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花未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0.4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语文花未眠同步练习4一、反复阅读课文第9段,根据文中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并发挥想像,用文字或画笔描绘你心中的日本京都晚霞图。
二、自然是美的,请说说你感受到的自然美,好吗?三、课外阅读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作品,以“走近川端康成”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四、学习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五、课余时间搜集中外作家中以人为的方式结束一生的事例,并思考其中的原委。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为题,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老舍:《茶馆》《骆驼祥子》三毛:《撒哈拉沙漠》海明威:《老人与海》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茨威格:《象棋的故事》《世界上最美的坟墓》川端康成:《雪国》《伊豆的舞女》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傅雷:《傅雷家书》他们或者由于精神的极度空虚和迷惘,或者由于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或者由于自己的思想与社会不可调和……他们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六、开放探究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
关于树的随想站在山野的坡地上,独自以天空为背景的一棵树是孤独的。
尤其是日落时分,极目是一片竭尽绚烂的最后的红。
那树沐着余晖,仿佛一个眼睛盛满忧伤的人,心底怀藏着最后的希冀,等待着始终没有出现的另一个人。
我站在乡村的暮色中与一棵树遥遥相对。
我们在彼此的身影中读出了孤独。
两年前的夏天,我一个人在临海的断崖上看海。
目光垂落的时候,发现崖底有两棵并肩的松树。
海浪像顽皮的孩子从天边嬉闹着纷涌过来,树就像两个慈祥的老人迎接着孩子们。
与大海的空阔和喧闹相对应的,是树的平和与宁静。
我极目远望着这对饱经风霜的情侣,他们在海边看日升日落,听时间在风中滑翔。
你们不冷吗当寒潮在黑暗中逼近是风雪沉沉地压过海面在岩石下你们握紧了根心与心互相取暖我习惯于把树想像成一个jiān()默而内心丰富的人。
它站立在时空的地平线上,在天空和大地之间以孑然的身影演绎着生命的四季。
从第一片绿叶的萌芽到最后叶子的凋零,循环往复,树经历着生命的茂盛至衰败的轮回。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有关花未眠的阅读答案花未眠川端康成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
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
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这是他临终的话。
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
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
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
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
不仅限于花。
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
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
倾听花开的声音——《花未眠》赏析郁达夫说现代散文特征之一就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的确,日本川端康成的散文也体现了这样一种特征。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作者思考的问题确实是微不足道,但他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是不可思议的。
在《花未眠》这篇说理散文中,作者用温情的笔调雕琢了一花一世界;用微妙的内心感受经营了一语一智慧;用流动的思绪铺衍了一篇一人生,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小散文大境界的完美结合。
说它小散文,起文真的很“漫不经心”,作者在凌晨四点发现了未眠的海棠花,这实在是小事一桩。
然而这位在深沉思考中透着唯美表达的东方大文豪,他那心灵思考行而上的高度和满蕴诗意的审美文化锐角却决定了他看取发现世界的独特方式:他发现未眠的海棠花在寂静的凌晨孤芳自赏,盛放的海棠花具有一种忧伤的美。
而且对于这一微小的景观,作者还感受到了“自然美的无限,人感受美的有限,甚至雷诺阿和米开朗琪罗这两位大师也不例外”。
可能静谧的花之夜更有利于作者精神世界的舒展,面对这平淡无奇的风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却捕捉到了未眠海棠花的文化质感:“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增长。
”我们说虽然美的接受不需要任何的毅力,但自然之美却还是不那么容易被我们的心灵轻易所收藏。
也许,正是自然之美有时在于它的外表并不那么绚烂,所以我们才会对未眠海棠花自然生命过程有了漠视和审美的无情剥夺,从而使未眠海棠花的个体生命之美得不到充分的欣赏。
在花未眠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作者没有区分生命价值的尊卑序列,而是充满了对所有生命的敬畏,并由景入情地联想到“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那就进一步接近死亡”,联想到“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这里,作者的联想不仅仅审视了人类感受美的有限性,更是对生命意识的关注,正如黑格尔所说美的本质是那种直接触动了我们心灵自身内在独立生命之意味。
而凌晨美丽盛放的海棠花之所以具有忧伤的美,这是作者看到了生命本质力量之美的无比脆弱。
端午散文阅读练习答案《海棠花未眠》参考答案1. B (A项,选文未涉及“托物言志”,也没有谈“自己的生活没有诗意”;C项,选文并未体现“生活艰辛”;D项,文中“我”是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否定“花‘睡眠’”这个命题的。
)2.作者认为过分计较花的“睡眠”是多事之举。
①花的“睡”与“眠”有自己的作息规律。
川端康成笔下的“花未眠”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与海棠是否真的未眠无关。
②生活中能否发现“花未眠”之类的现象取决于人是否有诗意,而不在花本身的“睡”与“眠”。
所以,不必过分计较花的“睡眠”。
3 ①从结构上看,“海棠花未眠”是文章行文的线索,整篇文章围绕作者读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的所思所感展开。
②从内容上看,探究“海棠花未眠”是行文的重点,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探究花的“睡醒之辩”,表现的是自己对“海棠花未眠”的理解。
③从主旨上看,“海棠花未眠”暗含主旨,代表的是对诗意生活的追寻。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探究花的“睡醒之辩”的过程,恰是追寻诗意的过程。
《窗子以外》参考答案1.B(“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不对,原文结尾说“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的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2.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解析:本题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
3.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约束;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
花未眠测试题及答案课后巩固梯级演练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神龛(kān)凝视(nín�溃�邂逅(xiè)吓了一跳(hè) B.拙劣(zhuó)狗崽(zǎi)绽放(zhàn)迥然不同(jiǒn�溃� C.红釉(yòu)渗入(shèn)一模一样(mó)陶冶(yě) D.拜谒(yè)翌日(yì)凄惨(cǎn)凌晨(lín�溃�解析:A项,“吓了一跳”的“吓”读“xià”;B项,“拙劣”的“拙”读“zhuō”;C项,“一模一样”的“模”读“mú”。
答案:D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绽放盛名名盛古迹陶冶情操 B.凄惨石膏头发蓬乱宵烟弥漫 C.拜谒忧患亨尽天年天灾人祸 D.脸型翌日相形见绌异军突起解析:A、B、C三项各有一个错字,依次应改为:名胜古迹、硝烟弥漫、享尽天年。
答案:D 3.依次填在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说话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
凡有______________的发音器官的人都能说话,人通过说话表达思想,沟通思想,______________感情,以协调人际关系,______________社会交往,______________人类文明的进步。
A.健康交流促使推进 B.健全交换促使推动 C.健康交换促进推进 D.健全交流促进推动解析:“器官”只能说“健全”。
“交流”用于抽象的概念,“交换”用于具体的事物。
“促进”强调向好的方面发展。
答案:D 4.(2006广州模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据报道,友邦保险代理人不得私自设置网页对保险产品进行说明,凡有关保险的说明,必需链接到该公司官方网站。
B.那些贪污腐败分子是远远不会满足于合法收入的,他们总是要挖空心思,利用一切机会大搞特权,以捞取更多财富。
花未眠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美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件细小的东西都可能引发人的美感,但美的获得又是需要有一定的心灵感应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美好的春色,悦耳的鸟鸣,却因杜甫的感时恨别而变得泪痕点点,心惊胆颤;“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透着光泽的海棠花,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苏轼却因有怀才不遇的心境,才有了夜深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不忍让花睡去的超常举动。
事实上,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大师都在用智慧解读着自然,诠释着生命。
今天我们来看看,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是如何透过他邂逅的未眠的海棠花去追寻生命,扣问生命的。
Œ感悟课程新理念文题背景感悟【走近作者】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
幼年时父母、祖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抚养,在孤独中长大。
他的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反地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
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
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开始他的作家生涯。
小说《伊豆舞女》(1925)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
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
这些作品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虽然一度成为新感觉派的中坚,但他继承了大和民族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
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
川端康成文学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表现了人文理想主义精神、现代人的理智和感觉,同时导入深层心理的分析,融汇贯通日本式的写实主义和东方式的精神主义。
高中语文花未眠同步练习3一、选择题1、下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A 壁龛.(kān)邂逅..(xiè hòu)陶冶.(yě)B拙.劣(zhuō)翌.日(yì)拜谒.(yè)C釉.彩(yòu)迥.然(jǒng)檐.头(yán)D、步履.(lǔ)隽.永(jùn)撅.人(juē)2、最能概括《花未眠》主题的一项是()A.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B.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C.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欣赏自然美是重要的D.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与反复陶冶所得3、①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海棠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对其原因分析毫无依据的一项是()A.海棠本与哀伤无关,作者说它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他孤独、忧郁、颓丧的心理不无关系。
B.海棠花生就一副哀伤的模样,盛开以后更加明显,进而触及作者心理,引发作者共鸣,所以,有一种哀伤的美。
C.作者偶然发现平时熟视无睹的海棠非常美丽,顿时产生歉疚之情,因而觉得海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D.作者以为海棠夜里开花无人欣赏,今天发现她非常美丽,顿生怜悯之情,进而觉得海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反映了他消极的思想。
B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往往是落后的,迟钝的。
C作者认为美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
D欣赏美需要特定的时间、地点等条件。
E.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是因为他比真花美。
二、阅读《花未眠》全文完成下列训练题5.(1)第二段中“我”为什么“大吃一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八段中“我”又为什么“吓了一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在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文章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朵花也是好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以“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头,但文章内容却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作者其实是要强调对“微不足道”的现象的“发现”与“思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花未眠
[日]川端康成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
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
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这是他临终的话。
米开朗琪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
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治的。
比如惟一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
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
不仅限于花。
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
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
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
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
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
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
不仅限于花。
我家的狗产崽,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小形象,我吓了一跳。
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
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
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赏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
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幕的名茶碗。
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
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坂本繁二郎的画来。
那是一幅小画。
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
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入我的心,坂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
在日幕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
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
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
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
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
岚山总是美的。
自然总是美的。
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所以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有删节)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开篇和结尾都写到凌晨四点发现海棠花未眠,但叙述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富于变化。
B. 作者认为凌晨四点盛放的海棠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后文雷诺阿、米开朗琪罗的话说法不同,但意思差不多。
C. “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作者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画中的花更美,更能给人美的启迪。
D. 文章叙事跌宕起伏,写发现花未眠是这样,用生活中看见小狗形象“我吓了一跳”来表现宗达的写实精神也是这样。
5. 发现花未眠这一众所周知的现象,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和思考?请简要概括。
【答案】
4. C
5.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艺术美和自然美是相通的,能够彼此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