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调查问卷企业问卷立法后评估公众意见调查(抽样调查)【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17.21 KB
- 文档页数: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无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年(卷),期】2005(000)031
【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总页数】8页(P22-29)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81
【相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下)本条例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J],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J],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决定 [J], 无;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J],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2.22•【字号】粤府令第127号•【施行日期】2009.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广东省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SM粤府令第127号《广东省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已经2008年11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评估本省政府规章的实施效果,规范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以下简称立法后评估)是指政府规章实施后,根据其立法目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府规章的立法质量、实施绩效、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评价,并提出评估意见的制度。
本规定所称政府规章,包括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以及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以下统称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第三条政府规章的制定机关应当加强对立法后评估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等保障。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较大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和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较大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是政府规章的评估机关。
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较大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立法后评估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并对重要的、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规章进行立法后评估。
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较大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负责组织实施的政府规章进行立法后评估。
第五条其他行政机关和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立法后评估工作。
第六条评估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将立法后评估的部分事项或者全部事项委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受委托评估单位)进行。
第七条立法后评估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度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的通知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度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的通知(郑政办文〔2010〕36号二○一○年四月十九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市政府2010年立法工作安排对《郑州市公墓管理办法》等4件政府规章进行立法后评估。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以下简称评估)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按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评估,以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保障规章的全面正确实施。
二、评估项目及内容(一)评估项目及其实施部门2010年我市评估项目4件,分别为:《郑州市公墓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64号),主管部门是市民政局;《郑州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97号),主管部门是市公安局;《郑州市城市危险房屋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25号),主管部门是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郑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68号),主管部门是市统计局。
(二)评估内容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规章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2)宣传、贯彻及配套制度建设情况;(3)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情况;(4)社会公众对规章内容的了解和认知程度;(5)规章内容的合法性;(6)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的合理性和适当性;(7)所确立的主要制度或规定的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8)规章文本结构及其用语的规范性、准确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201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3.07.18•【文号】国务院令第638号•【施行日期】2013.07.1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检验监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2005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7号公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进出口商品的口岸、集散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所负责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应当依照商检法第四条规定,制定、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公布实施。
目录应当至少在实施之日30日前公布;在紧急情况下,应当不迟于实施之日公布。
国家质检总局制定、调整目录时,应当征求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海关总署等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四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他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以下称法定检验)。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出口商品,根据国家规定实施抽查检验。
第五条进出口药品的质量检验、计量器具的量值检定、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督检验、船舶(包括海上平台、主要船用设备及材料)和集装箱的规范检验、飞机(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的适航检验以及核承压设备的安全检验等项目,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机构实施检验。
第六条进出境的样品、礼品、暂准进出境的货物以及其他非贸易性物品,免予检验。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免予检验条件的,由收货人、发货人或者生产企业申请,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批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免予检验。
2023年进出口食品安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一不属于合格评定程序包括的内容。
[单选题]A•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B•免予检验和抽查检验(正确答案)C•抽样、检验和检查D•注册、认可和批准2•法定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尚未制定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应当依法及时制定,未制定前可以参照国家商检部门指定的—进行检验。
[单选题]A•国外有关标准(正确答案)B•国家推荐标准C∙行业标准D•企业标准3•—对商品检验复验结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单选题]A,收货人B•代理人C-当事人(正确答案)D∙发货人4•根据《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不属于海关实施动植物检疫时行使的职权。
[单选题]A•依法登船、登车、登机实施检疫B•进入港口、机场、车站、邮局以及检疫物的存放、加工、养殖、种植场所实施检疫,并依照规定采样C-根据检疫需要,进入有关生产、仓库等场所,进行疫情监测、调查和检疫监督管理D•根据检疫需要,独自制定并公布禁止进境物的名录(正确答案)5•一不属于国家禁止进境物。
[单选题]A•动植物病原体B•动物产品(正确答案)C-动物尸体D•土壤6•根据《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因科研等特殊需要输入禁止入境物的,必须提供—签发的特许审批证明。
[单选题]A•农业农村部B,商务部C-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D•海关总署(正确答案)7•国外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并可能传入中国时,—应当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必要时可以下令禁止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进境或者封锁有关口岸。
[单选题]A•海关总署B•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国务院(正确答案)D•农业农村部8∙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一。
[单选题]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只需在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即可(正确答案)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C-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D•超过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可以销售9・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应当向一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获准许可。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附件29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工作,规范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和监督管理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进出口商品是指按照《商检法》规定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以外的进出口商品。
第三条抽查检验重点是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国内外消费者投诉较多,退货数量较大,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以及国内外有新的特殊技术要求的进出口商品。
第四条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工作,确定、调整和公布实施抽查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种类。
主管海关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工作。
第五条海关总署根据情况可以公布抽查检验结果、发布预警通告、采取必要防范措施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抽查检验情况。
第六条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项目的合格评定依据是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海关总署指定的其它相关技术要求。
第七条海关实施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不得向被抽查单位收取检验费用,所需费用列入海关年度抽查检验专项业务预算。
第八条各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海关的抽查检验工作。
被抽查单位对抽查检验应当予以配合,不得阻挠,并应当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海关按照便利外贸的原则,科学组织实施抽查检验工作;不得随意扩大抽查商品种类和范围,否则企业有权拒绝抽查。
第九条海关有关人员在执行抽查检验工作中,必须严格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并对拟抽查单位,抽查商品种类及被抽查单位的生产工艺、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抽查检验第十条海关总署每年制定并下达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计划,包括商品名称、检验依据、抽样要求、检测项目、判定依据、实施时间等,必要时可对抽查检验计划予以调整,或者下达专项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21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4.2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一号•【施行日期】2021.04.29•【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检验监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进口商品的检验第三章出口商品的检验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以下简称国家商检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管理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第三条商检机构和依法设立的检验机构(以下称其他检验机构),依法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
第四条进出口商品检验应当根据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物或者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则,由国家商检部门制定、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公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1992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10月23日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令第5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国家商检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第三条国家商检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进出口商品的口岸、集散地设立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管理所负责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商检机构的职责是: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办理进出口商品鉴定,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检验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国家商检局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进出口商品,制定、调整并公布《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以下简称《种类表》)。
第五条商检机构和国家商检局、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法定检验的范围包括:(一)对列入《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二)对出口食品的卫生检验;(三)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和使用鉴定;(四)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船舱、集装箱等运载工具的适载检验;(五)对有关国际条约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六)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
第六条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出口药品的卫生质量检验、计量器具的量值检定、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督检验、船舶(包括海上平台、主要船用设备及材料)和集装箱的规范检验、飞机(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的适航检验以及核承压设备的安全检验等项目,由其他检验机构实施检验。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政府立法后评估办法》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政府立法后评估办法》的通知(皖府法﹙2011﹞5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政府立法后评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安徽省政府立法后评估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立法后评估工作,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增强制度建设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立法后评估(以下简称立法后评估),是指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实施后,制定机关、实施机关依照本办法规定,对政府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客观调查和综合评价,提出完善制度、改进管理的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立法后评估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众参与、科学民主的原则。
第四条制定机关和实施机关(以下统称评估机关)负责立法后评估工作。
评估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立法后评估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第五条评估机关可以将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全部或者部分事项委托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单位实施。
受委托从事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单位在委托的范围内,以评估机关名义开展立法后评估的有关工作,不得将评估工作再委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第六条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实施1年后,评估机关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
第七条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评估机关应当组织开展立法后评估:(一)政府规章拟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二)规范性文件拟上升为政府规章的;(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较多意见的。
附件2
《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
立法后评估调查问卷
企业问卷
立法后评估公众意见调查(抽样调查)
《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开始实施,为完善《办法》,我们拟从立法内容的针对性、制度设计的合理性、条文规定的可操作性等角度对其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以检验《办法》中各项制度和程序规定是否合理、可行,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做出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为《办法》修订提供可靠依据。
希望贵单位认真填写本问卷;贵单位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我们将严格保密,谢谢您的合作!
单位名称: (公章) 填写日期:
填写人:所在部门:
联系电话:
问题1、当地检验检疫部门是否组织过《办法》的宣传培训教育工作,还需要做那些工作:( )
A.组织过;
B.没有组织过。
对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问题2、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角度看,《办法》制定的各项主要制度,是否完善、合理?有哪些建议?( )
A.完善、合理;
B.比较完善、合理;
C.不完善。
对完善主要制度有哪些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3、《办法》在结构、章节的编排上的合理程度?( )
A.合理;
B.比较合理;
C.不合理。
对总体结构编排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4、《办法》各条款内容的表述是否清楚、准确,用语是否规范?( )
A.清楚、准确、规范;
B.比较清楚、准确、规范;
C.不够清楚、准确、规范。
对各项规定表述方面有哪些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请具体列明条款)
问题5、《办法》第五条规定的信息发布主体是否合理?( )
A.合理;
B.比较合理、但还需作一些调整;
C.基本合理、需作大调整。
结果运用处理措施是否合适?( )
A.合适;
B.比较合适、但还需作一些调整;
C.基本合适、需作大调整。
对完善信息发布和结果运用处理措施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6、《办法》第七条对抽查检验费用制度的规定是否合理?( )
A.合理;
B.基本合理;
C.不够合理。
对完善抽查检验费用制度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7、《办法》第十四条对抽样地点的规定,是否完善、合理?( )
A.完善、合理;
B.不够完善、合理。
对完善抽样地点规定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8、《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对抽样样品由被抽查单位无偿提供、及抽样程序和要求、被抽样单位的配合义务等规定和要求,是否完善、合理,还需要完善哪些规定?( )
A.完善、合理;
B.不够完善合理。
对完善抽样各项规定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9、《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销售商通知供货商向检验检疫机构说明被抽查检验进口商品的技术规格、供销情况等,是否完善、合理?( )
A.完善、合理;
B.不够完善、合理。
能否得到落实,还需完善哪些规定?( )
A.能够落实;
B.基本能够落实;
C.不能落实。
对完善抽样各项规定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10、《办法》第二十五条对抽查合格和不合格进口商品的处理规定是否完善、合理,还需要完善哪些规定?( )
A.完善、合理;
B.基本完善、合理;
C.不够完善、合理。
对完善抽查合格和不合格进口商品的处理规定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11、《办法》第二十六条对抽查检验合格和不合格出口商品的处理规定是否完善、合理,还需要完善哪些规定?( )
A.完善、合理;
B.基本完善、合理;
C.不够完善、不大合理。
对完善抽查合格和不合格出口商品的处理规定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12、《办法》第二十七条对不配合抽查检验单位的处理规定是否合理?( )
A.合理;
B.基本合理;
C.不够合理。
对完善不配合抽查检验单位处理规定的建议(含理由及建议两部分):
问题13、对《办法》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可另附页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