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二十年代新诗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弃妇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黑夜与蚁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战栗了无数游牧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然后随红叶而俱去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长染在游鸦之羽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题自画像即月眠江底还能与紫色之林微笑耶稣教徒之灵吁太多情了感谢这手与足虽然尚少但既觉够了昔日武士被着甲力能搏虎热如皎日我么害点羞灰白如新月在云里我有草履仅能走世界之一角生羽么太多事了呵早期无产阶级诗歌蒋光慈《新梦》 1925 1923邓中夏新诗必须自觉充当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工具多作能够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主张从那群众的波涛里才能涌现出一个真我它革命文学的主人应当是群众而不是个人强调诗歌必须向读者提供理想重理想议论感情抒发直露想象平实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了海潮飘漾飘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4.小诗运动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多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刹那间的情绪和感触寄寓人生的哲理和思想代表诗人是冰心宗白华受泰戈尔诗和日本俳句影响较大1921~1925年盛极一时兴盛的原因 a初期白话诗做诗如说话的特征给人以平白乏味之感b一些诗歌难以仿效 c与中国固有的短诗艺术积累有关尤其是唐代绝句为四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冰心的春水体繁星体《繁星》和《春水》是冰心的小诗集共收小诗350余首基本主旨是对爱的哲学之咏唱冰心的小诗执着于探索和剖露自我的内心世界增添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婉约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是她小诗的独特神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节奏舒缓格调清新文词优美意境恬淡被誉为春水体或繁星体一直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冰心小诗大海呵那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那一次我的思想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一三一》童真婴儿/在他颤动的啼声中/有无限神秘的言语/从最初的灵魂带来/要告诉世界《春水·六四》母爱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一O五》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宗白华 1898~1986 又名宗之櫆江苏常熟人生于安徽安庆诗集《流云》出版于1923年12月小诗数量只有48首以精纯洗练的语言唱出了五四退潮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前途期待和悲抑的意绪对生命人生自然宇宙发出的渴慕与赞美的哲理情思诗只有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宗白华我们宗白华我们并立天河下人间已落沉睡里天上的双星映在我们的两心里我们握着手看着天不语一个神秘的微颤经过我们两心深处小诗生命的树上雕了一枝花谢落在我的怀里我轻轻的压在心上她接触了心中的音乐化成小诗一朵小诗运动的冷却 a小诗的文体特征之局限性所致 b小诗盛极一时仿者甚众粗率成章者甚多形成一种以理为主调的诗风往往理胜于情影响了接受者的胃口 5新月诗派前期时期1927年前规范新诗新格律诗主要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杨世恩等刊物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美学原则理性节制情感形式格律化审美特征和谐均齐闻的三美主张前兆闻一多《之地方色彩》诗歌改革的原因 1白话诗直白浅露语言缺乏锤炼诗意不浓韵律感不强等弊端 2郭沫若等人的诗感情强烈缺乏节制和收敛不含蓄没有诗的韵味 A徐志摩徐志摩 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再见吧》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年来梦境缠绕的销魂踪迹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的思想基本上是欧美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二三十年代有两大知识分子群体留日知识分子思想比较激进大部分在后来转向革命比如鲁迅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在20年代中期以后都和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关系成为左翼文学人物留学英美知识分子思想受英美自由主义影响在政治上倾向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一点一滴地改良文化上持一种宽容稳健的自由主义精神比如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人徐志摩就属于这一类他基本上不属于思想类型的作家而是属于单纯的情感类型作家他的思想基本上停留在对欧美政治文化的情感性的渴望明显地带有浪漫诗人的特点他的每一本诗集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陈西滢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胡适徐志摩的写作主题歌咏爱情与理想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在我的心头荡漾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8年11月6日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我不知道风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不知道风我是在梦中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容消容消容容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为要寻一颗明星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著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茅盾曾经把徐志摩称作中国资产阶级的开山的诗人也是末代的诗人我以为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把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集》1932年陈梦家 B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省浠水县人他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在清华学校学习时参加了五四运动 1922年22岁的闻一多离开祖国挥别亲友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留学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诗集《红烛》《忆菊》《色彩》《死水》《死水》《静夜》三美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绘画美是用词讲究色彩辞藻音乐美就是要有节奏感和旋律朱湘1904-1933 《<a name=baidusnap0></a>夏天</B>》《草莽集》古典及身后友人所编《石门集》西方生活一方面所显出的焦躁是中国诗人中所没有的焦躁诗却平静到使人吃惊生活使作者性情乖辟但诗却诉之平静调子用东方的声音唱东方的歌曲沈从文《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歌》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关于诗的章法模拟西洋诗体如十四行做过很多试验叙事诗同样较为成功如《王娇》《猫诰》等 6纯诗象征诗派提出纯诗的概念追求陌生化的效果代表诗人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受西方象征诗派的影响 1926年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向胡适提出挑战A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B诗最忌说明王独清诗歌强调感觉拒绝大众化李金发 1900-1976 原名李淑良广东梅县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美术专科学校和巴黎美术学院开始诗歌创作成为中国新诗坛一支异军1925年学成回国先后在上海武昌杭州广州等学校任教后任职于国民政府外交部1945年后在中国驻伊朗伊拉克使馆任职1951年迁居美国以经营农场从事雕刻为生直至病逝 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的发展轮廓白话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含十四行诗象征诗从节奏到旋律政治抒情诗一五四新诗运动诗体大解放梁启超与黄遵宪的诗界革命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旧风格新意境加上一两个新名词诗界革命最终停留在模仿宋诗的地步胡适《谈新诗》写新诗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作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作诗如作文体现两个要求1打破诗的格律自由体 2.白话写诗白话诗白话语法结构取代文言结构散文化走出了传统诗歌的束缚新诗艺术上的共同特征自由成章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康白情《新诗底我见》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自由体白话诗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都是新鲜而富于创造性的奠定了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基石二早期白话诗尝试派诗群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胡适1916年开始试作白话诗1920年3月《尝试集》结集出版代表作《老鸦》《鸽子》《威权》《乐观》等《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初版分为两编第一编多为留美时所作共21首虽用白话却实在不过是一些涮新过的旧诗第二编收1917年9月至1919年底的诗作25首这一编里的诗不仅全用白话而且句不限长短声不拘平仄形成了一种比较自由的诗体跨出了诗体解放的第一步引起不少的模仿者形成了盛行一时的胡适之体老鸦一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二天寒风紧无枝可栖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尝试集》留有缠脚时代的血腥气拓荒作用 2 沈尹默 1883~1971 祖籍浙江吴兴生于陕西西安诗散见于《新青年》共约15首代表作《三弦》《月夜》好以旧诗音节入新诗讲究构思表现手法含蓄耐人寻味力图把诗写成画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可见个性精神相隔一层纸刘半农1917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可见人道主义关怀3.俞平伯 1900~1990 本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著有诗集《冬夜》《西还集》《忆》等诗集他的诗节奏舒缓韵律和谐给人行云流水之感善于写景抒情清新婉曲显示出初期白话诗的过渡性特征晚风晚风在湖上无端吹动灰絮的云团又送来一缕笛声几声弦索一个宛转地话到清愁一个掩抑地诉来幽怨这一段的凄凉对话暮云听了便沉沉的去嵯峨着即有倚在阑干角的也只呆呆的倚啊 4康白情 18981945 中国白话诗的开拓者之一四川安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创办《新潮》月刊并在《新潮》上发表白话诗著有诗集《草儿》《河上集》等善于剪裁时代的素材表现个人的冲动草儿草儿在前鞭儿在后那喘吁吁的耕牛正担着犁鸢抬着白眼带水拖泥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呼呼牛也你不要叹气快犁快犁我把草儿给你呼呼牛也快犁快犁你还要叹气我把鞭儿抽你牛呵人呵草儿在前鞭儿在后1919年2月1日北京 5.周氏兄弟的欧化诗梦鲁迅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一九一八年周作人1885-1967 多以轻盈之笔冲淡之风抒写对人生问题的沉思默想取材现实生活的诗篇也常闪现若干新思想的亮光周作人的诗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小河》被胡适誉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以小河的自由流淌象征着人性的自由发展而以堰坝的阻碍象征束缚人性解放的力量冯文炳也赞叹早些日子做新诗的人如果不是受了《尝试集》的影响就是受了周作人先生的启示小河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我喜欢水来润泽我怯怕他在我身上流过小河的水是我的好朋友他曾经稳稳的流过我面前我对他点头他向我微笑6.刘半农与刘大白学习民间歌谣刘半农18891934本名刘寿彭又名刘复江苏江阴人著有诗集《瓦釜集》《扬鞭集》等《瓦釜集》仿江阴民歌而作有平民诗人之誉代表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出版诗集有《旧梦》《邮吻》等《旧梦》也收有不少歌谣体的白话诗如《田主来》《卖布谣》等名篇刘大白的诗歌更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时代的思潮稍后的诗作如《邮吻》集大多抹上了灰色的情调思想日趋孤寂颓废形式上大多明白晓畅民歌成分较多同时也用笔太重爱说尽少含蓄缺乏一种飘逸之气叫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心上的写真刘大白从低吟里短歌离了她底两唇飞行到我底耳际但耳际不曾休止毕竟颤动了我底心弦从瞥见里微笑辞了她底双唇飞行到我底眼底但眼底不曾停留毕竟闪动了我底心镜心弦上短歌之声底写真常常从掩耳时复奏了心境上微笑之影底写真常常从合眼时重现了7.文学研究会的诗人《雪朝》诗人1921年朱自清同俞平伯叶绍钧刘延陵等组织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并以中国新诗社的名义创办了新诗刊物《诗》月刊 1922年朱自清又与以上三人连同周作人郑振铎徐玉诺郭绍虞等编辑出版了八人的诗合集《雪朝》郑振铎在《短序》中说诗歌中强调的声韵格律及其他种种形式上的束缚要一概打破因为情绪是不受任何规律的束缚的真率质朴朱自清 1898~1948 文学研究会中诗歌方面贡献最大作诗始于1919年注重传达时代声音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劳动人民代表了文学研究会诸诗人的共同审美追求和艺术倾向郑振铎朱自清的《踪迹》是远远的超过《尝试集》里的任何最好的一首功力的深厚已绝不是尝试之作而是用了全力来写着的光明朱自清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底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叫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慌着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初期白话诗的总体特点一散文化 1基本不用韵及平仄2虚词较多采取白话散文的句式章法以清晰的语义逻辑联结诗的意象二注意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取与借鉴 1920年成立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如周刘沈三以个性解放关注平民为主要内容附1922年叶绍钧朱自清等创办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 19226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8位诗人推出第一部具有同人倾向的诗合集《雪朝》自由体诗存在问题不能反映意气风发的五四时代诗的改造到现在实在只能说到了一半语体诗的真正长处还不曾有人将他完全的表示出来因此根基并不十分稳固周作人《新诗》 19216 突破方向强调抒情想象文学始终是以感情为生命的情感便是它的终结成仿吾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郭沫若跨在幻想底狂恣的翅膀上遨游闻一多胡适一贯反浪漫主义意象派本身就反浪漫主义在《易卜生主义》中称之为盲目的理想派文学成绩郭沫若的新诗湖畔诗人的诗三开一代诗风成熟期 1.郭沫若的《女神》 1921 2.湖畔诗社湖畔诗人 1922年春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的诗社代表诗人汪静之 1902~1996 冯雪峰 1905~1976 潘漠华 1902~1934 应修人 1900~1933 四人代表诗作为诗歌集《湖畔》和《春的歌集》以及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和《寂寞的国》内容 A 歌唱美好的大自然 B 爱情诗的写作表达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热烈向往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啊汪静之《过伊家门外》形式短小不事雕琢随意铺排善于通过捕捉形象抒唱内心感受虽多白描手法却也含蓄蕴藉自有一种诱人的兴味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树林里有晓阳村野里有姑娘潘漠华氏最是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泪汪静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气应修人氏却嫌味儿淡些朱自清 3.冯至 1905~1993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鲁迅生于河北涿县原名冯承植20年代的诗作主要收集在《昨日之歌》 1927 和《北游及其他》 1929 这两个集子里代表作有《吹箫人》 1923 《帷幔》 1924 和《蚕马》 1925 冯至的抒情诗意象新颖独特内涵深厚语言舒卷自如用韵谨严而自然他的叙事诗堪称独步从采用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叙抒结合有时又带有哲理意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现代叙事诗中的典范之作我是一条小河冯至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
20年代诗歌第四章20年代新诗(一)第一节20年代新诗概述第二节徐志摩闻一多第一节20年代新诗概述【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爆发,中国新诗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等几个阶段。
】1、【新诗诞生之前已经有“诗界革命”的探索。
】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
(文学殿堂里,诗为崇高地位,被视为文学正宗,甚至被当作“经”。
)从周朝初期开始形成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来,曾出现过大批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曾创造出唐诗宋词那样辉煌的诗歌时代,但是,发展到明朝和清朝时期,却出现了不可遏制的衰败趋势,也激发起许多有识之士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遵宪(1848—1905,南社诗人)率先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口号,并致力于"新派诗"的创立,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诗歌纲领,主张打破一切禁制,但这些理论却没能在实际创作中得以实现。
黄遵宪的新派诗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旧诗格律写新事物、新思想;一类在保持传统诗歌应有的韵律和节奏的基础上,尝试着打破旧诗格律。
由于他的新派诗主要还是利用旧形式,诗歌语言也主要来自于古籍,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晚清宋诗运动的影响,因而在当时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自序》从诗、人、事的关系方面,主张打破一切禁制,强调“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并且尝试“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这是一次古典诗歌体制内自由化、散文化的尝试。
梁启超指出,黄遵宪诗中“欧洲意境语句,多物质上琐碎粗疏者,于精神思想上未之有也”。
】清光绪22年(1896年)至23年(1897年)间,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三人根据资产阶级改良派融合佛、孔、耶三教创立"维新运动"新学(即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开始试作"新学之诗"(又称"新诗")。
二十年代新诗初期阶段(1916—1920)胡适:“作诗如作文”(1916年)“诗体的大解放”: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1917年,《新青年》(2卷6号):胡适《白话诗八首》。
《尝试集》。
“胡适之体”:通俗明白。
《小河》(周作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发展阶段(1921—1925)人生派浪漫派小诗派湖畔诗派发达阶段(1926年后)新月派(1926年4月《晨报》俯瞰《诗镌》创刊为标志)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孙大雨、饶孟侃林徽因卞之琳等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格律的谨严。
三美主张早期象征派:诗怪李金发。
穆木天:“纯粹诗歌”。
以诗去思想,努力将诗歌与散文划清界限。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政治抒情诗。
文体务求壮伟,气势务求磅礴,造意务求深刻,遣词务求警动。
蒋光慈《新梦》,《哀中国》上山胡适“努力,努力,努力望上跑!”我头也不回,汗也不揩,拚命地爬上山去。
“半山了,努力,努力望上跑!”上面已没有路,我手攀著石上的青藤,脚尖抵住岩石缝里的小树,一步一步地爬上山去。
“小心点,努力,努力望上跑!”树桩扯破了我的衫袖,荆棘刺伤了我的双手,我好容易打开了一线路爬上山去。
上面果然是平坦的路,有好看的野花,有遮阴的老树;但是我可倦了,衣服都被汗湿遍了,两条腿都软了。
我在树下睡倒,闻著那扑鼻的草香,便昏昏沉沉地睡了一觉。
睡醒来时,天已黑了,路已行不得了,“努力”的喊声也灭了………。
猛省,猛省!我且坐到天明,明天绝早跑到最高峰,去看那日出的奇景。
小河周作人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
下流干了,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
水要保她的生命,总须流动,便只在堰前乱转。
堰下的土,逐渐淘水,成了深潭。
水也不怨这堰,——便只是想流动,想同从前一样,稳稳的向前流动。
一日农夫又来,土堰外筑起一道石堰,土堰坍了,水冲着坚固的石堰,还只是乱转。
二十年代新诗
一、初期白话诗
1、重要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周作人、朱自清。
2、初期白话诗的特点:
–明白平实、偏于说理;
–在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
–基本不用韵,不顾及平仄,随情感的起伏变换长短句式;
–采用欧化语法,以清晰的语义逻辑联结诗的意象。
不足的是:诗歌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想象力不足,缺少诗歌的意味;诗歌语言有散文化倾向,只注重新诗语言和旧体诗的区别,而忽视了诗歌语言和其他文体的区别,诗歌的语言失去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
胡适《人力车夫》
3、胡适《尝试集》
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收1916-1920年间创作的诗歌75首。
是新文学第一部白话诗集。
“自古尝试成功无”。
《尝试集》的诗带有过渡性特征,还没有彻底摆脱旧诗的影响,具有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特点,带有“缠脚时代的气息”。
但《尝试》的价值在于作为早期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和古典诗歌有了本质的区别,在格律和内容、语言方式上完成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革新和超越。
胡适《尝试集》:《蝴蝶》、《鸽子》、《一念》
二、一代诗风的开创
(一)郭沫若的《女神》
(二)湖畔诗人
湖畔诗人指的是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
1922年他们出版了诗歌合集《湖畔》和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
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他们的首要贡献是爱情诗。
(三)冰心、宗白华、朱自清等的小诗创作
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以及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引起了人们对“小诗”的关注与兴趣。
小诗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冰心《繁星》宗白华《流云》
三、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1914年赴日本留学,接触了泰戈尔、惠特曼、歌德等作家的作品,深受影响。
1921年7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在日本组织成立创造社。
1923年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
1928年流亡日本。
1937年7月从日本回国,主持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第三厅工作。
主要作品:A.诗集:《女神》(1921)、《星空》(1923)、《前茅》(1928)、《恢复》(1928);
B.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1926,包括《王昭君》《聂荌》《卓文君》三个剧本)、《屈原》(1942)、《棠棣之花》(1942)、《虎符》(1942)、《孔雀胆》(1943)、《南冠草》(1944)。
《女神》1921年出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具有开一代诗风的意义,是五四时代狂飚突进精神的文学再现。
《女神》中的诗形式极端自由,激情喷发,自我形象凸显,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开浪漫主义诗风,体现了新诗发展的历史要求,成为20世纪中国新诗的奠基
之作。
《女神》中的代表诗作:《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晨安》
《我是个偶像破坏者》。
《女神》的思想艺术特征:
1.歌颂“偶像破坏者”,塑造了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
2.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渴望祖国和自我的新生;
3.对“劳工神圣”的景仰和颂扬;
4.对大自然的礼赞;
5.泛神论思想;
6.代表着真正的诗体大解放,形式绝对
自由、绝对自主;
7.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
除夕将近的时候,在梧桐已枯、醴泉已竭的丹穴山上,一对凤凰为自己安排火葬。
临死之前,它们回旋低昂地起舞。
它们诅咒现实,诅咒了冷酷、黑暗、腥秽的旧宇宙,诅咒了五百年来沉睡、衰朽、死尸似的生活。
于是它们痛不欲生,集木自焚。
“时期已到了,死期已到了”的时候,一场漫天大火终于使旧我连同旧世界的一切黑暗和不义同归于尽。
这种把一切投入烈火、与旧世界决裂的英雄气概,这种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和欢乐,正是
五四精神的形象写照。
诗歌洋溢着炽烈的向往
光明、追求理想的热情。
四、闻一多、徐志摩
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一)前期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前期新月派,是指1927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的诗人群。
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盂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明确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并进行了积极的创作实践。
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新月派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词藻华丽、视觉形象),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诗歌创作过于散漫自由的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
(二)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人。
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闻一多具有鲜明的东方绅士气质,曾留学美国,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
他既对传统有着深切的依恋,又对传统有着多方的怀疑。
1、诗歌的主要精神特征。
A、唯美的倾向。
《红烛》中写于留美时期的部分诗作。
B、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
(教材92-93页)
(三)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生于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游学欧美,受欧洲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较深。
1921年开始写诗。
主要有《志摩的诗》、《翡翠冷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抒写美与爱、光明与自由的追求。
五、李金发的象征派诗歌
李金发的诗集有《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受法国象征派波德莱尔、魏尔伦的影响,崇尚直觉,否定现实,沉醉于内心世界,他的诗歌是对生命意识张扬的“生命的寓言”。
李金发被誉为“东方的波德莱尔”。
在诗歌的形式上,李金发追求新奇、怪异和突兀;在意象上追求奇特意象组合的暗示的力量,色彩浓重,意象重叠,重视暗示与联想;艺术上重视诗歌的表现;在手法上用省略法,陌生化,以增加晦涩感;情感上具有浓烈的颓废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