,以浓度最大的一个定到火焰光度计上检流计为满度(100),然后从稀到浓依序进行测定,记录检流计上的读数。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了解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为土壤肥力评价和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与方法:
材料:土壤样品、速效钾试剂盒、离心管、比色皿、吸管、移液管等。
方法:
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经过干燥研磨后,称取0.5g土壤样品放入离心管中。
2. 加入一定体积的提取液,摇匀后静置15分钟。
3. 将提取液离心,取上清液置于比色皿中。
4. 依次加入试剂A和试剂B,摇匀后静置5分钟。
5.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速效钾含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测定,得到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为X mg/kg。
根据速效钾含量的标准,可以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为农田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得出了土壤肥力的评价结果,为农田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总结: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对于农田的肥力评价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的结
果为农田的土壤肥力评价和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本实验也为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方法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壤全钾与速效钾的测定实验目的与意义钾是植物生长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测定钾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从肥力角度了解土壤钾的供给状况。
由于土壤中各种形态的钾总是处于相对转化的平衡状态中,全钾量是土壤供钾潜力的指标,同时也是土壤风化度的一种反映;速效钾反映了土壤对植物的即时供钾水平。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会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一.土壤全钾的测定1.1实验原理土壤中的钾绝大部分都是难溶的。
测定是需先行分解,将非水溶态转化为水溶态的钾后才能测定。
因此,土壤全钾的测定也分为两大步骤:样品的前处理和溶液中钾的测定。
(1)样品的前处理含钾矿物绝大部分都是铝硅酸盐,性质稳定,一般的方法难于打开。
目前最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碱熔法;二是专门针对铝硅酸盐矿物设计的高氯酸—氢氟酸法。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NaOH熔融法:用NaOH与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共熔(700℃—720℃),可将矿物态的钾分解为水溶性钾,其主要反应如下:K2Al2Si6O16+14NaOH→6Na2SiO3+2NaAlO2+2KOH+6H2O2KOH+H2SO4→K2SO4+2H2O(2)钾的测定目前,钾的测定方法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化学分析方法是基于不同条件下钾与四苯硼钠生成沉淀反应而设计,又分为重量法、容量法和比浊法三种;仪器分析法以光谱分析法为主,分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次试验采用火焰光度法。
火焰计是测定元素在火焰中被激发是发射出特征谱线强度的仪器,是一种直读式的发射光谱仪,主要用于测定碱金属元素如钾和钠等;也是目前测定溶液中微量钾和钠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样品溶液经过雾化后以气—液溶胶形式进入火焰,溶液在火焰低温区(火焰下部)溶剂蒸发后形成气—固溶胶,进入在高温火焰区后,含钾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出钾的基态自由原子并被激发成激发态原子;激发态原子不稳定,在10-8秒的时间内会重新回覆到基态,当这种激发态原子还原为基态时,即有特定波长的光辐射发射出来,这就是该元素的特征谱线。
实验十_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十二: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土壤中的速效钾是可被当季作物吸收的钾,包括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
土壤全钾的含量只能说明土壤钾总储量的丰缺,不能说明对当季作物的供钾情况。
一般土壤中的全钾并不少,但有效钾不到全钾的1%—2%。
为了判断土壤钾的供应情况以及是否需要钾肥及其施用量,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是很有意义的。
实验原理:用中性的1mol/LNH4Ac溶液浸提土壤时,NH4+ 与土壤胶体表面的K+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性K+一起进入溶液。
浸提液中的K可直接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仪器试剂:火焰光度计1mol/LNH4Ac溶液(pH=7.0); K标准溶液;操作步骤:1、土壤样品预处理秤取风干土样(1mm)5.00g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 1moNH4Ac溶液,用塞塞紧,在往返式震荡机上震荡30min,干的定性滤纸过滤,收集后用移液管吸取滤液1ml放入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再加9ml的Li标液,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
2、制作K标准曲线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00mg/L标准溶液0,3,6,9,12,20,40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1moNH4Ac溶液定容。
另准备洁净干燥7个小烧杯,用移液管从以配好的系列标准溶液中各吸取1ml放入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再加10ml的Li标液,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
3、测定仪器预热10—20min后,测定以上各溶液的K的发射强度。
实验数据:土样1秤取土壤样量m5.00gK的发射强度4.7浸提液体积V50ml因为仪器等实验条件原因,经老师许可,第七组40mg/L的溶液未用K浓度(mg/L)3691220K的发射强度26.210.111.720.0数据处理:土壤速效钾,mg/kg=Ck*V/mCk—从校准曲线求得的待测液钾浓度(mg/L);V—浸提液体积(ml);m—秤样量钾标准曲线如下:方程y = 1.0178x - 0.148将x=4.7带入方程中,得y=4.63566,即=9.271mg·则土壤速效钾含量mg/kg=9.271*50/5.00=92.71注意事项:1、含NH4Ac的K标准溶液及浸出液不宜久放,以免长霉,影响测定结果。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1 mol/L NH4OAc —火焰光度法1、实验原理用1 mol/L NH4OAc 浸提土壤,可将胶体表面吸附的钾离子全部浸提出来,而与粘土矿物晶格固定的钾决然分开。
2、实验步骤称1 mm 土样2.50 g →100 ml 三角瓶→加25 ml 1 mol/L NH4OAc → 200r/min 振荡30 min →干过滤于50 ml 三角瓶(离心试管)中→与标准系列一同上火焰光度计测定3、标准系列制作分布吸取100 mg/L钾标准溶液0 ml、5 ml、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放入7个100 ml的容量瓶,用1 mol/L NH4OAc溶液定容,得到0、5、10、20、30、40、50 mg/L的钾标准系列溶液。
4、结果计算土壤速效钾(K, mg/kg) =ρ•V/m = 10ρρ—由标准曲线计算出的溶液K含量,mg/L;V —定容体积,25 ml;m —土壤质量,2.50 g5、试剂配制1 mol/L NH4OAc:称取77.09 g NH4OAc,溶于900 ml H2O中,用HOAc或NH4OH调节pH为7.0,定容至1000 ml。
100 mg/L钾标准溶液:称取KCI(110℃烘干2 h)0.1907 g溶于1 mol/L NH4OAc溶液,定容至1000 ml。
6、火焰光度计的故障及排除1)空气压力不够或无压力:检查压缩空气管子,是否破损漏气;调整压缩机压力;压缩机已坏。
2)点火困难或点不着火:检查是否气源压力不够,或无燃气;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漏气;不要按火焰光度计说明进行操作,进样开关长期处于开的状态;燃气开关在将火焰调整好后不要扭动;开关机只开关电源和压缩机。
3)火焰跳动:将压缩空气管和燃气管中的液体排除。
4)进样慢或不进样:正常进样每3-5″排废液1滴。
进样慢:用1 mol/L HCI进样,至排液正常;不进样:用带6号针头的注射器压水和抽水;打开雾化器,调整进样针高度。
实验二十七一、实验目的及说明根据钾存在的形态和作物吸收利用的情况,可分为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粘土矿物中固定的钾三类,前两类可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统称为“速效性钾”,后一类是土壤钾的主要贮藏形态,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按其粘土矿物的种类和对作物的有效程度,有的是难交换性的“中效性钾”,有的是非交换性的“迟效性钾”和“无效性钾”。
各种形态的钾彼此能相互转化,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称之为“土壤钾的平衡”。
土壤全钾的含量只能说明土壤钾总贮量的丰缺,不能说明对当季作物的供钾情况一般土壤中全钾并不少,但速效性钾则仅20~200mgkg-1K,不到全钾量(华北平原耕层土壤全钾大注约在1.7~2.2%K,或2.0~2.6%K2O)的1~2%。
为了判断土壤钾供应情况[1]以及确定是否需用钾肥及其施用量,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是很有意义的。
土壤速效钾的95%左右是交换性钾,水溶性钾仅占极少部分,由于土壤交换性钾的浸出量依从于浸提剂的阳离子种类,因此用不同浸提剂测定土壤速效钾的结果也不一致而且稳定性也不同。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浸提剂是1molL-1NH4Ac溶液。
因此NH4+和K+的半径相近,以NH4+取代交换性K+时所得结果比较稳定,重现性好,能将土壤表面的交换性钾和粘土矿物晶格间非交换性钾分开,不因淋洗次数或浸提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出的钾量。
另外待测液可直接用火焰光计测定而无干扰。
在无火焰光度计时,可用1molL-1NaNO3浸提—四苯硼钠比浊法测定土壤速效钾此法测值1molL-1NH4Ac法低,分级指标须另订。
一、1molL-1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1.方法原理用中性的1molL-1NH4Ac溶液浸提土壤时,NH4+与土壤胶体表面的K+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性K+一起进入溶液。
浸出液中的K可直接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火焰光度法的原理详见土壤全钾测定一节。
2.试剂配制(1)1molL-1NHAc(pH7.0)77.08gCH3COONH4(化学纯),溶于900ml水,用稀Hac或NH4OH调节至pH7.0,然后稀释至1升。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土壤速效钾是指土壤中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元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对于科学合理地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方法1. 水浸法:将土样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室温下振荡或摇晃,经过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进行钾含量的测定。
2. 酸提法:将土样与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提取,然后将提取液进行过滤、稀释等处理后进行钾含量的测定。
3. 氯化铵法:将氯化铵与土样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室温下振荡或摇晃,经过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进行钾含量的测定。
二、影响土壤速效钾测定结果的因素1. 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采集不当或处理不当会导致样品中杂质较多,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2. 测定方法选择及操作技能:不同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操作不熟练也会影响测定结果。
3. 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使用精度低或灵敏度差的仪器设备进行测定,也会影响测定结果。
三、土壤速效钾的分级标准根据《土壤肥力评价标准》(GB15618-1995)中规定,我国将土壤速效钾含量分为五个等级:1. 优良:≥300mg/kg2. 中等:150-300mg/kg3. 较差:75-150mg/kg4. 差:30-75mg/kg5. 很差:<30mg/kg四、结论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方法有水浸法、酸提法和氯化铵法等。
影响土壤速效钾测定结果的因素包括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测定方法选择及操作技能以及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等。
根据《土壤肥力评价标准》,我国将土壤速效钾含量分为五个等级。
因此,在施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控,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1、方法提要土壤速效钾以中性1MOL/L乙酸铵溶液浸提。
火焰光度计测定2、试剂和材料乙酸铵溶液C(CH3COONH4)=1.0MOL/L:称取77.08克乙酸铵溶于近1L水中。
用稀乙酸CH3COOH或氨水(1+1)(NH4H2O)调节PH为7.0.用水稀释至1L。
该溶液不宜久放。
钾标准溶液:C(K)=100ug/ML:称取经110度烘2H的氯化钾0.1907g溶于乙酸铵溶液中。
(2)并用盖溶液定容至1L。
3、仪器:通常实验室使用仪器。
往复式震荡机。
震荡频率满足150-180r/min。
火焰光度计4、分析步骤:称取经1mm孔径筛的风干土样5.00g。
于200ml塑料瓶中(或100ml三角瓶中)。
加入50ml乙酸铵溶液(2)。
土液比为1:10.盖紧瓶塞。
在20-25度下150-180/min震荡30分,干过滤。
滤液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
同时做空白试验。
分别吸取钾标准溶(2)液体积:0.00、3.00、6.00、9.00、12.00、15.00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酸铵溶液(2)定容即为浓度(u/g)0、6、12、18、24、30的钾标准系列溶液。
以钾浓度为0的溶液调节仪器0点。
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绘制标准曲线或求回归方程。
5、结果计算。
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以钾的质量分数W1计。
数值以mg/kg计。
W1=C1*V1/m1。
C1:查标准曲线或求回归方程而得待测也中钾浓度的数值。
单位以微克每毫升(ug/ml)V1:浸提剂体积的数值。
单位为mlM1:试样的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结果取整数。
6、允许差: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差不大于5%。
不同实验室测定的相差不大于8%。
二:土壤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1、方法提要、土壤以1mol/L热硝酸浸提,火焰光度计测定,为酸溶性钾含量,减去速效钾含量后为缓效钾含量。
2、试剂和材料:硝酸溶液C=1mol/L。
量取62.5ml浓硝酸(HNO3,P=1.42g/ml,化学纯。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1. 掌握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方法;2. 了解不同土壤样品中速效钾含量的变异性;3. 评价土壤肥力水平。
实验仪器和药品:1. 仪器:分析天平、溶液搅拌器、离心机;2. 药品:硫酸亚铁、苯腈钾、氯丙咪、恶唑乙酸。
实验步骤:1. 取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去除杂质和有机质,晾干并过筛;2. 取约20g土壤样品,加入100mL盛有30%硫酸亚铁溶液的250mL锥形瓶中,用溶液搅拌器搅拌2小时;3. 用滤纸过滤溶液,取5mL滤液进行测定;4. 取一定量的滤液,加入苯腈钾、氯丙咪和恶唑乙酸,反应1小时;5. 用分析天平称量容量瓶,装入已反应的溶液,使用离心机离心;6. 将沉淀过程完全,并取上清液,用分析天平称量容量瓶;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了各个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数据。
速效钾含量的单位为mg/kg。
实验数据处理:1. 将得到的速效钾含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参数;2. 计算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系数,以评价不同土壤样品中速效钾含量的变异性;3. 根据已有的标准参考值,评价土壤样品中速效钾含量的高低及其对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
实验讨论与结论:1.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土壤样品中速效钾含量的变异性,评估土壤肥力水平;2. 分析影响速效钾含量的因素,如土壤类型、肥料施用情况等;3. 探讨速效钾含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不同土壤样品中速效钾含量的变异性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有助于评价土壤肥力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土壤管理建议,为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测定简述实验目的与意义:钾是植物生长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测定钾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从肥力角度了解土壤钾的供给状况。
由于土壤中各种形态的钾总是处于相对转化的平衡状态中,全钾量是土壤供钾潜力的指标,同时也是土壤风化度的一种反映;速效钾反映了土壤对植物的即时供钾水平。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会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一、土壤全钾的测定1.实验原理土壤中的钾绝大部分都是难溶的。
测定是需先行分解,将非水溶态转化为水溶态的钾后才能测定。
因此,土壤全钾的测定也分为两大步骤:样品的前处理和溶液中钾的测定。
(1)样品的前处理含钾矿物绝大部分都是铝硅酸盐,性质稳定,一般的方法难于打开。
目前最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碱熔法;二是专门针对铝硅酸盐矿物设计的高氯酸—氢氟酸法。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NaOH熔融法:用NaOH与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共熔(700℃—720℃),可将矿物态的钾分解为水溶性钾,其主要反应如下:K 2Al2Si6O16+14NaOH→6Na2SiO3+2NaAlO2+2KOH+6H2O2KOH+H2SO4→K2SO4+2H2O(2)钾的测定本次试验采用火焰光度法。
火焰计是测定元素在火焰中被激发是发射出特征谱线强度的仪器,是一种直读式的发射光谱仪,主要用于测定碱金属元素如钾和钠等;也是目前测定溶液中微量钾和钠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样品溶液经过雾化后以气—液溶胶形式进入火焰,溶液在火焰低温区(火焰下部)溶剂蒸发后形成气—固溶胶,进入在高温火焰区后,含钾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出钾的基态自由原子并被激发成激发态原子;激发态原子不稳定,在10-8秒的时间内会重新回覆到基态,当这种激发态原子还原为基态时,即有特定波长的光辐射发射出来,这就是该元素的特征谱线。
钾的特征谱线波长为7664.9-7698.9Å。
用单色器将这种特定波长的光辐射分离出来并直接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使光能转变为电能,用检测计检出所产生的光电流的强度。
实验十_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十二: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土壤中的速效钾是可被当季作物吸收的钾,包括水溶性钾和交
换性钾。
土壤全钾的含量只能说明土壤钾总储量的丰缺,不能说明对当季作物
的供钾情况。
一般土壤中的全钾并不少,但有效钾不到全钾的1%—
2%。
为了判断土壤钾的供应情况以及是否需要钾肥及其施用量,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是很有意义的。
实验原理:用中性的1mol/LNH4Ac 溶液浸提土壤时,NH4+ 与土壤胶体表
面的
K+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性K+—起进入溶液。
浸提液中的K可直接用
火焰光度法测定。
仪器试剂:火焰光度计
1mol/LNH4Ac 溶液(pH=7.0); K标准溶液;
操作步骤:1、土壤样品预处理
秤取风干土样(1mm )5.00g 于150ml 三角瓶中,加入50ml 1moNH4Ac 溶液,用塞塞紧,在往返式震荡机上震荡30min, 干的定性滤纸过滤,收集后用移液管吸取滤液1ml 放入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再加9ml 的Li 标液,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
2、制作K 标准曲线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00mg/L 标准溶液0,3,6,9,12,20,40ml 分别放入
50ml容量瓶中,加入1moNH4Ac溶液定容。
另准备洁净干燥7个小烧杯,用移液管从以配好的系列标准溶液中各吸取1ml 放入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再加10ml的Li 标液,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
3、测定
仪器预热10—20min后,测定以上各溶液的K的发射强度。
实验数据:
土样1
秤取土壤样量m 5.00g
K的发射强度4.7
浸提液体积V
50ml
因为仪器等实验条件原因,经老师许可,第七组40mg/L 的溶液未用K 浓度
(mg/L)
3
6
9
12
20
K的发
射强度
6.2
10.1
11.7
20.0
数据处理:土壤速效钾,mg/kg=Ck*V/m
Ck—从校准曲线求得的待测液钾浓度(mg/L); V—浸提液体积(ml);
m —秤样量
钾标准曲线如下:
方程y = 1.0178x - 0.148 将x=4.7 带入方程中,得y=4.63566,即=9.271mg • 则土壤速效钾含量mg/kg=9.271*50/5.00=92.71
注意事项:1、含NH4AC的K标准溶液及浸出液不宜久放,以免长霉,影
响测定
结果。
2、调节1moNH4Ac 溶液PH=7
3、雾化器管路要经常用蒸馏水清洗,以防针头堵塞。
做完样品后,用水冲洗管路5 分钟。
问题与讨论:1 、在用火焰光度计测溶液时,读数不稳定,会因待测溶液的深度
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值。
答:我们觉得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下面几种可能:
(1)在配制溶液过程中,未将标准液和Li溶液混合均匀,就算配
制时充分搅匀,但从配制好到用火焰光度计测定之间还有一段时间,这样也会导致待测溶液哥深度上的物质组成不一样,从而导致读数出线不同
2)上一次同学未在实验后清洗仪器,以致仪
器产生不稳定。
思考题:1、如果标准系列溶液浓度范围过大,则标准曲线会弯曲,为什
么会有
这种情况?
答:因为标准系列曲线的钾的发射强度初始值和最大值是用标准系列
溶液的浓度最小值和最大值来定的,如果浓度的范围过大,则将会
使较小浓度的钾的发射强度发生一定的误差大致标准曲线弯曲。
2、提前一周查,土壤中K、Na 的测定有几种方法?
答: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比浊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土壤中的速效钾包括哪几种形态?土壤钾元素丰缺主要决定于哪些
因素?
答:包括交换性钾,水溶性钾两种形态。
土壤钾元素丰缺主要和土壤本身的钾储量有关,同时还受耕作和施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