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方式:托收
- 格式:ppt
- 大小:8.33 MB
- 文档页数:63
简述托收的含义和特点
托收是指银行作为委托人代表客户向其债务人发出支付通知书,并在该通知书中要求债务人支付或承兑指定的票据或其他付款凭证的一种业务活动。
托收的特点如下:
1. 委托性:托收是以委托关系为基础的业务,委托人将自己的权利委托给银行代为行使。
2. 无条件性:托收是无条件的,银行只负责代收、代付,不负责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信用性:托收可以增加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信任,提高债务人的履约意识。
同时,银行的信用也会对托收的效果产生影响。
4. 灵活性:托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选择付款方式、收款银行等。
5. 保密性:托收业务的过程是保密的,保护客户的商业秘密和财务安全。
托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也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结算方式之一。
通过托收,可以保证贸易双方的权利和利益,有效降低
贸易风险,促进贸易的发展。
托收名词解释托收是指由收款人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
这种结算方式具有汇划方便、收费低廉等优点,在当今国际经济交往中应用十分广泛。
按照国际惯例,托收的清偿期一般为3至5个营业日,托收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解付时,银行可向收款人发出“展期”命令,展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天。
托收是根据付款人(进口商)的委托,以委托人为收款人,代其办理货款结算的一种结算方式。
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口商为了安全收回货款,可以向银行申请托收。
银行受理托收申请后,应尽快地审核证明和资信,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处理委托收款。
托收业务处理的主要环节是委托、审单、交单、付款和收帐,如果操作程序得当,那么它就会给进出口企业带来很多方便。
托收是国际结算中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
在我国,凡是出口商品到国外时,都必须采用托收方式,以收回外汇。
出口商向银行申请托收结算,需填写托收申请书,提供合同及货运单据,并交纳相关费用,银行即可向出口商付款。
托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算方式,它适用于小额的商品交易,由出口商申请,委托银行通知进口商付款。
因此,托收又叫委托收款。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托收结算只适用于贸易合同规定由卖方开证或预付货款的出口商品,而且只限于即期付款交单( D/P)的汇票。
中国银行对托收结算的币种、金额、付款期限、付款地、收款人等均有严格的规定,其收费标准与信用证结算大致相同。
1.受理托收的银行称为托收行,一般是托收指定银行。
2.受理托收申请的日期称为托收申请日。
3.交单日期称为托收申请日后的第2个工作日,即“托收生效日”。
4.托收生效日,即银行受理托收申请后正式受理的第二个工作日,通常为自“托收申请日”起3至5个营业日。
5.议付日,也称作托收行议付日,一般为“托收生效日”起5至10个营业日。
6.托收日,是指“托收申请日”起第10个营业日,亦称“托收开始日”。
7.付款日,是指“托收申请日”起第11个营业日,又称“托收开始日”。
托收是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为付款⼈的汇款⼈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地银⾏通过它在进⼝地的分⾏或代理⾏代进⼝⼈收取货款⼀种结算⽅式。
属于商业信⽤,采⽤的是逆汇法。
托收⽅式的当事⼈有委托⼈、托收⾏、代收⾏和付款⼈。
委托⼈(principal),即开出汇票委托银⾏向国外付款⼈代收货款的⼈,也称为出票⼈(drawer),通常为出⼝⼈;托收⾏(remittingbank)即接受出⼝⼈的委托代为收款的出⼝地银⾏;代收⾏(collectingbank),即接受托收⾏的委托代付款⼈收取货款的进⼝地银⾏;付款⼈(payer或drawee),汇票上的付款⼈即托收的付付款⼈,通常为进⼝⼈。
上述当事⼈中,委托⼈与托收⾏之间、托收⾏与代收⾏之间都是委托代理关系,付款⼈与代收⾏之间则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付款⼈是根据买卖合同付款的。
所以,委托⼈能否收到货款,完全视进⼝⼈的信誉好坏,代收⾏与托收⾏均不承担责任。
在办理托收业务时,委托⼈要向托收⾏递交⼀份托收委托书,在该委托书中⼈出各种指⽰,托收⾏以⾄代收⾏均按照委托的指⽰向付款⼈代收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