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技术需求书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0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常见问题解答2020年第1期(总第6期)第一部分布点采样方案编制与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相关问题1.基础信息调查阶段为关闭地块,开展初步采样调查时地块部分或全部转变为新在产企业地块,进行布点采样方案编制时对此类地块应如何考虑?答:对此类地块进行布点方案编制时,布点区域和检测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基础信息调查阶段获取的原关闭地块生产布局及特征污染物,如果新的在产企业属于重点行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布点时考虑新的在产企业生产布局及相关污染物。
布点时还应充分考虑新的在产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可能对采样工作带来的限制。
2.对于只有人员访谈资料、没有其他资料的地块,布点采样方案如何编制?答:在确认其他资料收集不到的前提下,布点区域可以参考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等相关资料确定,还可以采用随机方式进行确定,但布点区域数量可按初步采样调查相关技术规定适当增加;特征污染物可以参照同时期、同类型企业的生产工艺确定;其他内容需满足布点采样相关技术规定。
3.地块面积较小的初步采样调查地块,是否可以只选择一个布点区域?布点区域面积较小,例如污水治理区域只有10m2,仅布设一个土壤采样点是否可以?答:应按照初步采样调查技术规定要求执行,原则上每个疑似污染地块应筛选不少于2个布点区域,每个布点区域原则上至少设置2个土壤采样点位,可根据布点区域大小、污染物分布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点位数量的适当调整应围绕目的进行。
布点的目的是最大可能捕获污染,若能达到目的可以适当减少布点数量。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 36600-2018)中未包括的污染物,在布点采样方案中是否可以不列为检测因子?答:按照环办土壤函〔2018〕924号文要求:土壤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36600-2018)中的必测项目,基础信息调查阶段确定的特征污染物在必测项目外,且有测试方法的,原则上也需要测定。
土壤污染调查策划书3篇篇一土壤污染调查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特制定本土壤污染调查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全面掌握调查区域内土壤污染状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
2. 分析土壤污染原因,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和预防措施。
3.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三、调查范围和内容1. 调查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包括农田、工业用地、城市周边地区等。
2. 调查内容: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等方面的检测,以及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污染物的含量测定。
四、调查方法1. 采样布点:采用网格布点法,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采样点数量和位置,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2. 样品采集:使用专业的采样工具和方法,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3. 分析方法:选择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推荐方法进行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质量控制:设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五、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阶段成立项目团队,明确分工和职责。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
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和技术路线。
2. 第二阶段:采样和分析阶段按照调查方案进行采样工作。
及时送样并进行分析测试。
对分析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质量评估。
3. 第三阶段:报告编写和成果提交阶段综合分析调查数据,编写详细的调查报告。
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建议和预防措施。
向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交调查报告和成果。
六、项目预算1. 采样费用:[X]元。
2. 分析测试费用:[X]元。
3. 人员费用:[X]元。
4. 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X]元。
5. 其他费用:[X]元。
总预算:[X]元。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系
列技术文件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08.14
•【文号】环办土壤〔2017〕67号
•【施行日期】2017.08.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
正文
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系列技术文件的通知
环办土壤〔2017〕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落实《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要求,规范各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信息采集、初步采样调查、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
2.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
3.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
4.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
5.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7年8月14日。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要点及思考【摘要】论文阐述了我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意义和各阶段实施的要点,提出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所需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希望可以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实施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nvestigation of soil pollution status of enterprises in keyindustries in China and the key points of implementation at each s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system guarantee, personnel guarantee and funding guarantee needed to complete the investigation of soil pollution status of enterprises in keyindustries. The paper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investi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il pollution status for enterprises in key industries.【关键字】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调查【Keywords】enterprises in key industries; soil pollution; investigation1引言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大量工矿企业关闭搬迁,原有污染地块未经环境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被再次开发利用,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安全隐患。
附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二〇一七年二月—3—目录1适用范围 (6)2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 (6)2.1 工作程序 (6)2.2 主要工作内容 (7)2.3组织实施方式 (8)3 工作准备 (9)3.1人员准备 (9)3.2 技术准备 (9)4 资料收集 (10)4.1资料收集清单 (10)4.2收集方式 (11)4.3初步整理分析 (12)5 现场踏勘 (12)5.1 现场踏勘目的 (12)5.2 现场踏勘内容 (12)5.3 现场踏勘方法 (13)6 人员访谈 (13)6.1 访谈目的 (13)6.2 访谈内容 (13)6.3 访谈方式 (13)6.4 访谈对象 (14)—4—7 信息整理与填报 (14)7.1 信息整理 (14)7.2 调查表填报要求 (14)附录1在产企业地块信息调查表 (16)附录2关闭搬迁企业地块信息调查表 (34)附录3人员访谈记录表格 (50)—5—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收集工作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性工作,为企业用地日常管理、风险分级、采样调查提供基础信息。
为保证信息收集的有效性与数据填报的规范性,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制定本规定。
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中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基础信息收集、分析与填报。
2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2.1 工作程序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工作分为工作准备、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信息整理与填报四个阶段,工作流程见图1。
在工作准备阶段,地方环保部门完成对专业机构的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人员与技术准备工作。
在资料收集阶段,专业机构在地方环保部门的辅助和企业的配合下,通过多渠道收集企业地块相关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在现场勘查阶段,专业机构通过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的方式,对地块污染源、周边环境和敏感受体信息进行收集,并核实资料准确性。
在信息整理与填报阶段,专业机构对前两个阶段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使用手持智能终端系统完成调查表填写与自审核,上报给地方环保部门。
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以下简称《土十条》)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145号,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总结广州市污染地块环境管理经验,按照“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创建总体要求,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工作目标:到2018年底,全市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投入运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查清,建设用地分用途风险管控制度全面实施。
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市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一、开展土壤环境详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一)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
浅谈我国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主要难点及建议【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主要难点及建议展开讨论。
在通过介绍背景和研究意义引出问题,接着在正文部分详细分析数据获取困难、污染责任难以界定、技术手段不足和成本高昂等调查难点,并提出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明确污染责任、加强监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探索降低调查成本的途径。
总结调查难点,展望未来调查方向,并强调建议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解决该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提供有益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难点、建议、数据获取、污染责任、技术手段、成本、数据共享机制、监管力度、技术研发、调查准确性、调查成本、总结调查难点、未来调查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南方某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重点行业企业。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健康,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调查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污染的情况,找出污染源头,制定有效的治理和预防措施。
调查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针对南方某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主要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1.2 研究意义南方某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这一问题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科学意义。
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为有效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但受到污染后,将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对土壤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附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二〇一七年二月—3—目录1适用范围 (6)2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 (6)2.1 工作程序 (6)2.2 主要工作内容 (7)2.3组织实施方式 (8)3 工作准备 (9)3.1人员准备 (9)3.2 技术准备 (9)4 资料收集 (10)4.1资料收集清单 (10)4.2收集方式 (11)4.3初步整理分析 (12)5 现场踏勘 (12)5.1 现场踏勘目的 (12)5.2 现场踏勘内容 (12)5.3 现场踏勘方法 (13)6 人员访谈 (13)6.1 访谈目的 (13)6.2 访谈内容 (13)6.3 访谈方式 (13)6.4 访谈对象 (14)—4—7 信息整理与填报 (14)7.1 信息整理 (14)7.2 调查表填报要求 (14)附录1在产企业地块信息调查表 (16)附录2关闭搬迁企业地块信息调查表 (34)附录3人员访谈记录表格 (50)—5—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收集工作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性工作,为企业用地日常管理、风险分级、采样调查提供基础信息。
为保证信息收集的有效性与数据填报的规范性,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制定本规定。
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中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基础信息收集、分析与填报。
2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2.1 工作程序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工作分为工作准备、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信息整理与填报四个阶段,工作流程见图1。
在工作准备阶段,地方环保部门完成对专业机构的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人员与技术准备工作。
在资料收集阶段,专业机构在地方环保部门的辅助和企业的配合下,通过多渠道收集企业地块相关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在现场勘查阶段,专业机构通过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的方式,对地块污染源、周边环境和敏感受体信息进行收集,并核实资料准确性。
在信息整理与填报阶段,专业机构对前两个阶段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使用手持智能终端系统完成调查表填写与自审核,上报给地方环保部门。
一、检测分析技术方案1、概述1.1任务来源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相关文件要求,完成全市初步采样调查企业用地数量156个(按照国家及省要求进行动态增补,高关注度地块不得低于本次调查地块总数的10%,其中在产高关注地块不低于在产调查地块的5%;中低关注度样本地块应尽可能多的覆盖73小类行业地块)。
1.2 工作分工1、市级技术牵头单位负责协助各市管理部门做好技术支持,统筹做好初步采样调查阶段各工作环节的街接安排、市级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评估、工作进度推进等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工作实施计划(含市级外审质控工作计划及布点采样方案审核工作计划)、调度汇总上报工作进度、组织市级技术培训和布点采样方案专家评审、开展市级外审现场采样的线下和线上质量检查、落实样品流转及实验室检测的相关质控检查、完成对调查地块的风险分级划分、优先管控名录建立以及市级“一图一表一报告”等成果集成,并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统一要求提供相关资料,此外还包括根据国家要求增加的其他相关任务,确保2020年底前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完成全省成果集成。
2、采样单位主要负责布点采样方案编制、现场钻探采样、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布点采样工作报告编制等工作,配合做好各级质控外审工作,以及根据国家和省级要求增加的相关工作任务。
样品分析实验室负责土壤、地下水样品的分析测试与数据分析上报,做好内部质量控制,配合做好质控外审工作,以及根据国家和省级要求增加的相关工作任务。
二、调查范围全市初步采样调查企业用地数量156个(按照国家及省要求进行动态增补,高关注度地块不得低于本次调查地块总数的10%,其中在产高关注地块不低于在产调查地块的5%;中低关注度样本地块应尽可能多的覆盖73小类行业地块)。
包2具体见下表:三、项目依据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3、《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环土壤[2016]188号)4、《山东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鲁环发[2018]113号),5、《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11月29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6、《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系列技术文件的通知》(环办土壤[2017]67号)、7、《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手册(试行)》(环办土壤函[2018]884号)、8、《关于进一步明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相关要求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8]924号)、9、《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10、《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11、《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12、《山东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初步采样调查专业机构确定技术规定》四、标准,规范1、《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14)5、现场勘踏及采样,运输(七院可填写资料)六、检测计划为了更好满足招标文件及相关合同资料的要求,为项目提供可靠准确数据,顺利完成土壤样品实验测试服务,确保收到样品后40日内提供检测数据、质检报告、测试方法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进度安排见表7.1),制定合理检测计划。
浅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杜海珊【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工作背景和工作流程,着重分析了工作流程中地块基础信息采集部分,包括工作准备和基本信息核实、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信息整理和填报等,并梳理了各项工作的注意事项及相关原则和要求.【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8(000)040【总页数】2页(P146-147)【关键词】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调查;基础信息采集;地块风险筛查;土十条【作者】杜海珊【作者单位】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31 工作背景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质量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加强保护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简称“土十条”)要求:“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自2017年起,各地要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十五”以来,虽然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相继组织开展了多项土壤专项调查,初步掌握了土壤污染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特征,但我国土壤环境保护还存在污染底数不清、监测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因此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是贯彻落实“土十条”的关键性工作,能把存在环境风险隐患、影响人居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污染区域进一步查找出来,为实施有效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加快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对建立和完善全国土壤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土壤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修复、效果评估文件技术要点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防治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本技术要点,是对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实施方案、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环境监理方案、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效果评估报告等开展技术审查的工作指引。
相关工作内容还应按国家和地方对建设用地环境管理要求开展。
本技术要点由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编制及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本技术要点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技术要点起草单位: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第1章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要点对从业单位的要求:从业单位在本市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相关从业活动前需到我局登记,且近年无环境保护、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等部门不良信息记录。
对监测单位的要求:监测单位应在本地设有获CMA资质的实验室,水质和土壤类能力范围涵盖应包括且不限于重金属(Pb、As、Cd、Cr、Hg、Ni等)、总石油烃(地下水中为石油类)、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挥发性有机物(VOC)、pH值等,其检测能力应达到场地需检测因子的75%以上。
[s1]一、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要点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包括在场地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阶段形成的各类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应在原有工业企业所在场地完全停产,且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储罐(槽)拆除后进行。
技术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一)形式要求1.送审报告应加盖场地责任单位和场地调查单位的公章。
2.应附具从业人员责任页,明确项目负责人,各分项工作承担者,从业单位应建立内部审核制度,明确报告的审核、审定人员,上述人员均需亲笔签字确认。
4.污染识别分析及结论在对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列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特征污染物和监测指标,以及重点区域和关键污染点位。
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目次前言................................................................................. I II 引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2)4.1 基本原则 (2)4.2 工作程序 (3)5 第一阶段调查工作 (4)5.1 第一阶段工作内容 (4)5.2 资料收集与分析 (4)5.3 现场踏勘 (5)5.4 人员访谈 (6)5.5 结论与分析 (7)6 第二阶段调查工作——初步采样分析 (7)6.1 初步采样分析工作计划 (7)6.2 采样点的布设 (8)6.3 监测项目 (10)6.4 样品采集与分析 (10)6.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6.6 结果评价与分析 (11)7 第二阶段调查工作——详细采样分析 (12)7.1 基本要求 (12)7.2 详细采样分析工作计划 (12)7.3 采样点的布设 (12)7.4 监测项目 (13)7.5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7.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3)7.7 结果评价与分析 (13)8 第三阶段调查工作 (13)8.1 主要工作内容 (13)8.2 调查方法 (13)IDB4401/T 102.1—20208.3 调查结果 (14)9 报告编制 (14)9.1 报告内容和格式 (14)9.2 报告结论与建议 (14)9.3 报告形式要求 (14)9.4 图件 (14)9.5 附件 (15)附录A(资料性)人员访谈表内容与格式 (16)附录B(资料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内容大纲 (17)IIDB4401/T 102.1—2020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第一至第三阶段调查工作要求和报告编制等内容。
场地环境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 189—3394--6343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从业单位登记名单”,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及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全流程技术服务,出具符合相关规范及政策要求的评估报告,公司资质齐全、成功案例众多、大中型项目经验丰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服务范围环境检测、固体废物鉴定、固体废物产品化鉴别、危险废物鉴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清洁生产审核咨询;环境工程(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处置)设计与咨询;土壤污染评估与修复、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企业排污许可的咨询服务;环境损害评估、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工程技术咨询;节能评估、社会风险稳定评估、安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能源管理咨询服务、能源审计咨询服务、PPP项目咨询服务、污染物设施第三方管理咨询服务、企业碳资源管理的第三方咨询服务、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咨询服务、固体废物鉴定、安全隐患排查、土壤场地调查评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生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垃圾检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VOCs减排及监测、电磁辐射环境监测、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污染场地修复评估与验收、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在线监测设备比对验收、环保咨询、水土保持、海洋环境检测、厨余垃圾检测、环境监测与检测、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企业日常环境监测与检测、固体废物鉴定与检测、危险废物鉴定与检测、废弃物成分分析鉴定、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建设项目环评检测、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碳排放评估与核算、企业碳排放核算与评估、环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排污许可证办理及年审、政府部门委托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可行性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清洁生产与评价、污染场地管理、疑似污染地块调查与排查服务内容:●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监测;●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协助场地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广州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摘要模板注:广州市辖区内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报送审查时,需附报告摘要。
摘要需载明以下内容,格式参照本模板。
模板一(适用于不需开展详细调查的地块)一、基本情况地块名称:占地面积:地理位置:土地使用权人:地块土地利用现状:未来规划: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单位:调查缘由:(按以下四种情形选择符合的作表述,需具体化。
如:从事过电镀行业的企业用地,拟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经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地块。
(二)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
(三)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用途变更或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的地块。
(四)从事过有色金属矿采选、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造纸、印染、汽车拆解、造船、医药制造、铅酸蓄电池制造、废旧电子拆解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行业企业用地,从事过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活动的用地,火力发电、燃气生产和供应、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场、市政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理处置等用地,其用途变更或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的地块。
二、第一阶段调查第一阶段调查工作开展时间为××。
根据调查情况,地块此前为××(简要概括地块土地利用历史沿革,及各使用阶段的涉污生产工艺)。
根据相邻地块土地利用历史沿革,××(简要概括相邻地块土地利用历史沿革)。
(一)根据污染识别结果,调查地块在各个历史使用阶段内,××(根据《广州市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技术指引(试行)》的7项内容简要概括地块情况)。
因此,调查地块在当前和历史上均无潜在的污染源,周边环境引起调查地块土壤污染的可能性很小,调查地块作为(拟规划用途)进行开发建设的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
(二)根据污染识别结果,调查地块内重点关注区域为××,需关注的污染物包括××。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常见问题解答2020年第1期(总第6期)第一部分布点采样方案编制与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相关问题1.基础信息调查阶段为关闭地块,开展初步采样调查时地块部分或全部转变为新在产企业地块,进行布点采样方案编制时对此类地块应如何考虑?答:对此类地块进行布点方案编制时,布点区域和检测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基础信息调查阶段获取的原关闭地块生产布局及特征污染物,如果新的在产企业属于重点行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布点时考虑新的在产企业生产布局及相关污染物。
布点时还应充分考虑新的在产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可能对采样工作带来的限制。
2.对于只有人员访谈资料、没有其他资料的地块,布点采样方案如何编制?答:在确认其他资料收集不到的前提下,布点区域可以参考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等相关资料确定,还可以采用随机方式进行确定,但布点区域数量可按初步采样调查相关技术规定适当增加;特征污染物可以参照同时期、同类型企业的生产工艺确定;其他内容需满足布点采样相关技术规定。
3.地块面积较小的初步采样调查地块,是否可以只选择一个布点区域?布点区域面积较小,例如污水治理区域只有10m2,仅布设一个土壤采样点是否可以?答:应按照初步采样调查技术规定要求执行,原则上每个疑似污染地块应筛选不少于2个布点区域,每个布点区域原则上至少设置2个土壤采样点位,可根据布点区域大小、污染物分布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点位数量的适当调整应围绕目的进行。
布点的目的是最大可能捕获污染,若能达到目的可以适当减少布点数量。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 36600-2018)中未包括的污染物,在布点采样方案中是否可以不列为检测因子?答:按照环办土壤函〔2018〕924号文要求:土壤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36600-2018)中的必测项目,基础信息调查阶段确定的特征污染物在必测项目外,且有测试方法的,原则上也需要测定。
广州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技术需求书一、项目概况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以下简称《土十条》),对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提出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要求“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2016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145号,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韶关市及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市完成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开展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环境排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府〔2017〕13号,以下简称《市工作方案》)要求“开展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开展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环境排查”等工作要求。
为贯彻落实《土十条》、《省实施方案》和《市工作方案》要求,本项目拟结合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等《转发环境保护部等5部委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粤环〔2017〕10号)、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等5厅委《关于印<广东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8〕4号)以及市级关于详查工作部署,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二、项目目的为全面落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土壤风险管控,查找存在环境风险隐患、影响人居环境的污染区域,实施有效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并不断提升土壤环境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三、项目开展依据(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145号)(三)《转发环境保护部等5部委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粤环〔2017〕10号)(四)《关于印<广东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8〕4号)(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府〔2017〕13号)(六)《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环办土壤〔2017〕67号)(七)《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7〕67号)(八)《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7〕67号)(九)《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审核纠偏工作手册》(待发布)(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7〕67号)(十一)《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环办科技函〔2016〕455号)(十二)《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指南》(待发布)(十三)《全国土壤污染状况专题制图技术指南》(待发布)(十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验收技术规范》(待发布)(十五)《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十六)《广州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待发布)四、项目工作内容投标人需在前期56家广州市重点行业在产企业、4家关闭搬迁企业及5个重点工业园区土壤污染状况信息调查的基础上,以重点行业企业、关闭停产企业及重点工业园区用地为重点,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及重点工业园区用地初步核查、采样,并完成样品分析测试、数据上报及长期样品保存,并最终确定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
(一)编制本项目开展的工作方案编制本项目开展的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中应明确工作范围是信息录用至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的确定全过程,并列明本项目资金使用计划、人员及技术准备、项目进度安排等内容。
工作方案征得采购单位同意后,可作为后续项目开展的依据。
(二)确定采样企业名单投标人将基于前期已开展的重点行业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结果,对高度关注地块、中度关注地块、低度关注地块进行统一核查,基于纳入我市重点行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在产企业名单56家在产企业、4家关闭搬迁企业及5个重点工业园区,最终名单以《广州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待发布)企业名单为准,经遥感核实及信息采集终端计算后,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要求最终确定采样企业名单。
投标人需协助采购单位核定、确定、报送需采样调查的代表性地块名单和初步采样的重点工业园区名单。
(三)初步采样调查1.点位布设投标人需按照国家统一布点技术规定编制布点方案,并组织专家对编制的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方案进行论证。
原则上鼓励负责基础信息调查的专业机构从事现场采样调查。
投标人需编制代表性地块布点方案,识别疑似污染热点区域,筛选需布点区域,制定布点计划,并开展采样点现场确定工作。
土壤和地下水点位数量依据国家统一技术规定进行布设。
核实国家数据库中具体采样点位置,并对偏离数据进行仔细纠偏。
投标人需编制重点工业园区调查布点方案,依据广东省待发布的工业园区土壤环境调查技术指引开展采样工作。
2.样品采集、保存与流转投表人需按照国家统一技术规定开展土壤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
采样单位需按照国家技术规定将所采样品流转至符合相关要求的检测实验室,并设置密码平行样,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同时设置运输空白样品。
检测实验室按照国家技术规定进行样品制备,并负责内部质控。
3.责任单位和工作时限投标人应对现场点位布设、样品采集、现场质量保证与控制、样品流转运输与保存负责。
(四)样品分析测试、数据上报及长期样品保存1.样品分析测试投标人必须做到全过程负责对采集的土壤(地下水)样品进行制备和分析测试,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统计表、质控数据和质量评估报告等信息。
测试项目根据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及周边影响区调查分析测试项目》要求确定。
2.数据上报投标人需将分析测试数据进行核查后,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定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上传至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数据库。
3.长期样品保存投标人需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无机样品留样至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样品库,需按照国家规定长期留样的技术要求将样品粗磨、包装后,一次性运送至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样品库,同时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样品信息及样品清单(含盖章)的纸质版与电子版。
(五)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确定投标人需根据基础信息调查、初步采样调查结果,根据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和有关技术规定,初步划分地块污染风险等级,评估确定污染地块清单。
投标人需协助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利用国家开发的重点行业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系统,根据国家风险筛选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计算各地块的危害评估分值,经国家校核初步划定地块风险分级;并在委托单位对结果进行复核和专家评审后,将结果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上传至国家土壤污染详查数据库,以确定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
投标人若在开展以上调查过程中,出现重点行业规模以上新增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地块、本轮调查遗漏企业等,需按照以上工作流程,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区内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实行动态更新。
在详查过程中,投标人需对要验收的测量指标做好质控,如果出现成果有明显偏差,投标人需要及时纠偏。
五、投标人资质要求(一)技术力量服务及支持投标人需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组,负责对本机构内土壤详查全过程质量进行内审。
项目负责人需具有2年以上污染地块调查经验;小组成员至少2人应参加过全国或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专项培训,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必须参加过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专项培训;小组配备1名质量检查员对本组工作的质量进行自身,质量检查员必须参加过全国或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专项培训。
项目负责人需有参加过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基础信息调查的经验,原则上鼓励负责基础信息调查的专业机构从事现场采样调查。
投标人须按工作要求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包括环境管理、土壤或水文相关知识、环境工程、环境规划、环境科学、环境控制与分析等领域。
(二)投标人责任投标人为本项目的总负责人,具体负责采样方案编制、采样准备、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工作等工作,并负责协调项目所涉及的第三方地质勘探单位、样品分析单位、调查地块的企业、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投标人应建立健全质量审核制度,制定和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从严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对布点与采样、样品保存与流转、样品分析测试、风险分级等相关活劢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幵自觉接受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及质量控制实验室组织的质量检查。
投标人需选取符合资质的采样单位及检测实验室。
采样单位需满足有至少2年的土壤场调经验,并负责设置密码平行样、有机污染物检测样品运输空白样。
检测实验室需满足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检测分析实验室标准,并负责对采集的土壤(地下水)样品进行制备和分析测试,对其最终报出的所有样品分析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综合的质量评价,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统计表、质控数据和质量评估报告等信息。
采样单位和检测实验室配合省质量控制实验室和环境保护部门对工作质量监督检查,检查要点参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三)调查报告及材料编写投标人需严格按照国家、省和广州市的技术规范和完成时限要求,完成项目数据核实、报告编写、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工作。
(四)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根据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完成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六、项目进度要求项目工作从项目合同签订至2020年12月31日。
(一)2018年6月底前,根据在产企业、关闭搬迁企业和重点工业园区用地的风险筛查与核实,确定初步采样调查的企业和重点工业园区名单。
(二)2018年12月底前,编制布点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本机构编制的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方案进行论证。
(三)2019年1月底前,完成初步采样调查。
(四)2019年7月底前,完成在产企业及关闭搬迁企业样品分析测试与数据上报。
(五)2019年8月底前,完成在产企业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
(六)2019年9月底前,完成关闭搬迁企业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
(七)2019年10月底前,完成在产企业及关闭搬迁企业成果汇总。
(八)2020年1月底前,完成中重点工业园区初步采样调查。
(九)2020年4月前,完成重点工业园区样品分析测试与数据上报。
(十)2020年8月底前,完成重点工业园区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
(十一)2020年9月底前,完成重点工业园区成果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