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矿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86.50 KB
- 文档页数:19
山东理工大学《采矿学》课程设计题目:某地下铁矿采矿方法设计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张军课程设计时间:2013年7月1日~7月19日序论一.课程设计目的未来矿山企业的总工程师──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勘探设计单位承担矿山设计任务,还是在科研院所从事专业科研开发事业,或者在生产企业进行专业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地下开采起主导作用的采矿方法,都必须具有正确选择设计采矿方法的知识和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相关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得到专业工程设计基本能力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也是对同学们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检验。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要求同学们在给定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翻阅专业参考书和相关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确定技术方案,掌握正确的步骤和内容,进行必要的科学计算,并运用规范的技术语言(规范的图纸及说明书)将设计意图及设计结果表达出来。
二.课程设计任务1.设计任务:某地下矿山采矿方法设计2.设计要求:①根据所给地质资料及开采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②设计确定所选采矿方法的各类结构参数;③设计确定所选采矿方法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④绘制采矿方法标准方案图;⑤编写采矿方法设计说明书(A4纸)。
三.课程设计题目某铁矿走向长500m左右,倾斜延伸260~570m;矿体走向为西段NE向、中部EW向、东段NE向,倾向SE,倾角20°~40°;矿体埋深370~590m,平均厚度14.14m;密度3.84g/cm3,平均品位51.88%;矿体形态呈似层状、扁豆状,具分枝复合膨缩现象。
四.课程设计方式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按照设计题目条件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求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一、设计题目。
[具体矿山名称]地下开采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嘿呀,同学!这个毕业设计呢,就是想让你把在采矿工程专业里学到的那些个知识,像什么开采方法、通风系统、运输系统这些东西啊,全都给综合运用起来。
就好比是把你学过的各路武功秘籍都拿出来,打造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采矿“武林秘籍”(初步设计方案),而且这个方案还得能真正在实际的矿山开采中派上用场呢。
三、矿山概况。
# (一)地理位置。
这个矿山呢,位于[具体地理位置],你要是去那儿啊,说不定还能发现周围有一些独特的风景呢。
不过咱的重点还是在矿山本身哈。
# (二)地质条件。
1. 地层与岩石。
这里的地层可复杂啦,就像一个千层蛋糕似的(这只是个玩笑哈)。
有[列举主要地层名称]这些地层,岩石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像[列举主要岩石类型]。
这些岩石有的硬得像铁疙瘩,有的又相对软一些,这对咱们的开采工作可有着不小的影响呢。
2. 构造。
矿山里的地质构造就像是老天爷在地下玩的拼图游戏。
有[描述主要构造,如断层、褶皱等],这些构造就像一个个小陷阱或者小弯道,咱们在设计开采方案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地绕开或者处理好它们,不然开采的时候就容易出乱子。
# (三)矿体特征。
1. 矿体形态与产状。
矿体的形状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地下随意勾勒的形状,有的地方胖一点(厚度大),有的地方瘦一点(厚度小)。
它的产状呢,就像它在地下睡觉的姿势,有一定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你得好好研究这个姿势,这样才能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开采最合适。
2. 矿石品位与储量。
矿石品位就像是这个矿体这个大蛋糕里的巧克力含量(哈哈,这么理解比较有趣吧),[给出矿石品位范围]。
而储量嘛,就是这个大蛋糕的大小啦,经勘探,这个矿山的矿石储量大概是[具体储量数值],这可是咱们开采的宝贝总量呢。
四、设计要求。
# (一)开采方法选择。
1. 你得像一个超级侦探一样,把矿山的地质条件、矿体特征这些线索都收集起来,然后从咱们学过的那些开采方法里,挑出一个最适合这个矿山的开采方法。
Surpac Vision地下采矿设计版权版权(C) 1995 ,Surpa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国际软件公司拥有该软件英文版权。
在西澳大利亚州发行。
发行历史: 1995六月: 第一版本1996十月: 第二版本1999八月: 第三版本2000八月: 第四版本2003十月:第五版本软件及其文本版权归属于Surpac Minex Group国际软件公司所有(2002年10月ECSI (Minex) and Surpac Software International合并,成立了Surpac Minex Group)。
Surpac Minex Group 国际软件公司面向Surpac授权用户发布的文本,没有经过许可不能出售、复制、在文件系统中存储,不能发送给其他的用户。
想获得这样的许可或者附加的复制品,请向当地的Surpac办事处申请。
Surpac Minex Group Pty LtdLevel 8, 190 St Georges TerracePerth, Western Australia 6000International Telephone: +61 8 9420 1333International Facsimile: +61 8 9420 1350本教材是由北京办事处根据其软件在中国区培训的需要而整理的,也可以作为实际功能使用时的指导。
我们将根据软件的版本不同而进行改变,力求与SURPAC的发展相一致。
然而,本教材不可能为用户提供无限详尽的说明,重点是演示软件核心工具如何使用,对于新用户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对于授权用户,建议接受相应的软件培训。
我们尽可能谨慎地准备这本教材,对其中的错误和疏漏以及由于使用所包含信息而导致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Surpac Minex Group(SMG)北京办事处: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22号长城大厦701室邮编: 100043电话: (010) 8868 2561/2562/2560传真: (010) 8868 2560邮箱:support@网址:目录第一章基本的点线编辑和绘制功能 (2)第一节编辑 (2)第二节创建 (14)第二章井巷中线设计 (22)第一节查看数据 (22)第二节设计沿脉巷道中线 (23)第三节设计穿脉巷道中线 (27)第四节设计主斜坡道(也称下斜、下山) (34)第三章采区布置巷道设计 (45)第一节准备数据 (45)第二节生成最短路径 (47)第三节井下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48)第四节由中线生成房柱式巷道布置 (50)第四章井巷实体模型 (52)第一节根据巷道中线生成实体巷道 (52)第二节由测量数据生成实体巷道 (55)结束语 (59)第一章基本的点线编辑和绘制功能进行采矿设计前,在这一节中来介绍软件中的一些基本的点线编辑和绘制功能的用法。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YSJ 021-92)地下开采有一般规定第7.1.1条采矿生产能力的肯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阶段生产能力应按照阶段上同时回采的矿块数和矿块的日生产能力肯定。
二、划分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的矿山生产能力,应以一个阶段采矿房,一个阶段采矿柱为基础进行计算。
特殊需要时,可增加回采阶段,但上、下相邻阶段的对应采场不得同时回采。
当矿柱矿量比例小于20%时,可不计其生产能力。
采用一步骤持续回采的矿山,应以一个阶段回采计算其生产能力。
三、计算出的生产能力,应结合矿床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开采技术条件和采矿工艺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调整选定。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年限应大于设计服务年限的2/3。
四、选定的生产能力,应以合理服务年限和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验证。
必要时,应以采掘进度计划表最终验证。
第7.1.2条各类采矿方式的矿块利用系数,宜符合表的规定。
第7.1.3条矿块生产能力应按照采场组成要素、凿岩方式、装备水平等,结合回采作业循环试算,并按表选取。
第7.1.4条对价值高的富矿,应采用高回采率,适当控制贫化率的采矿方式。
对价值低的贫矿,应采用低贫化率,适当控制损失率的采矿方式。
第7.1.5条矿山开采岩石移动角的肯定,宜符合下列要求:一、新建矿山的岩石移动角,可在分析岩性的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参考类似矿山的实际资料类比选取;二、矿山地表有特殊要求需保护时,应进行岩石力学研究,其岩石移动角采用数值分析法和类比法综合肯定;矿块利用系数表7.1.2注:当矿体产状规整、矿岩稳固、矿块矿量大、采准切割量小、阶段可布矿块数少或矿体分散,矿块间通风、运输干扰少,和单阶段回采时,应取大值。
矿块生产能力(t/d)表7.1.3三、改、扩建矿山,应按照已取得的岩移观测资料和矿床地质条件有无转变等情形,对原定岩移范围进行修正。
第7.1.6条岩移范围的圈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岩移范围应以开采矿体最深部位进行圈定,对深部尚未探清的矿体应从能作为远景开采的部位进行圈定。
金属非金属矿山初步设计大纲(试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一九八五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概述 (1)1.1.1企业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和区域经济地理特点 (1)1.1.2设计依据 (1)1.1.2.1引述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审批文件规定的设计原则 (1)1.1.2.2简述资源条件及设计基础资料(地质报告、工艺流程试验等)条件 (1)1.1.3外部建设条件 (1)1.1.4总包和分包设计的分工和协作。
(1)1.1.5对改、扩、续建企业,还应说明企业现状、特点、存在主要问题以及主要建(构)筑物和设备的利用情况 (1)1.2设计基本原则 (1)1.2.1概述设计中所遵循的主要方针、政策 (1)1.2.2企业专业化协作和装备水平的基本原则 (1)1.3设计规模、企业组成及方案 (1)1.3.1设计规模:概述设计规模;一次建设或分期建设以及发展远景 (1)1.3.2企业组成 (1)1.3.3产品方案 (1)1.4厂址 (1)1.5主要设计方案 (1)1.5.1引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采选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以及初步设计检验结果和推荐方案的主要内容 (1)1.5.2概述外部运输、供电、供水、尾矿、机汽修、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和企业总平面布置等主要内容 (1)1.5.3概述企业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内容 (1)1.5.4概述企业设计中采用的节约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合理利用能源的具体措施 . 2 1.6企业建设综合经济效益 (2)1.7问题及建议 (2)第二章技术经济 (2)2.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2)2.2主要设计方案论述 (2)2.3劳动定员 (2)2.3.1编制企业劳动组织及机构设置 (2)2.3.2确定工作制度 (2)2.3.3编制定员表 (2)2.3.4确定工人及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和福利基金,计算工资总额 (3)2.3.5计算劳动生产率并进行劳动生产率分析 (3)2.3.6说明职工培训的目的、培训方法和培训计划 (3)2.4资金筹措 (3)2.4.1计算总投资 (3)2.4.2确定各项资金来源及其条件 (3)2.4.3预计投资进度 (3)2.5成本 (3)2.5.1计算企业正常生产年度成本 (3)2.5.1.1确定原材料、动力、燃料及辅助材料价格 (3)2.5.1.2确定维简费提取标准、基本折旧率、大修理费率、维修费率 (3)2.5.1.3确定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基金 (3)2.5.1.4确定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用 (3)2.5.1.5确定应摊销的费用 (3)2.5.1.6计算产品销售费用 (3)2.5.1.7确定主副产品或联产品生产成本分摊原则 (3)2.5.1.8必要时计算主要作业、辅助作业车间成本 (3)2.5.1.9计算主副产品或联产品车间、工厂、销售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地下金属矿山三维可视化采矿设计方案摘要: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采矿事业的蓬勃发展。
地下金属矿山三维可视化采矿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人机交互的三维可视化的实体模型,该实体模型就相当于真实的矿山内部缩小版,通过实体模型可以准确的观测到矿山内部的实际情况,完成对矿块及盘区的合理划分、建立采切模型,计算采矿数量及爆破总量。
关键词:地下金属矿山;三维可视化;采矿设计方案三维可视化采矿设计方案地下金属矿山设计工作的一种新模式,传统的地下金属矿山设计工作人员依然沿用的是CAD或者是计算机辅助技术,由于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案缺少1维空间的缘由,导致了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中存在着了一定的缺陷。
随着采矿事业的不断发展,三维可视化采矿设计方案应用而生。
一、地下金属矿山三维可视化技术概述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采矿事业的蓬勃发展,地下金属矿山三维可视化采矿设计方案有效且恰当的弥补了传统CAD技术中的缺陷。
三维可视化采矿设计方案在地下金属矿山中应用,减少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误差,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开采的效率。
与此同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准确的计算出矿体采切的总量。
通过三维可视化对地下金属矿山进行开采前的演练,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失误,提高效率,降低危险,输出施工图,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三维可视化采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众所周知,在对地下金属矿山具体的开采过程中,还需要对各种不同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
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以更加生动的方式体现出来,进而准确的展现与技术人员面前,就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才能得以实现。
目前,在我国的地下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依然采用的是施工图纸或者是文字的形式来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给后期的地下金属矿山的开采、数据的查询以及施工图纸的更改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之处,十分不利于地质工作者对地下金属矿山的勘探,所以,三维可视化采矿设计方案在地下金属矿山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化工矿山地下采矿设计规范篇一:矿山标准精选(最新)矿山标准精选(最新)G6722《GB 6722-2014 爆破安全规程》G7958《GB 7958-2014 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G9786《GB/T 9786-2015 工业导爆索》G12435《GB/T 12435-2015 工业黑索今》G13889《GB/T 13889-2015 油气井用电雷管》G14161《GB 14161-2008 矿山安全标志》G14659《GB/T 14659-2015 民用爆破器材术语》G15259《GB/T 15259-2008 矿山安全术语》G16423《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17682《GB/T 17682-1999 矿山杂散电流的测定》G17766《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18152《GB 18152-2000 选矿安全规程》G18341《GB/T 18341-2001 地质矿产勘察测量规范》G22206《GB/T 22206-2008 矿山环境地质分类》G25283《GB/T 25283-2010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29521《GB/T 29521-2013 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规范》G29723.1《GB/T 29723.1-2013 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1部分:主要通风系统》G29723.2《GB/T 29723.2-2013 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2部分:主排水系统》G29723.3《GB/T 29723.3-2013 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3部分:空气压缩系统》G29723.4《GB/T 29723.4-2013 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4部分:主提升带式输送系统》G50070《GB 50070-2009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50385《GB 50385-2006 矿山井架设计规范》G50421《GB 50421-2007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50520《GB 50520-2009 核工业铀水冶厂尾矿库、尾渣库安全设计规范》 G50547《GB 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50562《GB/T 50562-2010 煤炭矿井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50595《GB 50595-2010 有色金属矿山节能设计规范》G50612《GB 50612-2010 冶金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G50830《GB 50830-2013 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G50863《GB 50863-201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50864《GB 50864-2013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AQ1017《AQ 1017-2005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电子版)AQ1019《AQ/T 1019-2006 煤层自燃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 AQ1029《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43《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AQ1049《AQ 1049-2008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基本要求》AQ1050《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AQ2005《AQ 2005-2005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6《AQ 2006-2005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7.1《AQ 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2《AQ 2007.2-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AQ 2007.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4《AQ 2007.4-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 AQ2007.5《AQ 2007.5-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8《AQ 2008-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AQ2009《AQ 2009-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标准》AQ2010《AQ 2010-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AQ2011《AQ 201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标准》 AQ2013.1《AQ 2013.1-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AQ2013.2《AQ 2013.2-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局部通风》 AQ2013.3《AQ 2013.3-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AQ2013.4《AQ 2013.4-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管理》 AQ2013.5《AQ 2013.5-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AQ2014《AQ 2014-2008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AQ2015《AQ 2015-2008 石膏矿地下开采安全技术规范》AQ2016《AQ 2016-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失控井口点火时间规定》AQ2017《AQ 2017-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AQ2018《AQ 2018-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AQ2029《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 AQ2030《AQ 2030-2010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1《AQ 2031-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AQ2032《AQ 2032-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 AQ2033《AQ 2033-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 AQ2034《AQ 2034-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 AQ2035《AQ 2035-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 AQ2036《AQ 2036-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MT878《MT/T878-2000 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NB51003《NB/T 51003-2012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规范》NB51004《NB/T 51004-2012 井巷揭煤地质说明书编制规范》NB51005《NB/T 51005-2012 井巷揭煤设计编制规范》NB51006《NB/T 51006-2012 瓦斯预抽消突效果评价技术规范》NB51007《NB/T 51007-2012 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规范》NB51008《NB/T 51008-2012 矿内热环境测定与评价方法》HG22801《HG/T 22801-2013 化工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定》HJ651《HJ 651-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2《HJ 652-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 编制规范(试行)》HJ740《HJ 740-2015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Z223《DZ/T 223-2007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0254《DZ/T 0254-2014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JC1081《JC/T 1081-2008 装饰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YB4385《YB/T 4385-2013 冶金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YB4391《YB 4391-2013 冶金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篇二:化矿标准目录化工矿山行业标准目录化工矿山标准目录篇三:矿山工程设计基本规定基本规定一、矿山总体设计基本规定《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设计规范》MT 5006—94第1.0.5条矿区总体设计应根据批准的矿区详查地质报告,以及批准的矿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书进行编制。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专业名称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任务书《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评阅教目录1采择矿方法选1设计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1矿体倾角 1矿体厚度 1矿体走向长度及沿倾斜长度1矿石品位及围岩含矿品位情况1矿石及上、下盘围岩种类,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地质构造,矿岩稳固程度及其矿岩接触情况1矿体的物理机械性能1矿岩允许不支护暴露面积1地表陷落的可能性1采矿方法的选择1矿块构成要素2对选定的采矿方法,确定矿块的构成要素及矿块布置方式 2确定回采工作面形式及允许暴露面积32矿块采准切割工作3阶段运输巷道布置3选择运输设备 3确定阶段运输巷道断面尺寸3确定阶段运输巷道布置形式3矿块底部结构3切割工作3采准巷道及切割巷道断面尺寸3选择采准巷道、切割巷道施工设备3确定采准、切割巷道断面尺寸3确定采准巷道及切割巷道数量及位置4. 采准工程量4采准工程量计算4采准工作量计算43 回采工作5矿房落矿工作5选择凿岩设备及工具5确定落矿参数 5按类似矿山条件,确定单位炸药消耗5确定炮孔布置形式,并绘制炮孔布置草图5简述装药及起爆方法6计算一个循环落矿量(T)6Q)6计算一个循环落矿消耗的炸药量(1q)6计算单位炸药消耗量(1T)6计算每米炮孔崩矿量(m简述二次破碎方法6采场选择7采场地压管理7采场通风7回采工作组织及编制回采循环图表7简述回采工作组织7计算回采凿岩、装药爆破、爆破后通风及出矿的时间7编制回采循环图表7编制采准、切割进度计划图表84 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85 附图9图一炮孔布置图9图二切割平巷和切割天井联合拉槽法106 参考文献107 结束语 11课程设计说明书1采择矿方法选设计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矿体倾角倾角α=82°。
矿体厚度矿体厚度m=18~28米。
矿体走向长度及沿倾斜长度矿长60米,高50米。
矿石品位及围岩含矿品位情况地质品位2﹪矿床地质构造,矿岩稳固程度及其矿岩接触情况矿石容重m3,矿石中等稳固,f=6~8,上盘围岩6-8,下盘围岩f=9~13, 矿石的松散系数k=~,矿体与围岩接触明显,围岩均为黑色致密蛇纹石。
矿体的物理机械性能矿石的松散系数k=~。
矿石容重m3。
无氧化性,无自燃性。
矿岩允许不支护暴露面积m,在《采矿手册》中该矿为中等稳定矿床,则允许暴露面积范围在《采矿设计手册》中<2002m。
在《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教材中50~2002m。
200~2502地表陷落的可能性该矿地表为荒山,容许塌陷。
采矿方法的选择该铁矿体属倾斜、急倾斜厚矿体,矿石中等稳固,围岩不稳固。
可选择分段崩落法、阶段崩落法和上向水平充填法。
该铁矿山的设计年产量为70万t/a,属中型矿山,矿石平均品位%,品位较低。
如果采用充填法开采此矿体,经济上不合理。
该矿的价值不太高,崩落法中可选方法有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阶段崩落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与回采工艺简单、安全、机械化程度高,按计划条件分析,矿石的损失贫化有可能小于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通风条件差,在完好通风系统和加强通风的情况下该缺点是可以减弱的。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矿石的损失贫化比较大,采准切割的工程量大,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低。
其底部结构复杂,它的工程量约占整个采准切割工程的一半。
阶段强制崩落法矿石损失贫化大,灵活性也不如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大块产出率较高二次破碎工作量大。
综上所述,最后确定两种采矿方法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阶段自然崩落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矿块构成要素对选定的采矿方法,确定矿块的构成要素及矿块布置方式第一方案,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分段高度10m,回采巷道间距10m,沿走向布置。
第二方案,阶段自然崩落法。
根据上述选出来的两种采矿方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阶段自然崩落法进行不同方面的比较,主要在矿石生产能力,矿石贫化率及损失率,回采率,原矿成本,采准比等方面进行粗略的比较。
根据该矿的具体条件,因此选取与本矿山地质地形条件,及矿体赋存条件,矿石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矿山来作为本矿山的比较蓝本。
表二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比较表根据上表显示,虽然两矿的情况不是完全相同,但是在大致基本情况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采矿方法及掘进的方法相比阶段自然崩落法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本矿山选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为开采的采矿方法。
根据矿山地质资料及开采条件确定矿块要素:(1)阶段高度。
取50m。
(2)矿块尺寸。
矿块长度取50m,矿块宽度取23m。
(3)溜井位置。
溜井布置在脉外,溜井断面为方形×。
(4)分段高度。
取10m。
(5)回采巷道。
回采巷道的间距取10m,上下分段回采巷道严格交错布置,使回采分间成菱形。
确定回采工作面形式及允许暴露面积m,矿石顶板允许暴露面积≤8002m。
采用不支护的形式,上盘岩石允许暴露面积1500~200022矿块采准切割工作阶段运输巷道布置选择运输设备阶段运输巷道沿脉布置,采用ZYQ-14装运机运至溜井。
确定阶段运输巷道断面尺寸阶段运输巷道断面尺寸×。
确定阶段运输巷道布置形式阶段运输巷道沿脉布置。
将总长600米的矿体划分为12个矿块,每个矿块长50米。
矿块底部结构选择矿房底部结构形式为堑沟式底部结构形式。
其矿块底部结构的巷道有出矿巷道和堑沟巷道。
切割工作选择切割平巷与切割天井联合拉槽法。
切割平巷与切割天井联合拉槽法:沿矿体边界掘进一条切割平巷贯通各回采巷道端部,每条进路末端掘进一条切割天井。
切割平巷的断面尺寸×,切割天井断面尺寸为×。
施工设备选择YG—80型凿岩机。
采准巷道及切割巷道断面尺寸选择采准巷道、切割巷道施工设备选择YG—80型凿岩机8台,ZYQ-14型4台。
确定采准、切割巷道断面尺寸切割平巷的断面尺寸×,切割天井断面尺寸为×。
回采巷道断面尺寸×。
确定采准巷道及切割巷道数量及位置采准巷道数量为35,切割巷道数量为35。
切割巷道位于矿体上盘内部,上盘围岩一面相交。
回采巷道的末端形成切割槽,位置是沿矿体边界掘进一条切割平巷贯通各回采巷道端部,每条进路末端掘进一条切割天井。
. 采准工程量采准工程量计算表三 采准工程量计算表采准系数k 1及k 2分别按下式计算: (1)用长度表示采准系数:∑∑⨯⨯-=1000)/(1γV Q L K =1885÷(23000-12799×4)×1000 =kt(2)用体积计算采准系数:∑∑⨯⨯-=1000)/(12γV Q V K =9274÷(23000-12799×4)×1000 = m 3/kt其中:∑L=1885m ;∑V =12799m 3;()tLHB Q 230005050234=⨯⨯⨯==γ; ∑1V=5635+1875+1764=9274m 3;式中: Q —矿石总量,[t];L -矿块长度,50m ;H -可采高度,50m ; B -采场宽度,23m ;γ-矿石体重,平均3/4m t ;L ∑—采准巷道和切割巷道总长度,m ;1V ∑—脉内采切巷道矿石总体积,3m ;V ∑—由采准巷道和切割巷道中采出的矿石总体积,3m 。
3 回采工作 矿房落矿工作选择凿岩设备及工具由凿岩设备YG-80,装配在CZZ-700型胶轮自行单机凿岩台车上。
确定落矿参数起爆时每次爆破两排炮孔,排距在~之间,方式为由上盘到下盘后退式回采,且要保证上分段回采超前于下分段,其中炮孔前倾角为85°,边孔角为45°。
凿岩设备为YG-80型凿岩机,YG-80型凿岩机装配在CZZ-700型胶轮自行单机凿岩台车上,根据设备参数可以选取孔径为60mm ,即d=60mm 。
它的有效孔深不超过14m ,最小抵抗线W=25~30d=1500~1800mm ,可取。
孔底距h=~=~,取。
崩矿步距可取为。
综上所述,炮孔前倾角为85°;边孔角为45°;有效孔深不超过14m ;最小抵抗线W=;孔底距h=;崩矿步距。
按类似矿山条件,确定单位炸药消耗按类似矿山条件,根据矿石坚固性系数选择炸药单耗q=t 。
确定炮孔布置形式,并绘制炮孔布置草图炮孔布置形式为上向扇形炮孔形式。
表四 一排炮孔的装药量。
用FT —28—1药卷装药器,装药选择多孔粒状铵油炸药。
采用非电力起爆以及导爆索起爆,起爆方式为每次起爆2排孔。
计算一个循环落矿量(T ) 一个循环落矿量t T 1280426.11010=⨯⨯⨯⨯= 计算一个循环落矿消耗的炸药量(1Q )每次起爆2排孔,一个循环落矿消耗的炸药量kg Q 42.201271.1001=⨯= 计算单位炸药消耗量(1q )t kg T Q q /35.642.2011280/11=÷== 式中:1q —单位炸药消耗量,t kg /;1Q —一个循环落矿消耗的炸药量,kg ;T —一个循环落矿量,t 。
计算每米炮孔崩矿量(m T )m t l T T m /92.4)2130(1280/1=⨯÷==∑ 式中:mT —每米炮孔崩矿量,m t /;T —一个循环落矿量,t ;∑1l—一个循环炮孔总长度,m 。
简述二次破碎方法二次破碎的概念是:回采落矿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大块,在岩石运搬过程中需要进行破碎。
减少二次破碎量的方法有:(1)正确的选择崩矿的参数,使大块产出率降到最低;(2)允许有一定数量的大块产出率,但在地下设置破碎硐室,用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
采场选择采用ZYQ-14型装运机出矿,铲斗将矿石装入自身带有的自卸车厢中,运至溜井卸矿,完成装、运、卸三种作业。
在同一分段水平,装矿顺序是逆风流风向进行的。
为提高装运机效率,每台装运机保有三条以上的回采巷道轮流作业。
出矿时,用铲斗从右向左循环装矿。
采场地压管理采场地压管理方法有:(1)留设矿柱或岩柱支护;(2)锚杆锚网支护;(3)充填空区;(4)封闭采空区等等。
其中它们的具体方式如下。
(1)留设矿柱或岩柱支护:留设必要的矿柱或岩柱支护采空区;(2)锚杆锚网支护:在采空区顶板打入锚杆,固定钢网,形成锚杆锚网加固顶板,防止顶板松散岩层或松石冒落;(3)充填空区:在矿房回采之后,可用充填材料将矿房或采空区充填,防止岩层移动或松散岩层垮落; (4)封闭采空区:在通采空区的巷道中,砌筑一定厚度的隔墙,使空区围岩崩落产生的冲击气浪,遇到隔墙时能得到缓冲。
采场通风采用分区通风方式,确保每个矿块都有独立的新鲜风流,并保证回采巷道的最小风速,在有设备工作时不低于s ,其它情况下,不低于s 。
回采工作面采用局扇通风。
局扇安装在上部回风水平,新鲜风流由本阶段的沿脉运输平巷经设备井,进入分段运输巷道和回采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