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功率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
- 格式:pptx
- 大小:207.56 KB
- 文档页数:23
西电的2012级微电子学院的招生简章070205 凝聚态物理(招生人数4人):方向:03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物理:汤晓燕副教授04 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分析:李德昌教授05 硅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铁电材料与物理:戴显英教授06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柴常春教授07 材料模拟与设计、超硬材料、稀磁半导体:魏群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2高等数学(不含线性代数和概率论)④872普通物理(不含力学)复试科目(二选一):9111微电子技术概论9112固体物理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招生人数8人):方向:05 功率器件与集成电路:李跃进教授08 电力电子智能控制技术:宣荣喜教授09 电力电子集成技术:胡辉勇教授10 功率器件与电路应用:吕红亮教授11 高频电源、特种电源、电频调速技术:明正峰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3自动控制原理(古典控制)复试科目(二选一):9111 微电子技术概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招生人数105人):方向:01 新型半导体器件和VLSI可靠性:郝跃教授03 微电路系统芯片设计与可靠性:庄奕琪教授04 集成电路设计与VLSI技术:杨银堂教授08 半导体器件与电路计算机模拟:张玉明教授09 VLSI技术与可靠性、新型材料与器件:柴常春教授10 VLSI与高密度集成技术:李跃进教授12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戴显英教授14 新型半导体器件和VLSI可靠性:刘红侠教授17 VLSI设计方法学:马佩军副教授18 VLSI系统设计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刘毅副教授19 SOC设计方法学:王俊平教授20 VLSI设计与可制造性研究:赵天绪教授21 微波功率半导体器件:刘英坤教授22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张进成教授23 VLSI器件模型及仿真:吕红亮教授24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朱樟明教授25 新型半导体材料、器件与集成:贾护军副教授26 宽禁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杨林安教授28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胡辉勇教授29 宽禁带新型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冯倩副教授32 微电路可靠性:包军林副教授33 集成电路设计与新型半导体器件:高海霞副教授34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汤晓燕副教授35 系统集成技术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董刚副教授36 MEMS技术:娄利飞副教授37 VLSI技术与VLSI可靠性:吴振宇副教授38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张金风副教授39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郭辉副教授40 大规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及高层次模型:刘帘曦副教授41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舒斌副教授42 集成电路可靠性与制造过程控制、评价技术:游海龙副教授43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张军琴副教授44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可重构系统、SoC设计:赖睿副教授45 超低功耗射频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李小明副教授46 宽禁带半导体工艺与新型器件结构:王冲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60%,MOS器件物理20%,数字集成电路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0920 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招生人数19人):方向:01 SOC设计与设计方法学:郝跃教授02 通信与功率系统集成:庄奕琪教授03 混合信号电路与系统芯片设计:杨银堂教授04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张玉明教授06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柴常春教授07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刘红侠教授08 VLSI系统及设计研究:马佩军副教授09 VLSI设计及高速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刘毅副教授10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物理实现技术:史江义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②201英语一④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60%,MOS器件物理20%,数字集成电路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招生人数45人):方向:02 SOC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杨银堂教授03 通信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庄奕琪教授04 高速集成电路设计:张玉明教授05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刘红侠教授06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柴常春教授07 高密度系统集成技术:李跃进教授08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戴显英教授09 模拟集成电路及SOC设计方法学:朱樟明教授10 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宣荣喜教授11 毫米波与太赫兹功能电路设计:杨林安教授12 VLSI系统设计:马佩军副教授13 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刘毅副教授14 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与电路设计:张进成教授15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吕红亮教授16 VLSI设计与制造:贾护军副教授17 系统集成技术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董刚副教授18 高速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胡辉勇教授19 新型微波功率与光电集成电路设计:冯倩副教授21 集成电路封装设计:包军林副教授2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设计:高海霞副教授23 VLSI设计方法学:汤晓燕副教授24 MEMS设计与制造技术:娄利飞副教授25 VLSI技术与可靠性:吴振宇副教授26 SOC设计与物理实现技术:史江义副教授28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郭辉副教授29 大规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刘帘曦副教授30 高速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舒斌副教授31 集成电路设计与质量可靠性保证技术:游海龙副教授32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电路设计:张军琴副教授33 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蔡觉平教授34 混合信号IC、可重构系统、SoC设计:赖睿副教授35 功率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李小明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2 集成电路与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数字集成电路40%,MOS器件物理40%,半导体物理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1微电子技术理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5212 软件工程(招生人数80人):本领域所有考试科目均为全国统考方向:01 嵌入式系统设计:IC导师组一02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IC导师组二03 射频与通信芯片设计:IC导师组三04 混合信号集成技术:IC导师组四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复试科目(三选一):9111 微电子技术概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5 半导体集成电路参考书目: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三版)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二版)周润德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02 集成电路与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三版)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二版)周润德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43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吴麒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9111微电子技术概论:《微电子概论》郝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112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黄昆著韩汝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孙肖子西电科大出版社2008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朱正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闫裔超
【期刊名称】《中国材料进展》
【年(卷),期】2012(031)007
【摘要】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UESTC)是以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新型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和功率半导体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于2006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组建,2008年10月通过科技部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雷清泉院士,
【总页数】1页(P64-64)
【作者】闫裔超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48.4
【相关文献】
1.2012年IEEE国际功率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及功率集成电路会议综述[J], 胡冬青
2.薄膜制冷器与光电子器件的单片集成 [J], 高国龙
3.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室 [J],
4.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室 [J],
5.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红外隐身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J], 周佩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V1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
随着微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微电子专业的教育也日渐重要。
为了满
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了多门课程,以培
养更多优秀的微电子技术人才。
一、基础课程
1.微电子学:介绍微电子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历史和发展现状,以
及微电子器件的原理和制造工艺。
2.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介绍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以及常用的EDA工具,并通过实验练习加深学生对集成电路设计的理解。
3.模拟电路设计基础:介绍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以及常用的电路元件和EDA工具,通过实验练习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二、专业课程
1.微纳电子学:介绍微纳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微
纳技术在集成电路、传感器、MEMS和生物芯片等领域的应用。
2.数字电路设计:介绍数字电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电路的
分析和设计、I/O 接口的设计和测试、数字信号处理、ASIC设计和FPGA设计等内容。
3.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介绍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运放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功率放大器、PLL和时钟等元件的设计。
4.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介绍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射频电路理论、射频芯片、高频传输线、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等元件的设计。
以上课程涵盖了微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学生在学期间不仅可以加深对微电子学科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将具备较强的微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课题组成员及导师名单(二)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与特点¾Power Devices¾(Bipolar) CMOS DMOS Process¾Power ICs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SOI High Voltage ICs:Novel integrated SOI power devices PDP Driver ICs High Voltage Gate Driver ICs High Voltage Control ICs High Voltage IC with Radiation-Hard2010-4-2911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功率集成理论-PSoC Power System on Chip2010-4-29Novel Integrated Power Devices Control Mode suited for SPIC Power Integrated Process Digital Assistant Power Design12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Power Device Control Theory BCD Process Power IC & PSoC2010-4-29 13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三)课题组部分研究成果展示2010-4-2914Power management IC Series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Motor Driver ICs Motor Driver ICs2010-4-2915White LED Driver ICs White LED Driver ICs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2010-4-2916Power management IC Series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2010-4-2917电路理论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Pulse Skip Modulation (PSM)100Efficiency(%)90 80 70 60 50 20 40 60 Vin=2.0V Vin=1.8V Vin=1.5V Vin=1.2V 80 100I-out(mA)2010-4-2918Digitally Assisted Power Integration (DAPI) 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复杂负载SoC的低功耗设计问题数模混合SoC SIP2010-4-2919集成电路发展趋势ITRS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国 际 半 导 体 技 术 蓝 图2010-4-2920¾Realization of high voltage (> 700 V) in Device Letters¾New high-voltage (> 1200 V) MOSFET with the¾30(3):305-307, 2009 ¾¾ADI ¾NIKO(四)课题组在研的主要项目(五)课题组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和竞争力(六)课题组对学生的要求。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设计应用esign & ApplicationD集成电路0 引言高边功率开关是功率集成电路的典型电路之一。
它是将驱动电路、控制电路与保护电路能够集成于一个芯片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功能,将会大大降低芯片的设计难度并且提高其性能。
而电荷泵电路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驱动电路。
随着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电子产品的高性能、低功耗、轻型化等需要使得电源开关相关的芯片性能要求愈加提升,而对电荷泵电路的性能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智能功率开关将控制电路,保护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一些外围接口与功率开关做成一体化的集成芯片。
其中驱动电路就是本文所提及的电荷泵电路。
智能功率开关分为高边功率开关和低边功率开关,高边与低边的区别在用作开关作用的MOS 管接在电源端还是地端。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会选择不同的功率开关。
高边功率开关如图1 所示,高压功率管NMOS 起主要的开关作用,通过电荷泵驱动电路对功率MOS 管的栅极进行充放电来控制其开启与关断。
电荷泵是一种电荷转移的方式进行工作的电路,在本文所研究的这款芯片中,电荷通过对功率管的栅电容进行周期性的充电,将栅电压逐渐提高到功率管的开启电压以上,从而保证芯片能够开启。
由于电荷泵会对栅极进行持续的充电,因此栅极电压会充到电源电压以上,需要一个钳位电路来限制栅极的最高电压,即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电压。
图1 高边功率开关电路原理1 电荷泵电路的设计背景和基本原理1.1 电荷泵电路的设计背景一种用于驱动高边功率开关的电荷泵电路A charge pump technology for driving high-side power switch任 立 张国俊(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4)摘 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荷泵电路设计,该设计利用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以用来驱动高边功率开关管栅极电压的电荷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