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7
案例分析: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案例(1)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方法公共政策制定者常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
政策可以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
减少吸烟的一种方法是使香烟或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移动。
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都是旨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减少香烟需求量的政策。
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此外,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
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格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烟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更少的点上。
吸烟量对价格变动会有多大的反应呢?经济学家试图通过研究香烟税变动时出现的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发现,香烟价格上升10%会引起需求量减少4%。
还发现青少年对香烟价格特别敏感:香烟价格上升10%使青少年的吸烟量减少12%。
——转引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案例(2)1988年旱灾对供给的冲击1988年,美国中西部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当年的玉米产量比原来雨季下降35%,黄豆产量下降超过20%,小麦产量下降超过10%,有必要对其后果作出预测,以便供政府参考,制定有关应变措施。
而他们的预测依据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手段和理论,而是有关供求关系的基本法则。
首先我们确定一件事,即这场旱灾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谷物的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因此这场旱灾可以看做是将谷物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供给曲线大幅度左移应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
具体而言就是当年夏末时节玉米价格已经迅速上升80%,黄豆价格也上升了接近70%,而小麦价格则上升50%。
由于谷物是许多其他产品(尤其是畜牧产品)的基础,经济学家同时运用供求关系模型预测这场旱灾对其他产品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经济学案例分析价格管制的例子1、一套房子的房东把房子出租,在市场自由运作之下,能收到的月租是1000元,然而政府为了让穷人也能租得起房子,强行规定房租只能是800元。
如果你是房东,你将如何应对?答:“钥匙金”、“鞋金”、“签约费”、服务减少,不搞卫生;少提供家具最低价格分析2、案例:最低工资法造成失业问题是否出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观点:最低工资标准会引发失业副效应赞同:市场价格(工人工资),应由市场的供(劳动力) 求(企业)关系调节,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人为干预市场(劳动力价格)的行为,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市场的平衡,长期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工人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增加,企业的盈利少了,用于再发展的钱也就少了,不理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工人的就业也就收到了影响.例如:新劳动法出台,更多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执行,加上近些年,不断的提高工人工资标准,广东的许多企业纷纷关闭,转向东南亚等消费工资低的国家.反对: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导向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
政府的干预更能宏观的调控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在理论上,一般只有当最低工资标准过高,违背了经济规律时,才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但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不高。
3.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从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的理论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展开了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反倒是,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不会降低就业,却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进而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增长在有可能减少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需求弹性(demand elasticity)是指其中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理解市场的需求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经营和政策决策。
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分析需求弹性的影响和应用。
案例一:咖啡市场需求弹性分析假设咖啡公司拥有一家连锁咖啡店,并决定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咖啡的价格。
咖啡公司观察到每次价格上涨10%,其销售量减少5%。
为了计算咖啡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需求弹性=(销售量的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在此案例中,价格上涨10%,销售量减少5%。
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需求弹性=-5%/10%=-0.5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咖啡的需求弹性为-0.5、这意味着咖啡的价格弹性是弹性的,即价格上涨1%,需求量将减少0.5%。
咖啡公司可以根据这个需求弹性来制定其定价策略。
如果咖啡公司希望增加总收入,可以考虑将价格降低,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根据需求弹性的公式,价格下降1%,需求量将增加0.5%,这将可能提高总收入。
案例二:豪华手表市场需求弹性分析豪华手表是一种高端商品,它的销售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可能与普通商品不同。
假设豪华手表品牌每次价格上涨10%,其销售量减少2%。
计算需求弹性的公式如下:需求弹性=(销售量的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在此案例中,价格上涨10%,销售量减少2%。
需求弹性=-2%/10%=-0.2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豪华手表的需求弹性为-0.2、这意味着豪华手表的价格弹性较小,即价格上涨1%,需求量仅减少0.2%。
豪华手表品牌可以根据这个需求弹性来制定其定价策略。
由于需求弹性较小,品牌在定价时可以考虑提高价格,以提高总收入。
即使价格上涨1%,需求量仅减少0.2%,这可能会增加品牌的利润。
综上所述,需求弹性分析对企业和政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并根据需求弹性制定定价策略。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下面将通过两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汽车销售。
汽车是一种高价商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购买一辆汽车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决策。
在汽车市场上,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较低。
当汽车价格上涨时,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需求量会有所下降,但影响范围相对有限。
相反,当汽车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但增幅也相对较小。
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
消费者对于汽车价格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购买一辆汽车通常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期规划的结果。
另一个案例是公共交通出行。
公共交通服务(例如地铁、巴士等)的价格通常较低,且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个案例中,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较高。
当公共交通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其他便宜的交通方式(例如步行或自行车),从而减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
而当公共交通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因为更多的人会选择使用公共交通服务。
这意味着公共交通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
消费者对于公共交通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他们会更加灵活地调整出行方式以适应价格变化。
综上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属性、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替代品的供应情况等因素。
高价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因为消费者在购买前通常会做出深入的研究和计划。
而低价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因为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更敏感,更容易做出调整。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和预测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 P:价格(Price);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岳鹏学号:31275025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彩电的价格弹性)一、彩电市场概述根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彩电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3%。
单从拥有率看,目前我国城市电视机市场已经饱和。
从电视机拥有量看,当前城市居民家庭中拥有1台彩电的家庭比重为63.7%,约有3成的居民家庭彩电拥有台数超过两台以上。
从全国范围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居民家庭彩电拥有率基本接近,主要区别在于所拥有的彩电品牌、大小和类型。
从1996年由长虹开始挑起价格战到现在,中国彩电业进入一个微利行业时期,市场对企业不断进行大浪淘沙,据信息产业部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有91家彩电企业,产量超过100万台的有10家;到2002年底,超过100万台生产规模的企业仍然有10家,但总数量却减少到了68家。
据分析,正是6年多来的彩电价格竞争促使市场大踏步向强势品牌集中。
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上广电等占据了中国彩电80%以上的市场。
进入2003年更是已不到50家,而被淘汰的18家彩电企业腾出来的市场份额基本上都被前五名的彩电巨头分食,这样又拉动了中国彩电业几大巨头业绩的回升。
有专家认为未来我国电视机市场主要由三类企业构成。
第一类是目前生产规模巨大的企业,它们的产品线完整,生产成本低、销售渠道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这类企业将维持在两三家。
第二类企业是目前占据着电视机高端市场的国外品牌。
它们的品牌形象好,产品技术领先,获取的单台利润较高。
这些国外品牌的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场。
第三类企业是以边缘市场为主的企业。
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主要面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城市边缘消费群体和农村市场。
这类企业一般不重视品牌宣传,但较为重视经销渠道的建设。
这三类电视机生产企业总量预计将维持在15家左右,由于总体市场产销趋于平衡,所以市场竞争格局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会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
二、彩电市场结构分析从案例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前十位彩电厂家2001年产销存出口概况(单位:万台)合计产量为3043.6万台,销量为3092.7,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因此彩电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在普通彩电领域,产品差别不大,企业间利害关系直接,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当一家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其它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这样势必会引起这些企业作出强烈的反应。
案例名称:“家电拒绝下乡”
政府为了鼓励农民更新家里的家电,拉动农村消费,采取家电下乡的政策,实际上,在落实到地方上出现了一些不到不小的问题
其一,某些不法商贩,借家电下乡的名义向农民兄弟们售出伪劣的家电,既损害了农民兄弟的利益,又威胁到了农民兄弟的生命安全;
其二,家电下乡,家电下乡”产品一般利润较薄,农民较为欢迎。
根据补贴规定,需要提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发票,这就给经销商增添了税负。
经销商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落实政策,造成了在电视上说的:“如果你买家电下乡的产品,就没有发票。
”的局面
分析:在其中价格弹性是如何起作用的?
对于家电来说,第一,家电属于较高档的商品,但是对国内而言家电的生产商具有很多的竞争者,即造成家电的替代品很多第二好的家电更是不易消耗,所以导致需求对价格的变动敏感度较高,即弹性较大,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的娱乐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参加“家电下乡”的企业在政府的号召下降低了商品价格无可厚非既很好的拉动了农村消费,又获得了农村这一块很具有潜力的市场,对厂家来说是很有利的,(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说则缺少了大力宣传家电下乡的动力,这个问题应该会在政府以后的行政过程中得到处理。
)而且,近年来农民兄的的收入在增加,较高档的家电在农民兄弟的预算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涨,这重重原因使得需求量大大增加了。
中级农业案例分析题模拟一第81题:某农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10P,式中:Q为需求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产品的需求曲线()。
A.斜率为负B.向右上方倾斜C.斜率由正变为负D.向右下方倾斜答案:A D解析:考察需求曲线形状。
该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0,即负值,从图形上为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1392.该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
A.AQ/Q^AP/PB.AQ/QXAP/PC.AQ/AP^P/QD. Q/P^AQ/AP答案:A解析:考察需求弹性计算公式。
Ed=(AQ/Q)^(AP/P) = [(Q1-Q)/(P1-P)]XP/Q o P1343.当价格为5元时,该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A. -0. 2B. 1. 67C. -l. 25D. 0. 5答案:C解析:考察需求价格弹性计算。
P为5,则Q为50; P1为6,则Q1为 40,E=(AQ/Q)^(AP/P) = [(Q1-Q) / (P1-P)]XP/Q = [ (40-50)/ 40] / [ (6 元-5 元)/5 元]=-l. 25。
P139-P1404.由对该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为()。
A.富有弹性B.弹性小C.缺乏弹性D.完全弹性答案:A解析:上题答案大于1,故富有弹性或称为弹性大。
P1405.农产品需求量对农产品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为农产品()。
A.供给收入弹性B.供给价格弹性C.需求收入弹性D.需求价格弹性答案:C解析:考察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指农产品需求量对农产品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P140第82题(与模拟四82相似):2012年,农户赵四家有关情况如下:家庭人口 5人,其中父亲65岁能顶劳动力经常参加劳动;母亲60,卧病在家,没有劳动能力;赵四本人40岁,身体健康,常年参加劳动;妻子39岁,因身体原因不能经常参加劳动;儿子17岁,在家务农。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一、价格弹性案例
价格弹性是指当物价变化时,消费者或企业对于其他商品的需求量发
生弹性变化的经济学现象。
它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度和价格弹性系数。
下面,通过一个价格弹性案例的分析,来深入地理解价格弹性。
案例分析:一家肉类店以原价100元出售肉类产品,当该价格发生变
化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会发生调整,以下是肉类店的需求量及价格的变化
关系:
价格(元),需求量(件)
90,900
95,800
100,700
105,600
110,500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价格弹性系数和价格弹性度:
价格弹性系数(%)=(新需求量-旧需求量)/旧需求量×100%
价格弹性度(%)=(价格变化量)/(需求量变化量)×100%
以上信息可以表示为:
价格(元),需求量(件),价格弹性系数,价格弹性度
90,900,-10.00%,-11.11%
95,800,-12.50%,-5.00%
100,700,0,0
105,600,10.00%,5.00%
110,500,20.00%,10.00%
根据上述表格可知,在价格变量范围内,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当价格从90元升到110元时,需求量由900件降至500件,需求量的变化量为400件;价格弹性系数从负值转换至正值,且当价格变动至一些程度时,价格弹性系数和价格弹性度呈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
一、农产品的价格保护农民需要面对来自自然环境和完全竞争市场的双重风险。
灾害有可能导致他们减产;即使是丰产,产量增加,他们也并不可能获得很好的收入。
俗话说:“谷贱伤农“。
因此,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稳定谷价,棉花、大麦等农产品价格。
为此政府制定农业保护法案,其中包括为上述农产品建立一定的价格下限,使农民最后可以享受的平均价格实际上稍高于市场平均价格。
正如经济学家所预计的,这引起了供给和政府农作物储备过剩,1978年美国政府拥有31亿蒲式耳谷物,23亿蒲式耳麦和35亿包棉花,分别相当于去年产量的42%、60%、35%,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图形说明,为何出现“谷贱伤农“现象?2、结合图形说明最低限价政策是如何导致农产品过剩?二、世界财政部长会议最近一次世界财政部长会议的议题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危害“。
主题发言讨论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出现的问题。
发言概括的通货膨胀的危害有:价格上涨;国家工业竞争力的降低;国家收支状况恶化,并进而产生失业。
发言从失业救济和资源浪费的经济成本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角度阐述了失业的危害,发言强调有必要控制这些问题。
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对此感到迷惑不解。
他所在的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不存在任何失业,而工资很低,通货膨胀也不是问题。
但人们告诉他,他们国家的发展总有一天也会遇到这些问题,通货膨胀将会首先出现,由于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某些厂家迫切需要工人就会支付更高的工资,通货膨胀的过程就会开始,同时,收入增加导致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大量增加,从而国内产品生产减少,进而产生失业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1、通货膨胀会产生哪些问题?2、国际收支逆差与失业关系如何?3、政府应如何抑制通货膨胀?4、产生失业主要原因(或类型)是什么?5、政府应如何解决高失业问题?三、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回顾20世纪70年代,美国市场汽油价格两次上生,第一次发生在1973年,当时石油输出国组织切断了对美国的石油输出;第二次是在1975年,由于伊朗国王被推翻而导致该国石油供给瘫痪。
案例分析-公园门票降价的启示(附1、2题的答案)江汉公园是武汉市休闲游乐公园。
2008年夏,江汉公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盛夏的江汉公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
“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
这是该园举办“2008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
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10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这些指标,均明显超过白天正常营业时间所得。
正常情况下,江汉公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不过,“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
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据园方介绍,以往搞啤酒节,乐园是要收取厂家一定的“机会”费用的,但是,这次却基本不收或少收些许,而厂家须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减免了货币的支付,厂家岂有不乐的?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
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