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13.05 KB
- 文档页数:1
三种公式解决植树问题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一类植树问题,这种题目没有什么花哨的解题技巧,而是利用对应的公式便可以很容易的解答,那么,接下来就帮考生总结一下植树问题所用到的公式以及怎么应用。
一、植树问题公式:线性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环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楼间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二、例题讲解例1、有一条大街长20米,从路的一端起,每隔4米在路的两侧各种一棵树,则共有多少棵树?()A.5棵B.4棵C.6棵D.12棵解析:我们看这道例题,这是线性植树问题,套用公式棵数=总长÷间隔+1,即棵数=20 ÷4+1=6棵,这是路的一侧,那么两侧都应该种上树,所以总共应种6×2=12棵,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例2、一个四边形广场,它的四边长分别是60米,72米,96米,84米,现在四边上植树,四角需植树,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那么至少要种多少棵树?()A.22棵B.25棵C.26棵D.30棵解析:题目中的情况属于环形植树问题。
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那么至少要种多少棵树,就需要使得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最大就可以了,那么就是要求四边长的一个最大公约数,60,72,96,84的最大公约数是12,那么套用公式棵数=总长÷间隔,棵数=(60+72+9 6+84)÷12=26棵,所以选择C选项。
例3、两棵杨树相隔165米,中间原本没有任何树,现在在这两个树之间等距离种植32棵桃树,第1棵桃树到第20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A.90B.95棵C.100棵D.ABC都不对解析:题目中的情况属于楼间植树问题。
总长为165米,总共种了32棵桃树,那么可以求出每两棵桃树之间的间隔,套用公式棵数=总长÷间隔-1,32=165÷间隔-1,间隔=5米,那么第1棵桃树到第20棵桃树之间总共包括19个间隔,所以距离为19×5=95米,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第7讲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植树问题(1)两端都栽树的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树)的问题: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植树棵树=间隔数+1(2)两端都不栽树的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树)的问题: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植树棵树=间隔数-1(3)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棵数=间隔数=总距离÷株距三、例题精讲考点一: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典型一】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分钟。
A.7 B.10 C.12 D.14【分析】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锯的次数是(4-1)次,需要6分钟,锯一次用的时间就是6÷(4-1)分钟,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锯的次数是(7-1)次,然后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详解】锯一次用的时间是:6÷(4-1)=6÷3=2(分钟)据7段需用的时间是:(7-1)×2=6×2=12(分钟)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属于植树问题,锯的次数=段数-1是本题的关键。
【典型二】学校要在周长为60米的圆形花坛一周每隔5米摆放一盆栀子花,可以摆放( )盆,每2盆栀子花之间摆放2盆长寿花,需要( )盆。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把圆形花坛可知看作封闭图形,所以摆栀子花的盆数等于间隔数;用花坛的周长除以间隔的米数,即可求出一共需要摆多少盆栀子花。
每2盆栀子花之间摆放2盆长寿花,因为摆长寿花的间隔数与摆栀子花的间隔数相等,用间隔数乘2即可求出需要多少盆长寿花。
【详解】60÷5=12(盆)12×2=24(盆)【点睛】在一个封闭图形里面植树,封闭图形的周长除以间隔距离就是植树棵数。
【典型三】画图,用“〇”表示。
(1)在下面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上摆4盆花,怎样摆需要的花最少?(2)12名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理与复习整理:刘新民一、基础知识整理植树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棵距×间隔数=总距离。
一般分两种情况:(一)、在一条线段上一边植树,有三种情况:1、两端都植的解题方法:棵数=间隔数+1(开头的树);棵距=总距离÷(棵数-1);总距离=棵距×(棵数-1);总距离÷棵距=间隔数2、一端植,另一端不植的解题方法:棵数=间隔数;总距离÷棵距=间隔数;总距离=间隔数×棵距3、两断都不植的解题方法:棵数=间隔数-1(末尾的树);总距离=棵距×(棵数+1);棵距=总距离÷(棵数+1);总距离÷棵距=间隔数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要弄清以下两点:1、是否两旁都要植树,如果两边都植树还要乘2。
2、理清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二)、在封闭图形上植树也有两种情况:1、在曲线图形上植树的解题方法:棵数=间隔数;总距离÷棵距=间隔数;总距离=间隔数×棵数2、在多边形上植树的解题方法:棵数=每边上的树×边数-顶点数注意:在封闭图形上植树相当与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中一端植一端不植的情况。
二、例题讲解:例1:在一条100米的跑道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5m插一面红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面红旗?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属于在一条线段一边植树两端都植的问题,所以红旗的面数=间隔数+1,关键求出间隔数,由于间隔数=总距离÷棵距=100÷5=20(个),那么一共需要准备的红旗数=20+1=21(面)例2:某市政公司要在一条公路两旁等距离安装路灯(两端都不安装),每两盏路灯相隔25m,一共装了40盏灯。
这条路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答:解答这道题应先求出每边装的路灯数,即每边装了40÷2=20(盏),又由于两端不装,那么间隔数应该比路灯数多1,即间隔数=20+1=21(个),再根据“总距离=间隔数×棵距”来算出这条路长,所以这条路长=25×21=525(m)例3:南门幼儿园要在长88m,宽40m的长方形的操场四周栽树,要求四角各栽一棵,并且每相邻两棵树的距离是4m。
【植树问题公式】(1)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路长÷间隔长+1=棵数。
或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植)路长÷间隔长-1=棵数;路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每个间隔长×间隔数=路长。
(2)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路长÷间隔数=棵数;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每个间隔长;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
(3)平面植树问题:占地总面积÷每棵占地面积=棵数植树问题教学反思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
“植树问题”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1.从五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入手,让学生先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棵树=间隔数+1”的规律。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接着出示比较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栽树的方案,让学生在设计的方案中找到规律。
即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这个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2.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与“植树问题”相似的问题,让学生近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
如路旁的路灯、公路中的斑马线、楼梯的台阶、栏杆的铁柱等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
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3.在练习的设计上紧扣中心,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类似问题,这样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
植树问题及间隔的应用【知识点与方法】间隔,我们肯定不陌生,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在数学里同样有很多关于间隔的问题,奥数里最常见的就是——植树、锯木头和时钟等间隔问题。
我们先从生活中最常见的间隔——植树问题讨论。
植树问题分为两大类:封闭线路植树与不封闭线路的植树。
我们可以通过画图来总结一下:(同学们可以举一反三,其实像很多关于插旗的问题和植树是相同的道理)总长=间距×间隔数;间隔数=总长÷间距;1.封闭线路(圆形、椭圆形)植树:棵树=间隔数2.不封闭线路植树:①路的两端都植树:棵树=间隔数+1;②路的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棵树=间隔数;③路的两端都不植树:棵数=间隔数-1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方阵问题:方阵的基本特点是: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锯木头、敲时钟、爬楼梯问题:锯木头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所用的时间与几段木头是没有关系的,而是与锯几次有关系;同样关于时钟上的间隔问题,也是与敲几次钟没有关系,而是几次敲钟之间的间隔有关系。
【例题精选】例1.从公园通往湖心的小岛有一条长900米的小路,在小路的两侧,从头到尾每隔15米栽1棵树,需要多少棵数?课堂练习题:有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根电线杆,可栽多少根电线杆?例2.有12名小学生站成一排,要求在每两名小学生中间放2盆花,需要摆放几盆?课堂练习题:1.一段长200厘米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2.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问从第1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例3-1.某城市举行马拉松长跑比赛,从体育馆出发,最后再回到体育馆,全长42千米,沿途等距离设茶水站7个,求每两个相邻的茶水站的距离?例3-2.马路的一边每相隔9米栽有一棵柳树.张军乘汽车5分钟共看到501棵树.问汽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课堂练习题:1.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
2020-2021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七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点归纳】1、方法:化大为小或化繁为简,画图,列表,再总结应用2、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两端插旗......)(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3)、一端栽一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间隔数=棵数(类似问题有:敲钟听声,上楼时间.....)3、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4、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单边边长=(最外层数目+4)÷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5、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6、过桥问题: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速度=总长÷时间7、出租车计费(信件邮资、洗照片)等问题。
计算时分成两部分。
(1)标准部分。
已经知道总价的,不再计算,不知道总价需计算。
(2)超出部分。
超出数量×超出单价。
最后相加。
【例题精讲】【例1】有一个长120m,宽60m的游状池,先要在离池边4m外围(也是一个长方形)圈上每4m种一棵树,需要()棵树苗.A.45B.46C.90D.98【分析】先把长加上8m,宽加上8m,求出植树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求出它的周长,再除以它的间隔距离4即可.【解答】解:120+4×2=128(m)60+4×2=68(m)(128+68)×2÷4=196×2÷4=98(棵)答:一共需要98棵.故选:D.【点评】围成封闭图形植树时,封闭图形的周长除以间隔距离就是植树棵数,还要注意本题中植树长方形的长和宽要加上两个4m.【例2】把一根长4米的圆木平均锯成3段,每段长米.如果每锯一次要30秒,那么锯完共要60秒.【分析】把一根长4米的圆木平均锯成3段,用木头的总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即可求出每段的长度;锯成3段需要锯2次,用锯一次的时间乘2,就是锯完需要的总时间.【解答】解:4÷3=(米)30×(3﹣1)=30×2=60(秒)答:每段长米.如果每锯一次要30秒,那么锯完共要60秒.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平均分的意义,以及锯木头的问题:锯的次数=锯成的段数﹣1.【例3】叔叔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6分钟,那么将同样的木头锯成9段需要18分钟.×(判断对错)【分析】一根木头锯成3段,锯了:3﹣1=2次,共用了6分钟,那么锯一次用:6÷2=3(分钟);锯成9段,锯了:9﹣1=8次,要用:3×8=24(分钟);据此解答.【解答】解:3﹣1=2(次)9﹣1=8(次)6÷2×8=3×8=24(分钟)即锯成9段需要24分钟,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锯的次数=段数﹣1;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例4】一堆砂石有吨,一辆货车运了12次才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吨?【分析】由题意,用总质量除以运的次数即得平均每次运多少吨.【解答】解:÷12=(吨)答:平均每次运吨.【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及运用.【例5】在720米长的公路两旁从头到尾栽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距离是6米,这条公路上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分析】这是一个植树问题,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两端都要植,棵数=间隔数+1,二是两旁都要植,总棵数=一旁的棵数×2;间隔数是:720÷6=120(个),每侧有树:120+1=121(棵),两旁共有121×2=242(棵);据此解答.【解答】解:720÷6=120(个)120+1=121(棵)121×2=242(棵)答:这条公路上一共要栽242棵树.【点评】本题要考虑实际情况,属于在直线上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同步检测】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绕一个周长为30m的圆形花坛,每隔2m放一盆花,一共要放()盆花.A.14B.15C.162.一根钢筋,每4分米锯成一段,锯了4次,正好锯完.这根钢筋的长是()A.16分米B.20分米C.20厘米3.同学们在学校走廊的一旁摆了17盆鲜花,每两盆花之间的间隔为5米,摆完后觉得不好看,于是两盆花之间的间隔改为2米,还需要增加鲜花()盆.A.24B.23C.404.张叔叔要对一段公路进行维修,将4个圆锥形路障排成一排,每个圆锥底面直径是20cm,每两个路障间的距离是1m,从第一个路障到第四个共排了()A.83cm B.C.5.教学楼每一层有24个台阶,老师从一楼上楼去某教室,共走了72个台阶.老师是去第()层的教室.A.2B.3C.46.在一条长为50米的小路一侧安装路灯,每隔10米安装一盏,至少要安装()盏.A.4B.5C.67.体育小组10名男生排成一队跑步,每两人间的距离为2m,他们的队伍长()m.A.20B.18C.168.奥康步行街长300m,在街的一边每隔20m挂一个红灯笼(两端都挂),一共挂了()个红灯笼.A.15B.16C.179.将1m长的铁丝截成1dm长的小段,要截()次.A.8B.9C.10D.1110.小学生广播操队列中,其中一列纵队26m,相邻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2m.这列纵队一共有()个学生.A.12B.13C.14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一根长10m的木头,锯成每段长2m的短木头,要锯次.12.马路一边栽了18棵银杏树,如果每两棵银杏树中间栽一棵桂花树,一共要栽棵桂花树.13.有一块三角形地,在它的边上栽树.如果三边长分别为120m、150m、80m,三个顶点处都要栽,三条边上每隔10m栽一棵树,那么共栽树棵.14.把一根圆木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用时3分钟,锯完这根圆木共需要分钟.15.李叔在一正方形鱼池边上植树,每边等距离植树8棵(四个角都植有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米,鱼池的周长是米;某仓库堆放了一批圆木,共10层,第一层3根,每往下一层多一根.这堆圆木一共有根.16.为了庆祝国庆节,要在一条384米长的道路两侧摆放鲜花(两端都摆),每隔12米摆一盆,需要准备盆鲜花.17.世纪公园一条甬道长200米.在甬道的两旁等距离栽种月季(两端都栽),共栽种82棵,每两棵月季相距米.18.李强把7个贝壳放在地上摆成一行,每两个之间的距离是5cm,则第1个到第7个贝壳的距离是cm.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一根木料,8分米锯一段,6次正好锯完.这根木料长56分米.(判断对错)20.●和▲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如果●有16个,▲最多有16个.(判断对错)21.12名学生排成一排,每相邻两人间隔1米,这排队伍长12米.(判断对错)22.在一条马路的一侧栽了100棵树,每2棵树相距2米,则这条马路长200米..(判断对错)23.有一根钢管长24米,锯成3米的小段,需要锯8次..(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8小题)24.在一段公路的一边种树,每隔3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种了233棵.这段公路长多少米?25.在科学课上,同学们做一个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每个小组倒一杯开水,每隔2分钟测量1次温度并做记录,如果第1次测量是10:40,那么第6次测量是什么时候?26.12路公交车每天最早一班5:30开出,然后每隔10分钟发出一班,最后一班晚上7:30开出.12路公交车每天共发车多少个班次?27.苹苹家在七楼,她从一楼走到二楼一共用了9秒,如果每层楼的阶梯数都一样,那么照这样的速度,她1分钟内能从一楼走到家吗?28.为了庆祝麦斯小学的运动会圆满结束,运动会结束后举行了花车表演.参加表演的一列彩车车队共30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两辆车相隔5米,这列彩车车队一共排列了多长?29.18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8km,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一共设有多少个车站?30.王叔叔要把一根长10米的钢管锯成2米长的小段,每锯一小段要用22秒,全部锯完需要用多少秒?31.依依用彩纸制作了一条花边,一共排列了9朵花.每朵花的宽是,每两朵花之间的距离是.你能算出这条花边一共长多少厘米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围成圆圈摆放花盆,花盆数=间隔数,由此求出30m里有几个2m的间隔,就有几盆花.【解答】解:30÷2=15(盆)答:一共要放15盆花.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围成圆圈植树问题,植树棵数=间隔数.2.【分析】锯了4次,可以锯成4+1=5段,每段长4分米,再乘4即可解答.【解答】解:(4+1)×4=5×4=20(分米)答:这根钢筋长20分米.故选:B.【点评】抓住锯木头问题中:锯成的段数=锯的次数+1,即可解答.3.【分析】17盆鲜花,间隔数是17﹣1=16,然后再乘5求出总长度,再除以2求出间隔数,然后加上1求出现在的盆数,再与17作差即可.【解答】解:5×(17﹣1)÷2+1=80÷2+1=41(盆)41﹣17=24(盆)答:还需要增加鲜花24盆.故选:A.【点评】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4.【分析】从第一个路障到第4个路障,一共有3个间距;那么第一个路障到第四个路障的长度=圆锥路障底面直径×圆锥形路障的个数+间距×3,依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20厘米=米×4+1×(4﹣1)=×4+1×3=+3答:第一个路障到第四个共排了米.故选:C.【点评】本题可以看成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间隔数=植树棵数﹣1,由此求解.5.【分析】把楼层与楼层之间的24个台阶看做1个间隔;先求得一共走过了几个间隔:72÷24=3,一楼没有台阶,所以老师走到了1+3=4层.【解答】解:72÷24+1=3+1=4(层)答:老师是去第4层的教室.故选:C.【点评】因为1楼没有台阶,所以楼层数=1+间隔数.6.【分析】先求出50米小路一侧的路灯盏数;路灯盏数=间隔数+1,由此只要求的间隔数即可解答.【解答】解:50÷10+1=5+1=6(盏)答:至少要安装6盏.故选:C.【点评】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7.【分析】10名男生排成一队,那么就有10﹣1=9个间隔,再乘间距,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0﹣1=9(个)9×2=18(米)答:他们的队伍长18m.故选:B.【点评】此题可以按照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的情况:间隔数=植树棵树﹣1.8.【分析】先求出300里面有几个20,即求出间隔数,再用间隔数加1求出一侧挂灯笼的个数.【解答】解:300÷20+1=15+1=16(个)答:一共挂了16个红灯笼;【点评】本题问题原型是考查植树问题,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的情况:植树棵数=间隔数+1.9.【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这根铁丝的长度除以每段的长度就是平均分成的段数,段数减1就是截的次数.【解答】解:1米=10分米10÷1=10(段)10﹣1=9(次)答:要截9次.故选:B.【点评】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10.【分析】根据题意,26米长的队伍,相邻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2米,有26÷2=13个间隔,再加上1人,就是这路纵队的人数.【解答】解:26÷2+1=13+1=14(人)答:这列纵队一共有14个学生.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这路纵队的间隔数.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用10除以2求出锯的段数,然后再减去1就是锯的次数,解答即可.【解答】解:10÷2=5(段)5﹣1=4(次)答:要锯4次.故答案为:4.【点评】锯木头问题中,抓住锯的次数=锯出的段数﹣1,由此即可解答.12.【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在马路一边栽了18棵银杏树,所以有18﹣1个间隔,而每两棵银杏树中间栽一棵桂花树,即每个间隔中间栽一棵桂花树,由此得出答案.【解答】解:18﹣1=17(棵)答:一共要栽17棵桂花树.故答案为:17.【点评】关键是知道在每两棵银杏树中间栽树,也就是在间隔处栽树,再根据间隔数=树的棵数﹣1即可得出答案.13.【分析】因为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在三边上栽树,每隔10米栽一棵树,植树棵数=间隔数,所以要载(120+150+80)÷10棵树.【解答】解:(120+150+80)÷10=350÷10=35(棵)答:共栽树35棵.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属于围成圆圈植树问题,植树棵数=间隔数.14.【分析】首先求得一根圆木锯成5段需要的次数:5﹣1=4次,再利用锯一次需要的时间乘次数,进一步求出总共所需时间即可.【解答】解:3×(5﹣1)=3×4=12(分钟)答:锯完这根圆木共需要12分钟.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锯成的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锯成的次数=锯的段数﹣1,依此结合其它条件解决问题.15.【分析】(1)根据植树问题公式,先计算李叔植树的棵数:8×4﹣4=28(棵),然后根据植树棵数=间隔数,计算鱼池的周长:×28=98(米);(2)根据题意,把第一层的根数看作梯形的上底,最下层的根数看作梯形的下底,层数看作梯形的高,由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把数代入可以求出结果.【解答】解:(1)8×4﹣4=32﹣4=28(棵)28×=98(米)答:鱼池的周长是98米.(2)10+3﹣1=12(根)(12+3)×10÷2=150÷2=75(根)答:这堆圆木一共有75根.故答案为:98;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关键分清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16.【分析】根据“间隔数=总距离÷间距”可以求出花盆的间隔数,列式为:384÷12=32(个),由于两端都放,盆数=间隔数+1,所以,一侧共放花盆32+1=33(盆),然后再乘2就是两侧的总盆数;据此解答.【解答】解:384÷12+1=32+1=33(盆)33×2=66(盆)答:需要准备66盆鲜花.故答案为:66.【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间隔数=总距离÷间距.17.【分析】先算出一旁的棵数:82÷2=41,两端都要栽,所以一共有41﹣1=40个间隔,把200米平均分成40份,用除法即可求出每相邻两棵之间相距多少米.【解答】解:200÷(82÷2﹣1)=200÷40=5(米);答:每两棵月季相距5米.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18.【分析】因为7个贝壳放在地上摆成一行,中间有7﹣1=6个间隔,每两个之间的距离是5米,用5×6即得第1个到第7个的距离是多少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7﹣1=6(个)5×6=30(米)答:第1个到第7个的距离是30米.故答案为:3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站成一行间隔比总数少1.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锯了6次,可以锯成6+1=7段,每段长8分米,再用每段的长度乘7即可求出这根木料的总长度,再与56分米比较即可判断.【解答】解:8×(6+1)=8×7=56(分米)这根木料长56分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抓住锯木头问题中:锯成的段数=锯的次数+1,即可解答.20.【分析】有两种排法:第一种:先排圆,再排三角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间隔排列,如果圆的后面没有三角形,则有16﹣1个三角形,如果圆后面有三角形,则有16个三角形;第二种排法:先排三角形再排圆,▲●▲●▲…,一个三角形,一个圆间隔排列,如果圆的后面没有三角形,则有16个三角形,如果圆后面有三角形,则有16+1个三角形;据此得解.【解答】解:●和▲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如果●有16个,▲最多有16+1=17(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据题干分析,得出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1.【分析】12名学生排成一排,那么就有12﹣1=11个间隔.每相邻两人间隔1米,这排队伍长11×1米,由此判断.【解答】解:(12﹣1)×1=11×1=11(米)这排队伍长11米,不是12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间隔数=植树棵数﹣1.22.【分析】因为间隔数=树的棵数﹣1,所以先求出马路边树的间隔数,再乘2即可求出马路的长,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100﹣1)×2=99×2=198(米)答:马路的长是198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间隔数=树的棵数﹣1,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23.【分析】有一根钢管长24米,锯成3米的小段,则锯了24÷3=8段,则锯了8﹣1=7次,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24÷3=8(段),则锯了8﹣1=7次,故答案为:×.【点评】在此类有关锯木的题目中,锯的次数=锯的段数﹣1.四.应用题(共8小题)24.【分析】根据题干先求出间隔数,一共有233﹣1=232个,再乘3即可求出路的全长.【解答】解:(233﹣1)×3=232×3=696(米)答:这段公路全长696米.【点评】此题考查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的情况:植树棵数=间隔数+1.25.【分析】由题意可知,此题属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共有6﹣1=5个时间间隔,每个间隔是2分钟,2×5=10,从10:40开始经过10分钟就是第6次测量的时间.【解答】解:6﹣1=5(个)2×5=10(分钟)10时40分+10分=10时50分答:第6次测量的时间是10:50.【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时间间隔数=测量次数﹣1;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26.【分析】从5:30开出到晚上7:30开出共经过了14小时,那间隔数是14×60÷10=84个,加上开始的一班车,共有84+1=85个班次,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晚上7:30就是19时30分19时30分﹣5时30分=14小时14×60÷10+1=84+1=85(个)答:12路公交车每天共发车85个班次.【点评】本题属于植树问题,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2、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3、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27.【分析】根据题意,把楼层与楼层之间的台阶看做1个间隔;先求得一共走过了几个间隔:苹苹从一楼走到二楼,需要上2﹣1=1(个)间隔;从一楼到七楼,需要走7﹣1=6(个)间隔,所以需要时间:9÷1×6=54(秒),与1分钟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9÷(2﹣1)×(7﹣1)=9÷1×6=54(秒)54秒<1分钟答:她1分钟内能从一楼走到家.【点评】本题注意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注意间隔数与楼层数的关系.28.【分析】30辆汽车组成一个车队,间隔数为:30﹣1=29个,车之间的空长为:5×29=145米,30辆车身的长为:4×30=120米,然后把车之间的空长加30辆车身的总长就是这个车队的全长,列式为:145+120=265米,据此解答.【解答】解:5×(30﹣1)+4×30,=145+120,=265(米)答:这个车队全长265米.【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的灵活应用,本题的难点是先求出30辆汽车组成的这个车队的空长多少米,然后加上车身的总长即可;知识点是:间隔数=辆数﹣1,距离=间距×间隔数.29.【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属于植树问题,根据公式: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所以先计算18千米有多少米的间隔:18÷=12(个),所以一共设有12+1=13(个)车站.【解答】解:18÷+1=12+1=13(个)答:一共设有13个车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关键分清间隔数与车站个数的关系.30.【分析】根据题干,把10米长的钢管,锯成每2米长一小段,可以锯成10÷2=5段,锯成5段,需要锯5﹣1=4次,再用锯一次的时间22秒乘4次,即可求出全部锯完需要用多少秒.【解答】解:10÷2=5(段)(5﹣1)×22=4×22=88(秒)答:全部锯完需要用88秒.【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锯的次数=段数﹣1.31.【分析】9朵花它们之间就有9﹣1=8个空隙,用乘法求出花的总长度和空隙的总长度再加在一起即可.【解答】解:9×+(9﹣1)×=9×+8×=+=(厘米)答:这条花边一共长厘米.【点评】本题需要注意两朵花之间的空隙数比花的数量少1.。
四年级数学广角下册植树问题公式
1.不封闭路线
①线路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段数多1.
全长、棵数、株距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棵数-1)
株距=全长÷(棵数-1)
②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
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全长÷株距;
株距=全长÷棵数。
③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
棵数=段数-1
=全长÷株距-1 株距=全长÷(棵数+1)。
2.封闭的植树路线
例如: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棵数=段数=周长÷株距.
二、方阵问题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③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