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一身正气壶”的设计创意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紫砂《方山逸士壶》的造型与内涵展开全文摘要:作品正气凛然,古韵荡然,周正挺括,构设极为精妙。
壶口广,壶身方正,口与身完美结合。
一把纯正的方器作品,器形四方挺拔,棱角毕现,观其工,看其形,纯熟之技艺一目了然。
关键词:方山逸士;造型;方器制作;艺术1 前言宜兴紫砂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制作工艺、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公认的实用价值,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宜兴紫砂有它清晰的文化背景和独树一帜的制作工艺,它所体现的工艺流程和独特风格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性、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观。
2 《方山逸士壶》的造型与内涵宜兴紫砂壶来源于民间的生活用品,经过历代能工巧匠制作演变,在继承传统紫砂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高雅独特,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厚朴雅致,湿润凝重,陶冶情操。
其造型古朴、质坚内用,为当今上流社会文人雅士宴饮斗茶之名贵器具,成为中国茶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笔者的《方山逸士壶》采用全手工泥片镶接法,通体以直线组成,造型要求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
气势挺拔,力度透彻。
角、线、面的处理,因人而异,呈现不同的效果,或刚健、或清秀、或丰腴、或粗獗,这都是方壶富有的艺术效果。
《方山逸士壶》横空出世,其精工细作,磅礴气势,震撼人心。
壶身、壶盖、壶嘴与壶把,都以方传神。
流畅的线条,将每一个转折或装饰之处,都表现得清晰利落,端庄稳重。
作品正气凛然,古韵荡然,周正挺括,构设极为精妙。
壶口广,壶身方正,口与身完美结合。
一把纯正的方器作品,器形四方挺拔,棱角毕现,观其工,看其形,纯熟之技艺一目了然。
《方山逸士壶》作者继承传统方器制作特色,同时又赋予新的创作理念,观整壶,壶身与嘴、把、口、盖皆呈方形,棱线清晰。
壶身四四方方,巍峨挺立,泥色凝练朴质,大有厚重的历史遗风。
《方山逸士壶》的“古拙素雅”与品茗人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最为融洽。
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在每一门类艺术中,能独领风骚者必定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而透过风格看便是那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融入时代精神的独特创新。
1前言紫砂壶是宜兴的独特手工产物,以其特有的材质和精美的造型而闻名,紫砂壶在宜兴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气脉的滋养下,洋溢着自然的灵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别具一格。
可以说,紫砂壶与宜兴互相成就。
一把优秀的紫砂作品,必定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于一体,融合了紫砂艺人的智慧和个性,形神兼备,引人遐想,让人在一壶清茗中受到精神情感的陶冶,得到文化的熏陶。
2紫砂壶“四大发明”的造型设计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件泡茶的器皿,随着制作技艺的不断改进和精良,紫砂壶具备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它从传统的实用器发展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摆脱了传统的粗陶匠气,与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密不可分。
紫砂壶创作题材丰富,制壶艺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经由内心的酝酿,用紫砂的语言表现出来,由此才使一件实用器具备了精、神、气。
紫砂壶“四大发明”以中国古代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发明为创作题材,通过象形状物的艺术手法,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创新,既增强了艺术美感,又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
此壶以方器为基本形制,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壶身呈四方形,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人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
此壶在传统方器的造型上又作了创新和突破,以花器的装饰技法融入四大发明的元素,形象饱满。
直流向上挺拔昂起,从根部起由粗及细,过渡均匀,出水顺畅利落,给人刚劲有力之感,壶流以龙首装饰,双目圆睁、龙口大开,生动逼真、气势恢弘;方形壶把高爱春(宜兴214221)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于一体,传统和创新相辅相成,不断开拓发展。
本文以紫砂壶“四大发明”为例,浅谈其构思立意、造型设计和文化情感。
四大发明;与时俱进图1四大发明壶与壶流相呼应,折角清晰明显,直而不僵,气韵生动,壶把上饰以三个凸起的圆点,以红泥制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盖钮造型为指南针,四方形壶盖与壶身形状相契合,与壶口严丝合缝,盖面刻绘方位,以绿泥制作,壶钮为小勺状,可辨别方向;壶身主体以紫泥制作,壶体下部以段泥制作,围纹修饰,纹理清晰,呈现出纸张的纹理,代指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壶底有雕版字体,字体清晰、方圆周正,代指古代的印刷术。
浅谈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也是中国工艺文化的代表之一。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其制作艺术源自中国古代,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特有的饮茶工艺。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一直备受瞩目,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匠人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一、紫砂壶的造型设计1. 构思:紫砂壶的造型设计首先要有一个构思,这个构思可能来源于自然界的万物,也可能来源于文学、艺术、历史等多种元素。
匠人需要根据这个构思,悉心设计出一款富有创意、特色鲜明的紫砂壶。
2. 形态:紫砂壶的形态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壶身的线条和整体的美感。
匠人在设计造型时,常常会参照动植物的形态,或者取材于传统文化中的图案和符号,使得紫砂壶的形态更加独特和丰富。
3. 结构:紫砂壶是一个实用的茶具,因此在造型设计上,结构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
匠人需要在保持美感的考虑到壶盖、壶口、壶耳等部分的结构设计,确保使用时的便捷和实用性。
二、紫砂壶的制作技艺1. 选料:选料是影响紫砂壶制作成败的关键步骤。
传统的紫砂壶选料多以宜兴紫砂泥为主,而泥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的品质。
2. 捏制:捏制是紫砂壶制作的基本工艺,而且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匠人需要把选好的泥料捏成一个完整的壶坯,这个壶坯要符合设计要求,壶身要挺拔匀称,壶口、壶盖和壶耳要与壶身相协调。
3. 雕刻:紫砂壶是一个富有装饰性的工艺品,因此雕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艺步骤。
雕刻的内容可能是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也可能是一些汉字、符号等。
雕刻工艺需要匠人具备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审美。
4. 烧制:烧制是紫砂壶制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匠人需要根据泥料的不同特性和壶的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的烧制工艺。
烧制后的紫砂壶要色泽均匀,质地细腻,才能成为一件优秀的作品。
三、紫砂壶的鉴赏价值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是一个需要匠人具备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艺的过程。
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制作上,匠人们都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和审美水平,更要具备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创新的精神。
浅谈紫砂造型设计制作理念作者:尹旭峰来源:《佛山陶瓷》 2012年第8期尹旭峰(江苏宜兴214221)摘要:宜兴紫砂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陶瓷,紫砂造型设计制作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无拘束的创造思维探索多种表达方式,必须要做到“四要”、“四有”。
关键词:紫砂;造型设计;创新1 前言宜兴紫砂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陶瓷,素以造型丰富、敦朴雅致,实用功能优异、制作技艺精湛而著称。
它的造型风格大致可分为几何形态造型和仿自然形体造型。
按其不同的形式常将它分为圆器、方器、塑器和筋纹器四类,形成了紫砂器造型的一般规律。
2 紫砂造型设计中的“四要”、“四有”紫砂造型设计制作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改头换面,要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的统一。
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无拘束的创造思维探索多种表达方式,许多著论及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紫砂造型设计中,必须做到“四要”和“四有”。
(l)要思路清晰有新意,以新的理念、新的设计形式,充分表达出来,恰到好处地把传统与现代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
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设计的竹简茶具,他将古老的竹简与清雅的紫砂揉合于一体,既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传统,形成了个人的设计风格。
(2)要和谐协调有整体,造型是看整体,整体的和谐协调非常重要。
做好了就能达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
和谐协调强调壶体的“面”和与壶体相关的嘴、把、口、底、足、盖的所支配方向。
由点、线到面,它的缓冲过渡、明暗转折、虚实对比的处理,从而获得设计的理想效果。
如一代宗师顾景舟设计的“提壁茶具”,以微曲线组成,盖面如一枚古雅的玉壁,壶体上每根线条的起始和消失,每一个棱角的锐钝都经过刻意的推敲,壶嘴与提梁、壶把舒出自然、比例适度,形成一件佳作。
(3)要美观大方,有艺术效果。
紫砂壶是实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产品美观大方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生活的追求。
已故著名艺人朱可心设计的“松竹梅壶”跳出了树桩形的框框,采用一节竹段为壶身,嘴、把以竹枝组成,并在人们视线最集中的盖面上堆雕一组松、竹、梅图案,创造了一种既实用又美观大方的“岁寒三友壶”。
方圆相济,一身正气作者:周爱华来源:《江苏陶瓷》2021年第06期摘要紫砂壶虽是艺术品,但其受众很广,从平民百姓到文人雅士都对紫砂壶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与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密不可分。
中国人爱好喝茶,茶文化深入人心,紫砂壶作为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不但在工艺形式上十分出色,给人以观赏价值,还给人以丰富的文化精神,肩负了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使命。
本文以紫砂壶“四方石瓢”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人文意境。
关键词紫砂壶;四方石瓢;创作理念;文化意境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壶人用久,涤拭日加,自发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
”周高起所说的便是宜兴紫砂壶,紫砂壶起源于北宋,最初只是喝茶的器皿,但其材质特殊,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点,使其泡茶隔夜不馊、香不涣散,因而成为众多茶客的心头好,且如周高起所形容,使用越久而越显温润油亮、焕发光泽感,让人感受到时间沉淀的痕迹,如同老友相伴越久越是知心。
紫砂壶虽是艺术品,但其受众很广,从平民百姓到文人雅士都对紫砂壶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与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密不可分,中国人爱好喝茶,茶文化深入人心,紫砂壶作为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不但在工艺形式上十分出色,給人以观赏价值,还给人以丰富的文化精神,肩负了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使命。
1紫砂壶“四方石瓢”的造型设计紫砂壶造型众多,经过时代的更迭更是千变万化,“石瓢壶”历史悠久,其年代较为久远,在五花八门的器型中,“石瓢壶”是一款传统壶型,历经百年不衰,由“石瓢壶”演变而来的器型也是数不胜数,业内有“壶中百变,首推石瓢”一说。
此款“四方石瓢壶”(见图1)便是其中一款,此款“四方石瓢壶”是由圆器改良而来,不但保留了原有倒三角的特色,还增加了方器的刚阳与挺秀之气,刚柔相生,两者融合更值得品味。
此壶器型浑厚、线条流畅、口盖严密、出水爽快、三点一线,整款器型刚柔相济,端庄且气度不凡,加底的效果使立体感更强烈,刚正不阿、棱角分明,也增加了作品的挺拔感,显得正气凛然,更好地诠释了方器的特色。
天工|2021年第4期壶文一体 欣然共荣—浅谈紫砂装饰的传承与创新凝魂,是中国手工艺制品共有的特征。
各行各业的优秀工匠以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为手中工艺品注入蓬勃的生命,使得静态的物件得以最大限度的拟人化并呈现在世人眼中。
今天要说的紫砂壶就是其中之典型。
小小一把紫砂壶,集聚着多年来宜兴人民对茶的独到理解和思考。
在宜兴人心中,茶与紫砂一如魂魄与肉体的关系。
历经千年,两者在人间烟火的熏染中已逐渐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
作为茶文化的主要载体,宜兴紫砂壶浸润在历史长河中许久,已逐渐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雅韵,导致外界提起宜兴就逃不开紫砂这个话题。
这是一种珍贵的文化标志,亦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杰出的手工艺制品必有独到之处,紫砂壶的独特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器型精巧且变化万端,装饰多样且含韵不一,泥料稀有且种类繁多,工艺繁杂且精妙绝伦,功能实用且兼具收藏价值。
紫砂壶,不仅讲究单一层面的完美,还十分注重泥料、工艺、装饰等的配合和统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度量始终是贯穿匠人创作过程的根本理念。
接下来要展开论述的紫砂装饰,就是紫砂壶造型艺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受不同环境、不同需求等影响从而自然催生出的一类下属艺术。
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们在传承紫砂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装饰工艺,赋予了紫砂文化带有时代印记的深刻内涵,进而推动了紫砂向前持续不断地蓬勃发展。
一、紫砂装饰的发展历程紫砂装饰艺术就是研究如何把紫砂壶打扮得更多姿多彩、如何把紫砂壶装扮得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
紫砂壶和其他工艺品最大的区别就是讲究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基于这点,工匠会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充分调动起想象因子,针对不同泥料的特性,灵活运用陶刻、泥绘、镶嵌等技法对手中的壶进行合乎逻辑又超乎逻辑的艺术处理。
早期,紫砂壶在人们的认知里仅仅是用于煮、泡茶叶[摘 要]太湖之畔,江南陶都宜兴的紫砂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紫砂装饰作为其中一种绚丽缤纷的多彩文化值得关注与深入探究。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摘要】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其造型的艺术气质备受推崇。
本文从历史背景入手,深入探讨了紫砂壶造型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传承与创新,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历史长河中,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不断演变,凝聚了古代陶艺匠人的智慧与技艺;如今,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背景下,紫砂壶的造型更显多样化与个性化,展现了艺术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与审美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其精美之处,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和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造型,艺术气质,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表现手法,传承与创新,艺术魅力,总结1. 引言1.1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概述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其造型设计亦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主要体现在其造型设计上,包括形状、比例、线条等方面。
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的审美特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既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又受到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塑造。
在历史背景下,紫砂壶的造型受到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注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简洁、流畅、自然的线条和形状上,通过恰到好处的比例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美感。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时尚的独特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具,更是一种具有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和魅力。
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的深入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领略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其造型艺术气质深受历史文化影响。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背景下,紫砂壶的造型设计融合了古代艺术传统和民俗审美,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生活情趣。
论紫砂壶“畅想”的巧妙设计和空灵意境作者:王新妹来源:《江苏陶瓷》2021年第02期摘要从明代小书童龚春创作紫砂壶开始到今天的百花齐放,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把看起来灰头土脸的紫砂泥料捏塑成为了包罗万象的各种器型,在经过水与火的淬炼之后,紫砂壶成为了一件件引人注目的艺术品。
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我有感于明代紫砂的器型特点和对于我们国人的审美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也被古人那种天马行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所深深地折服,从整体上来看作品“畅想壶”,就是把这种抽象的感觉用紫砂泥料具化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壶身的装饰和壶钮在没有多余的装饰情况之下,非常巧妙地把大道之运行蕴含其中,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那种空灵的意境之美,让人不禁想探索更多的紫砂奥秘。
关键词紫砂壶;畅想;巧妙设计;空灵意境在中国陶瓷艺术历史中,紫砂只有短短的几百年时间,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
从明代小书童龚春创作紫砂壶开始到今天的百花齐放,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把看起来灰头土脸的紫砂泥料捏塑成为了包罗万象的各种器型,在经过水与火的淬炼之后,成为了一件件引人注目的艺术品。
从紫砂壶的器型分类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圆器、方器和仿生器三种类型,顾名思义,圆器就是利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壶身,然后拍打成型,给人以圆融通透的感觉;方器则是线条横平竖直,通常采用了方圆结合、寓圆寓方的手法来展示其中的精气神韵;还有仿生器和筋纹器都是花器的类型,以惟妙惟肖的形态展示大自然在紫砂艺术之中的折射。
无论哪一种形态的紫砂壶,都反映了宜兴紫砂艺人对于生活的体会和情感的抒发,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1 紫砂壶“畅想”的巧妙设计紫砂作品“畅想壶”(见图1)采用了非常传统的紫砂艺术表现手法,全手工的拍打成型,精致细腻的明针工艺使得整体呈现出来的水色非常好,尽管看起来造型简约流畅,没有多余的装饰,但是把传统紫砂器的光素之美和让我们畅想无穷的灵感肆意地挥洒,达到了一种无我之境,可谓是紫砂艺术的最高境界,让人值得细细品味。
谈紫砂壶创作设计理念作者:顾建芳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1年第10期现代紫砂艺术的创作设计,是从工艺化形成文理化,形美化,艺术化的过程。
创作设计理念是通过自我思维构想,并通过社会和自然的形态感受所形成。
作为从事紫砂造型艺术创作的我,经过30年的实践证明,不断得进行研究与探索是提高创作设计之要素,勇于大胆出新并精心制作紫砂艺术品,让更多的文人雅士和紫砂艺友了解和欣赏,才能真正显示出精功之技艺。
如我在创作(9件藕型酒具)作品的设计中,采用传统题材,并以五彩缤纷的紫砂土为塑造装饰体,表现出形态美感,该酒具造型取之于自然,高于自然,富于诗情画意。
藕丝情怀莲子笑,荷欢喜颂酒香来。
作品的工艺制作也展现了自己扎实的技术功底,成为我设计中的一件精品佳作。
对于创作设计理念,我还认为,在紫砂壶造型表现中,力求于方圆规整的形态基础,并有所变化,使作品更为生动、秀美,这也是自我情怀的美化追求。
我更认为,在固体化造型设计的基础上追求变化是灵动的,在艺术上称之为唯美主义。
如我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合作的作品(人神壶),从变化中求统一,以钟型的壶身,配以浓缩的壶嘴,故意拉长的壶把及半球形的盖钮,显出一种神奇的妙想。
这种不规则的壶身完全体现了我的创作意图。
作品在中国茶博会既首届碧螺春茶文化节紫砂艺术精品展上获银奖。
艺术是相通的,紫砂艺术作为文化艺术的门类之一,除它的使用功能之美,还有它的艺术陈设之美,更有它的艺术收藏价值。
在九洲方圆的大千世界,紫玉金砂,是闻名天下的艺术瑰宝,所以,我对创作设计的理念,在造型上力求以小见大,在艺术上追求气度、韵律。
紫砂工艺是由表及里,由里向外的统一。
提高自我艺术品位,增强艺术修养,强化创作设计的理念,还包含着渊博的知识。
古人说,成才始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认为作为现代文明,就是要吸收一切优秀的艺术成果,同步于时代发展,创作出前人未有过的作品,从而走向更深的艺术理念。
在作品中无论从形的造化和艺术设计上、工艺技术的表现上,都必须有所突破。
浅谈紫砂陶艺个人风格的传承和创新作者:冯辉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摘要: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个时代,一个紫砂艺人区别另一个紫砂艺人,关键在于要有独得的创造,对紫砂壶的内容、形式、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紫砂壶的要求。
关键词:传承;创新;风格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43-01紫砂陶艺在讲究传统的同时,也讲究个人风格的创新。
每个紫砂艺人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都会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必然要在紫砂艺术作品上留下个人的气质、性格、禀赋、艺术趣味的烙印,紫砂艺人的艺术才能和心理特点都很自然地会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品之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融化到艺术作品之中。
作为一个制壶十多年的从业者,我也在不断在为紫砂陶艺的创新方面进行着思索和尝试,潜心追求紫砂传统中的丰富内涵,把握自己对理想和意境的感受,创出自己拙中藏巧的厚味。
做紫砂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它是艺术抽象与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创造性劳动,需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聪慧的悟性及把文化修养和创作灵感迅速体现在器物造型上的能力,具有传统技艺传承有序、学古而不囿古及不求形似而追求神似的艺术境界。
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可谓百花齐放,而能够被认可的,始终离不开民族性、传统性、创新性。
只有根植于民族土壤,建立在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根基之上结出的硕果,才是真正的创新,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立足传统继承发扬开拓创新”,这是我作为一个热衷紫砂制作人的座右铭,面对这个复杂而紧张的大千世界,紫砂制作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让我拥有宁静,自然和自我。
同时创新与传统是对立的统一,创新归根结底要归入传统。
“对传统有所突破才算得上创新,而某一创新能获得肯定与承认,便是成了正果,亦即汇入了传统;而创新的更高意义或价值,便是使传统保有了活力并得以推进与延续下去。
论紫砂套壶“烟云供养”的艺术魅力紫砂套壶是中国传统的茶器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烟云供养”是紫砂套壶中的一种装饰样式,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备受人们喜爱和追求。
“烟云供养”是一种以云雾和烟气为主题的套壶装饰样式,给人以“烟雾弥漫,云雾缭绕”的感觉。
这种装饰样式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紫砂套壶的纯朴和神秘感,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紫砂套壶的“烟云供养”装饰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套壶的主要材料是紫砂泥,通过独特的工艺制作而成。
而紫砂泥本身就具有浓郁的艺术感,其质感独特,色泽鲜艳,光滑度高等特点,使得紫砂套壶的外观更加雅致美观。
而“烟云供养”的装饰样式恰恰可以使得紫砂套壶更加具有艺术感。
云雾和烟气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使得整个套壶看起来像是云雾缭绕的天空,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增加了套壶的艺术价值。
紫砂套壶的“烟云供养”装饰能够增添茶水的韵味。
在品茶过程中,套壶的装饰样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为套壶的一种装饰样式,“烟云供养”能够与茶水相得益彰,使得茶水更加美味可口。
云雾和烟气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温柔和悠远的感觉,使得品茶的人能够更好地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整个品茶过程中,套壶的“烟云供养”装饰与茶水的气味和口感相呼应,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增添了品茶的乐趣和韵味。
“烟云供养”装饰样式给紫砂套壶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品茶的角度来看,都能够感受到它的独特之处。
它不仅展现了紫砂泥的独特之美,还使得品茶过程更加有趣和舒适。
它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使得套壶成为人们追求的艺术品之一。
紫砂壶设计理念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其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形状、质地和装饰等方面。
首先,紫砂壶的形状考究美观和实用性结合。
其一般呈圆瓮形,中空中下部腹部鼓起,上部圆润,犹如女人美丽的曲线。
这种形状不仅给人以舒适感,而且有助于茶水与茶叶的充分融合和沏泡,使茶香得到最好的释放。
此外,紫砂壶的盖子也很重要,其设计合理,既能顺利开合,又能使茶叶在注入水中后能充分展开,提高茶的香气。
其次,紫砂壶的质地选用上等紫砂粘土制作,富含一定的铁质成分,具有优良的透气性、保温性和蓄热性。
紫砂壶制作时采用独特的捻制和施釉工艺,使壶体光洁、细腻、坚固耐用。
这种质地不仅保证了茶水的原汁原味,还能够长时间保存茶的香气和滋味,提高品茗的品质。
再次,紫砂壶在装饰方面注重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体现。
紫砂壶的表面往往装饰有各种图案、纹饰和字画,其中常见的有花鸟、山水、人物等。
这些装饰不仅展示了陶瓷技艺的精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此外,紫砂壶的铭刻也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方式,一些有名的紫砂壶上常铭刻有诗词、名人名言等,使其更加具有文字的味道和文化的底蕴。
总之,紫砂壶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形状、质地和装饰等方面。
其形状考究美观和实用性结合,质地选用上等紫砂粘土制作,
注重透气性、保温性和蓄热性,装饰注重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体现,展示了陶瓷技艺的精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制作者,都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茶文化的热爱。
浅谈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成为众多壶友所喜爱的收藏品。
在紫砂壶的精美工艺之中,壶的造型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决定了壶的外观美观程度,还是体现壶制作者创意和技艺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有着极高的艺术和技能含量。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是以其实用性和美观性为导向的,需要充分考虑壶的实用功能和使用习惯,同时注重美学精髓和艺术审美。
因此,壶的造型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壶身形态:通常来说,紫砂壶的壶身形态可以分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片状等多种类型。
不同形态的壶身会影响壶的使用习惯和观感效果。
如圆形壶身的壶,孔隙较小,烧水后取卡比较方便,但是装水的时候相对不太方便。
方形壶身的壶,孔隙比较大,装水比较方便,但是卡比较不便。
椭圆形壶身和片状壶身的壶,在美观和实用性上更加讲究,需要设计的更加精致和细致。
二、壶盖形态:壶盖的形态通常有带柄的和不带柄的两种。
不同的壶盖形态会影响壶的整体外观和使用习惯。
带柄的壶盖,使用起来相对方便,不会太烫手;不带柄的壶盖,更加美观,更能展现出作为手工艺品的艺术性。
三、壶嘴形态:壶嘴的形态主要有直壶嘴和曲壶嘴两种。
直壶嘴的壶,出水顺畅,但是到了可以烧靓水的时候,需要嘴部弯曲的壶嘴才能将水流和氧气均匀地混合,使水质更加纯净。
此外,壶嘴的长度,也需要根据壶的大致形态进行设计,不要过长或过短,既不美观,也不实用。
一、挑选合适的紫砂泥料:紫砂泥料的质量和成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壶的成品质量和观感效果。
一般而言,好的紫砂泥料应该质地细腻、韧性好、不易开裂,表面光泽度好。
二、制作壶型基础:制作壶型基础,需要打坯、拉胎、压胎等多种工艺,基础制作好之后就可以进入雕刻和制作壶盖、壶嘴等环节了。
三、雕刻和饰面:紫砂壶的雕刻和饰面是整个制作过程的重点,也是最为讲究的环节之一。
雕刻一定要精细、细致,同时注意比例、平衡和美观度。
浅谈紫砂壶的创新作者:陈杏花来源:《佛山陶瓷》2013年第07期摘要:现代人对于紫砂壶的创新之道,又该如何呢?如何使自己创新的紫砂壶,既具有时代风貌,又能达到紫砂壶“形、神、气”的三者和谐统一,是紫砂壶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传统;创新工艺;形;神;气1 引言在我们传统的千姿百态的紫砂壶的造型中,经过历代紫砂艺人不断地创新和努力。
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年复一年的艰辛的劳作,紫砂壶已积累了丰富的造型:“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是人们对紫砂壶独特的造型艺术的赞叹!其透露出来的美感和艺术形象,给人以一种很自然的赏心悦目的感受,成为人们陶冶心灵,激发文化艺术修养的良师益友,启迪着人们高雅的艺术情操。
这就是紫砂泰斗,已故顾景舟大师,强调的紫砂壶的“形、神、气”。
2 紫砂壶的创新2.1 壶身、壶把、壶嘴、壶盖及壶钮之间的统一必须精心设计,以达到壶身、壶把、壶嘴、壶盖及壶钮之间的统一和谐。
虚实对比、点、线、面的协调、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认真考虑紫砂壶的实用功能。
壶嘴出水要爽,壶把等的使用要方便。
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使一把创新的紫砂壶失去它的实用功能。
在这方面,泰斗顾大师也曾说过:“失去实用功能的紫砂壶,只能做陈设欣赏的花饰品。
”2.2 吸取其他相同或相仿艺术同类的精华现代紫砂壶的创新,必须吸取相通或相仿其他艺术同类的精华。
如:玉雕、石刻漆器、青铜器、建筑艺术,甚至一些西方器皿的表现手法。
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他人之长,丰富我之创新。
2.3 拓展紫砂壶创新中的现代题材拓展紫砂壶创新中的现代题材,探索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表现手法,不断地丰富和完美紫砂壶造型艺术的多样性。
2.4 张扬创新者以及创新作品的个性张扬创新者以及创新作品的个性,力求使自己的创新别具一格。
有个性的作品越多,紫砂壶的群体必将更丰富,更具有活力,更繁荣昌盛,百花齐放。
2.5 丰富紫砂壶创新中的装饰手法从泥料中的绞泥,延伸到紫砂壶烧成的窑变之间的刻、嵌、包、堆泥等,紫砂壶装饰手法的多样化,必将使紫砂壶在创新中万紫千红,使我们得到更完美的艺术享受。
浅谈紫砂“一身正气壶”的设计创意
作者:周雪皓
来源:《江苏陶瓷》2014年第04期
摘要方器与圆器从本质上讲是同一种工艺、不同的创作手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有机联系。
寓圆寓方的紫砂壶制作,既要讲究在变化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提升,又要尽可能把圆器创作中要求的形、神、韵运用到方器的制作中,从而创作出一把兼具实用与美观的紫砂壶器来。
关键词紫砂壶;一身正气壶;设计创意
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匪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
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方器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壶器形态。
也有人在处理方器时,借助与圆器、筋囊器等不同造型进行配合、做到上圆下方、或上方下圆、或口方盖圆、或口圆盖方,也可以做到身圆嘴方、或身方嘴圆、或身圆把方、或把圆身方等等。
方器造型的变化可以随着制壶者对型器的设计创意要求,进行或圆或方的处理。
方器造型之所以要进行变化处理,融入其它非方形的元素,主要是为了避免设计单一的方器产生呆板、线条呆滞的视觉效果。
现以“一身正气壶”为例(见图1),从审美的观点谈寓圆于方的紫砂壶设计创意。
1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四方造型特点
紫砂“一身正气壶”壶型为四方形,沉稳厚重的外形结合雕塑的装饰,把传统的审美表现得尤其真切。
壶身接近于正四方体的外形,每个面又并非绝对的平整,而是加入了圆滑的坡面;壶身边上的棱线呈弧度,方圆结合;嵌盖圆正、微坡;弯流壶嘴和方型壶把的线条,犹似穿过壶身以一贯之;壶钮的威龙雕饰装饰和龙嘴的半浮雕活灵活现;壶器底部的制作非常独特,底座的四尊小龙拱起壶器的造型,使此壶沉稳厚重;壶腹处的如意纹又给此壶赋予更多变化,细腻的花纹美妙动人,而壶身更有“一身正气”的陶刻点明壶意。
2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线条艺术特征
紫砂陶以手工完成雕塑艺术,栩栩如生的雕塑像也因紫砂泥的触摸而富有弹性感,更富有一番逼真性。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壶钮威龙雕饰装饰、龙嘴的半浮雕、底座的四尊小龙雕塑和壶腹处的如意纹装饰,通过外在形式来体现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文化。
所以在紫砂壶世界中,“一身正气壶”的雕饰可谓上乘之作了。
(1)龙雕塑的文化蕴意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壶钮、壶流,以及底座的四尊小龙雕塑,构成了此壶最重要的形象特征。
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龙型壶流修
长昂扬,壶流与壶身浑然一体,饱满而不臃肿,出水迅猛有力。
端把做龙形处理,构造科学、格律严谨,处处彰显祥龙神韵,端握起来舒适有力。
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这把紫砂壶的龙造型艺术,并以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它,就会发现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在此壶上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底色。
(2)如意纹装饰
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壶腹有如意浮雕,有着特殊的文化寓意。
如意,自古以来为吉祥之物,魏晋时代,文人士子把握于手,以增谈兴,挥斥方遒,自如得意。
至宋朝时,如意渐渐演变成灵芝形状,传用至今。
由于灵芝在古代有医治百病之效用,民间故事《白蛇传·盗仙草》中,仙草亦为灵芝。
后人以灵芝托物,有百病全消、健康永驻的祝愿。
如意以此为行,也就更显事事如意、吉祥富贵之意了。
今观此紫砂“一身正气壶”的如意装饰,颇有祥瑞之气。
紫砂壶的艺术美与壶器坯体制作的造型设计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紫砂壶的艺术美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性能。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觉悟,在紫砂壶体上进行雕塑,已经逐步形成了和紫砂造型艺术浑为一体的风格。
发展至今,紫砂壶雕塑更具时代风貌的紫砂艺术日臻完美,以立意新颖、章法错落表现的精品屡见不鲜,构成紫砂壶艺中一门独特的工艺装饰。
这款紫砂“一身正气壶”便是在坚持继承严谨的传统艺术技法的基础上,不拘于老格局、老路子,在传统四方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