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new)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需求价格弹性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它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来具体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完全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假设某地区的市场上有一种普通的日用品,比如盐。
如果盐的价格上涨了,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选择其他替代品,比如食用盐或者其他调味品。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盐的需求是完全弹性的,他们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甚至可以完全放弃购买盐这种商品。
因此,对于完全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急剧下降,而价格下跌则会导致需求急剧增加。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完全不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医疗保健是一个典型的完全不弹性需求的例子。
无论医疗保健的价格如何变动,人们都会尽可能地购买医疗保健服务,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健康。
即使价格上涨,消费者也很难找到替代品或者减少消费。
因此,对于完全不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不会受价格变化的影响,价格上涨也不会导致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也不会导致需求增加。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部分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汽油是一个典型的部分弹性需求的例子。
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长途驾驶或者选择更节能的车辆,但是对于短途出行和日常生活,他们仍然需要购买汽油。
因此,对于部分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但并不会像完全弹性那样急剧下降,价格下跌也会导致需求增加,但增幅也会有限制。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需求价格弹性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了解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也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市场监管和政策制定。
因此,对需求价格弹性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读者们能对需求价格弹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一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下面将通过两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汽车销售。
汽车是一种高价商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购买一辆汽车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决策。
在汽车市场上,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较低。
当汽车价格上涨时,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需求量会有所下降,但影响范围相对有限。
相反,当汽车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但增幅也相对较小。
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
消费者对于汽车价格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购买一辆汽车通常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期规划的结果。
另一个案例是公共交通出行。
公共交通服务(例如地铁、巴士等)的价格通常较低,且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个案例中,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较高。
当公共交通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其他便宜的交通方式(例如步行或自行车),从而减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
而当公共交通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因为更多的人会选择使用公共交通服务。
这意味着公共交通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
消费者对于公共交通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他们会更加灵活地调整出行方式以适应价格变化。
综上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属性、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替代品的供应情况等因素。
高价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因为消费者在购买前通常会做出深入的研究和计划。
而低价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因为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更敏感,更容易做出调整。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和预测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 P:价格(Price);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化所产生的需求量变化程度。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是否会下降,以及下降的幅度是多少,这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对于企业的定价和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需求价格弹性的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奢侈品市场。
奢侈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价格,而且其价格波动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影响很大。
以名牌手袋为例,当价格上涨时,大部分消费者仍然会购买,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因此,对于奢侈品来说,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小。
即使价格上涨,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也不会很大。
这就是奢侈品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其次,我们来看日常生活用品市场。
日常生活用品通常具有较低的价格,而且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
以牛奶为例,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量,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其他替代品或者减少消费。
因此,对于日常生活用品来说,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大。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量大幅下降,因为消费者有更多的替代选择。
这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另外,我们来看烟草市场。
烟草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价格,但是由于成瘾性较强,对于烟民来说,价格的上涨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因此,对于烟草市场来说,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小。
即使价格上涨,烟民的购买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就是烟草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最后,我们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虽然新能源汽车通常价格较高,但是对于一些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价格的弹性较小。
即使价格上涨,他们仍然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小。
即使价格上涨,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也不会很大。
这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
了解和分析需求价格弹性对于企业的定价和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特点,合理制定定价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于旅游与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实际例子某动物园1.动物园的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从动物园自身的需求弹性看,由于游客对象的特殊性,无论动物园价格高还是低。
动物园总是孩子们出游的首选,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
2.涨价对动物园的直接影响。
入园的家长和孩子们对动物园的直接贡献体现在门票收入上,当我们为增加收入而提高动物园的门票价格时,假设门票价格由原来的6元提高到10元。
价格的上涨幅度是67%,按照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使需求量下降,但由于该旅游景点的需求缺乏弹性,所以需求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始终小于价格上涨的幅度。
假如价格的上涨使入园人数由原来的100人次减少到80人次,需求量下降了20%,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原来的100人次能创造门票收入600元,现在的80人次能创造门票收入800元,涨价使门票的直接收入提高了200元。
3.涨价对动物园的间接影响。
入园的家长和孩子们对动物园的贡献除了直接体现在门票收入上外,更多的还体现在关联产品如餐饮业和娱乐业上的贡献。
在这儿我们做个合乎情理的假设:进入动物园的人除门票消费外,用于吃、喝、玩等其他方面的人均消费为20元。
当门票价格由原来的6元提高到10元时,入园的人次也从原来的100人减少到80人。
此时对餐饮及娱乐等关联方的收入影响是:由原来的200 0元,降低到1600元。
4.涨价对动物园的综合影响。
在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涨价虽然使门票收益增加了200元,却使与之关联的餐饮、娱乐收益减少了400元,综合来看,总收益减少了200元。
如果实际情况中的关联效益更高和入园人次的下降幅度更大,对总收益产生的减少影响就远远不止于此。
从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考虑了该景点自身的需求弹性基础上,涨价本来可以带来收益的增加,但由于对关联效益产生了相反的辐射影响,使得总收益反而减少。
案例名称:“家电拒绝下乡”
政府为了鼓励农民更新家里的家电,拉动农村消费,采取家电下乡的政策,实际上,在落实到地方上出现了一些不到不小的问题
其一,某些不法商贩,借家电下乡的名义向农民兄弟们售出伪劣的家电,既损害了农民兄弟的利益,又威胁到了农民兄弟的生命安全;
其二,家电下乡,家电下乡”产品一般利润较薄,农民较为欢迎。
根据补贴规定,需要提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发票,这就给经销商增添了税负。
经销商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落实政策,造成了在电视上说的:“如果你买家电下乡的产品,就没有发票。
”的局面
分析:在其中价格弹性是如何起作用的?
对于家电来说,第一,家电属于较高档的商品,但是对国内而言家电的生产商具有很多的竞争者,即造成家电的替代品很多第二好的家电更是不易消耗,所以导致需求对价格的变动敏感度较高,即弹性较大,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的娱乐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参加“家电下乡”的企业在政府的号召下降低了商品价格无可厚非既很好的拉动了农村消费,又获得了农村这一块很具有潜力的市场,对厂家来说是很有利的,(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说则缺少了大力宣传家电下乡的动力,这个问题应该会在政府以后的行政过程中得到处理。
)而且,近年来农民兄的的收入在增加,较高档的家电在农民兄弟的预算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涨,这重重原因使得需求量大大增加了。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价格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对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解释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烟草制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研究表明,烟草制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也就是说,即使烟草制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的购买量变化不大。
这是因为烟草制品属于烟草类物品,对烟草制品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即使价格上涨,消费者也不会轻易改变其购买行为。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与烟草制品不同,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高。
奢侈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购买量的显著下降,因为奢侈品通常不是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可以选择放弃购买或者选择替代品。
因此,奢侈品企业需要谨慎制定价格策略,以避免因价格上涨而导致销量下降。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公共交通的需求价格弹性。
在城市中,公共交通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低。
即使公共交通价格上涨,很多消费者仍然会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因为公共交通是出行的必需品,而且很多消费者没有其他替代选择。
因此,公共交通企业可以适当提高票价,而不会导致乘客数量的大幅减少。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产品的属性以及消费者的行为习惯。
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更高的利润。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对需求价格弹性的了解,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决策,从而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总之,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企业的定价策略和消费者的消费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不同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P:价格(Price);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需求量变化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对于企业定价和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需求价格弹性的具体应用。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烟草制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烟草制品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消费者对于烟草制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般较小。
烟草制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原因主要是烟草制品属于必需品,而且消费者对于烟草制品的替代品选择较少。
因此,烟草制品厂商在定价时可以适当提高价格,而不会导致需求量大幅下降。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高档手表的需求价格弹性。
高档手表属于奢侈品,消费者对于高档手表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般较大。
当高档手表价格上涨时,部分消费者会选择放弃购买,转而选择其他替代品或者延迟购买。
因此,高档手表厂商在定价时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避免价格上涨导致需求量急剧下降。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航空票价的需求价格弹性。
航空票价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般较大,特别是对于经济舱而言。
当航空票价上涨时,一部分消费者会选择放弃出行或者选择其他交通方式,而当航空票价下降时,一部分消费者会增加出行频次。
因此,航空公司在定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合理制定票价策略,以保持合理的市场份额。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企业在定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
在实际经营中,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特点来灵活制定定价策略,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总之,需求价格弹性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企业需要深入理解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特点,灵活运用在定价和市场营销策略中,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以下是一些需求价格弹性的案例:1.烟草产品烟草产品通常拥有弹性需求。
当烟草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购买,而当烟草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增加购买。
这是因为烟草产品属于非必需品,对价格变化敏感。
同时,由于烟草产品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健康问题,一些消费者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来减少吸烟。
2.奢侈品奢侈品通常拥有不太弹性的需求。
例如,当高端品牌的价格上涨时,一些消费者可能没有相应的替代品选择或者对品牌有忠诚度,仍然会购买这些产品。
因此,高端品牌的需求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3.食品和日常用品食品和日常用品属于必需品,因此通常具有非常不弹性的需求。
即使价格上涨,消费者仍然需要购买这些商品以满足其日常需求。
尽管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减少一些奢侈品或稍微延迟其购买,但他们通常不能完全避免购买基本的需求商品。
4.旅游业旅游业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高。
当旅游目的地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更便宜的旅游目的地或者延迟旅行。
而当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更愿意选择该目的地进行旅行。
此外,旅游业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性因素、交通状况等。
5.公共交通公共交通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
当公共交通价格上涨时,一些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或私家车。
而当价格下跌时,更多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
此外,公共交通价格的变动还会影响到家庭经济,因为交通费用通常占家庭预算的一部分。
以上是一些需求价格弹性的案例。
根据每个行业或产品的特点,需求价格弹性会有所不同。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和市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一、价格弹性案例
价格弹性是指当物价变化时,消费者或企业对于其他商品的需求量发
生弹性变化的经济学现象。
它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度和价格弹性系数。
下面,通过一个价格弹性案例的分析,来深入地理解价格弹性。
案例分析:一家肉类店以原价100元出售肉类产品,当该价格发生变
化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会发生调整,以下是肉类店的需求量及价格的变化
关系:
价格(元),需求量(件)
90,900
95,800
100,700
105,600
110,500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价格弹性系数和价格弹性度:
价格弹性系数(%)=(新需求量-旧需求量)/旧需求量×100%
价格弹性度(%)=(价格变化量)/(需求量变化量)×100%
以上信息可以表示为:
价格(元),需求量(件),价格弹性系数,价格弹性度
90,900,-10.00%,-11.11%
95,800,-12.50%,-5.00%
100,700,0,0
105,600,10.00%,5.00%
110,500,20.00%,10.00%
根据上述表格可知,在价格变量范围内,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当价格从90元升到110元时,需求量由900件降至500件,需求量的变化量为400件;价格弹性系数从负值转换至正值,且当价格变动至一些程度时,价格弹性系数和价格弹性度呈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
案例名称:粮食涨价案例适用:需求弹性案例来源:根据深圳新闻网:《农垦局长解读粮食涨价: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2003年11月21日编写。
[案例内容]:2003年10月,中国农产品价格突然强劲大范围上涨,这还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
由于中国过去几次恶性通货膨胀都是首先由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因此,粮食价格的细微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这次突如其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呢?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吕维峰介绍,黑龙江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地位举足轻重,而黑龙江农恳总局是国家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耕地面积200万公顷(约3000万亩),占黑龙江省总农业面积的1/4,粮食产量占1/3。
总局的种植结构和产量对整个黑龙江,乃至全国的粮食供应和价格都起到一定作用。
早在今年春天,由于干旱使播种遭遇困难,黑龙江就开始传言粮食价格会涨,经过夏季洪涝,到9月末黑龙江提前迎来早霜,这个传言就应验了,多种因素造成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预计比上年减少100亿斤。
此外,国家自实行农业结构调整以来,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农业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中国的粮食产地面积曾高达15亿亩,目前已下降到14亿亩。
此外,近5年,粮食价格低迷造成农民种植谷物的积极性减退,改种回报比较高的经济作物或弃农从事其他行业,粮食产量近3年也在逐年递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粮食产量8613亿斤,比上年下降529亿斤,是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
粮食减产使得粮价自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
于是,今年秋天粮食收购价格比往年高出很多,尤其像大豆、葵花这样的经济作物,涨幅都在30%以上;水稻每斤由0.6元涨到0.8元,玉米由0.38元涨到0.45元,大豆每斤由0.9元涨到1.4元,芝麻从3.00元涨到8.00元,葵花从0.8元涨到了1.3元。
虽然农垦总局小幅减产,但今年总局的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
农垦总局的农民们纷纷表示,如果每年价格都这么好,他们就继续种粮。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
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
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P:价格(Price);
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即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的变化大于百分之一。
0<Ep<1(需求缺乏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要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即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的变化小于百分之一。
E p→0(需求完全无弹性)。
说明需求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Ep→∝(需求有无限弹性)。
说明需求量在既定价格下可以任意变动。
这也是罕见的。
而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也有很多方面。
1、商品是必须品还是奢侈品。
必须品是人们生活一定要用的,价格弹性小,而奢侈品则是部分人为了满足更要的要求才购买的,价格弹性大。
2、商品的可替代性。
可替代品越多,价格弹性越大,可替代品越少,价格弹性越小。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用途越广泛的商品,价格弹性越大,反之,用途越窄的,价格弹性越小。
4、购买商品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比例越大,弹性越大,比例越小,弹性越小。
那我们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来分析上面的两个现象。
现象一中提到的猪肉,我们知道,猪肉存在大量的可替代品,如鸡蛋、牛肉、羊肉、鱼肉、鸡肉等等。
如果猪肉价格涨,人们可以少吃点猪肉,而多吃点鸡肉或鸡蛋,照样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
就算这几种肉类价格都上涨,人们也可以少吃,甚至暂时不吃肉。
因此猪肉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
因此价格的变动就会引起需求量的更大的变动。
所以猪肉一涨价,马上就滞销。
这是人们在根据经济学原理,自动调节购买品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现象二中提到的食用油,我们也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必须
品,不管是做饭、炒菜,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要用到。
而且替代品也有限,食用油的种类也只有花生油、调和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这几种油价格上涨,人们也还是要食用。
顶多减少一点用量,况且平均下来,食用油占生活支出的比例非常有限。
因此食用油是属于价格缺乏弹性的商品,即便价格上涨,对需求量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面对这两个现象,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不一样的,猪肉价格基本属于市场定价,政策干预很少。
猪肉价格上涨,国家会尽量调控更多的替代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而不会直接控制猪肉价格。
而食用油的价格则不同,国家会存在一定的控制措施,不能任由其自由升跌。
每次食用油的价格调整都要向国家的相关部门申请,目的就是控制好这些必须品的价格,给人民群众的生活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通过上面的两个分析,我们知道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价格弹性,而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又在于商品本身的特性,如是否必须品、有否替代品,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猪肉涨价就卖的少了,而食用油涨价却没怎么少卖,这些现象都有背后存在的经济学的原因的。
而且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任何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经济现象也都不是偶然和没有因果的,现象背后必然存在经济学的规律在起作用。
更多的认识和学习经济学,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社会的经济现象,更透彻的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对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会提供更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