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 格式:ppt
- 大小:10.70 MB
- 文档页数:31
2020123412420产妇分娩后血清泌乳素(P R L)[1]水平会逐渐提高,有利于促进泌乳和母乳喂养,但泌乳素的分泌和释放会因使用大剂量的镇痛药物而受到影响[2],因此寻找一种对泌乳素分泌影响较小、安全性高的镇痛方式至关重要。
近年来,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 r a n s v e rs u s a b d o m i n a l p l a n e,T A P)阻滞[3]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应用于术后镇痛区域神经阻滞及下腹部短小手术,促进了术后多模式镇痛新的研究进展。
此次研究旨在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及产后泌乳素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10月需要在全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共40例,A S A分级I I级,术前均无严重心肺疾病,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排除有遗传性、先天性疾病者;合并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者;有精神性疾病史。
产妇自愿接受术后镇痛治疗并签字,且同意参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产后血栓前状态及泌乳素的影响李彬①,曹爽①#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全麻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栓前状态、泌乳素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2月全麻下行剖宫产产妇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比较疼痛程度、舒适度、镇痛满意度、产后血栓前状态及泌乳素等。
结果研究组术后6h、12h、24h静息时V A 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6h、12h、24hB C S评分明显升高(P<0.05)。
研究组术后使用曲马多次数及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两组术后T M明显下降,P F4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24h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缓解全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提高产妇舒适度和满意度,且全麻后血栓前状态有明显变化,但对术后泌乳素分泌影响不大。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
效与评价
一、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原理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精确注射药物的神经阻滞技术。
该技术通过超声引导,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等肌肉层及其中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从而准确定位要阻滞的神经丛和血管,准确注射镇痛药物,达到镇痛的效果。
1、疼痛评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
研究表明,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患者在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镇痛方法,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3、术后恢复时间: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术后康复快速。
1、优势
(1)定位精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清晰显示出腹部神经、血管等结构,准确定位要阻滞的神经和血管,提高了阻滞的准确性。
(2)镇痛效果好: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3)副作用少: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后,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量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相对较少。
2、局限
(1)技术要求高: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超声定位技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2)操作时间长:相比传统的镇痛方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增加了手术的时间成本。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一种常规的微创手术方式。
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
寻求一种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对于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一种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方法。
它是通过在腹壁内注射麻醉药物,作用于腹横肌平面,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TAPB可以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依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
一、超声引导下TAPB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超声引导下TAPB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术后镇痛方式,它相对于传统的腹肌切开阻滞具有很多优势。
超声引导下TAPB可以准确定位,将麻醉药物精确注射到目标位置,从而提高了镇痛的效果。
TAPB不会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TAPB可以减少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依赖,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
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TAPB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术后康复。
TAPB对于术后的并发症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出现的意外情况,改善术后病情的发展。
超声引导下TAPB已经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手术前,医生会利用超声技术确定注射的位置,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然后通过超声引导下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腹横肌平面,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超声引导下TAPB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且能够在术后持续一定的镇痛效果,因此已经成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式之一。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TAPB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操作技术的熟练度和医生的经验也会影响到疗效的大小。
在使用超声引导下TAPB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确保术后镇痛的效果。
徐医附院⿇醉科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神经阻滞(TAP)肌⾁⾯神经穿刺腹壁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神经阻滞概述腹横肌平⾯是指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的平⾯,其对应的神经⽀配为下胸部的六对胸神经和第⼀对腰神经,研究表明腹横肌平⾯(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可以成功阻滞腹部的外周疼痛信号的传导,主要针对前腹壁⽪肤、肌⾁及壁层腹膜的镇痛,也可以⼀定程度缓解躯体疼痛。
超声技术的辅助使这⼀技术得以定形。
现已被⼴泛应⽤到简单⼿术中,如剖宫产、腹股沟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等。
解剖腹部前外侧的肌⾁由外及⾥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肌⾁之间为筋膜层;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平⾯称为TAP。
腹前外侧壁由T7—T12胸神经(肋间神经)和L1腰神经⽀配。
第7肋间神经转⽽向上⾛⾏⾄胸⾻剑突处发出终末⽀,此处为腹壁最⾼处。
第10肋间神经近乎⽔平地⾛⾏⾄脐。
第12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配腹股沟韧带和耻⾻⼸以上的区域。
第1腰神经是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起源神经,后两者均为腰丛的分⽀,⾛⾏于髂嵴上⽅。
超声定位患者取仰卧位,以患者舒适为宜。
超声探头起始位置位于髂嵴的上⽅,纵向放置探头,看到髂嵴后稍向头端移动探头,可以看到由外向内依次为脂肪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然后旋转探头90都。
将探头向上平移⾄肋缘下可以观察到腹横平⾯三层肌⾁结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穿刺⼊路超声辅助下不同穿刺路径的TAP阻滞可影响局⿇药在TAP层的扩散范围,进⽽影响TAP阻滞的效果,因此,Hebbard建议根据TAP穿刺路径的不同对TAP阻滞⽅法进⾏分类命名,以解决不同TAP阻滞名称混扰的问题。
具体分类如下:(1)上肋缘TAP阻滞(主要覆盖T7~T8神经所⽀配区域);(2)下肋缘TAP阻滞(主要覆盖T9~T11 ⽀配区域);(3)侧边TAP阻滞(主要覆盖T11~T12⽀配区域);(4)髂腹下、腹股沟神经TAP阻滞(主要覆盖T12 ~L1 ⽀配区域);(5)臀后部(Petit三⾓)TAP阻滞。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程度通常取决于手术方式、麻醉技术和术后镇痛管理。
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主要包括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布比卡因等)和神经阻滞技术(如硬膜外阻滞、腹壁神经阻滞等)。
但传统方法存在吸收不稳定、镇痛效果欠佳、并发症多等问题。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术后镇痛技术,其通过向腹壁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作用于腹横肌平面的术后疼痛点,以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
超声引导下TAPB的技术优势主要包括:①目视化能力强,可以准确识别腹横肌平面的结构,避免误注射到血管或腹膜;②药物的扩散范围广,可以覆盖多个腹部脏器的疼痛来源;③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超声引导下TAPB的适应症主要包括:①行剖宫产术后术后镇痛管理;②不能耐受吗啡等口服药物的患者,或者不能耐受硬膜外阻滞,腹壁神经阻滞等神经阻滞技术的患者。
超声引导下TAPB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①消毒腹壁,布置好超声仪器,选择适当探头;②确定解剖结构:通过超声仪器,可以清晰显示腹直肌和腹横肌之间的平面,以及指示针的位置;③确定注射点:选择合适的注射点,通常在腹股沟前穿刺点处稍外侧2~3cm,然后沿着探头方向刺入皮下组织;④注射局麻药:在确认针头位置准确后,缓慢推入局麻药,观察药液在腹壁平面的扩散,以确认有效药物覆盖区域。
超声引导下TAPB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主要包括:①严格掌握超声解剖知识,尤其是腹横肌、腹直肌和腹内斜肌的位置和关系;②避免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避免过深穿刺;③局部麻醉药过量或者误注射到血管内可能引起全身中毒反应;④其他一般的穿刺技术操作规范,如无菌操作、遵循穿刺点局部麻醉等。
超声引导下TAPB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①术后疼痛缓解明显,可以减少术后吗啡用量和镇痛相关并发症;②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减少住院时间;③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ultrasound-guided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是一种局麻技术,常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
剖宫产手术后,产妇常常会感到腹部疼痛,这是由手术导致的创伤和神经传导的痛觉
刺激引起的。
传统上,常使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来减轻术后疼痛。
这些方法有一定的
副作用和并发症,例如低血压、呼吸抑制和神经损伤等。
TAPB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通过注射局麻药到腹横肌平面来实现疼痛缓解。
该技术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通过超声仪器可以清晰地显示腹横肌和腹直肌之间的间隙,以及相
关的血管和神经结构。
这样,医生就可以精确地将局麻药注射到目标区域,达到疼痛缓解
的效果。
TAPB具有以下几个优点:该技术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的需要,从而减少全身麻醉相关的副作用和并发症;TAPB可以提供持续的疼痛缓解效果,使产妇在术后恢复期间能够更好地活动和呼吸;该技术操作简便,使用超声进行引导可以提高精确性和安全性。
TAPB也有一些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由于每个患者的解剖结构不同,需要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操作。
TAPB可能无法提供完全的疼痛缓解效果,因此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其他的镇痛方法。
需要注意局麻药的剂量和注射速度,以避免局麻药过量和毒性反应。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适用于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缓解。
该技术可以减轻产妇的术后疼痛,提高恢复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仍
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该技术的功效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一种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局部麻醉技术,它通过在腹横肌平面进行神经阻滞,以达到有效缓解剖宫产手术后的疼痛的目的。
TAPB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积极的评价。
剖宫产术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分娩方式,因为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剖宫产手术后的疼痛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妇女术后的康复和子宫恢复功能。
很多临床研究都在探讨如何有效地缓解剖宫产手术后的疼痛,以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TAPB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超声引导下在腹横肌平面内注射麻醉药物,阻断腹横肌平面和腹壁肌肉之间的神经传导,从而实现对术后疼痛的缓解。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系统性麻醉药的使用,降低全身麻醉的副作用,同时提高了术后镇痛效果。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TAPB技术在剖宫产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有研究发现,相比于常规镇痛方法,采用TAPB技术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并且降低了患者的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另外一项研究显示,TAPB技术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TAPB技术的显著疗效,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开始关注这项技术,并将其纳入到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治疗中。
TAPB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完善和优化,以满足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需求。
虽然TAPB技术在剖宫产手术后镇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谨慎使用。
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案。
需要结合超声引导下的技术优势,准确地确定注射部位和麻醉药物的剂量,以确保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不同路径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上腹部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路径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上腹部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并对镇痛效果做出评价。
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行上腹部腔镜手术病患,时间分布段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全部病患均接受上腹部腔镜手术治疗方案,通过随机数字表科学分为上肋缘下A组、下肋缘下B组、外侧入路C组,共纳入90例,对三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评估分析。
结果:(1)A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更小;(2)A组使用镇痛药物用量低于B、C组(P<0.05);(3)VAS评分在术后12h内A组低于B、C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上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更适合应用于上腹部腔镜手术患者。
【关键词】腔镜手术;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上腹部腔镜手术虽是微创手术,但是仍存在中重度不等的疼痛,疼痛主要来源于上腹壁切口和内脏痛[1]。
疼痛应激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完善围术期镇痛尤为重要[2]。
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可以减少腹部手术术后疼痛,减少麻醉药物用量[6],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3]。
但临床报道对入路的位点选择没有比较。
现对90例上腹部腔镜手术病患接受不同入路TAPB的过程展开如下汇报。
1.基础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该院行上腹部腔镜手术患者90例,时间分布段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通过随机数字科学分组,即A、B、C组,共90例。
三组病患基础资料对比统一性显示良好。
1.2方法患者入室后行常规监护,于术前行TAPB,单侧用0.25%的罗哌卡因20ml,双侧40ml;30min后测定TAP阻滞平面。
常规全麻诱导,术中全凭静脉维持BIS在40-60。
1.3主要观察标准1)镇痛药物用量;2)MAP数值;3)VAS评分;1.4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6.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并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研究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检验P<0.05认定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管理一直是医生和患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对于产后妇女来说,快速有效的疼痛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术后的舒适度,还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及其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意义。
一、技术原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引导下向腹横肌平面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来精确定位和确保药物的准确输送到目标位置,从而实现对腹部的神经阻滞。
在剖宫产手术中,通过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有效阻断腹壁周围的神经传导,减轻手术区域的疼痛感受,提供持续的术后镇痛效果。
二、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
相比传统的方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具有定位准确、药物输送到位、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好等优点。
在临床操作中,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清晰观察到腹部组织结构,准确定位并精确注射药物,避免了传统方法可能存在的误注、伤神经等风险。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还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和提高镇痛效果,因此备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研究表明,相比传统的疼痛管理方式,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疼痛评分,延长镇痛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传统的疼痛管理方式通常需要采用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等方式,而这些麻醉方式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
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局部阻滞神经传导,避免了全身麻醉的不良反应,降低了麻醉相关的并发症风险。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剖宫产术后,患者需要快速康复,并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有效的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患者早日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9T06:24:13.59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5期作者:庄雁雯[导读]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庄雁雯泉州市丰泽区妇幼保健院362000【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6月-2022年4月收治的78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9)和研究组(n=39),常规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h疼痛评分为(2.20±0.84)、术后4h疼痛评分为(1.84±0.66)、术后8h疼痛评分为(1.64±0.50)、术后12h疼痛评分为(1.14±0.47),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 <0.05)。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入室时的HR、MAP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切皮时、气腹建立、拔管时,研究组患者HR、MAP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术后镇痛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妇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妇科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手段,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腹部区域进行良好镇痛、肌松,常用的麻醉方式是全身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1]。
但是,临床研究显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单纯的利用全身麻醉具有一定局限性,部分敏感患者术后会受到牵拉刺激、手术疼痛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无法缓解患者术后疼痛[2]。
近几年,随着麻醉技术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被广泛应用到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腹部镇痛效果,且准确性较高。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这是一种新兴的镇痛技术,主要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术后会伴随着疼痛,尤其是在剖宫产切口处。
传统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口服镇痛药物和静脉输液,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限制,如患者可能出现镇痛药物不良反应,或者需要经常给予药物,无法长时间提供充分的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镇痛技术。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来引导针头准确注射麻醉药物的技术。
它利用超声波仪器来实时显示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包括腹横肌平面,以及腹横肌与腹直肌之间的间隙。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超声图像来确定针头的位置和深度,从而准确注射麻醉药物。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注射过程,减少了误刺的风险,可以更精确地定位麻醉药物的作用部位。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主要是通过在腹横肌平面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来产生镇痛效果。
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路线来减轻疼痛感。
在剖宫产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切口疼痛。
而这种技术可以准确地靶向切口附近的神经,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来实现切口镇痛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镇痛,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技术。
它通过超声引导下的针头定位来准确注射麻醉药物,从而实现切口附近神经的阻滞,减轻疼痛感。
这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简单易学、安全可靠,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将会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