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易混知识点清单----极易忽视的重复现象(高三必修备课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33 KB
- 文档页数:1
高三语文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三语文的必考内容之一,难度很大,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语文病句修改知识点(一)搭配不当的病因及其修改搭配不当主要是主谓搭配与动宾搭配不当。
据统计,考病句一般都会涉及搭配不当的试题,可见弄懂搭配不当,是辨析、修改病句的关键。
而实际上,如果想准确判断是否搭配不当,就要紧紧抓住句子的主干。
分清主谓宾,通过语感能力来感性认识,其次要仔细琢磨用词是否主谓对应得当。
1.主谓搭配问题(1)主语和谓语的选词应当正确。
如果主语和谓语都只有一个词,那么,两个词的选择必须恰当;如果主语、谓语都是短语、那么短语的中心词一定要选用得当。
请看下边一个例子:他的许多作品曾在全国美术家展览会上播出。
这句话里的主语中心词“作品”,与谓语中心词“播出”词意不搭配,应该将“播出”改为“展出”。
出现这种病句。
往往是因为主语和谓语中的修饰限制语较多所造成的。
改正的方法是先划分主语、谓语,再提出中心词,搭配的词语就很容易选择了。
(2)主语、谓语如果是并列短语,双方在语义方面必须能全面配合。
并列短语可以充当主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有时,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或者有一方是并列短语,或者双方都是并列短语。
凡是有并列短语作主语或谓语的,双方就必须能全面搭配,决不能有一个词同另一方搭配不了。
否则,就会产生主谓不搭配的问题。
例如: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而紧张。
这句话的主语和谓语,双方都是并列短语而又都不能全面搭配。
“任务和工期”可以用“紧张”来陈述,但不能用“沉重”来陈述,”沉重”只能说明其中的“任务”,不能说明“工期”。
这一病句可以这样改: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沉重,工期紧张。
(3)主语和谓语不能部分重复,部分重复会造成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一部分重复,是指主语中提到的事,在谓语中又提到,但不是指主语和谓语中绝对不能有两个相同的词。
比方说,“这个孩子是个好孩子”,主语谓语中都有“孩子”一词,但主谓并不重复。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
例: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
画线句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定语、状语错位。
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句中“广泛”是修饰“议论”的,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3.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王总把我们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家能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我们厂的经济效益搞上去!”句中“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有歧义。
是几个厂的经理呢,还是一一个厂里的几个经理?根据句意,“几个”应作“部广门经理”的定语,要把这个意思明确下来,应改为“厂里的几个部门经理”。
注意: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联合”和“于今年五月底”都是作动词“举办”的状语,这两个状语应互换位置,改为“于今年五月底联合”。
注意:多项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范围或频率的;d.表情态或程序的;e.表对象。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而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要放在“我们”后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当各分句是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6.分句位置不当。
2024年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语病句主要是指在语言表达上出现的错误或不规范的用法,容易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逻辑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考语文语病句及其知识点总结。
一、修辞语病1. 比喻夸张语病:过分夸大的比喻造成虚假的效果。
例句: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传得沸沸扬扬。
修正: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 直喻低下语病:使用低级、俗俗的词语作为修辞手法。
例句:老师讲话像放屁一样。
修正:老师的讲话不可思议。
3. 反复累述语病:过多的反复表述,造成冗长、枯燥的效果。
例句: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放射出无限的光芒。
修正:他的眼睛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二、虚词语病1. 助词错误语病:错误使用或省略助词。
例句:我化解了这个问题。
修正:我成功化解了这个问题。
2. 介词错误语病:错误使用或省略介词。
例句:这是一辆没有车牌的车。
修正:这是一辆没有车牌的汽车。
三、逻辑语病1. 概念混淆语病:将不同概念混淆在一起,导致理解困难。
例句:爱情就是金钱。
修正:金钱不等于爱情。
2. 因果推断错误语病:从事物的联系上做出不准确的推理。
例句:她那么漂亮,一定很聪明。
修正:外表漂亮并不代表聪明。
四、成分辨析语病1. 形容词或名词辨析错误语病:错误使用形容词或名词。
例句:他是个爱干净的男孩。
修正:他是个干净利落的男孩。
2. 动词辨析错误语病:错误使用动词。
例句:他通宵地学习。
修正:他通宵不休地学习。
五、语法错误语病1. 主谓不一致语病:主语和谓语不一致。
例句:我的手机已经坏了。
修正:我的手机已经坏掉了。
2. 缺少主谓宾语语病:主语、谓语、宾语缺失。
例句:爸爸回家了。
修正:爸爸回家了,给我们买了很多好吃的。
六、标点错误语病1. 逗号错误语病:逗号使用不当。
例句:他是个又高又帅的男孩。
修正:他是个又高、又帅的男孩。
2. 顿号错误语病:顿号使用不当。
例句:他喜欢吃水果,如:苹果、梨子。
修正:他喜欢吃水果,如苹果、梨子。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考语文语病句及其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三分第二章第二节一、极易忽视的重复现象(55例)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
)2.凯旋而归。
(“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去掉“而归”。
)3.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
)4.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及”即“到”,所以“到”多余,应去掉。
)5.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意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应去掉“间的”。
) 6.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发生”已表出现意,所以“出”“来”多余,应去掉。
)7.报刊杂志。
(“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意重复。
)8.邂逅相遇。
(“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
)9.学习先进楷模。
(“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二词重复,去掉其一。
) 10.警匪力量悬殊很大。
(“悬殊”意即“相差很远,很大”,与“很大”重复。
去掉“很大”。
)11.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发笑”之意,与后之“笑”重复。
)12.到会的二十一名与会者。
(“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之意。
)13.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
(“目睹”有“亲眼”之意。
)14.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
(“大约”和“左右”都是表示约数的,重复,任去其一。
) 15.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莅临”有“到某地”之意,再用“到”,重复。
)16.8月1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重复。
)17.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
(“格外”和“多了”重复。
)18.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
)19.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二者重复。
)20.话语里带有扪心自问的自责。
(“扪心自问”就已经含有“自责”的意思了。
)21.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
(“威慑”就含有使动意义,与前之“令人”重复。
)22.不要有过虑的想法。
“语病”中极易忽视的重复现象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2.凯旋而归。
(“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3.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4.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及”即到意,与“到”重复)5.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应去掉“间的”)6.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发生”已经表“出现”意思,所以“出”“来”多余)7.报刊杂志。
(“报刊”即报纸和杂志)8.邂逅相遇。
(“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9.学习先进楷模。
(“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10.警匪力量悬殊很大。
(“悬殊”即相差很远、很大。
)11.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的发笑。
)12.到会的二十一名与会者。
(“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
)13.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
(“目睹”就有“亲眼”意义)14.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
(“大约”与“左右”重复)15.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莅临”就有“到某地”意义)16.8月1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17.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
(“格外”与“多了”重复)18.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19.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20.话语里带有扪心自问的自责。
(“扪心自问”就已经含义“自责”了)21.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
(“威慑”含有使动,与“令人”重复)22.不要有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23.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
(“无时无刻不”不能与“忘”搭配,意思刚好相反)24.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与“意见”重复)25.他们用相互的身子温暖着对方的身子。
(“相互的”和“对方”重复)26.这其中定有问题。
(“其”就是“这”)27.他两互相厮打。
高考语文常见6类易混易错病句类型完全解析,打印收藏!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有利于正确运用句子来表情达意,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之一。
而熟练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则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①搭配不当(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②成分残缺(如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③词语误用(主要指词语褒贬色彩不当);④语序有误(如因果颠倒、不符合认识事物规律或事物发展规律等);⑤不合逻辑(主要指语意违背常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原意,修改的方法可采用成分检验法(提取句子主干)、寻找关联词语法、同类型句子比较法、语感把握法等方法进行。
对句子成分残缺的,增;搭配不当或不能搭配的,调;成分多余累赘的,删;用词不当的,换。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改法有二:①在“要”前面加上“是否“一词,构成两面对两面;②去掉“能否”一词中的“否”。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改法有二:①在句首加上“能否有”之类词语;②将“成败”改成“成功”。
)★3、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低,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成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不在于……而在于”句式中的“不在于”,排除了作两面讨论的可能性,故应去掉第一个“是否”。
类似的句式还有“不是……而是”等。
)★4、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与否”前面词语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是正反两方面。
另外,如果是输了,就不存在“庆功”之说。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二、并列结构所出现的搭配不当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的并列、名词的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高考“用语重复”类病句题讲与练(附练习及答案)【三种常见的“用语重复”语病】语言表达贵在简洁精炼。
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常常会发现犯有“重复”语病的句子。
初步归纳一下,以下这几种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
一、同一词语在句内重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不必要地重现了某一个词语,使人阅读时感到拖沓、拗口,这是简单的“字面重复”的毛病。
例1 从那以后,他有计划地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等大量书刊。
有两个“大量”,可删去后一个“大量”。
二、多余的说明或修饰记得作家老舍曾经对“在背上背着”一类句子提出过批评,因为“背着”当然是“在背上”,用不着啰唆。
下面的三个例子,恰恰就是作了这种多余的说明。
例2 那姑娘正拿眼看他。
“拿眼”可删掉,为使读时顺口,可换用一个“在”字。
例3 我们音乐特长班训练课下午三点开始,他手戴手表,嘴里衔一支口笛。
“手戴手表,嘴里衔一支口笛”,改为“戴着手表,衔着口笛”要简洁流畅得多。
例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为了维持家计,中产阶级的主妇也得收集一些瓶瓶罐罐换几个小钱以维持生活。
“为了维持家计”“维持生活”两者中删去一个。
下面两例是修饰词与中心词表意重复。
例5 据说,他在审讯负伤被俘的抗联战士时,狠毒地往伤口上抹咸盐,让人活受罪。
“盐”总是咸的,似乎用不着再加“咸”进行修饰,正如我们一般不说“甜糖”一样。
例6 影片《红日》……塑造了许多可亲可敬的英雄指战员群像。
“群像”已经显示了“许多”,前边的修饰词“许多”可省去。
如果保留“许多”,则“群像”可改为“形象”。
三、词语同义并用例7 他托着盘子在一个地方踯躅徘徊了半分多钟,活像在演喜剧电影。
例8 妈妈不仅是一个标致美丽的女人,而且还是一个颇有魅力、令人神往的女人。
例9 现在这个村已有十个人结了婚,还有两个也有了对象,眼下正张罗着筹办喜事。
上述三例中,例7的“踯躅”和“徘徊”、例8的“标致”和“美丽”、例9的“张罗着”和“筹办”都是同义词,在上述各句中没有并列使用的表达需要。
高考语文复习高频语意重复病句总结鉴于语意重复病句的特点,此处总结了高考语文复习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语意重复病句,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表达重复1.同义反义词的重复例如:- “好景不长,好景不长。
”- “这个问题是不是是我们今天演讲的中心?”- “他身高再矮细胖,脸上也没有多少肉。
”2.近义词的重复例如:- “孤独寂寞冷”- “笑容满面”3.形容词、动词、副词的重复例如:- “他太太太太可爱了!”- “她慢慢慢慢往前走去。
”二、用词过度1.很、非常、极其等程度副词的重复例如:- “这首歌非常非常好听。
”- “他很很开心。
”2.多种词表达同一意思例如:- “这个小孩特别的可爱,真是可爱极了!”- “那个地方真的是太美了,真太美了!”三、用词衔接不当1.用词顺序不当例如:- “他热情、热情地迎接了我们。
”- “他一边写一边改,写得又快又好。
”2.用词重复累赘例如:- “山青青、水蓝蓝,风轻轻。
”- “他忙忙碌碌,忙得不可开交。
”四、连词使用不当1.递进关系连词使用错误例如:- “我非常喜欢读书,他也非常喜欢读书。
”- “今天我去买菜,后来也去买了零食。
”2.因果关系连词使用错误例如:- “由于他病了,所以他没上学。
”- “她没睡好觉,因此她今天没精神。
”五、修辞手法重复1.词语、修辞手法的重复例如:- “落叶飘零,飘零在秋天的空中。
”- “她的眼泪,是那么的辽阔,辽阔到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
”2.比喻的重复例如:- “她象一个坚强的小草,奋力地向阳光挺拔。
”- “他像一朵盛开的花儿,笑容灿烂。
”六、同义替换重复1.词语的同义替换例如:- “他坚强,他有勇气,他很勇敢。
”- “她善良,她有爱心,她很善解人意。
”2.句子结构的同义替换例如:- “他来自北京,来自音乐学院。
”- “她喜欢唱歌,喜欢跳舞。
”以上是高考语文复习高频语意重复病句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同时也提醒大家在写作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语意重复的病句,要多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来丰富文章的表达力。
语病知识点归纳总结语病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规范现象,包括语法错误、词语搭配错误、逻辑错误等。
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语病现象。
正确地识别和纠正语病是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语病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规范。
一、语法错误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不一致的现象。
例如:他们正在做功课时,忽然听到了一阵尖叫声。
这里的主语是“他们”,而谓语动词“听到”应该用单数形式“听到”。
2. 名词性从句中的谓语形式在名词性从句中,一般情况下,从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
例如: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来。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不知道他是否来了。
”或者“我不知道他来没有来。
”3. 连词语法错误很多人在使用连词时会出现错误,比如使用“却”和“可是”时容易搞混。
另外,使用“不但”时,后面的句子要用“而且”连接,不能用“却”连接。
例如: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错误的表达应该是:“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4. 动词时态错误很多人在写文章或者口语表达中会出现动词时态错误。
比如,在过去时间表示还在进行的动作时,要用进行时态。
例如:他上周正在做作业。
而不能说“他上周在做作业”。
5. 冠词误用冠词的使用是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比如很多人在表示“最”高的时候,会误用“the”来加强。
比如错误的表达:“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most important reason”。
6. 数词误用很多人在使用数词时容易出现误用。
比如在表示时间的几点时,要用整数表示。
例如:“It's ten o'clock”。
而不能说“it's ten o 'clocks”。
7. 形容词修饰的位置形容词在英语中一般要位于名词之前。
但有时为了修饰的需要,可以将其置于名词之后。
但是一定要注意修饰的位置,不能随意放置。
高中语文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知识点梳理一、知识梳理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错误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病句辨析与修改是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辨析、修改常见病句如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否定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等。
中考关于病句的题型可以分为2大类:(1)客观型试题。
也就是辨析判断性质的选择题。
(2)主观型试题。
即对病句进行修改,可划分为语句修改类和语段内病句修改类。
主观型该题型可分为“选出有语病的一项”和“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两种情况。
解答此类题,明确病因是关键。
常见病句的类型有下面几种。
知识点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解析:句中主语“眼睛”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
“眼睛”不能“集中”,应改为“目光”。
2.动宾搭配不当例: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解析:句中动宾搭配不当,“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应改为“英雄们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3.主宾搭配不当例:冬天的上海是美丽的季节。
解析:本句提取主干为“上海是季节”,“冬天”是“季节”,“上海”不是“季节”,应改为“上海的冬天是美丽的季节”。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解析:本句属于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聪明”不能修饰“手”,应把“聪明”改为“灵巧”。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摄影作品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解析:句中“思想、艺术修养”的含义是确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艺术修养”,只能与前面的“拍得好”、“写得有味”意思搭配。
这个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艺术修养”后加“高低”一词。
知识点二: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
2.凯旋而归。
(“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
3.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
4.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及”即到意,与“到”重复)
5.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应去掉“间的”)
6.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发生”已经表“出现”意思,所以“出”“来”多余)
7.报刊杂志。
(“报刊”即报纸和杂志)
8.邂逅相遇。
(“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
9.学习先进楷模。
(“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
10.警匪力量悬殊很大。
(“悬殊”即相差很远、很大。
)
11.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的发笑。
)
12.到会的二十一名与会者。
(“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
)
13.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
(“目睹”就有“亲眼”意义)
14.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
(“大约”与“左右”重复)
15.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莅临”就有“到某地”意义)
16.8月1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
17.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
(“格外”与“多了”重复)
18.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
19.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
20.话语里带有扪心自问的自责。
(“扪心自问”就已经含义“自责”了)
21.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
(“威慑”含有使动,与“令人”重复)
22.不要有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
23.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
(“无时无刻不”不能与“忘”搭配,意思刚好相反)
24.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与“意见”重复)
25.他们用相互的身子温暖着对方的身子。
(“相互的”和“对方”重复)
26.这其中定有问题。
(“其”就是“这”)
27.他两互相厮打。
(“厮打”即互相)
28.十分罕见的古城遗址。
(“罕”就有“十分”)
29.对此不要报过高的奢望。
(“奢望”就是过高)
30.他一气呵成书写“还我河山”四字。
(“呵成”就是写成)
31.他似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隐”包含“苦衷”)
32.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自己。
(“妄自菲薄”的“自”就是“自己”)
33.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辰”时日,“诞辰”出生的日子,与“纪念日”重复,应改为“诞生100周年纪念日”或“100周年诞辰”)
34.国庆60周年。
(“国庆”开国纪念日,可说“建国”或“开国”)
35.《大地》的付梓刻印使他很兴奋。
(“付梓”与“刻印”重复)
36.曾经历任了学习委员、班长等职务。
(“历”与“曾经”重复)
37.最后他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
(“最后”与“终于”重复)
38.勿要吸烟。
(“勿”就是不要)
39.30个芸芸众生。
(“芸芸”多,不能用数量的词语)
40.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众”即大家)
41.使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