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一年级下册《飞呀飞》表格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音乐《飞呀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飞呀飞》,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能力目标: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飞呀飞》的背景及创作特点,学习简单的音乐术语。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歌曲《飞呀飞》。
2.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培养音乐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附点音符的演唱。
2. 歌曲中抒情部分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钢琴。
3. 歌谱。
4. 录音机、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飞呀飞》,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新歌教学:(1)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风格。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
3. 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节奏错误。
(2)教师挑选学生代表进行演唱,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飞呀飞》的特点及演唱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加强音乐实践。
6.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欣赏其他关于飞行的歌曲,如《小鸟天堂》、《飞翔的天空》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飞行主题的创意活动,如绘画、舞蹈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七、课堂互动:1. 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关于飞行的知识,如飞机、鸟类的飞行原理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关于飞行的趣事或梦想,增进课堂氛围。
八、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发音、节奏、音准等方面。
2. 学生互评,鼓励彼此进步。
3. 家长评价,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延伸:1. 组织课后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第六课飞呀飞教学目的:一、开阔视野、发挥想象,认识什么东西能飞,怎样飞?学生进行学习模仿、感受大自然的美;二、学唱歌曲〈〈飞呀飞〉〉,学跳集体舞〈〈雁儿飞〉〉。
教学难点:学跳集体舞。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飞呀飞〉〉;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具准备:CAI课件、各种鸟类的小图片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六课飞呀飞3课时教案设计一、师生问好:1、发声练习:1 = F 3/45 3 5 | 3 — 2 | 16 3 | 2 —— |5 3 5 | 3 — 2 | 16 3 | 1 —— |3 2 3 | 1 1 6 | 1 5 3 | 2—— |3 2 3 | 5 6 5 | 3— 2 | 1 6 3 | 1 ——|U要求:气息连贯;声音柔美圆润。
1、节奏与视唱:1 = C 3/4X X X | X — | X X X X | X — |1 4 6 | 5 — | 1 1 1 6 | 5 — |要求;掌握节奏与视唱。
2、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
二、新课导入:师:大家想想什么东西能飞?生:鸟、蝴蝶、鹰……师:要是我们都能有一对翅膀飞上天,你想干什么?生:……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飞呀飞〉〉1、师范唱,活泼欢快的;2、视唱乐曲,分乐句进行;3、师生接唱;4、注意声音的清亮,随琴视唱;5、请个别学生视唱;6、随琴全班齐唱;7、情绪引导:师:如果能飞上天能做什么?心情会怎样?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呢?生:柔美、高兴、自豪、洋洋得意……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8、全班合唱:〈〈飞呀飞〉〉三、小结课堂:随琴声出教室。
第二课时一、师生问好:1、发声练习;2、小律动;3、音阶视唱。
二、节奏与视唱:1 = F 3/4X X X | X — X | X X X | X —— | X X X |5 6 5 | 1 — 5 | 3 2 1 | 5 —— | 17 6 |X— X | X —— | X X X | X X X | X —— |5— 3 | 2 —— | 3 2 1 | 5— 2 | 1 —— |要求:1、划拍;2、拍击;3、随琴用U视唱;4、边划拍边唱。
《飞呀飞》教案《飞呀飞》教案(精选22篇)《飞呀飞》教案篇1活动名称:《飞机飞啊飞》活动领域:语言领域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直升机和普通飞机的不同之处。
2、通过观察,能说出直升机的.主要用途。
3、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发展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能说出直升机和普通飞机的区别。
活动难点:能说出直升机的主要用途。
活动准备:飞机、直升机图片,PPT,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活动开始:听音乐入场《谁会这样》。
一、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模仿了哪些小动物?除了小鸟能在天空中飞?还有什么能在天空中飞呢?(幼儿自由回答)活动进行:二、提问幼儿在哪里见过飞机和直升机?(幼儿自由回答)三、播放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1、说一说直升机和普通飞机的区别。
2、哪一种飞机搭载的人多?四、播放视频,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1、它们是怎样起飞的?两者有什么区别?2、它们都有什么用途?五、出示PPT图片,请幼儿讨论并说一说图中直升机的用途。
六、教师小结。
活动结束:七、送小礼物(飞机头饰),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节奏模仿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飞呀飞》教案篇2【活动目的】喜欢听唱歌曲,愿意参与游戏,能根据歌词内容表演。
【活动准备】小鸟头饰【活动过程】一、复习律动,稳定情绪1、律动:坐好来2、律动:小手爬二、故事引入,引起兴趣师:树林里住着鸟妈妈一家,有一天,鸟妈妈对宝宝说:“宝宝们,今天我们出去练习飞,你们要认真练习,跟着妈妈,妈妈说回家了就赶快飞回来,别让大老鹰给抓走了。
”宝宝们都说好。
鸟妈妈带着鸟宝宝飞呀飞,宝宝们都很能干,跟着妈妈,捉了许多虫子,吃得饱饱的'。
妈妈说回家就跟着妈妈一起回家了。
三、学习歌曲及游戏1、教师示范游戏。
“椅子是我的家,我现在要出去玩了······2、幼儿学习唱歌。
在原地边唱边做动作。
3、幼儿跟着教师以椅子为家,边唱边玩游戏。
玩游戏2—3次。
四、教师带孩子到户外自由学小鸟飞。
一年级音乐下册飞呀飞(第一课时)教案湘教版5篇第一篇:一年级音乐下册飞呀飞(第一课时)教案湘教版飞呀飞(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飞呀飞》教学目标:1.对自然界中“飞”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学会演唱《飞呀飞》,并大胆、主动地参与《飞呀飞》的歌词创编活动。
3.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大胆、主动地参与《飞呀飞》的歌词创编活动。
2.能积极参与集体舞的动作与队形设计,体验与他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安静的排队上下楼梯2.听曲律动进入教室3.师生问好二、学习过程1.情境导入 2.学唱新歌1)听赏音乐2)感受歌曲的情绪,听音乐自由的律动3)启发小朋友用象声词和动作,伴随歌曲的旋律,有感情地模唱。
如:小鸟的“喳喳”、飞机的“嗡嗡”等4)学唱歌词时,采用师生对唱进行:例如——师:“飞呀飞呀,谁能—飞” 生:“小鸟能飞。
” 师:“小鸟怎么飞?” 生:“拍着翅膀飞呀飞。
”5)轻声哼唱歌词,身体随动6)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7)启发学生大胆、主动地参与歌词创编活动 8)自由的进行自评、互评与他评三、唱着歌离开教室第二篇:一年级音乐下册飞呀飞(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音乐下册飞呀飞(第二时)教案飞呀飞(第二时)教学内容:学习集体舞《雁儿飞》。
教学目标:复习歌曲2参与集体舞《雁儿飞》的动作与队形设计,体验与他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乐趣。
3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积极参与集体舞《雁儿飞》的动作与队形设计,从中体验乐趣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安静的排队上下楼梯。
2听曲律动进入教室。
3师生问好。
二、学习过程复习歌曲《飞呀飞》2歌表演《飞呀飞》3集体舞《雁儿飞》(1)介绍大雁:大雁是侯鸟,一到冬天就成群结队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又飞回来。
大雁飞时由一只头雁带领着,常常飞成“一”字形、”人”字形,队伍整齐而美丽。
所以人们把大雁称为团结、友爱、守纪律的鸟儿。
飞呀飞音乐教案飞呀飞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唱出《飞呀飞》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模仿飞行的动作,增加身体协调能力。
3.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飞行的喜爱。
教学准备:1. 《飞呀飞》歌曲2. 音乐播放器3. 整理好的教室空间,以方便学生进行动作表达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最喜欢的飞行工具,例如飞机、气球、风筝等。
- 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飞行的有趣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歌曲:- 播放《飞呀飞》歌曲,让学生先聆听。
- 逐句教授歌曲歌词,帮助学生理解并跟随唱歌。
3. 动作表达:- 音乐播放时,引导学生模仿飞行的动作,例如展翅飞翔、腾空跳跃等。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飞行的乐趣。
4. 创作:- 给学生一些材料,例如纸、彩笔等,让他们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飞行工具。
- 鼓励学生用音乐、舞蹈或者其他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飞行的喜爱。
5. 练习与展示:- 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展示自己的创作,并给予肯定和反馈。
- 组织全班学生一起表演《飞呀飞》歌曲和创作的动作表达,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合作创作一段舞蹈,配合《飞呀飞》的音乐。
2.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的飞行工具,并分享给整个班级。
3. 组织学生参观机场、飞机博物馆等地,并让他们亲眼看到飞行工具。
评估与反馈:1. 在学生表演时观察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对动作的准确性,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学生的创作作品可以作为评估的一部分,评价他们对飞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飞行工具的描述和分享也可以作为评估的一部分,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飞呀飞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飞呀飞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飞”这个词汇的含义。
2. 学生能够掌握“飞”字的发音和书写。
3. 学生能够运用“飞”字构成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4.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对“飞”字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单词卡片:飞、鸟、风、飞机、风筝3. 彩色纸、剪刀、胶水4. 教学游戏材料:飞行棋或飞行主题的拼图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制作一张大海报,上面写着“飞呀飞”,并贴在教室的显眼位置。
让学生注意到这个海报,并鼓励他们猜测“飞”是什么意思。
词汇学习:2. 准备单词卡片,分别写上“飞、鸟、风、飞机、风筝”这五个单词。
展示卡片,依次发音并让学生重复跟读。
解释每个词汇的意思,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图片配对活动。
发音和书写练习:3. 在黑板或课件上展示“飞”字的形状,并重复发音。
让学生模仿发音,注意发音的正确性。
然后,教导学生如何书写“飞”字的笔画顺序和技巧。
学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写在纸上,直到掌握为止。
词语和句子构建:4. 利用词汇卡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构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如“飞鸟”、“风筝飞”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游戏和活动:5. 制作简易的飞行棋或飞行主题的拼图,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对“飞”字的记忆和理解。
游戏中可以加入一些问题或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飞”字进行回答或表达。
拓展应用:6.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与“飞”相关的事物或现象,并与同学分享。
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关于“飞”的小报告或展示。
评估与总结:7. 进行简单的课堂评估,例如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案扩展:1. 可以通过音乐、舞蹈或手工制作等方式,进一步拓展“飞”字的学习内容。
2. 可以引入一些与“飞”字相关的故事或诗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飞呀飞》
教学目的
1.能用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飞呀飞》。
2.通过不同情绪的音乐,感受“飞”,表现“飞”,并对自然界、生活中的“飞”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胆参与创编活动。
3.积极参与本课的评价活动,能够愉快与他人合作,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过程
1.听音乐,感受大雁飞
2.听音乐,感受小鸟飞
师: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鸟也飞来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和小鸟一起飞吧!
生:听《飞呀飞》,模仿小鸟飞。
师:这次飞和刚才模仿的大雁飞,有什么不同?
二、学唱《飞呀飞》
1.学习歌词
(1)师: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来学一首“小鸟飞”的儿歌吧!(板书出示第一段歌词。
)
(2)老师有节奏地教读第一段歌词,生有节奏地学读第一段歌词。
(3)老师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熟记歌词。
师:你们看,这又是谁来了?(出示纸飞机)
生:飞机飞来了!
师:小鸟拍着翅膀飞,飞机又是怎样飞呢?
生:飞机是伸直翅膀飞的。
(4)完整有节奏地朗读《飞呀飞》
2.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还有小朋友会唱呢!不信,你们听听!
(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清唱歌曲。
(2)在学唱过程中,老师及时纠正错误,反复演唱。
(3)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4)情感处理
师: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如果你是一名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上翱翔,你觉得怎么样?
生:(略)
引导学生神气、自豪地演唱歌曲第二段。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好!我也忍不住要来唱一唱了。
(师生一问一答演唱)
三、创编“飞”。
一年级音乐下册飞呀飞(第一课时)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飞呀飞》,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 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
3. 通过对歌曲《飞呀飞》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育他们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飞呀飞》。
2.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音准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钢琴。
3. 歌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飞呀飞》,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美妙。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中都有哪些飞行动物?”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飞呀飞》,教唱旋律,讲解歌词的含义。
3. 练习唱歌: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4.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
5. 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飞行动物,用歌曲《飞呀飞》的旋律表演。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飞呀飞》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飞呀飞》,并尝试用歌曲的旋律表演。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比一比谁唱的歌曲《飞呀飞》更动听。
2.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共同欣赏学生演唱的歌曲《飞呀飞》。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八、课程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飞呀飞》的表现。
2. 学生对歌曲《飞呀飞》的节奏变化和音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讨论、表演等。
九、教学内容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与飞行动物相关的歌曲,如《小鸟》、《蝴蝶》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了解更多关于飞行动物的知识。
十、教学资源1. 互联网上相关的音乐教学资源。
《飞呀飞》教案《飞呀飞》教案(精选24篇)《飞呀飞》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能力目标 :能用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飞呀飞》。
2. 情感目标 :通过不同情绪的音乐,感受 " 飞 " ,表现 |" 飞 " ,并对自然界、生活中的 " 飞 " 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胆参与创编活动。
3. 学习目标 :积极参与本课的评价活动,能够愉快地与他人合作,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设想本课以 " 飞 " 为情境主线,通过感受飞——学习飞——创编飞——表现飞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唱歌曲《飞呀飞》,积极主动地参与《飞呀飞》的创编活动和表现活动,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用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飞呀飞》。
教学难点《飞呀飞》的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入"感受飞"1、听音乐进教室,播放《飞呀飞》的音乐伴奏两遍师:小朋友们,现在就让我们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进我们的音乐教师吧,你想怎么飞都行,带上你的笑容,我要看看谁的笑容最美,谁飞得最漂亮!2、师生问好(用强弱不同的节奏问好)导学研究二、新课导入师:刚刚我们的小鸟都飞得非常漂亮,我想采访采访咱们的小鸟,说说你是怎样飞的?生:师:恩。
它是拍着翅膀飞的。
飞呀飞呀谁能飞?小鸟怎样飞?引导学生说出:小鸟能飞。
拍着翅膀飞呀飞,飞呀飞。
三、学歌词师:对拉,小鸟是拍着翅膀飞的,唐老师把咱们的回答串成一首儿歌,你听听,教师拍手念儿歌: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能飞?小鸟能飞,小鸟怎样飞?拍着翅膀飞呀飞,飞呀飞1 )分句学儿歌学两遍师:请小朋友们把能变出任何节奏的小手拿出来。
跟唐老师一起来学习吧!2 )师问生答(个别、整体)师:(边拍节奏。
边说)下面,我提问,请你回答"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能飞?生:小鸟能飞师:小鸟怎样飞?生:拍着翅膀飞呀飞,飞呀飞。
小学音乐【飞呀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飞呀飞】,感受音乐的快乐和飞翔的主题。
2. 培养学生用自然的音色、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体会飞翔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飞呀飞】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2. 学生对飞翔主题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飞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飞翔的感觉和经历,激发学生对飞翔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歌曲【飞呀飞】,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在唱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演唱,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 创意表达: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动作、表情和歌声来表达飞翔的感觉。
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其他组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为歌曲【飞呀飞】进行伴奏。
2. 学生自由组合,创作一段舞蹈,表达飞翔的感觉。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七、课堂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飞呀飞】,并尝试用家庭器材如椅子、床等制作简单的飞翔装置,拍摄视频或照片,下节课进行分享。
2. 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观察孩子的练习过程,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签字确认。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演唱、创意表达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
3. 家长评价:教师根据家长的评价意见进行综合评价。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的教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