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5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抽屉原理)一、最不利原则:为了保证能完成一件事情,需要考虑在最倒霉(最不利)的情况下,如何能达到目标。
二、抽屉原理:形式1:把n+1个苹果放到n个抽屉中,一定有2个苹果放在一个抽屉里;形式2:把m×n+1个苹果放到n个抽屉中,一定有m+1个苹果放在一个抽屉里。
模块一抽屉原理【例题1】把3个苹果放到两个抽屉中,有()种放法。
【练习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种放法。
【例题2】把8个桃子放到7个果盘里,一定有一个果盘里至少放进了()桃子。
【练习2】把7本书放进6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本书。
【例题3】五年级一班有28个学生,保证至少有几个同学在同一个月出生?【练习3】在任意25个人中,至少有几个人的星座相同?【例题4】把25个玻璃球最多放进几个盒子里,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盒子里有5个玻璃球?【练习4】把17本书最多放到()个空书架上,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书架上有5本书。
【例题5】平安路小学组织862名同学去参观甲、乙、丙3处景点。
规定每名同学至少参观一处,最多可以参观两处,至少有多少名同学参观的景点相同?【练习5】中国奥运代表团的173名运动员到超市买饮料,已知超市有可乐、雪碧、芬达、橙汁、味全和矿泉水6种饮料,每人各买两种不同的饮料,那么至少多少人买的饮料完全相同?【例题6】国庆嘉年华共有5项游艺活动,每个学生至多参加2项,至少参加1项。
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学生,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人参加的活动完成相同?【练习6】桂苑小学六年级每名学生都订阅了《数学小灵通》、《小学生作文》、《英语天地》、《科学画报》这4种报刊中的2种,他们当中至少有34名学生订阅的报刊种类相同。
你知道桂苑小学六年级至少有多少名学生吗?【例题7】从1,2,3,……,21这些自然数中,最多可以取出多少个数,使得其中每两个数的差都不等于4?【练习7】1至70这70个自然数中,最多可以取出多少个数,使得其中每两个数的差都不等于6?【例题8】从1,4,7,10,……37,40这14个自然数,至少任取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个数的和是41?【练习8】从1到50这50个自然数中,至少选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50?【例题9】从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中,至少选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7的倍数?如果要保证是6的倍数呢?【练习9】从1至99这99个自然数中任意取出一些数,要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5的倍数,至少要取多少个?【例题10】某省有4千万人口,每个人的头发根数不超过15万根,那么该省中至少有多少人的头发根数一样多?【练习10】49名同学共同参加体操表演,其中最小的8岁,最大的11岁。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5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必记知识点一、鸽巢问题基本原理•定义:鸽巢问题,也被称为抽屉原理或鸽笼原理,是一种组合数学原理。
它描述的是,如果n 个物体被放入m 个容器(n > m),那么至少有一个容器包含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简单示例:••如果有 3 个苹果放入 2 个盒子中,至少有一个盒子包含 2 个或更多的苹果。
•如果有 5 只鸽子飞入 4 个鸽笼,至少有一个鸽笼包含 2 只或更多的鸽子。
二、鸽巢问题的数学表达•公式:物体个数÷ 鸽巢个数= 商…… 余数,至少个数= 商+ 1(当余数存在时)。
••应用:••如果有10 个苹果放入9 个抽屉,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包含至少 2 个苹果(因为10 ÷ 9 = 1 …… 1,至少个数= 1 + 1 = 2)。
三、鸽巢原理的变种•鸽巢原理(二):把多于kn 个物体任意分进n 个鸽巢中(k 和n 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k+1) 个物体。
••应用:••如果有15 只鸽子飞入 4 个鸽笼,至少有一个鸽笼包含至少 4 只鸽子(因为15 = 3 × 4 + 3,所以至少有一个鸽笼包含3+1=4 只鸽子)。
四、摸球问题与鸽巢原理•摸同色球:•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数多1。
•如果有两种颜色的球,至少需要摸 3 个球来保证有两个同色的球;三种颜色则需要摸 4 个球,以此类推。
•极端思想:•在摸球时,先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即先摸出不同颜色的球),然后再考虑下一个球,以确保满足条件。
五、鸽巢原理的应用实例•生日悖论:在一个至少有23 人的群体中,存在至少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的概率超过50%。
•选举投票:在一个有n 个候选人和超过n 个选民的选举中,至少有一个候选人获得了超过1/2 的选票(通过多轮投票或淘汰制)。
六、解题步骤1.分析题意:明确“鸽巢”和“物体”分别是什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一课时课题:鸽巢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68-70页例1、例22,及“做一做”的第1题,及第71页练习十三的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
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实行反复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课件出例如题1情境图)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理解“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吧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能够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鸽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
把4分解成3个数。
由图可知,把4分解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
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能够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理解“鸽巢问题”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
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绘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 一、鸽巢原理(抽屉原理)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把多于公式个的物体放到公式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
例如:把公式个苹果放到公式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公式个苹果。
2. 公式表示
如果物体数除以抽屉数有余数,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物体数等于商加上公式。
用字母表示为:物体数公式抽屉数公式(公式),至少数公式。
# 二、典型题目及解析
(一)简单的鸽巢问题
1. 题目
把公式本书放进公式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
2. 解析
首先计算公式,这里商是公式,余数是公式。
根据鸽巢原理,至少数公式。
也就是说,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公式本书。
(二)求物体数的鸽巢问题
1. 题目
一个抽屉里放着若干个玻璃球,要保证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公式个玻璃球,那么玻璃球的总数至少有多少个?(这里假设抽屉数为公式个)
2. 解析
已知至少数是公式,抽屉数是公式。
根据公式至少数公式,可以推出公式。
那么物体数(玻璃球总数)至少为公式个。
(三)生活中的鸽巢问题
1. 题目
六(1)班有公式名学生,至少有几名学生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2. 解析
一年有公式个月,相当于公式个抽屉,公式名学生相当于物体数。
公式,商是公式,余数是公式。
至少数公式。
所以至少有公式名学生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知识点一】“鸽巢原理”(一)“鸽巢原理”(一):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m和n是非0自然数,且m>n),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知识点二】“鸽巢原理”(二)“鸽巢原理”(二):把多于kn个物体任意分进n个鸽巢中(k和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知识点三】应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鸽巢原理”解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即弄清楚“鸽巢”(“鸽巢”是什么,有几个鸽巢)和分放的物体。
(2)设计“鸽巢”的具体形式。
(3)运用原理得出某个“鸽巢”中至少分放的物体个数,最终解决问题。
【误区警示】误区一:判断:因为11÷3=3....2,所以把11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5本书。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把这个抽屉至少放的书的本数用“3(商)+2(余数)”计算了,应该是“3(商)+1”。
错解改正×误区二: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至少取出几个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5×3÷3=5(个)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把小球的总数作为要分放物体的数量了,求得的结果也是与问题要求不符。
本题属于已知鸽巢数量(3中颜色即3个鸽巢)和分的结果(保证一个鸽巢里至少有2个同色的),求要分放物体的数量,各种颜色小球的数量并与参与运算。
错解改正3+1=4(个)【方法运用】运用逆推法解决鸽巢问题典型例题把25个玻璃球最多放进几个盒子里,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盒子里有5个玻璃球?思路分析由“鸽巢原理”(二)可知,用分放的物体总数除以鸽巢数量求出平均每个鸽巢里所放物体的数量和余数,其中至少有一个鸽巢中有(平均每个鸽巢里所放物体的数量+1)个物体。
此题可以把玻璃球的总数看成分放的物体总数,把盒子数看成鸽巢数,要使其中一个鸽巢里至少有5个玻璃球,则玻璃球的个数至少要比鸽巢数的(5-1)倍多1个。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案优秀4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
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等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方法。
分数、小数等有关性质。
教学设计:一、复习小数、分数、百分数、成数、折扣等互化表格出示:给出其中一种,要求转化成另外几种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说明转化方法。
0.35 1/4 140% 六成五八折二、分数、小数有关性质及其关系出示:12÷( )=3/4=( ):36=( )/12=( )%学生独立填写。
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的?填写时从哪开始思考?运用了哪些知识?三、巩固练习1、第86页第12题独立完成,说明填写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第1小题:后面的数总比前面大,越来越接近1.第2小题:后面的数总比前面小,越来越接近02、第86页第一叁、14题读题理解要求。
再按要求完成。
四、补充练习填空题1. 有一个小数,由8个自然数单位,5个十分之一和2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 六亿零六十万零六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精确到亿位是( )。
3.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差是( )。
一个自然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 )和( )。
4.如果a+1=b,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5. 把0.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它缩小了( )倍。
6、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来大了32.4,那么原来这个小数是( )7.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0,这五个自然数分别是( )、( )、( )、( )、( )。
8.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比最大的两位纯小数小( );最小的两位纯小数比最小的三位纯小数大( )。
9.两个数的积是70,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鸽巢问题的背景和应用;2.掌握解决鸽巢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鸽巢问题的概念;2.掌握鸽巢问题的解决方法;3.运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情景。
三、教学内容1.鸽巢问题的引入;2.鸽巢问题的理论解析;3.鸽巢问题的习题训练;4.鸽巢问题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鸽巢问题,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2.解释鸽巢问题的概念,定义鸽巢问题;3.演示鸽巢问题的基本解法,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确认学生对鸽巢问题的理解;2.给学生讲解更复杂的鸽巢问题解法,引导学生探索更多解题技巧;3.让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1.讲解鸽巢问题的应用实例,展示如何将鸽巢问题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给定的鸽巢问题情景;3.小结本单元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估利用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作业来评估学生对鸽巢问题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的解题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解题方法,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确保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准确。
七、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关于鸽巢问题的练习题;2.设计一个鸽巢问题情景,用文字描述解题过程。
八、拓展阅读推荐《数学百科全书》中关于鸽巢问题的相关章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鸽巢问题的应用范围。
以上为本课教学大纲,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广角鸽巢问题》这一单元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人教版一、教案背景本节课将围绕数学广角中的鸽巢问题展开教学。
鸽巢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经典的组合数学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组合数学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理解鸽巢问题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组合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鸽巢问题的描述。
2.运用组合数学的方法求解相关问题。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鸽巢问题鸽巢问题是指有n个鸽子和m个巢,如果n个鸽子全部进入m个巢,必然有至少一个巢内有超过一个鸽子。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组合数学的方法进行求解。
2. 解决鸽巢问题具体解决鸽巢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反证法。
假设所有的m个巢中都只有一个鸽子,那么至少需要m个巢。
但是鸽子的数量大于m,所以必然存在至少一个巢内有超过一个鸽子。
五、教学过程1.引入问题:老师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出鸽巢问题。
2.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如果有5只鸽子和3个巢,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巢有两只鸽子。
3.学生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4.知识梳理:老师讲解鸽巢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反证法的应用。
5.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鸽巢问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六、教学反馈1.在课堂中观察学生对鸽巢问题的理解情况。
2.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并进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七、拓展延伸1.鸽巢问题的变形: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鸽巢问题,如n个鸽子和m个巢的情况。
2.探究组合数学的其他应用:带领学生探索组合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排列组合问题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鸽巢问题的精髓,并将组合数学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