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63.48 KB
- 文档页数:18
长沙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试卷一、生物部分(50分)1.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B. 动物细胞都有线粒体C. 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 真菌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茎C. 叶D. 花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 绿色植物B. 肉食动物C. 细菌和真菌D. 草食动物2.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基因在______上。
3. 简答题(10分)简述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地理部分(50分)1.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 赤道B. 回归线C. 极圈D. 本初子午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A. 亚洲B. 非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 高原B. 山地C. 平原D. 丘陵2.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我国的首都是______。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形是______。
3. 简答题(10分)简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答案与解析:一、生物部分1. 选择题答案:C。
解析:植物的根部细胞等没有叶绿体;部分动物细胞如蛔虫细胞没有线粒体;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细胞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
答案:C。
解析: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因为叶中有大量叶绿体。
答案:C。
解析: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2. 填空题答案:皮肤。
解析: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答案:种。
解析: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答案:染色体。
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
3. 简答题答案:①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等。
解析: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能促使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水分蒸发能带走热量降低叶片温度,同时水分散失到大气中能提高大气湿度等。
初中会考生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亚洲?A. 巴西B. 加拿大C. 印度D. 澳大利亚答案:C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4.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一年B. 一个月C. 一天D. 一小时答案:A5.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五国”?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加拿大答案:D6. 地球上的陆地被分为几个大洲?A. 5个B. 6个C. 7个D. 8个答案:C7.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A. 4万千米B. 3万千米C. 2万千米D. 1万千米答案:C8.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阿根廷B. 墨西哥C. 巴西D. 智利答案:C9.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是:A. 自转顺时针,公转逆时针B. 自转逆时针,公转顺时针C. 自转顺时针,公转顺时针D. 自转逆时针,公转逆时针答案:B10.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A. 70%B. 60%C. 50%D. 40%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现象,而公转则产生了四季变化和______现象。
答案:昼夜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______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
答案:7,亚洲3.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______千米,极半径约为______千米。
答案:6378,63574.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接近______的椭圆形,公转周期为______。
答案:圆形,一年5.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______度,这个角度造成了______的变化。
答案:23.5,季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影响生物的作息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公转造成季节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气候类型。
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生地是由什么植物的根茎制成的?– A. 蒲公英– B. 古柯– C. 甘草– D. 苦参答案:B. 古柯2.生地在中医药中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A. 清热解毒– B. 润肺止咳– C. 除湿利尿– D. 养血生发答案:A. 清热解毒3.生地的用途之一是治疗哪种疾病?– A. 心脏病– B. 肝病– C. 肾病– D. 肺病答案:C. 肾病4.生地的性味是什么?– A. 辛寒– B. 苦寒– C. 咸寒– D. 甘寒答案:D. 甘寒5.下列哪种效应不是生地的药理作用之一?– A. 抗菌作用– B. 抗氧化作用– C. 降血糖作用– D. 调节免疫功能答案:C. 降血糖作用第二部分:解答题1.简要介绍生地的来源和采集方法,并描述其药用价值。
生地是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地属植物根茎制成的。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如陕西、四川等。
采集生地的根茎应选取成熟的、质地坚实的部分,通常在秋季进行采集。
采集后,将根茎洗净,晒干或烘干。
生地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
它被用于清热解毒,可以有效地治疗感染和发热等症状。
此外,生地还可以润肺止咳,对于咳嗽和痰多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生地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等药理作用,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有一定益处。
2.生地在中医药中的使用方法有哪些?生地在中医药中有多种使用方法。
常见的使用方法包括:–煎汤:将生地切片煎煮,制成生地煎剂,内服。
–泡茶:将生地制成粉末,加入开水中冲泡,制成生地茶。
–研粉:将生地研磨成粉末,可用于外用敷料或制成药膏。
–口服药物:市场上还有生地制成的口服药物,如生地片或生地颗粒,可按照医嘱口服。
不同的使用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个体。
在使用生地前,应该咨询医生或中医药师的建议,以确定最适合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第三部分:综合题1.生地在中医药中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生地在一般情况下是安全的,副作用较少。
初二地生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亚洲?A. 巴西B. 澳大利亚C. 中国D. 南非答案:C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4.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内部结构?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所有选项答案:D5.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指: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岩石圈C. 地球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D. 地球的海洋答案:C6.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然现象?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洪水D. 所有选项答案:D7.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365天B. 365.25天C. 366天D. 367天答案:B8.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的自然景观?A. 沙漠B. 森林C. 冰川D. 所有选项答案:D9.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万公里B. 3万公里C. 2万公里D. 1万公里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大气层?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中,距离地面最近的是________层。
答案:对流层2.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_______和地核。
答案:地幔3. 地球的表面大约71%被________覆盖。
答案:水4.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________向西。
答案:西5.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因此一年中不同时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这导致了________的变化。
答案:季节6. 地球的赤道是最长的________线。
答案:纬线7. 地球上的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__的表层。
答案:岩石圈8. 地球的内部结构中,地核分为外核和________。
答案:内核9. 地球的公转周期决定了________的长度。
答案:一年10.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________的变化。
完整版)初二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C.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D.无法确定19.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人体内的有机物:()A.蛋白质B.糖类C.脂类D.氧气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体内的无机物:()A.钙B.铁C.碳水化合物D.氯二、阅读理解(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Passage 1一些植物能够在夜间释放氧气,这种现象被称为“夜间氧气释放”。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且在夜间的呼吸作用中释放氧气。
这种现象在水生植物中尤为常见。
21.夜间氧气释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水生环境D.二氧化碳吸收22.下列哪种植物最可能出现夜间氧气释放现象:()A.仙人掌B.水稻C.仙人球D.仙人某Passage 2蝙蝠是世界上唯一真正会飞的哺乳动物。
它们可以在黑暗中飞行,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种独特的感知机制——回声定位。
当蝙蝠发出超声波时,这些声波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蝙蝠就可以根据声波的反射情况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23.蝙蝠之所以能在黑暗中飞行,是因为它们具有:()A.超强的视力B.独特的嗅觉C.回声定位D.超强的听力24.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主要用于:()A.吸引异性B.捕食昆虫C.避免撞上障碍物D.判断天气变化Passage 3人类的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
其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消灭入侵体内的病原体;血小板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血浆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血液总体积的55%。
25.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26.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携带氧气B.促进血液凝固C.免疫防御D.调节体温27.下列哪种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凝固:()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Passage 4鲨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掠食性鱼类,它们的身体形状流线型,游泳速度非常快。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答案:A2.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生物圈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繁殖后代D. 能自我复制答案:D4. 植物通过什么结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A5. 以下哪种动物不是哺乳动物?A. 狗B. 猫C. 鸡D. 牛答案:C6. 以下哪种植物不是被子植物?A. 松树B. 玉米C. 玫瑰D. 苹果树答案:A7.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12小时D. 48小时答案:A8.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24小时B. 365天C. 12小时D. 48小时答案:B9. 以下哪种地形不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A. 火山B. 地震C. 河流D. 断层答案:C10.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极地气候D. 沙漠气候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和____。
答案:线粒体、叶绿体12. 植物通过____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叶绿体13. 动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
答案:肺14. 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核、地幔和____。
答案:地壳15.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____。
答案:生物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17. 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而公转则导致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两者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地理生物会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以下关于熔岩的表述正确的是()A.火山导致了熔岩的形成B.熔岩是由分子组成的C.熔岩由75%的水和25%的石英组成D.熔岩温度越高,物质含量越高答案:A2.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地球的自转B.太阳的位置和强度C.植被的高度和覆盖率D.地面的温度答案:B、C3.催化剂的作用是()A.延长反应时间B.加速反应速率C.减少反应温度D.增加反应温度答案:B4.下面关于常见植物防御机制正确的是()A.植物会利用毒性物质自卫B.植物会产生机械障碍C.植物会产生光合作用D.植物会产生紧密的茎状皮层答案:A、B、D5.关于气候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垂直于赤道分布的常见气候带B.热带低层雨林称为热带大草原C.热带雨林中土壤的特点是湿润、肥沃D.温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答案:A、C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下列关于全球气变影响的有效策略正确的有()A.建立气候管理机构B.增加非洲国家参与全球气候治理C.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D.开发替代能源答案:A、C、D7.珊瑚礁是指()A.生长在海床上的珊瑚围绕在一起形成的礁B.形成在海底山脉上的一种石质珊瑚礁C.由一个或多个岩礁组成的海洋地貌D.由珊瑚残骸和沉积物组成,远可谓大型物种群的海洋环境答案:A、C、D8.以下关于酸雨的表述正确的有()A.酸雨过程是由大气中某种碱溶液雨水滴混合B.酸雨有腐蚀性可以损坏硬木材C.酸雨是一种沉积性降水D.酸雨可以腐蚀金属表面答案:A、B、D9.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有()A.气候变化是指长期的气候变化B.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C.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动植物,而且影响人类的社会发展D.气候变化可以对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产生显著影响答案:A、B、C10.生物进化是指()A.物种随着环境变化而越来越复杂B.基因演化过程,物种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C.物种传授给下一代遗传特性的过程D.物种在环境变化中适应能力的增强答案:B、C、D。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综合试题含答案地理:一、选择题1. 中国的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A. 华南地区B. 西南地区C. 华中地区D. 华北地区2. 名称中包含“山”字的我国四大平原是()。
A. 松花江平原、海河平原、珠江平原、辽河平原B. 辽宁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平原、黄土高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河平原、黄土高原、珠江平原D. 松花江平原、黄土高原、云南高原、辽河平原3. 以下不属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是()。
A. 呈阶梯式连片分布的高原B. 呈带状分布的山地C. 阔大的丘陵和低山丘陵D. 平原分布不规则,只分布于南部沿海地带4. 中国的河流主要流向()。
A. 正东方向B. 正南方向C. 正北方向D. 正西方向5.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位于()。
A. 北极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太平洋二、判断题1. 由于南极洲上没有居民,因此南极洲不属于国际划分上的大陆。
(T/F)2. 位于两个板块之间的山地叫做大地隆起。
(T/F)3. 水循环是地球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循环之一。
(T/F)4. 太阳系中,地球距太阳最近。
(T/F)5. 大气层是地球上与外界交往最广泛的层之一,包括对来自太空的辐射能量的反射和吸收。
(T/F)三、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洲是_________,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
(亚洲/非洲/欧洲)2. 从南向北穿过我国的黑龙江、松花江、辽宁省的母亲河是_________。
(长江/黄河/淮河)3. 西藏一年四季气温较低,天气变化多端,因此被称为“_________”。
(天然冰箱/天然温室/天然电站)4. 首都北京的气候类型属于大陆性气候中的_________。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位于非洲北部及中部地区。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高加索沙漠)四、简答题1. 什么使得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有了本质上的提高?请举例。
2. 解释区域的概念,区别区域与空间。
生物地理会考推荐试卷答案A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答案:C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D9.答案:A 10.答案:C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B16.答案:D 17.答案:A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1.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一个稳定的、互相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一般由生物群落、生物圈和群落的环境所构成。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而不同种群是由同一个物种组成的。
群落的环境是不同种群共同生活的环境,是它们生长和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22. 答案:生物地理主要研究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关注的是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演化和适应性等问题。
通过生物地理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种类分布的规律、生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过程,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等。
23. 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它是由物种的生理特征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包括物种对资源的利用、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特征。
生态位的不同决定着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
24.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和数量。
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有着重要影响。
25. 答案: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水域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
地理环境对于生物的分布、生活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差异。
B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答案:B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D8.答案:A9.答案:C 10.答案:D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D 20.答案: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1.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一个稳定的、互相作用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