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实-- 公共营养师职业标准简介2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5
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是指在公共营养领域从事职业工作时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要求的规范。
以下是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基本条件和资格要求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且年满18周岁。
2. 取得营养、食品安全、生物学或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3. 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二、知识技能要求1. 具备深入的食品学、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知识,熟悉国内外有关营养政策、法规和标准。
2. 具备较强的营养评估和饮食指导技能,能对不同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饮食建议。
3. 具备丰富的食物草本和营养补剂知识,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效,能根据个人需求推荐合适的食物或营养补剂。
4. 具备一定的健康教育和宣传策划能力,能制定营养健康教育方案,并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5. 具备科学的研究能力,能独立设计和开展营养相关的研究,并能正确分析和解读研究结果。
6. 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营养相关的项目。
三、职业行为准则1. 必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遵循以科学为指导的营养原则,不得违背职业道德和科学原则,保护受服务对象的权益。
2. 要保持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 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
4. 在工作中,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同行业机构和其他相关人士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公共营养事业的发展。
5. 要遵守保密规定,严守职业操守,不得泄露客户或受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
四、职业发展与继续教育要求1. 公共营养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参加相关进修课程和研讨会,并获取相应的学习证明。
2. 公共营养师应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参与学术研究和项目实施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完整版」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完整版」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该标准由杨月欣、张立实、糜漫天等营养学专家起草并审定,为我国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对公共营养师总体水平、公共营养师培训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
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公共营养师1.2 职业定义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营养与食品知识传播,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公共营养师四级、公共营养师三级、公共营养师二级、公共营养师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分析、归纳和判断的能力以及正常的色、味、嗅辨别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培训期限:公共营养师四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公共营养师三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公共营养师二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公共营养师一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应具有相应级别:培训公共营养师四级和公共营养师三级的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营养及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从事营养专业工作(含教学、科研)5年以上;培训公共营养师二级的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营养及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从事营养专业工作(含教学、科研)10年以上;培训公共营养师一级的教师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营养及相关专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从事营养专业工作(含教学、科研)15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可容纳4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有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室内光线、通风、卫生条件良好。
1.8 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公共营养师》第一章医学基础知识一. 生命、健康与营养1 . 生命: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存在形式2 . 健康: 健康的标志: 在人体的指挥中心——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保证内部协调统一,适应外界环境变化3 . 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人的寿命是其生长期(20至25岁)的5倍至7倍,因此公认的人的寿命正常应该是120~140岁。
保持中老年人健康的要素为:良好心态、适量运动、合理营养。
二.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与方位术语(一) 标准姿势身体直立左为左侧面向正前右为右侧两足并拢内侧(近中线)与外侧(远中线)脚尖向前内(腔器官内)与外(腔器官外)手掌向前浅(近皮)与深(远离皮)(二)方位术语四肢:躯干: 近躯干为上(近)端头为上,脚为下远躯干为下(远)端胸为前(或腹)侧外(手为桡、脚为腓)侧背为后(或背)侧内(手为尺、脚为胫)侧自上而下垂直地面为垂直轴,从腹侧至背侧为矢状轴,自左至右与水平面平行为冠状轴,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的切面为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片的切面为冠状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段的切面为水平面。
三. 人体的分布与器官系统(一)分布头部: 脑颅、面颅(前颈、后项);左、右上肢(上臂、前臂、手);躯干部: 前(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后(背部、腰部、臀部);下肢带与自由下肢(大腿、小腿、足);(一) 运动系统: 由骨骼(206)、肌肉(634)、关节(143)组成, 具有支撑、保护、劳动、运动和造血功能。
(二) 消化系统1 . 消化管: 口腔、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2 . 消化腺: 唾液腺、肝、胆、胰。
3 . 功能: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
(三) 呼吸系统由气管、支气管和左、右两肺组成。
摄取代谢所需的O2, 并排出代谢所产生的CO2 , 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还包括咳嗽和喷嚏等防御反射。
人数分钟缺氧就可使生命结束,空气中氧降至16%时人就出现缺氧状态, 降至6%时就发生死亡。
(四) 泌尿系统1 . 构成:左、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2 . 功能: 排除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等)、调节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