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记 费伯雄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25
游黄山记(元?汪泽民)黄山在宣歙境,雄镇东南。
山之阳,逾百里,为歙郡治,其北,三十里,为太平县,又北抵宣治所二百四十里,不当通都大邑舟车之走集,而游者罕至。
今年四月九日,余始得游焉。
山西之麓,田土广衍,曰焦村,莲峰丹碧,峭拔攒蹙,若植圭,若侧弁,若列戈矛,若芙蓉菡萏之开,云烟晴雨,晨夕万状。
由焦村南道,二十五里至汤岭,仰视群峰,犹在霄汉间。
冈阜蟜结,凿石开径,堪喦欹危,瀑布声訇磕如雷,怪石林立,半壁飞泉洒巾袂,当新暑,凄然而秋。
又十里,憩样符寺。
寺前淙流,走万石间,山皆直松名杉,藤络莎被,蓊蔓茏茸。
下有灵泉,自硃砂峰来,依岩通二小池,上池莹澈,广可七尺,深半之,毫发可鉴。
泉出石底,累累如贯珠不绝,气馝馞若汤,酌之甘芳,盖非他硫黄泉比也。
明日遂试浴,垢旋流出,纤鹿不留,令人心境清廓,气爽体舒。
相传沉疴者,澡雪立瘥,理或然也。
寺有南唐碑初名灵泉院,宋祥符中,改今额。
又龙池距寺左三里许,奔流喷薄,泻石潭中,亭午照烛,五色璀璨,诚灵物所居。
夜闻啼禽声甚异,若歌若答,节奏疾徐,名山乐鸟,下山咸无有。
行寺旁,近见数峰凌空,僧指云,“芙蓉,硃砂,其尤高者,天都峰也。
”上多名药,采者裹粮以上,三日达蜂顶,予心甚欲游,而鸟道如线,不可,乃止。
凡再宿寺中,还至焦村之三日,行三十里,游翠微寺。
古松修篁,石涧横道,僧桥焉,覆之屋,以息游者,清冷静邃,已隔尘杂,余为榜曰“翼然”。
至寺庭,有井泉,僧言“此麻衣师卓锡处”,泉亦清美,不涸不溢,一峰卓然独秀,直峙东南隅,曰翠微峰。
其条支回互,寺居盘中,故诸峰俱隐不见。
明发,行十五里,过白沙岭,往往攀崖壁,牵萝蔓,或小木贴岩若栈而度,几不容武,旁临绝壑,惜惜焉不敢俯而窥。
又七里,至绝顶;顶平广,倍寻方,据石少休,时晴雨旭霁,气象澈洁,环视数百里,冈峦墟落,历历可数。
九华绿翠,若莲开陆,焦村向所见峰,皆平挹庭间。
俄顷,白云激起,遥山近岭,如出没海涛,仅余绝顶搓沂天汉中,倏又敛藏如扫,如是者三,可谓奇观矣。
黄山游记文言文游黄山记原文及翻译如下:游黄山记费伯雄山以黄名,志旧迹也。
昔者春申君尝读书于此,因以名。
其山下有竹林,特产方竹。
迤北为渔庄,板桥三尺,流水一湾,竹径茅庐,鳞次栉比。
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
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
隆冬雨雪,云气郁然,雪色江芦,千里一白。
一年之内,致各不同。
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而二三父老且有不知春申君为何许人者。
嗟乎!此正吾父老之幸,而春申之不幸也。
夫春申至今千有余年矣,吾父老当太平之世,处无事之时,耕凿自安,嬉游鼓腹,此诚所谓不识不知者,又谁计千百年之上有所谓春申其人者哉?吾为父老幸,吾为春申悲,因为黄山之歌曰:“君未生兮山已在兮。
君既往兮,山犹存兮。
谁终谁始,君兮山兮?”又歌曰:“君得山兮,欣有托兮。
山得君兮,以成名兮。
谁显谁晦,山兮君兮?”游黄山记译文:山用黄来命名,记述陈旧的遗迹。
以往春申君黄歇曾经在这个地方读书,因此而得名。
那山下有一片竹林,特产方竹。
往北是是渔庄,三尺板桥,一湾流水,竹林小径,点点茅屋,像鱼鳞木梳一样整齐密密而又整齐地排列。
春季第二个月,清新趣味满眼,惹人宠爱的燕子啄着鲜花,娇小的黄莺坐在柳树上嬉戏,仿佛是在画图中一样。
登上高山向东望去,大江和远天相接,沙鸟和风帆,时隐时现的。
深冬下雪,云气悠远,大雪履盖着江边,千里只有白茫茫一片。
一年之内,景致各不相同。
于是访求农夫,拜渔夫,想访求春申君的旧址,而一些老农尚且有不知道春申君是什么人。
唉!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也是春申君的不幸。
春申君离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这些老农正处于太平盛世,生活在无战事的年代,耕田打井自求安乐,饱食过后嬉戏游玩,这实在是所说不了解不知晓纷乱的人,又有谁还会计较千百年以上还有一个所说的春申君这个人呢?我替父老们感到幸运,我替春申君感到悲哀,于是创作黄山之歌说:“您还没有出生时,山已经存在了。
您于世长辞了,山还依旧长存。
关于游黄山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关于游黄山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游黄山记(清)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坠亦无妨。
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
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
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一善良王蒙二热爱生命蒙田三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四我很重要毕淑敏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批评写作议论文审题与立意应用文述职报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寂寞梭罗六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七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八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安慰写作议论文论证方法应用文总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未来主题讨论会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边城(节选)沈从文十受戒汪曾祺十一士兵突击(节选)兰晓龙十二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说服写作人物小传写作应用文请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形象设计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十四国际太空站余祥钟十五论无性造人托马斯十六黑洞旅行霍金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即席发言写作说明文对象与特征应用文简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体会母语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七现代诗二首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十八唐诗二首江楼晚眺白居易将进酒李白十九宋词二首雨霖铃柳永声声慢李清照二十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即兴演讲写作说明文说明顺序应用文倡议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关于重读经典的探讨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游黄山记费伯雄二十二西湖七月半张岱二十三兰亭集序王羲之二十四赤壁之战司马光表达与交流[善良(教案)王蒙]善良(教案)王蒙教学目的:一、掌握文学常识,学习掌握对比论证法,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文章论证的严密。
三、进行善良教育,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
教学重点:1、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及作用。
2、认识善良的意义,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有些现象的认识。
教学安排:二教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二、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作者:1、善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2、简介作者: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
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游黄山记原文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坠亦无妨。
”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
”初蒙蒙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
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
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
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
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逾慈光寺,行数里,径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
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弥望削成,不见罅缝,扪壁而往,呀然洞开,轩豁呈露,如辟门阖。
登山者盖发轫于此。
里许,憩观音崖。
崖欹立如侧盖。
迳老人峰,立石如老人伛偻,县崖多奇松[1],裂石迸出,纠枝覆盖,白云蓬冒松起。
僧曰:“云将铺海,盖少待诸[2]?”遂憩于面峰之亭[3]。
登山极望,山河大地,皆海也。
天将雨,则云族而聚山;将晴,则云解而归于山。
山河大地,其聚其归,皆所谓铺海也。
云初起如冒絮,盘旋老人腰膂间,俄而没顶及足,却迎凌乱,迫遽回合,弥漫匼匝[4],海亦云也,云亦海也,穿漏荡摩,如百千楼阁,如奔马,如风樯,奔踊却会,不可名状。
荡胸扑面,身在层云中,亦一老人峰也。
久之,云气解驳,如浪丈水势;络绎四散,又如归师班马;倏然崩溃,窅然不可复迹矣。
回望老人峰,伛偻如故,若迟而肃客者。
缘天都趾而西,至文殊院宿焉。
黄山自观音崖而上,老木搘径,寿藤冒石,青竹绿莎,蒙落摇缀,日影乍穿,飞泉忽洒,阴沉窅窱[5],非复人世。
山未及上曰翠微。
其此之谓乎?升老人峰,天宇恢廓,云物在下,三十六峰,参错涌现,怳怳[6]然又度一世矣。
吾至此而后乃知黄山也。
(节选自《游黄山记》清·钱谦益)[注]:[1] “县”,同“悬”。
[2] “盖”,同“盍”。
[3]面峰之亭:背靠着山峰的亭子。
[4]匼匝(ǎn zā)周匝,环绕。
[5] “窅窱”,同“窈窕”。
[6] “怳”同“恍”。
《游黄山记》译文游黄山记:徐宏祖文本译文原文文本又名《游天都》九月初四这天。
(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
(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
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
(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
(这时)从前云雾覆盖着的那些山峰,慢慢地露出来了,也慢慢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
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
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
再往北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
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长,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树起梯子连接。
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色缤纷,绚烂得象图画,象锦绣。
因此想到黄山算得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将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慢慢透出,亦慢慢落吾杖底。
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
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阴隔,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可是一路上秀丽的景色,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走上去了。
已经登上山头,见一个小寺庙,檐角翘起,象小鸟张开翅膀似的立在那儿,这就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
(它)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后倚的是玉屏风,两峰秀丽的景色,(好象)都可以伸手揽取。
四周环顾,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叉,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假如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秀丽呢?遇见云游的和尚澄源来了,(我们)游兴很浓。
游黄山记?钱谦益游黄山记序辛巳春,余与程孟阳订黄山之游,约以梅花时相寻于武林之西溪。
逾月而不至,余遂有事于白岳,黄山之兴少阑矣。
徐维翰书来劝驾,读之两腋欲举,遂挟吴去尘以行。
吴长孺为戒车马,庀糗脯。
子含、去非群从,相向怂恿,而皆不能从也。
维翰之书曰:白岳奇峭,犹画家小景耳。
崎幽石,尽为恶俗黄冠所涂点。
黄山奇峰拔地,高者几千丈,庳亦数百丈,上无所附,足无所迤,石色苍润,玲珑夭曲。
每有一罅,辄有一松径之,短须老骨,千百其状,俱以石为土。
历东南二岳,北至叭哈以外,南至落迦、匡庐、九华,都不足伯仲。
大约口摹决不能尽,悬想决不能及。
虽废时日,烦跋涉,终不可不到也。
是游也,得诗二十余首。
寒窗无事,补作记九篇。
已而悔曰:维翰之言尽矣,又多乎哉?余之援笔为此编也,客闻之,索观者相属。
余不能拒,遂撰次为一卷,先诒孟阳于长翰山中,而略举维翰之书以发其端。
壬午孟陬,虞山老民钱谦益序。
△记之一黄山耸秀峻极,作镇一方。
江南诸山,天台、天目为最,以地形准之,黄山之趾与二山齐。
浙东西、宣、歙、池、饶、江、信诸郡之山,皆黄山之枝陇也。
其水东南流入于歙,北入于宣,南入于杭于睦于衢,自衢西入于饶,西北入于贵池。
其峰曰天都,天所都也,亦曰三天子都。
东南西北皆有鄣。
数千里内之山,扈者岿者岌者亘者峄者蜀者,皆黄山之负几格也。
古之建都者,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必有大川巨浸以流其恶。
黄山之水,奔注交属,分流于诸郡者,皆自汤泉而出,其为流恶也亦远矣。
谓之天都也,不亦宜乎?余以二月初五日发商山,初七日抵汤院。
自商山至郡七十里,自郡至山口一百二十里,至汤院又八里。
其所径,寺曰杨干,台曰容成,潭曰长潭,岭曰石パ,石曰芗石,溪曰芳溪,村曰芳村。
其地势坡陀荦确,拥据壁,溪流萦折,ぞ岸相错。
其人家衣美箭,被芳草,略勺拒门,疏篱阻水,褰裳济涉,半在烟岚云气中。
繇长潭而山口,山率环谷,水率注溪,谷穷复入一谷。
山与谷如堂如防,旋相宫,又相别也。
溪水清激如矢,或沸如轮,文石错落,深浅见底。
费伯雄游黄山记启示费伯雄游黄山记我是一名热爱自然风光的旅行者,最近有幸前往中国黄山游览了一番。
在这次旅程中,我领略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川美景,也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力与恢弘。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素以其壮丽的山脉和云海景色而闻名于世。
我记得到达山脚下时,途中已被周边的风景吸引,让我无法把目光移开。
山峰之间,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
登上山顶后,我被迎接的是一片壮观的岩石群,形态各异,犹如大自然的艺术品。
在游山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山脉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沿途的野花盛开,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我看到游客们都自觉保持着山脉的清洁整洁,没有乱扔垃圾或破坏生态环境。
这让我深感中国人民对自然保护的重视和关注,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另外,费伯雄的游黄山过程中,还结识了一些当地的居民,他们向我介绍了黄山的历史文化,并分享了一些关于山脉的传说。
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黄山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
不仅仅是一座山,黄山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传承,这也使我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在这次黄山之行中,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力和壮美,感受到了中国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深入了解了黄山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珍惜我们的地球,并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的欲望。
黄山之行让我收获颇丰,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亲身体验自然的魅力和体味其伟大。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地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后代留下美好的自然遗产。
黄山之旅,使我深深地觉悟到了这一点。
(以上仅为虚构文章,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此篇为第二次游黄山所记,此记主要记叙作者登天都峰、莲花峰之经历和所见胜景,所记比前一篇更集中,文字更优美精致,该文曾选入中学课本,几乎堪称全书之首。
徐霞客第一次游黄山时,未上天都、莲花二峰,此次是为了却夙愿而来,当然兴趣盎然,而且天都、莲花二峰都能满足他的好奇探胜的愿望。
其记与前一篇不同。
他不但细致地叙写了自己爬山历险的.具体过程,而且满怀激情地描绘了山顶所见奇景,在天都峰,他对雾气出没的氤氲景致,对古松曲直挺拔之状都做了刻画。
对莲花峰之景重在描绘其独高众山,独出诸峰,人登其上则欢舞欲狂的情状。
该游记语言精练而又恣肆自如,加之作者心情舒畅,故而整个文章神采飞扬,充满色彩感,实为难得佳作。
)戊午(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日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
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
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硃砂庵而登。
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
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
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lǎn同揽)。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直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
立庵前,指点两峰。
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
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费伯雄游黄山记启示
费伯雄游黄山记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记录了费伯雄游览黄山的经历和所
得的启示。
从多个角度来看,这篇作品传达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启示:
1. 自然之美:费伯雄游黄山所见到的壮丽景色,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之美。
这启示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2. 人生哲理:费伯雄游黄山的过程中,他面对险峻的山路和陡峭的悬崖,需要
勇气和毅力去克服困难。
这启示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也会遇到挑战和困难,需要
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3. 心灵净化:费伯雄在黄山的旅途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神秘,这使他
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平静。
这启示我们要学会放下内心的烦恼和纷扰,寻找内
心的宁静和平衡。
4. 人与自然的关系:费伯雄游黄山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意识到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这启示我们要意识到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保护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
总之,费伯雄游黄山记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心境,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包
括珍惜自然之美、勇往直前、心灵净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些启示对我们
的人生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 黄山记名师导航粤教版必修3内容感知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
作者用大手笔描写黄山瑰奇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语言优美,构思谋篇独具匠心,体现了游记散文的特色:大手笔绘景,突出景物特点。
文章形散神聚,大起大合。
巧妙地借赞叹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的“险”“奇”,总领全文;接着承“险”展开,缘“奇”着墨;最后,以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隔绝了人间与胜境,暗含“换了人间”之意,激情奔放,深化了主题。
基础梳理一、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龙蟠.(pán)氤氲..(yīn yūn)喑.呜(yīn)踵.其险(zhǒng)菡萏..(hàn dàn)悭.吝(qiān)褶.皱(zhě)倏.来倏去(shū)汪瓘.(guàn)糗.(qiǔ)甫.定(fǔ)翩.然起舞(piān)2.多音字辨析3.形近字辨析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鸿蒙: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悭吝:吝啬,小气。
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
菡萏:荷花的别名。
款步:缓慢地步行。
2.近义词暴发·爆发暴发:突然猛烈地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暴发山洪、暴发流行病、暴发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爆发战争、爆发火山、爆发革命。
3.相关成语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
煞:极,很。
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逸兴横飞:超逸豪放的意兴四处洋溢。
三、文学常识1.徐迟(1914—1996),当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
代表作为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另外有优秀的科技报告文学《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和《在湍流的涡漩中》。
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爱憎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练。
2.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明末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
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地质学家、旅行探险家、游记文学大家,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
游黄山记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游黄山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描写山路险仄屡绝,尽管已请人背负,上下山时仍然感到惊心动魄,但在这奇险中更加体味到登山的乐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黄山记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游黄山记》教案《黄山记》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2.学习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3.了解黄山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
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1914年10月15日生。
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
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
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担任《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北文联当专业作家,1963年当选为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
代表作为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憎爱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炼。
二、字词※正音:煞(shà)费心机前拥后簇(cù) 高矮参(cēn)差(cī)毫不悭(qiān)吝(lìn) 铁骨冰肌逸兴横飞菡(hàn)萏(dàn)蹑(niè) 汪瓘(guàn) 糗(qiǔ) 琢(zhuó)凿(záo)龙蟠(pán)坡踵(zhǒng)其险狭仄(zè) 战栗(lì)化险为夷氤(yīn)氲(yūn) 甫fǔ(刚刚) 瞬息万变翩(piān)然起舞凝眸(móu) 琉璃喑(yīn)呜变色褶(zhě)皱※词解: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
煞:极,很。
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
悭吝:吝啬,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