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26
一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认识我们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环境及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建筑和环境。
2.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各个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
3.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学校的感受。
二、活动主题:我的家人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特点和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活动步骤:1. 让学生带来家人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
2. 组织学生分享家人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心和爱护家人。
三、活动主题:我们的班级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同学和老师。
2.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步骤:1.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同学和老师。
2. 组织学生分享班级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共同努力,让班级更美好。
四、活动主题:我的梦想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2. 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
活动步骤:1.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2.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打算如何实现。
3. 引导学生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追求梦想。
五、活动主题:安全常识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步骤:1. 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游戏,如模拟过马路、找安全出口等。
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和建议。
六、活动主题:我们的社区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设施和资源。
2.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意识。
活动步骤:1. 让学生观察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2.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的重点场所,如超市、公园等。
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社区的感受和认识。
七、活动主题:自然环保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步骤:1. 让学生思考环保的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活动,如捡拾垃圾、植树等。
《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 上学期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 上学期一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活动一:手工制作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手工作品,例如纸飞机、折纸动物等。
3. 活动步骤:- 学生观察和分析示范作品。
- 学生根据示范制作自己的手工作品。
-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活动二:实地考察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活动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公园或农田等。
3. 活动步骤:- 学生提前了解考察地点的背景知识。
- 学生在考察地点观察和记录所见所闻。
- 学生回到教室,进行讨论和总结,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活动三:小组合作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活动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例如拼图游戏、角色扮演等。
3. 活动步骤:-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完成指定的任务。
- 学生合作完成任务,互相协助和交流。
- 学生展示成果,分享合作心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创造力、观察力、思考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记录学生的作品和观察记录,评价学生的成果和思考深度。
3.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鼓励积极参与和合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类似的实践活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资源1. 纸张、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2. 实地考察地点的背景知识资料。
3. 拼图游戏、角色扮演等小组合作活动的道具和任务。
教学反思1. 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一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认识校园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设施和功能区。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自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好校园平面图。
2. 安排好活动时间和路线。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预定路线参观校园,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景物和设施。
2. 回到教室后,教师展示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对照平面图和实际观察,讲述校园的主要部分和功能区。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校园环境改善的建议。
二、活动主题:我的家人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实物。
2. 安排好活动时间和场地。
活动过程:1. 教师向学生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彼此的关系。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家庭中的亲情和温暖的事情。
三、活动主题:我们的班级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熟悉班级同学,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2.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班级同学的资料。
2. 安排好活动时间和场地。
活动过程:1. 教师向学生介绍班级同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 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和学习伙伴的基本情况。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班级同学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四、活动主题:交通安全我知道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2. 安排好活动时间和场地。
活动过程:1. 教师向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信号灯等。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和经验。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做到交通安全。
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详案版)第一课: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家庭成员- 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的特点和喜好-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体貌特征和爱好教学重点- 的姓名和家庭成员-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点和喜好教学准备-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自己的姓名和家庭成员-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资料表格- 彩色笔和彩色纸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自己的姓名和家庭成员,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互动:要求学生一个个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家庭成员。
3. 就寝时间练:在学生资料表格上,学生使用彩色笔和彩色纸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家庭成员,并描述自己的特点和喜好。
4. 学生互动: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资料,并互相询问对方的特点和喜好。
5. 整理:老师组织学生整理自己的资料,用长椅上,形成一个大家庭。
6. 课堂展示:学生上台依次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成员。
巩固和拓展- 帮助学生自己用英文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小短文,并在班级里分享。
- 鼓励学生通过图片、手工制作、绘画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特点和喜好。
第二课:我喜欢的动物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性- 按照喜欢程度表达自己对不同动物的感觉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不同动物的喜欢程度教学准备- 带有动物图片的幻灯片或大图- 美术室或教室里的动物图片- 黑板或白板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大图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学生互动:让学生共同说出他们认识的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活性。
3. 课堂讨论:集体讨论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不同动物的喜欢程度,例如“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非常喜欢它们的柔软的毛发和独立的个性”。
4. 动物图画: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美术室或教室里找到动物图片,并用彩色纸和彩色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5. 学生互动: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动物图画,并分享自己对这些动物的感受和喜欢程度。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主题一:认识新朋友活动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结识新朋友。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长。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结识新朋友。
3. 分享结识新朋友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自我介绍: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长。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结识新朋友。
4.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结识新朋友的喜悦,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章:主题二:我们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学校的看法。
3. 分享学校的亮点,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观察学校: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文化。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学校的看法。
4.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学校的亮点,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第三章:主题三:家庭关系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爱。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3. 分享家庭温馨故事,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谈论家庭成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关系。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4. 分享故事:让学生分享家庭温馨故事,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第四章:主题四:我们的身体活动目标: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结构。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身体。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正题三、创设情景、模拟表演,尝试成功的喜悦师适时点拨、引导、点评。
课题《小小医院》教学目标:1、通过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帮助学生了解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从而唤起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2、通过扮演小患者角色,帮助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
初步了解患者看病的顺序。
增加社会生活小常识。
学生全面、公正、客观地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认识到每个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服务一、导入。
二、活动过程。
1、想一想。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开个小小医院应该做哪些准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收集来的信息回答问题。
2、玩一玩。
进行体验于实践。
设计下面几种情况:医护人员互相配合得非常好,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医护人员互相配合不默契,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医护人员态度和蔼、配合默契,但患者却在诊室大喊大叫……医护人员态度生硬,患者、陪者小心回答着各种问题……对于以上的各种表演情况,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因为这些情况在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对于表演非常好的组及时表扬和鼓励。
3、议一议。
针对学生表演的几种情况,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反思于交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医患之间的关系。
三、活动评价。
在评价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上。
学生还可以自由地交换意见、发表看法。
四、活动延伸。
在课下进行,学生可以向周围的人去了解医护人员是怎样工作的,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并试着练习用体温表测体温。
练习用体温表测体温。
课题《给动物找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2、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也是人类的朋友。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主题活动一:认识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校园的基本环境,如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
第二章:主题活动二:我的家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特点和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的特点,如外貌、性格、爱好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带来家人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人的特点和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爱家人,体谅家人的付出。
第三章:主题活动三: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朋友的特点和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朋友的特点,如性格、爱好、优点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朋友的行为和习惯。
教学活动:1. 学生带来朋友的图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朋友的优点和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朋友。
第四章:主题活动四: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社区的基本环境,如商店、医院、学校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社区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发展。
第五章:主题活动五:节日习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主题活动一快乐的课间十分钟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游戏,应当制止。
2、学生通过自主调查了解身边老游戏的种类。
改编老游戏,创编新游戏,丰富课间活动内涵。
活动重、难点: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游戏,应当制止。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确立主题。
我以座谈的形式与学生探讨了老师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大多数学生觉得开展得的不好。
于是我提议做一次调查实践来掌握全校老师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们反应很热烈,这样我们共同确立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二、学习设计调查问卷,指导分组。
我带领学生反复比较表格形式,设计完成了调查问卷,同时我将全班分为7组,每组约3人,每组调查问卷一名老师。
三、调查学校老师们的课间十分钟。
后记:~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游戏,应当制止。
2、学生通过自主调查了解身边老游戏的种类。
改编老游戏,创编新游戏,丰富课间活动内涵。
活动重、难点: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游戏,应当制止。
活动过程:一、全面调查同学们的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同学们活动的现状,在这一阶段20个小组分头行动,用一周的时间对全校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展开了调查,接下来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各小组将整理好的图片与数据进行交流,要求每组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各班课间活动情况。
同时介绍自己在调查中的经历,体会。
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调查对象,也为下面的小队活动做了方法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而且数据经过个人到小组到班级的逐层汇报,使汇报结果更加可信,便于发现问题。
出示学生们搜集的一些课间不当活动的图片和对各班课间活动调查表及统计图。
二、课间小游戏征集表教学后记:第三课时: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游戏,应当制止。
活动过程:汇报交流,分享本次活动收获。
一、我组织学生共同召开全班的“活动成果”汇报交流会,各小队将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逐一展现,互相评价各队工作,评选出“最佳搭档”“小小智多星”“最能干小队长”等称号。
前期活动中小记者队和小博士队的汇报材料主要是各组将前期实践活动进行汇报,通过展示作品、情境模拟、节目串演、图片、数据、表格、调查报告及谈论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等形式唤起学生对过程的回忆,这是一次自我回忆、内化的过程。
课间小游戏汇总表后记:…活动主题二眼睛是我们的宝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认识近视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调查学校近视眼人数活动过程:一、讲故事“眼睛争功劳”二、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关注的问题。
如:眼睛为什么会近视近视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眼睛三、小组讨论,汇报。
四、组织学生汇报调查到同学们近视情况。
五、汇报:1、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办法保护我们的眼睛。
2、你还知道那些有关眼睛的知识:六、总结。
活动小结: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认识近视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调查学校近视眼人数活动过程:一、趣味导入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保护给我们送光明的使者-——眼睛二、体验活动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笑脸,再画两个圆圈。
2、请几位近视的同学看图。
第一次近距离看。
看到了什么第二次远距离看。
你看到的图片与上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三、分组解决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弄清自己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
四、展示实践活动成果,认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1、将自己获取的资料用喜欢的方式在班内展示,交流。
2、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
3、总结:请大家每天照顾好自己的眼睛。
让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吧-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
后记:活动主题三:亲情最可贵第一课时:亲情小故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在自主反思,体验感悟的学习中,学会对父母感恩。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变得自信、大胆、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唤醒学们心中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难点:激发学生感谢、关注父母的情感,学会对他们感恩。
故事导入:一、看书上15页的小故事,指导学生感受母爱。
(二、讲述《天亮了》真实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一辆满载了35名乘客的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
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离开了人世……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她以这个令人震撼的事件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
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全部的,是永远的,是不计回报的,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
问学生:听了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四、老师小结: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爱与母爱。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变桑田,但父母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感受父母的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在自主反思,体验感悟的学习中,学会对父母感恩。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变得自信、大胆、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唤醒学们心中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难点:激发学生感谢、关注父母的情感,学会对他们感恩。
}教学过程:一、问卷调查二、展示小组完成的调查问卷。
(三、教师小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才发现对爸爸妈妈的了解真是太少了,有大多数的同学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生日,而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生日却相当清楚。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要多于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正因为他们的这种爱,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了解才会比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多。
同学们你们说,我说的对吗请让我们把父母的爱永记心中,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体验父母情、学会感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难点:激发学生感谢、关注父母的情感,学会对他们感恩。
@教学过程:一、当我们刚刚睁开双眼,看到的是父母的笑脸;当我们刚刚学走路时,听到的是父母鼓励的声音;当我们生病时,父母深夜抱我们去医院的情景。
我们在父母的关爱下一天天成长,父母已把点点滴滴的血泪之爱融入了我们的每一寸肌肤,而这些,或许我们并未曾用心留意过,那么,请同学们用90秒静静回想,父母对我们关爱。
(1)父母一天中给我们做了些什么(2)请以爸爸、妈妈的_________(头发、手、皱纹)为题,描述自己的父母。
[通过观察,感受父母的辛苦,利用谈话,加深对亲情的认识]二、心灵表白是呀,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从不求回报。
其实有时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让他们得到安慰,老师知道你们很懂事,比如送他们一句温馨的祝福;给他们讲一个开心的故事;陪他们说说话;给他们捶捶背、搓搓手(握握手);帮他们做做家务:扫扫地、叠叠被、洗洗碗。
我们要用行动来回报他们那无私的爱。
那么你们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学生发表自己的心声)&三、感恩行动1、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
2、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准备好的彩色心形卡纸上,写完后交流分享。
然后放学后将卡片送给父母,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父母听,并给他们一个拥抱。
四、总结大自然中的小草感恩漫漫春晖,羊有跪拜之恩,鸦有反哺之意,爱是一种无尽的付出,也是一种收获的快乐。
父母长辈之爱,是人生一笔无尽的财富,也将使每个人一生中最美的回忆!让我们以最朴实的行动来回报他们的爱,也许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的事情,但我们却收获了无限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发出感恩倡议,我相信,在父母爱的渲染下,我们也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爱。
教学后记:活动主题四:远离危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危险无时不在,知道生活中存在危险的隐患。
2、树立安全用电、用火的意识,初步了解和掌握居家用电、用火及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
教学重、难点:注意远离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身边的人注意安全,争做安全小卫士感知危险带给人们的伤害和痛苦教学准备:调查表小卡片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1、谈话: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你觉得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灿烂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然而,生命就像一朵娇嫩的鲜花,稍不注意保护它就会受到伤害。
(下面请大家听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2、讲述《天堂里的地狱》,再现新疆克拉玛依特大火灾情景。
3、同学们,刚才你听到了什么?4、我们听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大火吞噬,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从此支离破碎。
然而,灾难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它的脚步。
据统计,2003年我国共发生火灾254811起,死亡2497人,平均每天因火灾而丧生的超过6人。
面对着这样一组数据,面对着这样一个又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能说说你的感受吗?5、揭示课题。
面对火灾,人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
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
二、研讨交流了解危险形成的原因和安全常识1、探讨“火”的安全隐患,了解防火安全常识。
(1)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天都离不开火。
然而火给我们带来光明与进步的同时也从没间断地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和灾难。
下面请大家看这样一幅画面(出示放鞭炮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可能有什么后果?(2)还有哪些行为和做法容易引起火灾例:蜡烛、蚊香、玩火、吸烟……(3)你们看,如果随便玩火或防火意识不强,就会产生火灾,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家见过这个标志吗(贴安全标志)只有注意了用火安全,才能让我们远离火灾。
那你知道哪些防火小常识呢?2、探讨“电”的安全隐患,知晓用电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