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整理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学习迁移
- 格式:doc
- 大小:245.50 KB
- 文档页数:4
第6章学习的迁移6.1 学习目标1.识记迁移的概念;2.掌握迁移的种类;3.识记正迁移与负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同组迁移的概念;4.掌握迁移的作用;5.理解早期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6.理解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7.了解迁移的主要因素;8.能够结合实例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9.识记定势的概念;10.掌握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的方法。
6.2 考点聚焦1.识记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垂直迁移与水平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定势等基本概念。
2.理解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3.结合实例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6.3 知识结构图6.4 核心讲义考点1 学习迁移概述1.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又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为:①正迁移a.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b.正迁移主要表现在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者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
②负迁移a.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又称消极迁移。
b.负迁移经常表现在僵化的思维定势,缺乏灵活性、变通性,使得某种学习难以顺利进行,学习效率低下。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分为:①水平迁移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即先前学习的内容与后继学习的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上属于同一水平,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直角、钝角、锐角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的学习相互影响即水平迁移。
教师资格证学习迁移_学习与学习理论_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章学习迁移第⼀节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概念⼀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
例⼦:数学好的⼈物理、化学也好。
学完英⽂字母不会读拼⾳。
举⼀反三。
触类旁通。
闻⼀知⼗。
⼆、学习迁移的分类(选择,次重点)(⼀)根据迁移的性质划分:正迁移和负迁移1.正迁移:关键词:积极的促进作⽤。
例⼦:读书多了,作⽂写的好会骑⾃⾏车能促进学骑摩托车。
2.负迁移:关键词:消极的阻碍作⽤例⼦:会会⾃⾏车的⼈不会骑三轮车。
中式英语:this is what?(⼆)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顺向迁移、逆向迁移1.顺向迁移:前⾯学习影响后⾯的学习。
2.逆向迁移:后⾯学习影响前⾯的学习例⼦:长⼤去看⼩时候的课⽂,发现⾥⾯全是⼈⽣。
初中学了英语字母,⼲扰了对拼⾳的发⾳。
可与正迁移、负迁移进⾏组合:1.顺向正迁移:例⼦:先学习数学,能够促进后⾯对物理的学习。
2.顺向负迁移:例⼦:先学习⾃⾏车,会⼲扰学习三轮车。
3.逆向正迁移例⼦:初中学的阅读理解,能深化对⼩学课⽂的理解4.逆向负迁移:初中学的英语字母,会⼲扰对拼⾳的发⾳。
(三)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平:⽔平迁移、垂直迁移1.⽔平迁移(横向迁移)关键词:同⼀概括⽔平。
例⼦:先学习⾦丝雀的概念,能够促进对鸵鸟的学习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关键词:不同概括⽔平/难度的经验的影响。
不同概括⽔平:例⼦:先学习鱼的概念,能够促进对鲤鱼的理解。
不同难度:例⼦:先学习加减,能够促进学习乘除。
(四)根据迁移的内容划分:⼀般迁移、具体迁移1.⼀般迁移:关键词:原理、⽅法、策略、态度例⼦:学会⾃⾏车,很快学会骑摩托车。
考研刷题通过,考别的考试也同样刷题。
认真听课的⼈,做作业也认真。
2.具体迁移:关键词:具体的、特殊的经验例⼦:动作直接拿来⽤:将跳⽔的基本动作运⽤到空翻中字与字的影响:⽔→淼⽯→磊。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学习情境的相似性—触景⽣情(⼆)学习材料的性质(三)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四)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五)年龄特征(六)智⼒⽔平⼝诀:原来智龄多材情⼆、促进迁移的教学(简答)(⼀)精选教材—原理+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由易到难(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先教的要促进后教的(四)教授学习策略,提⾼迁移意识性⼝诀:教材编成册第⼗⼀章学习与学习理论第⼀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习产⽣的条件:1.经验—后天2.⾏为和⾏为潜能的变化—当下能表现出来的,以后能表现出来的。
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考点1 学习迀移的概念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P向,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
考点2 学习迀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
划分依据:迁移性质不同。
正迁移:促进作用;负迁移:干扰或阻碍作用。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划分依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顺向迁移(先行影响后继)逆向迁移(后继影响先行)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自上而下(上位影响下位)同化;自下而上(下位影响上位)顺应。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划分依据:迁移内容的不同。
一般迁移(普遍迁移);具体迁移(特殊迁)。
考点3 学习迀移的基本理论1.形式训练说该学说认为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
2.相同要素说该理论代表人物是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
认为迁移的产生是因共同要素的存在。
3.概括说该理论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贾德。
“水下击靶”经典实验。
4.奥苏贝尔的认知观基本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可禾U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性。
考点4 影响学习迀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考点5 促进学习迀移的教学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10天学习迁移、学习与学习理论1第九章学习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概念(选择,次重点)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例子:数学好的人物理也好学习了戊戌之后,老是读错之前学过的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二、学习迁移的类型(选择,次重点)(一)根据迁移的性质划分:正迁移和负迁移1、正迁移: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例子:读书多了,有助于写作文。
2、负迁移: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例子:学完英语字母后,看到拼音t ,就读成英文字母T 的音。
(二)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1.、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例子:昨天学习的普通心理学内容能够对现在学习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
2、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例子:学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之后影响了前面学习的《学记》的教育思想(三)根据迁移内容的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垂直迁移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之间的影响。
例子:学习了感觉的概念,影响了你学习知觉的概念。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先前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的影响。
例子:迁移的概念学习影响你学习顺向迁移的概念(四)根据迁移的内容划分:一般迁移、具体/特殊迁移1、一般迁移: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例子: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运用于一元二次方程解题。
12、具体/特殊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例子:动作直接拿来用:将跳水的基本动作运用到空翻中学习了石,有助于写磊字第三节迁移与教学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已考简答)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简答)(一)精选教材—原理+例子(二)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由易到难(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先教的要促进后教的(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口诀:教材编成册第十章学习与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选择,重点)(一)学习的心理实质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五: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的含义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这是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划分。
如果是前面的学习影响着后面的学习,则称为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的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一般迁移也称为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3.迁移的作用第一,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第二,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4.现代的迁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5.影响学生迁移能力的主要因素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指的常常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第五节学习迁移一、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又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
迁移表明了各种经验内部及不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二、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效果不同,可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迁移在个体的学习中表现为对后续相关学习的促进作用,使后续的相关学习时间减少,学习效率提高。
(2)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干扰作用,即阻碍另一种学习的进行,如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可将迁移划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顺向迁移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2)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3.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将迁移划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②自上而下的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
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将迁移划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2)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学习迁移(一)学习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二)迁移的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 a+m b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
l g(a+b)=l g a+l g b。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方向而进行的划分。
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
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3.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
划分。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前者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比如,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中即包含着自下而上的迁移。
此类迁移也常见于归纳式的学习中。
后者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如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菱形的学习,其中即包含着自上而下的迁移。
此类迁移也常见于演绎式的学习中。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如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如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 y e(眼睛)后,再学习e y e b a l 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特殊迁移,也就是说,利用具体的相同字母组合的迁移来进行新的学习。
5.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
进行的划分。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
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这也表明,迁移并非仅是先前的学习或经验对以后的影响,也包括后面对前面的影响。
比如,学生头脑中有一些日常概念,当这些前科学的日常概念不能解释所遇到的事例时,就要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来标志某一现象或事物,新的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是一种顺应的过程。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
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问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比如,将已掌握的字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许多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结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其中不涉及新的动作的增加,只是各动作成分的重新结合、重新排列。
通过重组性迁移,可以提高经验的增值性,扩大了基本经验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