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免疫应答(五) 固有免疫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51
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一、名词解释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即NK 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CD56和CD16是其具有鉴别意义的表面标志。
NK 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识别受体,可以直接或通过ADCC 效应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特异性免疫应答各阶段也起重要作用。
4、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ea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s):是指在吞噬作用激发下,通过呼吸爆发,激活细胞膜上的还原型反应辅酶Ⅰ(NADH氧化酶)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使分子氧活化,生成超氧阴离子、游离羟基、过氧化氢和单氧态氧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二、问答题:1、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⑴直接或通过ADCC效应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发挥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作用无MHC限制性,且无需抗原预先致敏;⑵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⑶参与移植排斥反应、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等免疫病理过程。
2、单核吞噬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功能:单核吞噬细胞可表达多种表面分子,包括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MHC分子及各种受体分子等,它们与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抗原呈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单核吞噬细胞具有免疫球蛋白Fc 受体和补体C3b受体,可分别与IgG的Fc段及补体C3b 片段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性异物。
固有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早期防御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是迅速、快速和广泛,不需要经过特异性免疫记忆的过程。
它包括了机体一系列天然的防御机制,如皮肤和黏膜表面的屏障、炎症反应、吞噬作用、天然杀伤细胞等。
固有免疫应答能够迅速识别和消灭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并为后续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提供支持和促进。
固有免疫应答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1. 屏障防御:机体的皮肤和黏膜表面构成了一个物理屏障,阻止病原体的侵入。
此外,皮肤和黏膜也分泌抗菌蛋白、油脂和酸性物质等,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2. 炎症反应:当病原体入侵机体时,炎症反应会迅速启动。
炎症反应包括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渗出白细胞、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等,旨在吸引和激活免疫细胞,加强局部免疫防御。
3. 吞噬作用: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的能力。
它们能够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和吞噬病原体,并将其降解成无害物质。
4. 天然杀伤细胞:天然杀伤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和杀伤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它们能够分泌细胞毒素,直接杀伤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5. 补体系统:补体是一组血浆蛋白,可以通过激活级联反应,
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吸附病原体或促进炎症反应,从而协助固有免疫应答。
总的来说,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最早启动的防御机制,它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害。
固有免疫应答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