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算法之蚁群算法
- 格式:pptx
- 大小:381.75 KB
- 文档页数:21
蚁群算法目录1 蚁群算法基本思想 (1)1.1蚁群算法简介 (1)1.2蚁群行为分析 (1)1.3蚁群算法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想 (2)1.4蚁群算法的特点 (2)2 蚁群算法解决TSP问题 (3)2.1关于TSP (3)2.2蚁群算法解决TSP问题基本原理 (3)2.3蚁群算法解决TSP问题基本步骤 (5)3 案例 (6)3.1问题描述 (6)3.2解题思路及步骤 (6)3.3MATLB程序实现 (7)3.1.1 清空环境 (7)3.2.2 导入数据 (7)3.3.3 计算城市间相互距离 (7)3.3.4 初始化参数 (7)3.3.5 迭代寻找最佳路径 (7)3.3.6 结果显示 (7)3.3.7 绘图 (7)1 蚁群算法基本思想1.1 蚁群算法简介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rothrim ,ACA )是由意大利学者多里戈(Dorigo M )、马聂佐( Maniezzo V )等人于20世纪90初从生物进化的机制中受到启发,通过模拟自然界蚂蚁搜索路径的行为,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
该算法用蚁群在搜索食物源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寻优能力来解决一些系统优化中的困难问题,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模仿蚂蚁依赖信息素,通过蚂蚁间正反馈的方法来引导每个蚂蚁的行动。
蚁群算法能够被用于解决大多数优化问题或者能够转化为优化求解的问题,现在其应用领域已扩展到多目标优化、数据分类、数据聚类、模式识别、电信QoS 管理、生物系统建模、流程规划、信号处理、机器人控制、决策支持以及仿真和系统辩识等方面。
蚁群算法是群智能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种主要算法。
1.2 蚁群行为分析EABCDF d=3d=2 m=20 t=0AB C Dd=3d=2 m=10 m=10t=11.3 蚁群算法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想用蚂蚁的行走路径表示待优化问题的可行解,整个蚂蚁群体的所有路径构成待优化问题的解空间。
路径较短的蚂蚁释放的信息量较多,随着时间的推进,较短路径上积累的信息浓度逐渐增高,选择该路径的蚂蚁个数愈来愈多。
蚁群算法原理及其应用1.介绍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基于群体智能的一种优化算法,它是由蚂蚁觅食行为得到的灵感而设计的。
它通过模拟蚂蚁觅食时的信息素传递、挥发和追随机制,以寻找最优解,在优化搜索问题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效率和准确率。
蚁群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模拟蚂蚁觅食时的联合行为,来寻找最优解。
在蚂蚁觅食的过程中,蚂蚁们会释放信息素,并且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追随信息素浓度最高的路径。
最终,所有蚂蚁都会找到最短路径,这是通过信息素的积累实现的。
同样的,蚁群算法也是通过信息素的积累来找到最优解。
2.蚁群算法工作原理蚁群算法是基于蚂蚁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模拟蚂蚁的联合行为寻找最优解。
其过程可以分为蚂蚁编号、路径选择、信息素更新三个阶段。
蚂蚁编号:首先,将每只蚂蚁进行编号,这个编号的目的是为了标识蚂蚁,以便于后面对信息素的更新和路径选择进行控制。
路径选择:在路径选择过程中,每只蚂蚁都会根据自己当前的位置,以及路径上已有的信息素浓度等因素,选择一条路径进行行走。
在这个过程中,蚂蚁们会保留走过的路径,并且释放信息素。
信息素更新:在信息素更新过程中,所有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都会发生变化,其中信息素的浓度会受到蚂蚁在路径上的行走距离、信息素挥发率、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所有蚂蚁行走结束后,信息素更新过程便开始了。
3.蚁群算法的应用领域蚁群算法在解决优化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其能够用于很多领域。
以下是蚁群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举例:(1)路径规划领域蚁群算法可以应用在路径规划领域中,用于求解最短路径和最优路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蚁群算法在公共交通网络、航空路线规划、车辆路径优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
(2)组合优化领域蚁群算法在组合优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解决如旅行商问题、装载问题、集合划分问题等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
(3)机器学习领域蚁群算法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包括聚类、分类、特征选择等方面。
2.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蚁群优化算法是摹拟蚂蚁觅食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群集智能算法。
蚂蚁在觅食过程中能够在其经过的路径上留下一种称之为信息素的物质,并在觅食过程中能够感知这种物质的强度,并指导自己行动方向,它们总是朝着该物质强度高的方向挪移,因此大量蚂蚁组成的集体觅食就表现为一种对信息素的正反馈现象。
某一条路径越短,路径上经过的蚂蚁越多,其信息素遗留的也就越多,信息素的浓度也就越高,蚂蚁选择这条路径的几率也就越高,由此构成的正反馈过程,从而逐渐的逼近最优路径,找到最优路径。
蚂蚁在觅食过程时,是以信息素作为媒介而间接进行信息交流,当蚂蚁从食物源走到蚁穴,或者从蚁穴走到食物源时,都会在经过的路径上释放信息素,从而形成为了一条含有信息素的路径,蚂蚁可以感觉出路径上信息素浓度的大小,并且以较高的概率选择信息素浓度较高的路径。
蚁穴食物源AB 15cm(a) 蚁穴 1 2 食物源A B (b)人工蚂蚁的搜索主要包括三种智能行为:(1)蚂蚁的记忆行为。
一只蚂蚁搜索过的路径在下次搜索时就再也不被该蚂蚁选择,因此在蚁群算法中建立禁忌表进行摹拟。
(2)蚂蚁利用信息素进行相互通信。
蚂蚁在所选择的路径上会释放一种信息素的物质,当其他蚂蚁进行路径选择时,会根据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进行选择,这样信息素就成为蚂蚁之间进行通信的媒介。
(3)蚂蚁的集群活动。
通过一只蚂蚁的运动很难达到事物源,但整个蚁群进行搜索就彻底不同。
当某些路径上通过的蚂蚁越来越多时,路径上留下的信息素数量也就越多,导致信息素强度增大,蚂蚁选择该路径的概率随之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该路径的信息素强度,而通过的蚂蚁比较少的路径上的信息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挥发,从而变得越来越少。
3.3.1蚂蚁系统蚂蚁系统是最早的蚁群算法。
其搜索过程大致如下:在初始时刻,m 只蚂蚁随机放置于城市中,各条路径上的信息素初始值相等,设为:0(0)ij ττ=为信息素初始值,可设0m m L τ=,mL 是由最近邻启示式方法构造的路径长度。
蚁群算法原理一、什么是蚁群算法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是一种仿生智能算法,它模拟蚂蚁搜索食物的行为,从而解决多种优化问题。
该算法旨在建立蚂蚁在搜索空间中的路径,并在这些路径上传播信息,从而使蚂蚁在搜索空间中最终能够找到最优解的路径。
二、蚁群算法的原理1、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蚁群算法建立在模拟生物天性的基础上,它的基本原理如下:蚂蚁在搜索过程中会搜索出一系列可能的路径,当它们回到搜索起点时,会把它们走过的路线信息传给其它蚂蚁,然后其它蚂蚁据此搜索出其它可能的路线,此过程一直持续,所有蚂蚁在搜索空间中随机探索,把自己走过的路线都留下越多的信息,这样就把多条路线的信息逐渐累积,最终能够找到最优解的路径,从而解决优化问题。
2、蚁群算法的过程(1)协作首先,许多蚂蚁在搜索空间中进行协作,它们在这个空间中进行随机搜索,并尝试找到最优解的路径。
(2)共嗅搜索过程中,蚂蚁会随机尝试搜索各种可能的路径,并在路径上沿途留下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就是蚂蚁在搜索过程中搜集到的数据,以这些数据为基础,一方面蚂蚁能够自动判断路径上的优劣,另一方面其它蚂蚁也可以共享这些信息,从而改进和优化搜索效率。
(3)路径搜索蚂蚁在搜索过程中会随机尝试搜索所有可能的路径,它们也会把自己走过的最好的路径留下,这个路径就是最后需要搜索的最优路径,当蚂蚁搜索完毕时,就能够把这条最优路径传给其它蚂蚁,从而解决优化问题。
三、蚁群算法的优势1、收敛性好蚁群算法拥有良好的收敛性,它可以较快地找到最优解。
2、实现简单蚁群算法实现简单,只需要定义蚂蚁在寻找最优路径时的行为模型即可,无需定义较多的参数,因此能够大大减少计算量。
3、鲁棒性高蚁群算法的鲁棒性很高,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局部最优路径,从而更容易达到全局最优路径。
四、蚁群算法的应用1、旅行商问题蚁群算法可以用来解决旅行商问题,即给定一组城市,求解访问相关城市的最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