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螺蛳
• 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 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
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 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 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 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 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为了更 好的继承与发扬这一名族传统,2008年正式将清 明节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
踏青
杏花Βιβλιοθήκη 人间四月天,花开满人间 樱花
人间四月天,花开满人间 桃花
• 【放风筝】 • 古人认为,放飞的风 筝能够带走邪气与晦气。
放风筝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 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 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 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 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 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 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 往天涯海角,据说如此能除病消灾, 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习俗
戴柳插柳,植树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 插柳的风俗。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 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插柳的习惯。又 传说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 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北魏贾 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 百鬼不入家。” 清明节的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 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 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文。 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宋)汪洙《清明》
课堂总结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自己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