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坯自由锻造工艺流程 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83.13 KB
- 文档页数:10
齿轮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齿轮锻造工艺规程的制定1.设计、绘制锻件图图—1 齿轮零件图因采用自由锻,所以应简化锻件外形以便锻造。
根据《锻造手册》——《圆环类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GB/T 15826-1995)》查得:锻件水平方向的双边余量和公差为a=(12±5)mm,锻件高度方向双边余量与公差为b=(7±2)mm,内孔双边余量和公差为:c=(16±7)mm,因此绘制齿轮的锻件图2。
图—2齿轮锻件图2.确定变形工步及中间坯料尺寸由锻件图—2知D=292mm,凸肩部分D肩=198mm,d=104mm,H=57mm.凸肩部分高度H肩=30mm,得到D肩/d=1.9,H/d=0.548.参照课本图3—48变形工序为:镦粗—冲孔—冲子扩孔。
根据锻件形状特点,各工步坯料尺寸如下:(1)镦粗由于锻件带有单面凸肩,需用垫环镦粗,如图—2,则应确定垫环尺寸。
垫环孔腔体积V垫应比锻件凸肩体积V肩大10%~15%,取13%,由式V肩=π(D肩2- d2).H肩/4计算得V 肩=668876.5mm3.于是V垫=1.13×668876.5=755830.4mm3因冲孔时会使坯料产生拉缩,所以H垫应比锻件凸肩高度H肩增大15%~35%,取20%为宜。
H垫=1.2H肩=1.2×30=36mm垫环内径d垫根据体积不变原则得:d垫=1.13√(V垫/H垫)=163.7mm垫环内壁应有斜度(7'),上孔直径定为164mm,下端孔定位为155mm.为除去氧化皮,在垫环镦粗之前应进行自由镦粗,工艺过程如图—3所示。
自由镦粗后坯料的直径应略小于垫环内径,而经垫环镦粗后上端法兰部分应比锻件最大直径略小。
(2)冲孔冲孔时应注意两个问题,1、冲孔芯料损失小2、扩孔次数不能太多。
冲孔直径d冲应小于D/3,即d冲≤D/3=198/3=66mm.实际选用d冲=60mm。
(3)扩孔总扩孔量为锻件孔径减去冲孔直径,即104—60=44mm.按课本表3—4每次扩孔量为25~30mm,分配各次扩孔量,各次扩孔为20mm,24mm。
您当前的位置:第四章>>第四节返回4.4 自由锻工艺4.4.1 自由锻的工艺特点一.应用设备和工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且工具简单,所以只能锻造形状简单的锻件,操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二.自由锻可以锻出质量从不到1kg到200~300t的锻件。
对大型锻件,自由锻是唯一的加工方法,因此自由锻在重型机械制造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自由锻依靠操作者控制其形状和尺寸,锻件精度低,表面质量差,金属消耗也较多。
所以,自由锻主要用于品种多,产量不大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也可用于模锻前的制坯工序。
4.4.2 自由锻的基本工序无论是手工自由锻、锤上自由锻以及水压机上自由锻,其工艺过程都是由一些锻造工序所组成。
所谓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根据变形的性质和程度不同,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如镦粗、拔长、冲孔、扩孔、芯轴拔长、切割、弯曲、扭转、错移、锻接等,其中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应用得最多;辅助工序,如切肩、压痕等;精整工序,如平整、整形等三类。
一.镦粗镦粗是使坯料的截面增大,高度减小的锻造工序。
镦粗有完全镦粗如图4-15所示和局部镦粗。
局部镦粗按其镦粗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端部镦粗和中间镦粗两种,如图4-16所示。
图4-16完全镦粗镦粗主要用来锻造圆盘类(如齿轮坯)及法兰等锻件,在锻造空心锻件时,可作为冲孔前的预备工序。
镦粗的一般规则、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1.被镦粗坯料的高度与直径(或边长)之比应小于2.5~3,否则会镦弯,如图4-17a所示。
工件镦弯后应将其放平,轻轻锤击矫正,如图4-17b所示。
局部镦粗时,镦粗部分坯料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也应小于2.5~3。
2.镦粗的始锻温度采用坯料允许的最高始锻温度,并应烧透。
坯料的加热要均匀,否则镦粗时工件变形不均匀,对某些材料还可能锻裂。
图2-17 局部镦粗a)漏盘上镦粗 b)胎膜内镦粗 c)中间镦粗图4-17 镦弯的产生和矫正(a)镦弯的产生 b)镦弯的矫正3.镦粗的两端面要平整且与轴线垂直,否则可能会产生镦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