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7
草地退化原因及防治策略草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土壤和水资源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一、草地退化的原因1.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牧动物过多过密,长时间的踩踏和过度啃食使草地无法恢复生长,导致其退化。
2. 土地过度利用过度利用土地会使土壤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草地的生长。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也会对草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水资源枯竭水资源的不足是草地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的枯竭,导致草地无法正常生长。
二、草地退化的防治策略1. 合理管理放牧合理管理放牧是防止草地退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实行合理的放牧方案,如轮牧、合理草场留牧期等,有助于草地的恢复和保护。
2. 实施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关键。
通过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有效的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保护草地生态系统。
3. 促进土壤保护与改良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草地的生长能力。
采取措施包括有机肥的使用、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合理的耕作方式等。
4. 种植本地植物物种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选取适应性强、生长能力优良的本地植物物种进行种植,可以增加草地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草地的恢复能力。
5. 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管加强对草地退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草地资源。
同时,加强监管措施,对违规放牧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结语:草地退化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带来负面影响。
通过合理管理放牧、实施水资源管理、促进土壤保护与改良、种植本地植物物种以及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草地退化问题,保护好我们宝贵的草地资源。
让我们共同关注并共同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草地退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草地退化是指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物种多样性减少、土壤质量恶化等现象。
草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草地退化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草地退化的原因1. 过度放牧和过度利用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地的植被丧失平衡,影响草地的更新和生长。
过度利用草地,如频繁的割草和采草,也会破坏草地的生态稳定性。
2. 土壤侵蚀对草地的退化起到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是最常见的土壤侵蚀形式之一,它会剥夺土壤肥力并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水土流失往往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森林砍伐和地表覆盖变化等因素有关。
3. 入侵物种是导致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外来入侵植物,如忍冬、一年生杂草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快速繁殖能力,会占据草地的生境并抑制原生植物的生长。
4. 气候变化也对草地退化产生了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和降水分布不均,这对草地的生长和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
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和洪涝灾害会破坏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草地退化的防治措施1. 合理管理放牧和利用草地资源。
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放牧制度,合理安排放牧强度,防止过度放牧。
采用轮牧和休牧,以促进草地恢复生长。
2.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建立梯田、植树造林、修建防护林带等,减少水土流失。
合理选择耕作方式,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技术,保持土壤肥力。
3. 控制入侵物种的扩散。
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方法,如人工清除入侵植物、喷洒除草剂、引入天敌控制等,以减少入侵物种的对草地的影响。
4. 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灾害防治。
通过建立降水收集、水资源管理和洪水排涝设施等,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
开展合理的气候变化适应研究,推动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适应。
综上所述,草地退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生态问题。
为了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草地退化原因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草地退化防止措施1. 引言草地是地球上最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之一,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地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促进草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 草地退化的形成原因草地退化主要由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引发。
人类活动包括过度放牧、土地开垦、过度灌溉和过度使用农药等。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土壤侵蚀、入侵物种和不适宜的管理等。
了解草地退化的形成原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止措施。
3. 改善草地退化的管理措施3.1 合理放牧管理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放牧计划,包括控制放牧强度、合理轮牧和保护留草等。
合理的放牧管理有助于保持草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2 适宜的农业管理土地开垦和农业活动也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
为了减少对草地的破坏,应推广可持续农业管理模式,包括优化灌溉方案、合理施肥和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等。
通过有效的农业管理,可以减少对草地的压力,提高土壤质量和植被覆盖度。
3.3 保护和恢复植被植被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保护和恢复植被对于防止草地退化至关重要。
采取种植草坪、封禁放牧、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此外,应加强对入侵物种的管理和控制,以防止其对植被的侵害。
3.4 推广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利用草地资源的经济模式。
通过推广生态旅游,可以增加对草地的保护意识,并创造经济收益,从而提供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和保护措施,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草地退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为了防止草地退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合理放牧管理、适宜的农业管理、保护和恢复植被以及推广生态旅游等。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我们才能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其次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草地的种类和分布。
2.理解草场的特点和退化的缘由、过程及危害。
3.理解草场资源的价值和疼惜草地的措施、方法,并树立疼惜草地资源的意识。
一、草地退化1.载畜量:确定面积牧场所能①容纳牲畜的头数,一般以②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2.草地退化的缘由:由于③人口的压力,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很多牧场严峻超载,引起牧场退化。
3.草地退化的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④削减,⑤草质变劣,杂草、毒草增多。
4.草地退化的危害:载畜量⑥削减,草地生态环境⑦退化,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5.地区差异(1)⑧欧洲:状况较好。
(2)北美:经受了开发、滥用、⑨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渐渐好转。
(3)澳大利亚:曾经⑩过度放牧,近年来有所好转。
(4)非洲、南美洲及亚洲:由于牧场超载,草场⑪退化和⑫沙化严峻。
(5)中国:由于⑬牧场超载及鼠害和虫害,牧场退化和沙化严峻。
思维活动1.为什么欧洲牧场的载畜量较大?答案自然缘由:降水季节支配较均匀,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有宽敞的平原。
人为缘由: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的需求量大,需要大量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品,有发达的科技和工业作保障,再加上的细致的管理,因此,欧洲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畜牧业,有很高的载畜量。
二、疼惜草地1.草场退化的本质:⑭社会经济问题。
2.疼惜措施:把握⑮人口增长,改善⑯经济结构,加速经济进展。
3.中国实行的具体措施:有些地区实行⑰禁牧、轮牧,改游牧方式为⑱舍饲、半舍饲方式,建设“⑲草库伦”等。
思维活动2.为什么说草场退化的本质是社会经济问题?答案草场退化问题主要是由人口压力过大、经济进展落后,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超载放牧、盲目开垦引起的。
因此,草场退化的本质是社会经济问题,解决此问题只能靠把握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加快经济持续进展。
探究点草地退化的缘由、危害及疼惜探究活动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一、填空题1、由于________,对畜牧产品需求增加,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________,引起________。
2、草地退化就会导致________、盐渍化,________,气候恶化。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________ MM,________气候的高原、山地地区。
4、我国草地退化除了气候________,生态环境脆弱;全球变暖;鼠害、虫害严重等自然方面外,还有________,过度开垦,乱采滥挖发菜,人工管理少,________等人为原因。
5、我国草地退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实行________制度;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________,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________;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二、单项选择题6、平均每公顷草场养羊的头数,新西兰高于蒙古18倍多,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放牧的方式不同B、人口多少不同C、市场需求量不同D、气候不同使草场产草量及牧草质量不同7、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以下小题。
(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8、读图甲和图乙,答下列题目。
(1)乙图说明了( )A、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B、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2)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9、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
回答以下小题.(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62.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2)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3)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草方格沙障的最主要作用是( )A、固定沙漠B、削减风力C、吸收地下水D、增加降水11、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12、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原退化及其防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草地特点和草场退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运用世界主要草地分布图,说明草地的种类和分布。
3.理解草场资源价值和保护草地的措施和方法,树立保护草地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草地特点、种类和分布2.草场资源价值和保护草地的措施和方法难点:草场退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学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草地退化1.环境特征:草原地区一般雨量_____,自然环境比较______,易受______破坏。
2.世界主要草地的分布(1)地带性分布:_______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
(2)非地带性分布:草山、草坡、草滩等。
3.载畜量:一定面积牧场所能__________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饲养的牲畜数一旦超过了该牧场的__________,就会导致牧场退化,以至破坏。
4.退化的原因: __________→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盲目扩大放养牲畜数量→________________→牧场退化。
5.退化的表现:草群变得__________,产草量减少,草质__________。
6.退化后果:使整个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1)引起土地沙化和_________。
(2)使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
(3)物种濒于灭绝。
7.地区差异8.中国牧场(1)现状:______________情况严重。
(2)原因:过度_______、鼠害和_______。
思考交流:1.内蒙古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挖药材;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二、保护草地1.草地退化的本质:.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本质是⑫____________问题。
2.措施: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________结构、加速经济________才能有效解决。
草地退化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策略一、草地退化的定义与类型草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维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过度利用、过放牧、过度开发、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草地覆盖度降低,草地质量下降,草地生产力减弱,草地退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草地退化大致分为自然退化和人为退化两种情况,主要类型包括:过度利用型、过度放牧型、过度破坏型、化学污染型等。
二、草地退化的环境问题1. 土地资源问题草地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土地资源,其退化直接影响着土地的质量,包括土层强度、肥力、持水能力、抗侵蚀能力等多个方面,因而草地生态退化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产生不良影响,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群落生态学问题草地退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异种植物的迅速生长,对原有的草地植物造成危害,影响到草地植物美观、生态平衡等各方面,甚至可能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毁灭。
3. 土壤侵蚀问题草地表面草皮的覆盖度降低会引起水土流失和风蚀,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侵蚀增强、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失调等问题,引起自然水资源、气候、土壤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三、草地退化治理的策略1. 建设保护区在草地退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建设保护区,禁止人为破坏、限制人口规模,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的原有栖息地。
2. 改进草地管护制度增加草地的管护力度,加大对过度放牧现象的打击,加强草原生态防御,增加草原生物土地等资源的整体保护。
3. 促进自然退化对于符合自然退化规律的草地,以人为干预为主,通过加强预防、控制饲养密度、增加营养成分等方法,让生物自然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
4. 科学治理制定科学规划,对退化的草地进行整体治理,不断提升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渐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草原恢复。
草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草地退化的问题一直都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急需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理,并采取前瞻性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运转和发展。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原退化及其防治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由。
2.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绘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3.针对某一世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及其作用。
教课目标:1.运用世界主要草地散布图,说明草地的种类和散布。
2.认识草地的特色和退化的原由、过程、危害以及防治举措。
3.理解草场资源的价值和保护草地的举措、方法,并建立保护草地资源的意识。
教课重难点:要点:1.草地特色、种类和散布2.草场资源价值和保护草地的举措和方法难点:草场退化的原由、过程及危害教课方法:讲解法、事例剖析法、研究教课法等教课过程:新课导入:用我国内蒙古高原草地退化的景观图进行设问,剖析草地退化的原由及影响,导入新课——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课前自主学习:一、草地退化1.环境特色:草原地域一般雨量_____,自然环境比较______,易受______损坏。
2.世界主要草地的散布(1)地带性散布:_______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
(2)非地带性散布:草山、草坡、草滩等。
3.载畜量:必定面积牧场所能__________牲口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饲养的牲口数一旦超出了该牧场的__________,就会致使牧场退化,以致损坏。
4.退化的原由:__________→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盲目扩大放养牲口数目→________________→牧场退化。
5.退化的表现:草群变得__________,产草量减少,草质__________。
6.退化结果:使整个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惹起土地沙化和_________。
使______________受到损坏。
(1)物种濒于灭绝。
7.地域差别地域退化状况欧洲状况较好北美经历开发、滥用___________三个阶段,当前好转和澳大利亚曾____________,最近几年来有所改良其余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大多数牧场因为牧场超载,面对8.中国牧场(1)现状:______________状况严重。
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认识草场的种类和散布。
理解草场的特色和退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理解草场资源的价值和保护草地的举措、方法,并建立保护草地资源的意识。
一、草地退化1.草地特色(1)散布:降水量不够丰沛的地带。
(2)天然植被:以草原和灌木为主。
(3)价值: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2.世界主要草地的散布(1)地带性散布: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
(2)非地带性的草山、草坡、草滩散布: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
3.载畜量:必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 承载 ) 牲口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4.草地退化(1)退化原因:因为人口的压力,盲目扩大放养牲口的数目,以致很多牧场严重超载。
(2)退化表现:草群变得稀少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3)退化危害:载畜量降落,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5.世界主要牧场的地域差别(1)欧洲:状况较好。
(2)北美:目前状况渐渐好转。
(3)澳大利亚:最近几年来状况已有所改良。
(4)非洲、南美洲及亚洲大多数牧场:面对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
(5)中国牧场:退化、沙化状况严重。
二、保护草地1.草地退化的实质: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2.举措:鼎力控制人口增添和改良经济构造、加快经济发展。
3.中国的举措:推行禁牧、轮牧制度,建设“草库伦”等。
一、判断题2.草地退化和沙化的主要原因是牧场超载。
()3.半干旱地域牧场退化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4.牧场退化严重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5.欧洲牧场载畜量高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季节分派较均匀和仔细的管理。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相关世界各地牧场退化状况,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欧洲状况较好,载畜量最高B.北美和澳大利亚状况最好C.中国草场退化严重D.非洲、南美洲面对退化的问题分析:选 B。
欧洲有发达的科技和工业作保障,所以有世界最发达的畜牧业,有很高的载畜量,状况最好;北美和澳大利亚经历过开发、滥用和逐渐改良三个阶段,目前状况渐渐好转。
第一、二节 森林及其保护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习目标:1.了解草地的种类及世界草地、森林的分布。
2.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及草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重点) 3.通过材料讨论保护森林的措施。
(难点)一、森林及其保护 1.森林的特点(1)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乃至2/3以上,可能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之中。
2.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导致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变化。
(2)人为原因: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和游耕制度。
②农业社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
③工业社会: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是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3.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毁林的危害4.保护森林(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①政府⎩⎪⎨⎪⎧1984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2002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②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草地退化(1)草地概况①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草山、草坡、草滩。
②载畜量: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2)草地退化①原因:由于人口的压力,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
②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③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会使整个自然环境恶化。
(3)地区差异地区退化状况欧洲情况较好北美经历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好转澳大利亚曾过度放牧,近年来有所改善其余大洲大部分牧场因为超载,面临草场退化和沙化问题中国牧场:退化、沙化情况严重。
2.保护草地(1)草地退化的本质:社会经济问题。
(2)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②改善经济结构,③加速经济发展。
其次节生态爱护与国家平安一、生态爱护与国家平安(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平安的影响1.生态退化的表现和特点表现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亡等特点通常是长期渐进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2.程度影响对象表现一般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调整服务:降低调整服务功能,增加干旱、洪涝等自然灾难发生的频率与强度供应服务: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严峻国家平安①动摇国家平安的自然环境基础;②威逼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平安问题(二)实施生态修复类型措施案例自然复原通过消退或削减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整实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复原,维持其可更新实力休渔制度、封山育林、围栏封育人工修复通过实行肯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复原速度,或帮助丢失自我调整实力的生态系统复原到平安水平自然林资源爱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二、建立自然爱护区(一)自然爱护区的概念及对象1.什么是自然爱护区?提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爱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肯定面积予以特别爱护和管理的区域。
2.自然爱护区的对象有哪些?提示: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自然集中分布区、有特别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二)自然爱护区的分类及分区爱护1.自然爱护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分类爱护分类爱护措施未经改造或稍微改造的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接着保持自然状态已遭遇破坏的停止接着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复原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2.自然爱护区的分区爱护(连线)命题视角(一) 生态退化及生态复原演绎法学习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供应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缘由自然缘由气候变暖、降水削减和干旱频繁发生等人为缘由是最主要缘由,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缘由(2)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草地退化的原因与治理一、草地退化的原因草地退化是指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步损失和退化。
它是由于一系列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导致的。
下面就草地退化的原因简述如下。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土地侵蚀、地质构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草地的退化。
例如,气候变化将导致气候模式的不稳定,从而影响草原的降雨量。
土地侵蚀将导致草地的土壤贫瘠,水分含量下降。
地质构造将影响草地的成分,不能满足草地生态系统的需要。
2.过放牧过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在草地退化过程中,牧民不断地增加放牧的数量和密度,从而破坏了草地的表层。
当牧草无法应对过多的牧畜,为了获得足够的养分,哪怕是土壤中的根系,牧畜将对根系进行吃草,导致草地的退化。
3.过度开垦和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和砍伐森林是指由于农业生产的需求,人们将草地和森林改变成耕地。
这样做会增加草地的水分蒸发量,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从而导致草地退化。
同时,过度开垦和砍伐森林会使山区的河流、水源水土流失,导致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
4.化学污染化学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中的各种污染,如破坏环境的工业排放、农业废弃物等进入到草地生态系统中。
在这种情况下,草地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的污染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含水量从而导致草地退化。
二、草地退化的治理草地退化问题给环境和生态都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及相关组织关注的重点。
下面将介绍几种治理草地退化的方法。
1.草地疏浚草地疏浚指的是治理草地退化的方法,采取这种措施时,应该选择草地的根系部分和杂草,这样可以培养更多的适于草地生长的植物。
草地疏浚能够提供更多的养分和保护性,帮助草地生态系统重新恢复。
2.种植优良物种种植优良物种是治理草地退化的有效措施。
采用舒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散热的草本植物,可以帮助草地更好的生长和恢复。
3.改变种植密度改变草地的种植密度是治理草地退化的重要措施。
通过改变种植密度可以适应草地生态系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