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9
机械制图看零件图说课稿(精选6篇)机械制图看零件图说课稿 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类,第二版《机械制图》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又是后面识读装配图的基础,同时它又是生产实习中的一门语言,只有懂得了这门语言才能进行生产加工,故此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大纲中规定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识读能力,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零件图的具体内容(2)了解看零件图的目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识读轴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俗话说:学以致用,为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我拟订了本节课的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解决问题(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教学重点:识读轴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而在识读轴类零件图4个内容中零件图的视图和尺寸标注分析既繁又难,所以我把它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4.教学难点:轴类零件图的视图和尺寸标注分析(说完了教材分析,接着我分析一下学生的学情)二、说学生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比较薄弱,但是经过近几年的技能教学,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文化基础知识欠缺,他们对于生产实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非常想掌握一门技能。
现在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技能教学,而车工生产培训是机械类学生必不可少的部分,机械制图课程进行到这一章节,学生车工培训初级阶段已经结束,学生已经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根据零件图加工出一些简单的零件,特别是对轴类零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接下来我谈一下本节课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问题引领、探究生成”“小组合作、小组竞赛”。
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现有的技能实践经验,设置一个个新的`任务,让学生运用以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实际,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是应用力学、机械工程和制造工程的基础。
它涉及如何使用图纸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来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装置和系统。
在这门学科中,我们将学习不同种类的图形和标记,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描述各种零件和装置。
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应用中。
具体而言,该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1.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我们将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包括如何选择适当的投影方式、标准符号和尺寸标记。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创建和修改机械制图。
2. 零件图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零件图。
我们将涵盖平面投影、视图选择、轴侧投影、分解视图、剖视图和标注尺寸等主题。
3. 装配图在本单元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创建装配图。
我们将涵盖装配结构的组成、装配顺序、分解装配图等。
4. 图样制作在本单元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创建图样。
我们将讲解有关图纸标注、刻度和尺寸。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图样,例如薄板和管道的展开图和曲面的展开图等。
5. CAD和CAM技术在本单元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我们将涵盖与机械制图相关的CAD 和CAM技术。
我们还将讲解如何使用CAD和CAM软件来创建、编辑、评估和改进机械设计。
总之,机械制图是一门既重要又有趣的学科。
它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开创性的创新和改进也持续涌现。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准确地描述机械零件和装置。
我们将掌握不同的绘图技术和工具,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际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应用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机械制图》是现代工程技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浅谈《机械制图》的说课内容,涵盖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我们来看一下《机械制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基本技能,包括手绘制图和CAD绘图;二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图;三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的机械设计任务。
通过达到这些目标,学生将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是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时,学生需要掌握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标注方法和尺寸公差的表达方法等。
这些基本技能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后续的设计工作的关键。
而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学会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等。
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
针对这些重点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绘制一些基本的机械零件图纸来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图。
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图。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评价方式应该以实际操作和设计思维能力为重点。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机械制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课程。
本次说课旨在通过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整体介绍、重点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阐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重点内容:1. 机械工程图纸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纸尺寸、图样线型、标注和注解等,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图纸的基本要素和符号意义。
2. 绘制机械工程图纸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正交投影、截面投影、三视图的绘制,以及图样线型的细节处理等。
3. 机械零件的标注和尺寸计算: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图纸上的标注和尺寸计算出零件的大小和位置信息,为工程实施提供准确的依据。
4. CAD软件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绘图、编辑和尺寸计算等功能,提高绘图效率和质量。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理论知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绘图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CAD软件进行图纸的绘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3. 互动授课: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的授课,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4.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绘制机械工程图纸,并进行标注和尺寸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耐心精神。
五、学习评估:评估学生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学生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绘图作业,评估学生绘图能力和操作技巧。
2. 实验报告评估: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编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制图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机械制图》说课稿(大全五篇)第一篇:《机械制图》说课稿《机械制图》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好!下面我代表《机械制图》课程组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进行说课,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机械制图》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共144个学时,9个学分。
我将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特色和展望。
一、课程设置1、设置依据为了让我们的课程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我们通过走访企业和开展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形式进行了专业调研,从而确定了数控专业的工作岗位,主要有数控机床操作员,数控程序员,数控工艺员等。
对这些岗位进行分析得出应该培养学生与本课程有关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以及查阅标准的能力,并由此形成了我们的课程体系。
2、课程定位本课程主要研究图示方法,标注方法,制图标准,机械常识和制图技能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读图和看图的能力,以及查阅标准的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是我们的工程语言。
它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完成,以及毕业后从事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和立体几何课程,后续的课程有计算机辅导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课程,其知识的应用贯穿整个三年学习阶段,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
3、课程目标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目标有掌握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和读图方法等;能力目标有掌握零件测绘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目标有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
二、课程开发1、学情分析我们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1、学生是初涉专业知识的新生,读图能力和专业知识都很有限,对专业领域只停留在感兴趣和普遍的表面认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