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电解质
- 格式:pdf
- 大小:55.65 KB
- 文档页数:7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高中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电解质。
学生已经在前几个课时学习过水的离子化性质,本次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确定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电解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互动讨论法;4.全体讨论法;5.团队合作法。
讲授法是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逐步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法也是本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电解质的性质和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法和全体讨论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主探究知识。
团队合作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本堂课中的实验内容分配给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良好的电解质是什么样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知识部分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向学生简单明了地介绍电离程度和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第五讲电解质知识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SO2、CO2不属于电解质,而H2SO3、H2CO3是电解质。
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例如:BaSO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知识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NO3、HCl、HBr、HI等强碱: NaOH、KOH、Ba(OH)2、Ca(OH)2等大多数盐:BaSO4、AgCl等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CH3COOH、H3PO4、HClO等弱碱:NH3·H2O等极少数盐: HgCl2、Pb(CH3COO)2等水知识点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电离: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里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强电解质用 = ,弱电解质用例:CaCl2 = Ca2+ + 2Cl_, HCl = H+ + Cl- , Na2SO4 = Na+ + SO4 2_NaHCO3 = Na+ + HCO3―,NaHSO4 = Na+ + H+ +SO42―HF H+ + F-(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到位。
H2CO3 H++HCO3-,HCO3- H++CO32-,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2.1-电解质的电离(共32页)(共32张PPT)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节01电解质的电离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这是为什么呢[实验1-2]实验装置药品干燥的NaCl固体干燥的KNO3固体蒸馏水NaCl溶液KNO3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灯泡不发光灯泡不发光灯泡不发光灯泡发光灯泡发光干燥的NaCl固体不能导电干燥的KNO3固体不能导电蒸馏水不能导电NaCl溶液能够导电KNO3溶液能够导电NaCl、KNO3固体溶于水后,发生了某种变化。
形成了能只有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1)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所含物质类型:酸:H2SO4、H2CO3、CH3COOH等碱:NaOH、NH3 H2O等盐:NaCl、CaCO3、AgNO3等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MgO、CaO等水两种情况任取一种即可。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非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所含物质类型:非金属化合物:SO2、CO2、CO、P2O5等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如NH大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乙醇等两种情况必须同时满足。
(3)从微观角度比较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NaCl溶液蔗糖溶液(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纯净物单质物质化合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重点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关键(1)判断物质是不是化合物;(2)判断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自身能否发生电离。
不能仅由导电性来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不能仅由导电性来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重点(1)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盐酸等能导电,但它们不是化合物,因而不是电解质;(2)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不导电;(3)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该物质不一定导电,如SO2、SO3、NH3、CO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