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衣服3课件 北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47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全12册教材课时目录(新课标)含课本页码一年级上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P2-3一加与减(一)P2-17一加与减一生活中的数 1.1买铅笔P2-3 1.1谁的得分高P2-31.1快乐的家园P4-6 1.2捉迷藏P4-5 1.2秋游P4-51.2玩具P7-8 1.3快乐的小鸭P6-7 1.3星星合唱队P6-71.3小猫钓鱼P9-10 1.4开会啦P8-9 1.4练习一P8-91.4文具P11-13 1.5跳伞表演P10-12二购物1.5快乐的午餐P14-15 1.6美丽的田园P13-142.1买文具P10-111.6动物乐园P16-17 1.7练习一P15-162.2买衣服P12-13二比较 1.8做个减法表P17 2.3小小商店P14-152.1过生日P18-19二观察物体P18-21三数一数与乘法2.2下课啦P20-21 2.1看一看(一)P18-193.1有多少块糖P16-172.3跷跷板P22-23 2.2看一看(二)P20-213.2儿童乐园P18-19三加与减(一)三生活中的数P22-35 3.3有多少点子P20-213.1一共有多少P24-26 3.1数花生P22-23 3.4动物聚会P22-233.2还剩下多少P27-29 3.2数一数P24-25 3.5练习二P24-253.3可爱的小猫P30-31 3.3数豆子P26-27四图形的变化3.4练习一P32-33 3.4谁的红果多P28-294.1折一折,做一做P26-27 3.5猜数游戏P34-35 3.5小小养殖场P30-31 4.2玩一玩,做一做P28-29 3.6背土豆P36-37 3.6做个百数表P32-33五 2~5的乘法口诀3.7跳绳P38-40 3.7练习二P34-35 5.1数松果P30-313.8可爱的企鹅P41-42四有趣的图形P36-43 5.2做家务P32-333.9小鸡吃食P43-444.1认识图形P36-375.3课间活动P34-353.10乘车P45-474.2动手做(一)P38-395.4需要几个轮子P36-37 3.11练习二P48-49 4.3动手做(二)P40-41 5.5小熊请客P38-393.12做个加法表P504.4动手做(三)P42-435.6回家路上P40-413.13做个减法表P51整理与复习P44-48 5.7练习三P42-43整理与复习P52-56五加与减(二)P49-整理与复习P44-48四分类 5.1小兔请客P49-50六测量。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买衣服》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二课。
通过本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二年级数学买衣服的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教学内容: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买衣服”知识点: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并会和小面值人民币进行换算,懂得相同单位人民币相加减,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目的:1、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3、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4、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学习识别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教具:投影仪、大面额真币、主题图学具:货币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
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结合实际情况,把活动置于服装店,并且把教材上的内容扩充,使其更加丰富。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二、活动一:认一认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认一认活动,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观察,从直观上感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学生可以在组内充分地交流自己所看到的,为正确认识、区分这些纸币打下基础。
)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5、教师拿出一张旧版的100元。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年级下册知识领域及结构图一、 生活中 的数三、加减法(一)数与代数五、加与减(二)六、购物七、加与减(三)空间与图形四、有趣的图形Array统计与概率八、统计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一 生活中的数【知识框架】生活中的数【知识点】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集合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
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
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能对100以内的数量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使学生更清楚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会先从数的位数上比较,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的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逐步培养数感。
二、观察与测量【知识框架】【知识点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买衣服(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2.认识到货币的使用和重要性;3.培养计算能力和成本意识。
教学准备:1.白纸、铅笔等写字工具;2.学生手册,包含有关货币和购物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同学们,你们在商场或超市买过东西吗?如果买了,怎么付钱?”“你们知道怎么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吗?”“你们喜欢逛街购物吗?”引出话题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购物和货币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1. 货币介绍首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人民币,例如:人民币的符号是¥,它由各种面值的货币组成,包括1分、2分、5分、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等。
在市场上,我们最常用的是1元、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以及1角、5角和1元的硬币。
2. 理解购物计算方法老师可以举例子向学生解释购物计算方法,例如:“小明去商场买了一件衣服,衣服的价格是38元。
他给了商场的工作人员50元,工作人员找了小明12元。
请问,小明支付了多少元钱?”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小明支付的钱数=衣服价格-找的零钱。
3. 计算价格让学生自行计算一组数字的差额,例如:“小明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50元,他给了商场工作人员一张100元的纸币。
请问,他能得到多少找零?”让学生通过计算,最后得出答案为50元。
4. 多样化的购买方式让学生明白,购买方式不同,支付的货币也会不同。
例如:用支付宝、微信、信用卡等进行支付,也需要了解货币转换率。
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下问题的解决:小明有一张50元的纸币,他去买了一件30元的衣服。
他拿出纸币付款,此时他会得到多少找零?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1.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2.认识到货币的使用和重要性;3.培养计算能力和成本意识。
让学生总结一下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和体会,让他们在反思中进一步加深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准备充分,将购物和货币的知识娓娓道来,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
购物说课稿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班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三节——?去商店?。
教学设想前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间的简洁换算,而且也生疏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此,本节课创设一种购物的实际情境,使同学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一、留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活动。
教学要成功就必需要激发同学的爱好和求知欲,让同学乐观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留意让同学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问,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了由学问到力量的升华。
这节课一共设计了三个紧密联系的活动。
1.活动一,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
这个活动由小顽皮带着大家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通过购物这个具体情境,让同学学会简洁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
2.活动二,到游乐场去。
恰逢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依据同学的喜好,创设了到游乐场去玩的情景,用20元钱去游乐场活动,你想做那些玩耍呢这个题目是在20元这个范围内,让同学进行有关元、角、分的计算。
通过这个情境使同学进一步学习有关元、角、分的学问。
3.活动三,合伙开百货店。
这是在以上两个活动的根底上,让同学以小组合作为根底合伙开百货店,这个活动是一个综合运用的活动。
二、教学形式机敏多样。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都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设计这节课时,我接受了多种教学形式,如:让同学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算一算,合伙开个小商店等。
运用这样的形式,使同学能够有效地学习数学。
三、留意合作沟通力量的培育。
在购物这个过程中,需要同学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并且能与别人进行思想沟通,所以在设计时应重视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同学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到达比拟完整的认知状态,如:合伙开百货店时,店里面有售货员,还有顾客,当顾客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和其他同学都要进行核实,通过这些活动,培育合作、沟通的意识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