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共17页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17
案例名称:粮食涨价案例适用:需求弹性案例来源:根据深圳新闻网:《农垦局长解读粮食涨价: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2003年11月21日编写。
[案例内容]:2003年10月,中国农产品价格突然强劲大范围上涨,这还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
由于中国过去几次恶性通货膨胀都是首先由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因此,粮食价格的细微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这次突如其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呢?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吕维峰介绍,黑龙江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地位举足轻重,而黑龙江农恳总局是国家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耕地面积200万公顷(约3000万亩),占黑龙江省总农业面积的1/4,粮食产量占1/3。
总局的种植结构和产量对整个黑龙江,乃至全国的粮食供应和价格都起到一定作用。
早在今年春天,由于干旱使播种遭遇困难,黑龙江就开始传言粮食价格会涨,经过夏季洪涝,到9月末黑龙江提前迎来早霜,这个传言就应验了,多种因素造成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预计比上年减少100亿斤。
此外,国家自实行农业结构调整以来,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农业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中国的粮食产地面积曾高达15亿亩,目前已下降到14亿亩。
此外,近5年,粮食价格低迷造成农民种植谷物的积极性减退,改种回报比较高的经济作物或弃农从事其他行业,粮食产量近3年也在逐年递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粮食产量8613亿斤,比上年下降529亿斤,是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
粮食减产使得粮价自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
于是,今年秋天粮食收购价格比往年高出很多,尤其像大豆、葵花这样的经济作物,涨幅都在30%以上;水稻每斤由0.6元涨到0.8元,玉米由0.38元涨到0.45元,大豆每斤由0.9元涨到1.4元,芝麻从3.00元涨到8.00元,葵花从0.8元涨到了1.3元。
虽然农垦总局小幅减产,但今年总局的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
农垦总局的农民们纷纷表示,如果每年价格都这么好,他们就继续种粮。
举例说明五种需求价格弹性
专业班级:保险学 1 班学号:姓名:刘洋
【注:公式(需求价钱弹性=需求量改动百分比/ 价钱改动百分比)】
一、弹性等于 0 (完整无弹性的需求)
比如:当生活必要品盐的价钱提升时,人们对其的需求量不变,所以需求改动百分比为0,
所以依据公式可得需求价钱弹性为0.
二、弹性小于1(缺少弹性的需求)
比如:当汽油的价钱高升时,在必定的期间内,汽油的需求量会稍微减少,可求得其需求
改动百分比小于价钱改动百分比,所以依据公式可得需求价钱弹性小于1
三、弹性等于1(单位弹性需求)
比如:当花生油价钱高升时,它的代替品需求量增添,花生油的需求量就会相应减少,其
需求改动百分和价钱改动百分比趋于相等,所以依据公式可得需求价钱弹性等于1
四、弹性大于1(富裕弹性的需求)
比如:当豪侈品黄金的价钱高升时,黄金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减少,可得需求改动百分比
大于价钱改动百分比,所以依据公式可得需求价钱弹性大于1
五、弹性无量大(完整有弹性的需求)
比如:当挪动和联通的套餐资费同样时,花费者将定制任何一种数目,所以依据公式可
得需求价钱弹性无量大。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 P:价格(Price);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弹性理论——“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在市场上各商家之间“挥泪大甩卖”、“赔本跳楼价”的价格大战从未仔细考虑过究竟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在可以节省大量金钱,前几天路径一家安全帽专卖店,看到它打出这样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
店家的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对不起只能按原定价格买。
这一种促销方式让人觉得好奇,是不是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协定,回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如果大家是这么想,那可就猜错了,大凡这种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主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而采取的区别定价方法,即:给定一定的价格变动比例,购买者需求数量变动较大称为需求弹性较大,变动较小称为弹性较小。
对需求弹性较小的购买者制定较高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大的顾客收取较低价格。
而这家安全帽专卖店的促销作法正是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实际上,店家拿到你那顶脏脏旧旧的安全帽,并沒有什么好处,常常是在你走后往垃圾筒一丟了事。
既然沒好处,店家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答案是——店家以顾客是否拿旧安全帽,来区别顾客的需求弹性。
简单地说,沒拿旧安全帽来的顾客说明他沒有安全帽,由于法令规定:驾驶摩托车必须要戴安全帽,故而无论价格的高低,购买摩托车的人一定要买顶安全帽,因此这种顾客的需求曲线较陡,弹性较小。
相对地,拿旧安全帽来抵二折价款的顾客表明他本来就有一顶安全帽,如果安全帽的价格便宜他有以旧换新的需求,而如果价格太贵他也可以以后再买,因为已有了一顶安全帽,对该商品的需求沒有迫切性。
因此,这类的顾客需求曲线较平坦,弹性较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该安全帽专卖店采用这种“旧帽换新帽八折”的促销活动,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定价的方法,不仅不会使其减少营业收入,反而会吸引那些本不想购买新帽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增加了收益。
因此,我认为:认真研究消费者心理,了解市场需求,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价格策略,一定会给单位、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案例名称:“家电拒绝下乡”
政府为了鼓励农民更新家里的家电,拉动农村消费,采取家电下乡的政策,实际上,在落实到地方上出现了一些不到不小的问题
其一,某些不法商贩,借家电下乡的名义向农民兄弟们售出伪劣的家电,既损害了农民兄弟的利益,又威胁到了农民兄弟的生命安全;
其二,家电下乡,家电下乡”产品一般利润较薄,农民较为欢迎。
根据补贴规定,需要提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发票,这就给经销商增添了税负。
经销商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落实政策,造成了在电视上说的:“如果你买家电下乡的产品,就没有发票。
”的局面
分析:在其中价格弹性是如何起作用的?
对于家电来说,第一,家电属于较高档的商品,但是对国内而言家电的生产商具有很多的竞争者,即造成家电的替代品很多第二好的家电更是不易消耗,所以导致需求对价格的变动敏感度较高,即弹性较大,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的娱乐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参加“家电下乡”的企业在政府的号召下降低了商品价格无可厚非既很好的拉动了农村消费,又获得了农村这一块很具有潜力的市场,对厂家来说是很有利的,(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说则缺少了大力宣传家电下乡的动力,这个问题应该会在政府以后的行政过程中得到处理。
)而且,近年来农民兄的的收入在增加,较高档的家电在农民兄弟的预算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涨,这重重原因使得需求量大大增加了。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P:价格(Price);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一、价格弹性案例
价格弹性是指当物价变化时,消费者或企业对于其他商品的需求量发
生弹性变化的经济学现象。
它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度和价格弹性系数。
下面,通过一个价格弹性案例的分析,来深入地理解价格弹性。
案例分析:一家肉类店以原价100元出售肉类产品,当该价格发生变
化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会发生调整,以下是肉类店的需求量及价格的变化
关系:
价格(元),需求量(件)
90,900
95,800
100,700
105,600
110,500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价格弹性系数和价格弹性度:
价格弹性系数(%)=(新需求量-旧需求量)/旧需求量×100%
价格弹性度(%)=(价格变化量)/(需求量变化量)×100%
以上信息可以表示为:
价格(元),需求量(件),价格弹性系数,价格弹性度
90,900,-10.00%,-11.11%
95,800,-12.50%,-5.00%
100,700,0,0
105,600,10.00%,5.00%
110,500,20.00%,10.00%
根据上述表格可知,在价格变量范围内,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当价格从90元升到110元时,需求量由900件降至500件,需求量的变化量为400件;价格弹性系数从负值转换至正值,且当价格变动至一些程度时,价格弹性系数和价格弹性度呈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