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化验室建筑与设施建设管理教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11
一、教案名称: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化验室的组织结构及管理原则;2. 掌握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3. 学会化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内容:1. 化验室的组织结构及职责;2. 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3. 化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4. 化验室的安全事故处理;5. 化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化验室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对化验室的认知和了解。
二、化验室的组织结构及职责(15分钟)1. 教师讲解化验室的组织结构,包括各个岗位的职责;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20分钟)1. 教师讲解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实验操作、仪器使用、化学品管理等;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示范,熟悉安全操作规程;3.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化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10分钟)1. 教师讲解化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包括环境卫生、设备保养、消耗品管理等;2. 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一、化验室的安全事故处理(15分钟)1. 教师讲解化验室的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处理、事故调查等;2. 学生了解并掌握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二、化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化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检查、质量改进等;2. 学生了解并掌握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2. 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思考化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和课后作业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12(1)化验室组织管理教学大纲《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英文课程名称:Theorganiztionandmanagementoflaboratory使用专业: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时数:28课时学分数: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主要包括化验室的组织管理、化验室的建筑与设施、化验室的技术装备管理、化验室安全技术和实验室认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达到如下学习要求:1.知识目标:掌握化验室的组织管理系统、建筑设施、技术装备和安全技术管理原理、方法;2.能力目标:能从化验室的规划与设计、人员、技术装备等方面进行化验室的组建和管理;3.素质目标: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初步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4.职业能力:具有组建化验室和从事化验室管理的初步能力,能使化验室的组织更完善、工作更高效。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绪论1.化验室的定义2.化验室组织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3.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要求:了解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认识分析检验人员在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掌握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验室的标志。
课题二化验室的组织管理1.化验室人员配备2.化验室的组织结构3.化验室的人员组织管理4.化验室管理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化验室人员需具备的资格和要求,理解化验室系统的职能、组织结构。
能灵活进行专业工作室设置。
熟悉化验室人员管理的任务、原则和内容,能结合实习制定一份某企业化验室岗位责任制,熟悉5S管理方法在化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课题三化验室的建筑与设施1.化验室设计与建设规划2.化验室建筑的基本要求3.化验室的通风和水电的供应教学要求:熟悉化验室设计与建设规划的内容与过程、化验室建筑的基本要求。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案科目化验室组织与管理一章1~3 节课题:绪论授课日期课时2班级工业分析与检验授课方式理论课作业题数拟用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充分认识分析检验人员在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验室的标志;了解化验室的类型,加深对国家认可化验室、中控化验室和中心化验室的认识和理解选用教具挂图无重点明确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验室的标志难点教学回顾无课后小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一、现代化验室工作1、组织管理工作:在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种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引导和组织起有效有序的分析检验技术工作和其他工作,并使化验室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得到有效有序和充分的利用,以实现化验室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2、分析检验技术工作3、两者的关系:化验室组织管理工作和分析检验技术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生产控制、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试验等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保证化验室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化验室的发展实现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指标的现场直接控制以及远程监测等,分析化验人员可以从分析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成为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的参与和决策者。
第二节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一、化验室的定义(一)物质属性的角度是为控制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试验及其其他科研工作而进行分析检验等工作的场所。
(二)社会属性的角度是化验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因为它被赋予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集合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且在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合理有效内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构成了与分析检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相适应的综合管理和技术环境,并由相关的各类人员有组织进行管理和分析检验等工作。
(三)功能的角度是工业生产企业的监测实验室习惯上的简称,因为分析检验的核心任务是完成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理化检验,即对检验样品进行物理常数和化学组分等分析检验。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验室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
2、让学生掌握化验室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培养学生具备化验室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意识和安全环保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化验室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2)化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3)化验室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2、难点(1)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化验室的组织架构。
(2)如何有效执行化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化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化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化验室的管理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化验室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化验室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2、知识讲解(约 60 分钟)(1)化验室的组织架构介绍化验室的常见部门设置,如化学分析室、仪器分析室、质量控制室等。
讲解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
(2)化验室的人员配置分析化验室不同岗位的人员需求,如化验员、技术员、质量管理员等。
强调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
(3)化验室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阐述化验室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等原则。
讲解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方法。
3、案例分析(约 30 分钟)(1)展示一个成功的化验室管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之处。
(2)展示一个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小组讨论(约 30 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特定场景下如何构建和管理化验室。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是《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程负责人,***。
下面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实践条件、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几方面来介绍本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我们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医药公司、医院、药厂等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并对我校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就业岗位及实际工作所需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最后召开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药学职业技术能力分析,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共同分析药学职业的就业岗位、岗位工任务和岗位能力,确定支撑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的主要专业技能课程。
最后确定了药物分析检测等四个工作岗位,药物分析检测所支撑的核心课程为《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而药物分析是建立在较好掌握《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的知识基础之上。
课程与前期课程衔接得当,前期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及生物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等,为本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药物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理念(一)课程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独立操作、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诚实守信,培养健全的人格。
培养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
2、能力目标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会对实验常见废水、废渣、废气排放处理;会进行化验室的设计及会对实验室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3、知识目标理解分析化验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类型分析仪器的合理配备、使用方法、保养方法。
练习和掌握部分仪器的操作方法,研究仪器故障的处理方法,提高从事化验室管理工作的能力。
理解化验室的合理选址的重要性;掌握化验室的设计、通风、供电、供水及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处理方法。
了解化验室的质量管理方法及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方向和新兴的物质分析方法。
积极开展分析实验方法交流,丰富实践经验,拓宽分析研究的思路。
第一节化验室管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化验室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1、化验室的产生及其基本任务①组织管理工作:在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种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引导和组织起有效有序的分析检验技术工作和其他工作,并使化验室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得到有效有序和充分的利用,以实现化验室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②、分析检验技术工作③、两者的关系:化验室组织管理工作和分析检验技术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生产控制、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试验等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保证化验室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2、产品检验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具备按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履行产品检验、控制和监督以及为技术改造或者新产品实验等科研活动提供服务等功能的化验室。
3、化验室在生产过程中检验的职能为控制生产工艺提供分析检验数据的化验室。
一般设在生产企业的车间或者工段上,主要从事生产原料、半成品的分析检验,及时为生产工艺控制部门提供分析检验数据,确保各项指标在规定的正常范围。
二、实验室管理及其作用1、管理现代管理学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的核心是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2、实验室管理的作用②有特定功能,有具体目标③需要搞高效率④需要发展和进步三、化验室管理的发展实现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指标的现场直接控制以及远程监测等,分析化验人员可以从分析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成为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的参与和决策者。
四、当前中国企业的化验室的基本状况1、水平和工作质量较高的化验室2、水平和工作质量一般的化验室3、水平和工作质量较差的化验室五、学习和研究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的意义1、有效的管理可以使“组织”完善。
2、有效的管理可以使“组织”效率提高。
第二节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内容一、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对象1、化验室管理体系的组建和投入运作2、化验室与企业生产的关系及协调3、化验室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4、化验室水平和效率的提高5、化验室管理的优化1、化验室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