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供电系统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56.83 KB
- 文档页数:11
供电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加强供电组织领导,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供电安全保障方案,加强设备运行维护、输变电设施保护和重要场所安全保卫力量,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各类隐患,细化应急预案,坚决杜绝破坏电力设施和重要场所的事件发生,确保矿井安全供电。
一、成立供电管理小组组长:机电工:成员:地面变电所变电工、井下中央变电所电工、采区变电所变电工、地面风井变电工二、加强职工现场培训1、熟悉现场环境,供电范围内的供电方式;2、严格按照手指口述的标准,进行操作;3、加强供电设备巡视,熟知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及时汇报工作中供电设备的隐患,提前做好供电事故预防;4、定期按照巡视供电路线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查,做好供电线路巡视记录,及时消除供电隐患;5、熟悉雨季三防和防雷工作;6、配合上级领导按照调峰避荷措施做好供电避峰;7、按照供电小电流接地的排查顺序排查事故隐患;8、熟知供电场所防火重要性,做到四懂四会;9、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做好联保互保;10、掌握现场供电应急预案的处理方法;11、听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相互协调,使供电安全长治久安;12、及时汇报供电安全情况。
三、加强供电设备的管理1、强化职工的手指口述,职工懂设备性能、设备工作原理;2、加强供电设备的继电保护整定,确保保护动作灵敏可靠;3、加强雨季三防,做好防雷工作;4、加强供电管理,做好调峰避荷措施;5、加强供电线路接地事故的排查、处理;6、加强外转供电的监督;7、加强对定期对所有操作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及时排除各项安全事故隐患;8、加强供电场所的防火管理;9、分别组建应急抢修队伍,要求应急抢修人员确保通讯正常,做到“随叫随通”、“随叫随到”。
10、做好应急队伍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做好交通、通讯设施配置和维护保养工作,做到抢修人员足额配备、备品备件储备充足、预案准备充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设备隐患排查1、加强设备的巡视,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供电设备的隐患排查;2、通过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使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煤矿矿井单回路供电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原则和依据根据糠矿安翎樱第436条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段运行方式。
若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为保证矿井供电安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故障停电特制订本措施,望各单位认真执行。
二、矿井生产系统概况1、2022年计划原煤产量600万吨,其中:回采原煤550万吨,掘进煤量50万吨。
2022年计划⅛进进尺20055m,其中:开拓进尺:1320m,回采进尺18735m o2、2022年H划3205、3207缴江作面与2401、3401综采工作面搭配开采,2#煤层主采、4#煤层配采。
3、2022年主要完成1-西三采区4#煤辅运大巷、1-西三采区水仓开拓施工;完成3401、3403、3209、2204、3214工作面及3403、2204、3214运输巷机头胴室回采巷道施工。
三、矿井供电系统概况:公司现有35kV变电站2座,具体供电情况如下:(―)南区工业场地35kV变电站南区工业场地35kV变电站1、2号电源分别引自清水川发电厂用电6.3kVI,II段母线上,经清水川电厂两台SClO-16000/35/6电辘压器升压至35kV,两回线路同铁塔架设,线路所经地区以高山为主,架空线路采用(LGJ-240/40型钢芯铝绞线、线路总长1.6km),送至矿井35kV 变⅛⅛,僦台SFZ9-16000/35/10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降压为IOkV供南区工⅛场地、主井胶带输送机、中央水泵房、1-2采区等负荷用电。
1、地面部分(1).南区工业场地35kV变电站:站内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单列布置,35kV配电装置KYNlo-40.5型户内开舟巨10台配NL2-40.5型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
两台SFZ9-16000/35/IOkV型有载调压主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IO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双列布置方式,IOkV配电装置KYN28A-12型户内中置式开关柜32台配VBGT2真空断路器。
煤矿供电系统安全措施供电系统安全措施:矿井供电系统是由矿井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工作面配电点的变压器、配电装置、供电线路及用电负荷,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接起来的一个整体。
大型矿井一般采用三级供电方式,即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
电能是煤碳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保证对煤矿进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供电,对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
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年产60000吨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对井下个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子自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上述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上述设备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
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供电线路(包括电机车架线),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避雷装置;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不少于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
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地标出其电压额定值。
煤矿供电安全技术措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煤矿的供电安全技术日益被重视。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电力的稳定供给是维持正常生产的基础。
如果电力出现问题,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
因此,要做好煤矿供电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和稳定,保障生产安全。
一、煤矿电力系统建设煤矿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满足有关规范和标准,对电力接入、电缆、导线、电缆结构、绝缘材料、开关设备及线路配置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规划,同时需要根据煤矿的生产规模、产能等因素合理配置电源,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
二、煤矿电力设备的维护煤矿电力设备的维护应该做到定期巡视、保养、检修,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运行中的故障,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定期清洗卫生、检查电量表、监控系统、配电装置、各种接线器、继电器的可靠性,确保煤矿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煤矿电气安全教育,使工人了解接地闸的使用和安全操作。
三、应急措施的制定对于煤矿电力偶发故障和突发情况,需要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包括紧急停电、应急供电设备的准备和应用、设备备用件的置备和库存、设备备用件更换规定等等应急预案。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员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理时对各种电力设备的操作能力,以确保在不可预见的事故事件中迅速反应和处理。
四、科技创新提高电力设备质量为了确保煤矿电力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可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电力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电力设备的损坏。
此外,也可以开展技术研发,加强新材料、新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意识在整个煤矿工作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电气安全也不例外。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是电力安全工作的核心。
可以建立安全文化教育培训体系,并在实践中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员工了解和掌握与电力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南,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
采煤工作面3300V供电系统使用专项安全技术措施__矿业集团朱集项目部编制单位:综采一队编制时间:20__-9-14 1111(1)工作面3300V供电系统使用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措施概述针对井下大功率用电设备供电为了减小工作电流降低线路压降我矿1111(1)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采用3300V高压供电在运行中为预防电气事故发生同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待措施审批后贯彻至综采一队每一位职工。
二、施工地点:首采面运顺及工作面三、施工组织:单位负责人:贾文新施工班组:机电队施工负责人:刘远安全负责人:吴雪峰四、施工安全措施: ㈠使用中的一般规定: 1. 该工作面试生产前必须对有关使用、维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 3300V供电系统短路保护整定值必须按机电科经计算给定的值进行整定不得私自更改调整; 3. 按《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完善接地装置确保接地电阻不大于2Ω;4. 3300V供电系统检漏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漏电闭锁电阻值:100KΩ漏电电阻值:50KΩ每天坚持做一次移变二次侧漏电保护实验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开机前当班司机必须对设备及其供电电缆外观详细检查一次若发现电缆有破损、失爆等现象时不得开机并立即通知班队长、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6. 所有动力电缆插销的连接、拆卸必须停电闭锁;确保接触器断开隔离刀闸打在“关”的位置后方可工作插销未压紧前严禁送电试车。
7. 电缆不准放在积水中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8. 电缆接线盒、连接器的高度应略高于电缆悬挂高度以防电缆上的水滴沿电缆渗入。
㈡设备操作及检修规定 1. 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 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 非操作司机及非专职检修工严禁操作设备。
4. 设备包机到人由专职电工按检修制度定期检修确保完好杜绝失爆、失保。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煤矿行业发展的脚步逐步加快,但是伴随着开采煤矿数量的增多,采深越来越深,煤矿井下地质条件逐渐恶劣,因此加强对井下作业环境的保护,改善设备的运行状态,有利于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和矿井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处理措施引言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但是由于煤矿井下空间狭小、环境潮湿、经常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使井下供电系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煤矿井下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1煤矿供电系统的介绍煤矿供电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设计和运行对于煤矿安全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供电的主要作用是为煤矿生产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为矿山机电设备和照明等提供电源。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煤矿供电系统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效益和生产能力。
供电系统作为煤矿开采的能量来源,主要由矿井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输配电线路、采掘工作面供电系统组成。
煤矿供电设计需要考虑煤矿的实际情况,包括煤矿的地质条件、开采方式、机械化程度等因素。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何适应煤矿生产的需求,如何降低运行成本等问题。
常见的煤矿供电系统包括浅井供电系统和深井供电系统,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系统。
系统的设计要结合煤矿的环境因素,根据煤炭埋藏的深浅程度、开采方式、开采的机械化程度等决定。
随着开采程度的增加,开采范围的扩大,开采深度的提高,开采需要的机器设备增多,电路变得越来越复杂。
因此,煤矿供电系统一般会使用双回路,一路为开采正常供电,另一路避免电路出现故障,及时切换,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2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2.1井下空间狭小,环境潮湿,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漏电现象由于煤矿井下空间狭小,环境潮湿,加之井下经常会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导致井下发生漏电事故的可能性增加。
2024年煤矿井下安全供电
煤矿井下的安全供电对于矿工和矿井运营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措施:
1. 矿用电缆:使用耐磨、耐压和防爆材料制造的矿用电缆可以保证电力传输的安全性。
这些电缆通常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2. 防爆开关和电路断路器:煤矿井下应使用防爆型开关和断路器,以避免电路短路和故障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3. 漏电保护装置: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并切断漏电故障,从而有效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4. 安全用电培训:矿工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用电培训,了解井下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这有助于减少因错误操作而引发的事故。
5. 定期设备维护:定期对井下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6. 紧急照明和报警系统:在煤矿井下设置紧急照明和报警系统,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迅速提醒矿工并提供必要的照明。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措施。
实际的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方案可能会因矿井特殊情况和法规要求而有所不同。
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指导文件可能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建议您在查阅相关文件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时,更好地了解2024年煤矿井下安全供电要求。
第 1 页共 1 页。
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矿井供电是矿山生产的重要支撑,但也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矿井供电安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1. 电气设备的选购与安装电气设备的选购和安装是保证矿井供电安全的重要一环。
在选购电气设备前,应先了解所需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购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
在安装电气设备时,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和绝缘性能,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供电安全。
2. 电力线路的安装电力线路的安装对供电安全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电力线路安装时,应先进行避雷接地设计,规范化施工,确保接地线路合格。
采用防护措施避免其与非电气设备重叠,防止外力冲击折断,导致电网电压大幅度变化。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矿井供电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实时监测火险和火灾,能够快速响应和稳定状况的回复处理。
在矿山内选择布置灵敏度高,信号鲜明描绘的雷达传感器。
固定火灾预警加大监督,增强快速反应时的预警效果。
具备火灾报警装置的功效,对矿井供电消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电气故障监测、保护、排除系统电气故障监测、保护、排除系统是矿井供电安全的关键。
它可以通过编写防护消息闸电子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案,组织关于设备安全的可靠会议,确保设备安全。
为方便用户及时发现故障和及时处理,可以采用智能卫士电子监视器,实现现场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诊断等。
5. 预防雷击与振动预防雷击与振动也是保障矿井供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时,应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进行雷击防范措施,如增加避雷线等。
同时,为了避免设备振动对电气系统造成影响,应在安装时保证各设备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
如果设备安装点不同,则考虑采用吊装或地电池来解决问题。
6. 人员培训和消防演练除此之外,加强人员培训和消防演练同样是保障矿井供电安全的重要手段。
员工需要了解当地的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和预防措施,以及矿井供电应急处理措施。
XXX 煤矿供电安全技术措施2014 年为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能够安全运行、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提高供电系统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和井下工作面机电设备预防突发事故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措施:一、对供电电源的几项安全措施1、为了保证对煤矿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矿井应有两回电源线路,两回电源线路可来自不同变电所或同一变电所的不同母线上,即在一个电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另一回路仍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2、矿井的两回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3、矿井主通风、提升及排水设备供电,必须设置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容量达到保安负荷的运行要求。
4、在满足供电可靠与安全的前提下,还应保证供电的质量,并力求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使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低。
二、电气设备安全措施1、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入井。
2、矿井必须备有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示意图和通讯系统图,并随情况变化定期填绘。
3、井下供电系统必须采取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接地保护。
4、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Q,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Q,并且每季度进行一次测定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必须每月检查一次,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整定,每半年进行一次,主要设备绝缘电阻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6、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 1.0% 时。
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7、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调整,必须由电气维修工进行,并执行“一人工作、一人监护”的规定。
8、高压停、送电的操作,可根据书面申请或其它可靠的联系方式,待批准后由专职电工执行,并严格执行谁停谁送的制度,严禁有约时送电现象。
矿井供电保障安全技术措施矿井供电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矿井供电的安全性,不断提升矿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矿井供电系统的设计要合理可靠。
电缆线路的布线应根据矿井的特点和工艺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线路的通路畅通。
在电缆的选用上,要选择耐磨损、耐压力和耐化学腐蚀的电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其次,进行供电系统的设备维护和管理。
矿井供电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电缆线路的绝缘和接地情况,并及时更新老化电缆。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对供电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
再次,采取防雷措施。
雷击是影响供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矿井的进线和闸刀处安装避雷器,以保护供电系统免受雷击的影响。
此外,在电缆线路的高海拔地区,还需安装避雷网,以降低雷频故障的发生概率。
另外,进行供电系统的备份和冗余设计。
备份设备的安装对于保证供电系统的连续供电非常重要。
如,在主供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备份设备能够自动接替供电,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
冗余设计也是保障供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通过增加冗余电源、电缆线路等,减少系统单点故障的发生。
此外,加强供电系统的监测和预警。
安装电流、电压、温度等传感器对供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同时,建立预警系统,设定合理的阈值,并设立报警机制,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最后,提高供电系统的综合运行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供电系统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的维修卡片和应急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故障排除的效率和速度。
总之,保障矿井供电的安全性需要全面采取上述安全技术措施,从供电系统的设计、设备管理、防雷措施、备份设计、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综合考虑,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矿井工人的安全生产。
综放工作面3300V供电安全技术措施综放工作面采煤机、前后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采用3300V供电。
为确保工作面3300V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特制定本措施。
一、措施概述地点: 综放工作面队组:队时间:负责人:二、安全措施:1.一般规定:①电气操作、检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任何无证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
②各电气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了解供电系统。
每台设备应有标志牌,注明型号、电压、容量、用途、功率及过流整定值。
每台设备必需有包机牌,并明确包机人。
③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
④操作电气设备主回路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必须穿电工绝缘靴或在绝缘台上操作。
⑤供电系统所有继电保护装置均应符合要求,灵敏可靠、不准甩掉,当任何一种保护失灵时,都应立即停电处理,处理不好不准送电。
严禁拆除、短接、甩掉保护装置运行。
⑥配电点均应设置可靠的局部接地极和移变以及照明综保的辅助接地装置,并和主接地型成可靠接地网。
⑦配电点、整体移动的设备及电缆,必须由专人检查,确认无误时方可移动,注意在移动前必须切断电源。
⑧动力电缆在更换后必须检查相序,以免电动机反向运转。
⑨停电和送电前应检查确认所需操作的开关是否与停电指令相符,只有在停止断路器后,才能切断隔离开关,合闸时,操作程序相反。
严禁带负荷操作隔离开关。
⑩停电后应使用与电源等级相适应的验电笔验电,检验无误后,再进行导体对地完成放电(必须检查瓦斯,当瓦斯浓度在百分之一以下时方准放电)。
⑪停电后必须吊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示牌,并闭锁或专人看守,非执行该工作人员,严禁摘牌送电。
⑫送电前必须检查撤除放电导体接地装置,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2.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①电气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操作。
②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时,必须使用与其电压等级相适应的仪表测试。
③检查维护设备的防爆性能及工作性能时,必须保证设备完好,检查各种仪表及显示,指示正常,操作手把、按钮等灵活可靠。
煤矿供电安全措施前言在煤矿开采中,电力是保障和推动生产的重要支撑,但煤矿供电存在很高的风险,安全问题的解决不能等闲视之。
本文将就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煤矿供电危害煤矿供电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身安全煤矿供电电缆、设备、配电箱等电气装置若存在安全隐患,将会发生电击、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在矿井洞内,这些安全事故的危害会更加严重,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工人伤亡和矿井生产安全问题。
生产损失煤矿供电设备故障、停电等情况,会影响矿井生产进程,给公司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此外,停电还可能导致矿井内通风系统故障,进而引发瓦斯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
煤矿供电安全措施为了提高煤矿供电安全水平,减少潜在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安全培训企业应该将煤矿供电安全纳入员工培训项目中来,让员工掌握有关安全知识,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由于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供电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档案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供电设备安检制度,对电缆、设备、配电箱等电气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制定供电安全档案,详细记录每一次安检过程和结果。
在排除供电设备火灾、爆炸、电击、短路等故障前,严禁擅自替换或更改设备及接线。
防止供电系统干扰和反拍煤矿供电系统应该与其他电气设备互不干扰,必要的防干扰措施要落实到位。
此外,还需加装保护装置,如供电系统过压保护、断路器过负荷保护等,以及配备无功补偿装置,避免过大的电流使系统发生反拍现象。
坚持设备改造在煤矿供电设备老旧、设备性能跟不上生产需要、配电装置过时等情况下,企业应及时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设备安全使用年限到期前,坚持对设备进行重新检验和评估,确保设备达到生产上使用的条件。
供电备份与配电装置煤矿应该具备供电备份,主要包括备用发电机组、发电机开关控制柜、主接驳开关和负荷转换开关。
同时要建立可靠的配电保护自动装置系统,以便迅速隔离故障,保证工程安全。
煤矿供电系统安全措施煤矿供电系统安全措施随着煤矿生产的不断增加,对煤矿供电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供电系统是煤矿生产的关键部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对整个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措施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
一、安全知识培训所有涉及到电力供应、电线电缆敷设、维护和维修、施工、停电工作的员工必须经过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和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特别是新员工在熟悉工作之前必须先接受一定的安全教育,并且经过严格的考试后才能上岗工作。
二、电缆电线的选择、布线和维护对于任何的煤矿供电系统,电缆和电线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质量和规格。
电线电缆的选用必须符合电力行业的标准,更要遵循相关的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和标准。
同时,电线电缆的布线也要遵循规范,避免过度张力或者过弯走线以及不规范的接头和绝缘。
此外还需要加强电线电缆的维护,定期检查电线电缆的接线、绝缘、漏电等情况,及时进行故障排除,防止发生事故。
三、地线的保护和接地就平衡电缆来说,地线必须要保护好并接地,保证电缆本身安全运行,也能避免人员接触带电的设备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同时,地线的接地要准确可靠,接地电阻不能超过规定值。
四、过电压保护和隔离开关的使用在煤矿环境中,长时间使用的高压设备常常存在过电压的情况,很容易损坏电气设备,特别是电器设备,需要设置过电压保护,当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过电压保护会自动断开电流,避免电器设备被毁坏。
此外,隔离开关也是电气设备运行时必备的安全工具,供应电压前必须将隔离开关切断,功能利于保护人员的安全。
五、紧急停电按钮每台电气设备都必须安装紧急停电按钮,可以在发现突发事故以及设备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源避免事故扩大,保证人身、设备和场地的安全。
六、火灾监控和自动报警装置为避免火灾危害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必须要在供电系统中设置好火灾监控和自动报警装置,及时报警并采取救援措施,让煤矿保持安全的状态。
煤矿供电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通用版)
Safety technology is guided by safety technology, based on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an orderly combined safety protection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煤矿供电系统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加强供电组织领导,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供电安全保障方案,加强设备运行维护、输变电设施保护和重要场所安全保卫力量,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各类隐患,细化应急预案,坚决杜绝破坏电力设施和重要场所的事件发生,确保矿井安全供电。
一、成立供电管理小组
组长:
机电工:
成员:地面变电所变电工、井下中央变电所电工、采区变电所变电工、地面风井变电工
二、加强职工现场培训
1、熟悉现场环境,供电范围内的供电方式;
2、严格按照手指口述的标准,进行操作;
3、加强供电设备巡视,熟知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及时汇报工作中供电设备的隐患,提前做好供电事故预防;
4、定期按照巡视供电路线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查,做好供电线路巡视记录,及时消除供电隐患;
5、熟悉雨季三防和防雷工作;
6、配合上级领导按照调峰避荷措施做好供电避峰;
7、按照供电小电流接地的排查顺序排查事故隐患;
8、熟知供电场所防火重要性,做到四懂四会;
9、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做好联保互保;
10、掌握现场供电应急预案的处理方法;
11、听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相互协调,使供电安全长治久安;
12、及时汇报供电安全情况。
三、加强供电设备的管理
1、强化职工的手指口述,职工懂设备性能、设备工作原理;
2、加强供电设备的继电保护整定,确保保护动作灵敏可靠;
3、加强雨季三防,做好防雷工作;
4、加强供电管理,做好调峰避荷措施;
5、加强供电线路接地事故的排查、处理;
6、加强外转供电的监督;
7、加强对定期对所有操作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及时排除各项安全事故隐患;
8、加强供电场所的防火管理;
9、分别组建应急抢修队伍,要求应急抢修人员确保通讯正常,做到“随叫随通”、“随叫随到”。
10、做好应急队伍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做好交通、通讯设施配置和维护保养工作,做到抢修人员足额配备、备品备件储备充足、预案准备充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设备隐患排查
1、加强设备的巡视,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供电设备的隐患排查;
2、通过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使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3、做好线路、变电缺陷处理和隐患整治:对存在的缺陷和隐患,要安排消缺处理,目前,影响到电网迎峰度夏安全稳定运行的缺陷和隐患必须完成消缺和整治工作。
4、开展设备缺陷普查和分析,努力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组织对10KV变压器等主要设备进行缺陷普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5、加强运行管理,全力确保电网稳定和正常供电:切实加强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加强对线路的巡查,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安排消缺。
按照雷季、汛期的设备运行要求,有针对性地落实设备防雷措施,变电所、线路防汛措施。
全面安排变电、线路设备的红外测温工作等。
6、加强线路通道的动态监控和处理:组织变电、线路的特巡和夜巡,确保设备安全状况良好。
五、停送电工作票的办理
(一)、停送电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工作票制度
(二)、在10KV电气设备或线路上从事下列工作之一者,必须办理停电工作票。
1、检修或更换电气设备
2、增减线路负荷
3、改造供电线路
4、搬迁电气设备或吊挂运行中的电缆
5、其它需停电才能进行的工作
(二)、停电影响井下主要生产单位或重要负荷的工作票,必须在工作前一天办理,经电气负责人和调度审批后生效。
(三)需要到由供电部门管辖的变电所作业的工作票应提前2~3天办理。
(由矿机电科负责办理)
(四)凡增减负荷或改造线路,不论停电是否影响其它单位,一律应到机电科办理停电手续。
六、停送电操作程序
(一)正常(计划)检修时的停送电操作
停电操作
1、工作票一式两份,变电所当班值班人员和监视人员各执一份。
互为监护人。
2、操作人到现场后通过电话与调度员联系,双方根据工作票确认需要停电的高压柜电力编号和所带负荷名称无误后,由操作人分断相应的断路器。
3、现场操作工确认相应的断路器分断后,将该高压柜的控制直流熔断器断开,并将该柜断路器手车退到检修位置。
4、操作人员在开关柜(进线柜除外)下触头验电,放电。
并在该柜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志牌。
然后向调度员汇报操作结束。
恢复送电操作
1、线路(变压器)检修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在确认线路、设备及人员无任何安全隐患,具备送电条件后方可向调度申请恢复送电。
工作负责人和当班调度必须对要恢复送电的高压柜的电力编号和所带负荷名称进行复述,确保正确无误。
有条件要
上录音电话。
2、工作人员到现场后通过电话与调度员联系,双方根据工作票确认需要送电的高压柜电力编号和所带负荷名称无误后,由现场工作人员将需要送电的高压开关柜断路器手车推入到工作位置,摘掉“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志牌。
3、现场工作人员再次向调度员复诵工作票中需要送电的高压柜电力编号和所带负荷名称,经双方确认无误后,现场巡检人员将该高压柜的控制选择旋钮打到远控位置。
4、工作人员对相应的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
5、工作人员现场监护确认相应的高压柜合闸正常后,向调度汇报,合闸操作结束。
6、已执行的工作票由巡检组保存在相应的变电所。
上述的停送电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远控操作由于自动监控系统故障不能进行时,可由现场巡检工完成就地合分闸操作,但必须通过电话在调度员监护下完成。
(二)紧急故障情况下的停送电操作
停电操作
1、由于线路或设备故障导致变电所高压柜跳闸,调度员可通知巡检工到现场将故障跳闸的高压柜手车退出到检修位置。
2、巡检工到现场后通过电话与调度员联系,双方确认需要停电检修的线路对应的高压柜电力编号和所带负荷名称无误后,由现场巡检工将该柜断路器手车退出到检修位置。
然后将该高压柜的控制选择旋钮打到近控位置,
3、工作人员在开关柜(进线柜除外)下触头验电,放电。
并在该柜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志牌。
然后向调度员汇报操作结束。
恢复送电操作
1、线路(变压器)检修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向调度申请恢复送电。
工作负责人和当班调度必须对要恢复送电的高压柜的电力编号和所带负荷名称进行复述,确保正确无误。
有条件要上录音电话。
2、巡检工到现场后通过电话与调度员联系,双方确认需要
送电的高压柜电力编号和所带负荷名称无误后,巡检工必须先填写《调度操作命令记录》。
内容包括:调度下令人;现场操作人;工作负责人申请记录(何时要求停、送哪一路高压);高压柜编号及所配带负荷名称;操作完成时间。
3、填完《调度操作命令记录》后,现场工作人员将需要送电的高压柜断路器手车推入到工作位置,摘掉“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志牌。
4、现场巡检人员再次向调度员复诵需要送电的高压柜电力编号和所带负荷名称,经双方确认无误后,由现场巡检人员将该高压柜的控制选择旋钮打到远控位置。
5、工作人员对相应的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
6、现场工作人员确认相应的高压柜合闸正常后,向调度汇报,合闸操作结束。
上述的停送电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远控操作由于自动监控系统故障不能进行时,可由现场巡检工完成就地合分闸操作,但必须通过电话在调度员监护下完成。
矿山安全技术| Mine Safety Technology
安全技术
七、检修现场的保安措施
1、送电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电业安规》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及《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在线路移变或开关设备停电检修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确保工作现场的保安措施落实到位。
现场必须进行验放电和在线路来电方向上挂一个三相短路接地线。
以免因误送电发生意外。
3、复杂的操作必须填写倒闸操作票。
4、所有命令及复述均要进行电话录音(包括工作负责人和调度员,调度员和巡检的通话录音)。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