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 格式:ppt
- 大小:4.71 MB
- 文档页数:26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习目标] 1.了解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学会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点、线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2.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思考1.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工具有何不同?答案交通运输方式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交通运输工具指: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2.北京的急救药品运往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应采用何种运输方式?为什么?答案航空运输。
急救药品的运输时间紧迫,再加上地震导致陆上交通线路破坏,陆上交通受阻。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
②按层次:即不同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大区级和国家级。
2.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3.南昆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思考3.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京沪高铁途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宝贵紧缺,“以桥代路”虽然工程成本高、工程难度大,但可以避开农田,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4.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①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通道,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②避免因冻土造成路基沉降。
探究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读“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G为管道),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E________,F________。
假如现在有20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________运输方式,解释你作出该种选择的理由。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读在O~A、B~C这两段距离上,总费用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种运输方式?(3)俄罗斯多大河,但水运比例较小,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比例较大,请分析原因。
地理必修2第5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2第5章讲解的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你都掌握其知识点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地理必修2第5章知识点总结,⼀起来看看吧。
地理必修2第5章知识点总结 第⼀节交通运输⽅式和布局 ⼀、主要交通运输⽅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式不仅⽇益⽹络化(电和线交织)⽽且朝着⾼速化、⼤型化、专业化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 3、交通运输⽹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然因素(地貌、⽓候、⽔⽂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第⼆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沿交通⼲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株洲是典型的“⽕车拉来的城市” 3、⽇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条长达9千⽶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4、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变化。
⼆、对商业⽹点分布的影响 1、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式单⼀——商品流通很难建⽴和发展,商业⽹那个很难伸展到哪⾥——商业⽹点明显⼩于平原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量的消费⼈⼝ 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速公路沿线 交通优、⼈流涌、物流丰、便集散、多⽹点 地理必修2第5章相关习题 1.从⼤庆运输⼀批⽯油到上海,⽬前最适宜的运输⽅式是( )A.铁路运输B.管道运输C.海洋运输D.管道和海洋运输 2.2008年5⽉17号,救援队从汶川地震的废墟中救出⼀个⽣命垂危的受灾者,急需运到成都,应选择的运输⽅式是( )A.公路B.铁路C.航空D.⽔路 3.下列各种运输⽅式选择,正确的是( )A.两箱急救药品由上海运到拉萨,经铁路、公路B.1吨活鱼由青岛运到济南,使⽤飞机C.5万吨优质煤由⼭东⽇照运到⼴州,⾛海路D.1万吨优质钢材由上海运到济南,使⽤汽车 4.现代交通运输⽅式中按运费由⾼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公路、铁路、⽔运、航空B.铁路、⽔运、公路、航空C.⽔运、铁路、航空、公路D.航空、公路、铁路、⽔运 5.铁路运输的特点是( )A.速度快、运价⾼、运量少B.机动灵活、运量⼩、运费较贵C.速度慢、运价低、运量⼤D.速度较快、运量较⼤、连续性好 6.运量⼤、运具与线路合⼆为⼀的运输⽅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路运输D.管道运输 7.各种交通运输⽅式中,分别体现最灵活、最⾼效的运输⽅式是( )A.铁路、公路B.⽔运、铁路C.公路、航空D.航空、管道 8.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不仅⽇益⽹络化,还有其他的特点,下列不是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的是( ) A.⼤型化 B.⾼速化 C.专业化 D.单⼀化 9.下列各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中,受⾃然条件限制最⼤的是( )A.铁路B.公路C.管道D.航道 10.对西南地区⾃然条件和交通建设影响最深刻的因素是( )A.地形地势B.⽓候⽔⽂C.⼟壤植物D.地质矿产 11.我国修建京沪⾼速铁路,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 )A.⼤型化B.⾼速化C.专业化D.综合化 12.被认为是最现代的快速运输且尖端技术产品传送带延伸的是( )A.空运B.⾼速铁路C.⾼速公路D.海运 13.关于交通运输⽅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但运量⼩,成本⾼B.铁路运输连续性好,但运费⾼,占地⾯积⼴C.航空运输最为快捷,投资⼩,但技术要求⾼D.⽔路运输历史最悠久,但投资⼤,速度慢 14.⼈们出⾏,接触最⼤的交通运输点是( ) A.⽕车站 B.汽车站 C.港⼝ D.航空港 15.交通运输⽹中的点是( )A.⽕车站和汽车站B.航空线与航空港C.交通枢纽和公路D.内河码头与内河航线 16.影响现代铁路区位的决定因素是( )A.⾃然条件B.社会经济条件C.劳动⼒条件D.科学技术条件 17.铁路、河运、海运、公路、航空、管道等⽴体交通⽹络最发达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太原D.青岛。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篇: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评价(1)运输过程中:运量、运速、运费、连续性(考虑自然因素和自然灾害)、灵活、耗能(2)建设过程中:线点的投资成本(考虑自然障碍)、运输工具的投资成本2、发展趋势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2)类型2、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区位(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①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②交通运输线的影响:积极影响(意义)和消极影响(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①港口的区位因素②汽车站的区位因素③航空港的区位因素(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①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②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①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②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③对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网络构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第二篇: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淮南第28中学万其兵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
本节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似乎离学生们的生活太远。
通过乡土地理的活例子,结合该节课程的要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第一节
林香飞励志中学
】【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1 2.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
4.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3、分析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1、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2、分析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方法】
视频资料分析、案例探究与问题式讨论,课件展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板书、教科书、案例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区位因素方式选择趋势
(快、大、专)。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交通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由良到差)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投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生产效率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运费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连续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稳定性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1、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⑤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①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②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②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③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②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③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师:“要想富,先修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生看图思考古代交通十分落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学生看图思考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大大促为经济的发展学生读教材分析归纳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一、铁路运输二、公路运输三、水路运输四、航空运输五、管道运输学生1:2联系实际思考古今交通运输的发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读图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地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应该空运,因为空运的速度最快。
生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适宜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较灵活。
生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应该用水运。
生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应该用巨型油轮运输。
生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可以用铁路运输。
(投影)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
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
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
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
读图思考不同运输方式比较归纳总结货运方式的选择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
【讲授新课】学生齐读P78最后一段归纳现代交通的发展变化方向看图说出分别体现什么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读图能力交通运输布局读图分析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层次读图能力案例分析----南昆铁路的建设课堂练习分析交通线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青藏铁路的三大难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二、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中国地理人文部分的第一节课程,前面自然地理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交通运输与经济密切相关,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都受到交通运输的影响,所以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首先展现的是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采用图像的形式解释了现代化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生动活泼的图像易于学生的接受。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材使用了客运和货运两个活动练习,并对货运进行了归纳说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做出最恰当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对于铁路干线的分布,教材呈现我国铁路的分布图,同时也总结了铁路分布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从而形成了东部密集,西部西疏的格局。
同时教材还在本章的学习探究增加了我国高铁的发展,说明了我国铁路交通的重要性,展望了我国高铁将来的布局,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了情感教育。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学生没有在理性上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前三章学习了我国的人口、地形、气候等,学生初步具有了分析影响交通分布自然因素的基础,此外,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地理素养,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以学生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的分布格局,并分析说明这种格局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利用小组合作,分析影响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交通分布,了解基本国情。
关注我国高铁发展,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2、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