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试讲 成本会计赛课-直接分配法
- 格式:ppt
- 大小:492.50 KB
- 文档页数:10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直接分配法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服务。
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08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9020元。
各辅助车间供应产品和劳务数量如下:要求:用直接分配法对两辅助车间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数量单位:小时、万度 20×9年×月 金额单位:万元供水分配率=各种产品分配标准合计待分配的间接费用=20000826004085-供电分配率=各种产品分配标准合计待分配的间接费用=600046000902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645.3 制造费用 6283.48 管理费用 1585.29 销售费用 590.93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085 ——供电车间 9020课堂练习:假定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20×9年5月在分配辅助生产车间费用以前,机修车间费用1200万元,按修理工时分配费用,提供修理工时500小时;供电车间发生费用2400万元,按耗用电度数分配费用,提供供电电度数20万度.各单位耗用情况:要求:用直接分配法对两辅助车间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数量单位:小时、万度 20×9年5月 金额单位:万元机修分配率=各种产品分配标准合计待分配的间接费用=205001200一车间分配=分配率×一车间耗用劳务=2.5×300 二车间分配=分配率×二车间耗用劳务=2.5×120行政管理部门分配=分配率×行政管理部门耗用劳务=2.5×40 销售部门分配=分配率×销售部门耗用劳务=2.5×120根据上表,编制下列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1 000 000 ——第二车间 9 000 000 管理费用 4 000 000 销售费用 2 00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2 000 000 ——供电车间 24 000 000。
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的分配培训1. 引言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成本的分配和核算。
为了确保成本会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成本会计辅助部门的费用分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的分配,并提供相应培训。
2. 费用分配的概念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部门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如人力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
这些费用需要根据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以便准确反映各个部门的实际费用占用情况。
费用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公平、合理地分摊各个部门的费用。
3. 成本会计辅助部门的费用分配方法3.1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成本分配方法。
它将成本会计辅助部门发生的费用按照直接可观察的依据进行分配,如用电量、人员工时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直接关联程度较高的情况。
3.2 间接分配法间接分配法是根据各个部门的间接关联程度和分配基础进行费用的分配。
常见的间接分配方法包括平均成本法、比例分配法和因素分配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各个部门的规模、产值、面积等指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费用的分配。
3.3 分步分配法有些情况下,成本会计辅助部门的费用不能完全使用直接分配法或间接分配法进行分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费用的分配。
这就是分步分配法,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进行阶段性的费用分配。
4. 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分配培训4.1 培训目的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分配培训旨在提升成本会计辅助部门人员对费用分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成本会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4.2 培训内容•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分配的概念和原则•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分配的方法和应用•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分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成本会计辅助部门费用分配实战案例分析4.3 培训方式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或独立学习等。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
5. 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培训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培训后进行知识测试,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一、成本会计中直接分配法模型假设:假设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另有供水供电两辅助生产车间。
某月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为供电车间18000元,供水车间90000元。
供电车间总用电75000度,供水车间总用水22500吨。
供电车间用水2500吨,供水车间用电3000度。
设电费x元/度,水费y元/吨。
模型建立:电费总价=供电车间费用+供电车间耗用水费总价=供水车间费用+供水车间耗用模型求解:假设供电车间的电费为x元/度,供暖车间的供暖费为y元/小时。
联立方程组:18 000+2 500y=75 000x90 000+3 000x=22 500y解方程组得:x=0.375y=4.05二、银行贷款问题模型假设:假设某人年初向银行贷款20 万元用于购房,已知购房贷款的年利率优惠为10%,按复利计算。
若这笔贷款要求分10次等额归还,每年一次,并从借款后次年年初开始归还,问每年应还多少元(精确到 1 元)。
已知贷款数额、贷款利率、归还年限,要求出每年的归还额。
模型建立:本题可化为求每年的归还额与贷款数额、贷款利率、归还年限的关系。
设某人向银行贷款元M0,年利率为α,按复利计算(即本年的利息记入次年的本金生息),并从借款后次年年初开始每次k 元等额归还,第n 次全部还清。
一年后欠款数:M1=(1+α)M0-k两年后欠款数:M2=(1+α)M1-k =(1+α)2M0-k[(1+α)+1] ………………n年后欠款数:Mn=(1+α)M(n-1)-k=(1+α)的n次方*M0-(1+α)的n-1次方-(1+α)的n-2次方-……-k。
由Mn=0 可得k这就是每年归还额与贷款数额、贷款利率、归还年限之间的关系式。
模型求解:对于上述购房问题,将α=0.1,M0=200 000,n=10 代入得k= ≈32 549.6(元),故每年应还32 550 元。
《直接分配法》说课教案河北经济管理学校何素花一、教材分析本课选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谢丽萍主编的《成本核算实务》。
该教材可以说是对多年沿用的《成本会计》系列教材的一次挑战,无论是从教材结构还是编写体例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
(一)教材结构与特点该教材共由七章构成,但可概括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成本核算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成本核算基本程序,第三部分为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大胆删除成本核算理论和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两大部分,仅仅保留了其中的最核心的内容,符合目前中职学校教改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
该教材主要特点表现为:1、教材难度大大降低,首篇直指成本核算需要的基础知识,充分考虑了受教对象的具体情况;2、增加了案例应用的章节,后三章第一节即为某企业的成本计算,使得内容和实际结合得更加密切;3、编写语言简单精炼,实用性很强;4配套教材强化了技能训练,契合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重技能的改革需要;(二)说课的内容与地位本课为教材第三章《间接计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中第二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中的部分内容---直接分配法。
本次课为新授课。
上次课主要学习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应该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直接分配法就是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包括含义、计算公式、实际应用及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直接分配法是学习其他分配方法的基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如果该方法不能顺利突破,其他方法的学习都无从谈起。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10春季农村财务管理的学生。
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看,该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并学会了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因此,辅助生产车间为本企业各部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费用已经归集在明细账中,而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应该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分配给各受益单位。
本次课就是其中的分配方法之一。
虽然在所有的分配方法中直接分配法最为简单,,学生们也比较聪明、活泼,加之反复训练,学会该方法应该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