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7
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港口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角度出发,分析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实现方法。
一、系统概述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主要涉及港口的货物装卸、仓库管理、运输管理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其目标是实现货物的安全、高效、快速地流通,并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二、系统组成1. 货物状态监控模块货物状态监控模块是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它能够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通过使用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系统能够实时更新货物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并提供给相关人员进行查询和管理。
2. 货物装卸管理模块货物装卸管理模块负责管理港口的货物装卸过程。
系统根据货物到达港口的时间和目的地等信息,安排相应的装卸计划,并通过RFID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装卸作业的进展情况。
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货物类型和目的地等信息,自动选择最佳的装卸方式,提高装卸效率。
3. 仓库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是港口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模块,它负责管理港口的仓库操作。
系统通过管理货物入库、出库、存储位置等信息,实现仓库的自动化管理。
同时,系统还能够提供仓库存储容量、货物库存、货物流转等实时信息,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仓库信息支持。
4. 运输管理模块运输管理模块负责管理港口的货物运输过程。
系统通过集成GPS和GIS等技术手段,能够实时监控船舶、卡车等运输工具的位置和状态,并提供最优的运输路径和方案。
同时,系统还能够进行运输计划的制定和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5. 信息传递模块信息传递模块是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支撑模块,它能够实现港口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系统能够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和流通,实现港口内部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实现方法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实现主要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基于三维 GIS 的港口岸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王晖任文韬赵星涛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2年第05期摘要:文章以三维GIS平台为载体,集成广西北部湾港港口倾斜模型、港口规划、港口岸线审批等数据,融合岸线审批等业务流程,搭建了广西北部湾港GIS岸线管理系统,实现了港口规划可视化、港口资源数字化、港口业务无纸化,为建设智慧北部湾港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北部湾港;岸线管理;GIS;港口规划;倾斜摄影中图分类号:U652.7+4-A-58-182-40 引言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空间信息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城市空间信息化水平决定了国家和地区信息化的程度。
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来说,不可再生的沿海岸线资源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竞争优势。
为了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沿海岸线资源,将港口现状、规划等数据进行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建设一套港口岸线数字化管理平台成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迫切的需求[2]。
随着三维地理信息技术(GIS)、倾斜摄影和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使建立这套港口岸线管理系统成为可能。
1 建设目标广西北部湾港GIS岸线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B/S架构的港口岸线管理平台,涉及港口资源管理、业务统计查询和岸线规划审批等功能,支持并发访问,实现了港口规划可视化、港口资源数字化、港口业务无纸化的“规划一张图”管理。
具体来说,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服务的架构搭建研究搭建基于服务的架构的方法。
通过标准化网络服务和部分非标准化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岸线规划数据服务、倾斜模型服务以及岸线审批服务等。
(2)实景三维展示通过无人机获取现状港口的影像,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建立了北部湾港现状港口的实景三维模型,使用户能够通过浏览器查看到港口及周边建筑、码头等资源的分布情况,可实现快速定位和查询,同时匹配显示对应的港口属性数据,使港口各类资源的分布现状及周边情况在三维场景中直观可见,实现对港口资源的可视化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
它能够通过地图表示地理空间分布的各种属性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关联性分析的支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地理空间问题。
本文将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1.需求分析在设计地理信息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包括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两个方面。
用户需求是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系统需求是指系统运行的环境、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与相关用户沟通和调查,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做好准备。
2.数据采集与存储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地理数据来支持分析和展示功能。
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现场调查、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
处理涉及数据清洗、转换、修复等过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存储可以选择关系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或者文件系统等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系统架构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架构设计涉及到软件和硬件的选择、系统模块的划分和交互等方面。
在选择软件和硬件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性能和稳定性。
模块划分和交互的设计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和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定义,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用户的良好体验。
4.功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是基于用户需求和系统架构进行的。
功能设计包括系统的基础功能和扩展功能。
基础功能包括地图展示、查询、分析、编辑等功能,扩展功能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添加。
功能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的应用场景和业务特点,以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模块。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1.数据库设计地理信息系统需要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
数据库设计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
港口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耿峰1赵忠东1刘玉2郗笃刚11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天津 3000612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Email:shame2@摘要:港口在当今城市、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防领域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港口地理信息系统,在可视化数字地图显示平台上实现港口的查询、定位,相关信息的显示等功能,为舰船航行、港口规划与建设、相关军事活动等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港口;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DTISABSTRACT: Port is very important in today’ economicdevelopment of a city,region and country.I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ilitary field.Establishing Por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 on GIS,realizing query,orientation ,display correlative information of port on visible digital map display platform,offers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assistant decision-making of navigating of naval ships,programming and construct of port, correlative military action.Keywords:Por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ultimedia;DTIS1 引言港口是交通的枢纽、物资的集散地、工业与国际经贸服务的中心,在城市、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港口的作用愈发重要。
基于三维GIS的港口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为港口地下管网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在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的显示、查询、分析、输出等功能,有助于管理者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
本文以神华黄骅港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为例,对基于三维gis的港口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3d gis) provides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port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using the spatial analysis and data processing advantage to realize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display, query, analysis,output and other functions can help managers to make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decision. based on the digital management system of shenhua huanghua port network as a case,the port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re discussed based on 3d gis.关键词:三维gis;港口;地下管网;数字化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gis;port;underground pipe network;digitization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98-040 引言在港口开发和改造过程中,作为港口生命线的排水、给水、供暖、电缆及光缆等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各种原因,其档案资料存在残缺不全、精度不高、与实际不符等现象,同时,传统的港口地下管线管理由各部门分别负责,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交流的有效工具,综合协调能力较低,特别是空间和地理数据的定位、管理、查询等工作基本借助于表格和图纸,时效性极差[1,2]。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增长,港口物流逐渐成为了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则成为了港口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GIS技术的概念、港口物流的现状和GIS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GIS技术概述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GIS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描述地理空间的景观、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情况,还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地理分析和预测。
现代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环境监测、天气预报等领域。
二、港口物流现状港口物流是指商品从进口港口到出口港口的全过程,包括装卸、储存、运输、中转等环节。
港口物流的运作效率与港口的地理位置、交通设施、船舶装卸能力、仓储设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复杂程度和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面临着物流信息不对称、调度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GIS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1.港口规划与设计GIS技术可根据港口地理位置、交通网络、水文地理条件等数据分析港口未来的潜力与发展方向。
同时,GIS还可对港口区域的土地利用、环保、水文地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发展方案,提高运作效率。
2.港口航线规划与货物调度船运货物的运输线路的选择和调度是港口物流的核心环节之一。
GIS技术可通过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对不同海域海流、潮汐、海浪等因素进行分析,为航线规划和货物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成本。
3.港口整体物流管理通过GIS技术,可以对港口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和调度。
包括对港口道路、堆场、码头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运行状态分析,以及对货物和船只的调度和运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提高整个港口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4.港口环境监测与资源管理在全球环境趋势下,可持续发展的港口建设凸显重要性。
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一、导论随着物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港口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介绍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二、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分析1.业务流程分析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港口物流的业务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包括仓储、运输、订单管理、投诉处理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各个环节。
2.用户需求分析在了解业务流程之后,我们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
这包括船公司、货主、承运商、货代等不同类型的用户,他们对于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要求各不相同。
3.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第三个需要考虑的方面。
港口的物流信息化系统需要适应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开始设计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架构。
设计的困难在于需要将物流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
2.数据库设计在设计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时,数据库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数据库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运输、船舶、货物、订单以及支付等数据。
3.系统图形界面设计整个系统的图形界面应该直观、易于操作。
同时,系统应该支持多语言和多种浏览器的设备。
4.系统安全设计安全性是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系统应该保证数据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实现1.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是实现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第一个步骤。
开发过程需要遵循预定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2.系统测试系统测试为确保系统符合预期要求和功能。
同时,还需要确保系统能够兼容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浏览器。
3.系统部署系统的部署需要将开发和测试的结果已经准备好的系统软件安装到主机上。
在此之前,需要检查所需的硬件环境以及数据备份机制。
五、总结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实现需要经过详细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除此之外,系统安全性也必须加以考虑。
最后,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
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港口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枢纽,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港口管理者实现更好的信息管理、流程优化、效率提升等目标。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满足以下需求:一是要对港口的物流信息进行全面的记录和管理,包括货物进出港口、货物存储、运输车辆的进出等信息;二是需要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让港口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各项数据情况,做出正确决策;三是为物流业务提供可行性分析、运营模式规划、物流流程优化等服务,帮助港口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
二、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系统设计要包括前端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后端逻辑设计等方面。
在前端界面设计上,我们需要将各项功能模块分别设计成不同的页面,让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选择和操作。
在页面设计上应该注重页面的简洁与易用性,让用户快速地完成所需要的操作。
在数据库设计上,我们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要设计成结构化且具有扩展性的形式,方便将来进行数据更新和管理。
根据需求,数据库应该包括港口位置信息、货物进出信息、车辆进出信息等多个表格,方便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
在后端逻辑设计上,我们需要将前端界面和数据库连接起来。
后端逻辑要负责对前端传来的请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反馈,确保前端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顺畅。
三、系统实现在完成系统设计后,我们开始进行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分为前端实现和后端实现两部分。
在前端实现上,我们需要使用前端开发语言(如HTML、CSS、JavaScript等)和前端框架(如React、Vue.js等)来完成前端界面设计。
在界面设计上,我们应该注重界面的用户体验和易用性,保证用户能够快速地完成所需要的操作。
基于GIS的港口港湾规划与设计研究引言港口港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门户,它在贸易、交通、旅游和能源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港口港湾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对其规划和设计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地理信息系统(GIS)成为了港口港湾规划与设计研究的强大工具。
一、GIS在港口港湾规划中的应用1. 数据收集和地图制作GIS可以帮助收集和整理与港口港湾规划相关的各种数据,如地形、水文、气候、土地利用和人口等信息。
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可以绘制出详细的地图,准确呈现港口港湾的地理环境。
2. 船舶流量模拟通过有效地配置传感器和监控设备,GIS可以实时收集港口港湾内船舶的位置和速度等数据。
结合历史数据,可以进行船舶流量模拟,从而评估港口港湾的负荷能力和效率。
这有助于规划者做出准确的决策,以优化港口港湾的运营。
二、GIS在港口港湾设计中的应用1. 港口配置优化GIS可以对港口港湾周边的环境进行精确的地形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港口配置的优化。
例如,通过分析风向和强度,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来建设防风堤,保护港口港湾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2. 港口设施规划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港口港湾内部的路径规划和设施布局进行优化。
例如,基于船舶流量和货物类型的数据,可以确定合理的航道位置和停泊点,以减少船舶拥堵和提高货运效率。
三、GIS在港口港湾规划与设计中的挑战1. 数据质量GIS需要大量的准确数据来支持港口港湾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然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是一项巨大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是保证GIS应用有效性的关键。
2. 技术要求GIS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开发和运行。
这就需要具备相关技术知识的人才,并不断更新和学习新的技术进展。
因此,培养和吸引优秀的GIS技术人才是一个挑战。
结论通过GIS技术的应用,港口港湾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和精确。
GIS 在数据收集、地图制作、船舶流量模拟、港口配置优化和港口设施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与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与管理的集成与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的需求不断增长,地理信息系统在此领域中的集成与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通过将测绘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精确的支持与决策依据。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在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不可忽视。
利用GIS,工程师可以获取航道、港口等地理信息数据,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
通过构建地理数据库,可以实现对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需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从而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在港口规划中,GIS可以提供航道的地理位置、水深、潮汐等数据,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最佳的航道设计方案。
同时,GIS还可以对港口设施、泊位和码头等进行布局和优化,确保港口功能的最大发挥。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GIS技术,工程师可以将设计方案中的地理信息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差异并进行调整。
同时,GIS还可以通过进行空间分析,提供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控制。
例如,在港口施工中,GIS可以实时监测挖泥船的位置和挖掘深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在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GIS技术,管理者可以获取港口与航道工程运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并进行整合和分析。
利用GIS的空间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对港口流量、货物运输和船舶管理等方面的监控和调度。
同时,GIS还可以对港口与航道设施进行定位和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例如,在港口货物管理中,GIS可以对货物的存储和搬运进行跟踪和优化,确保货物流转的顺畅和安全。
总的来说,地理信息系统在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与管理中的集成与应用,为工程师和管理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致力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学原理,开发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
在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项核心内容,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一、需求分析与规划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需求分析是首要步骤。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系统所涉及的空间数据范围和相关功能需求。
这需要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然后,根据用户需求,制定详细的系统规划,包括系统的整体架构、数据结构与模型、功能模块等。
二、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理信息系统依赖于大量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
在设计与实现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现场调查、遥感卫星影像、地理测量等手段进行。
而数据处理则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坐标系统转换等工作,以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三、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需要依托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数据库设计是对系统所需数据进行组织和建模的过程。
在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时,应根据系统需求和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类型和结构,如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等。
数据库管理则涉及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地理信息系统建模与算法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在于对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建模是将现实世界的地理要素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
通过合适的地理信息模型,可以更好地对地理要素进行管理和分析。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也需要实现一些地理算法,如空间分析、地图投影转换、路径规划等,以满足用户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应用需求。
五、用户界面设计与可视化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用户对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基于三维GIS的港口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各大港口也在运用新型的技术在进行管理,港口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所以,本文就从基于三维GIS的港口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这方面来研究。
标签:三维GIS;港口地下管网管理一、前言当今社会中,对于港口地下管网的管理方面,港口运用了三维GIS这项技术,也为港口减少了人力、物力等等方面的要求,是港口趋于信息化,网络化等等方面的新港口,也为港口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GIS简介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
在GIS中,地理要素及地理现象构成现实世界,地理要素由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利用这些数据信息来完成分析、统计工作。
GIS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查询地图的各种要素,通过关联数据库还可以查找到地图要素的众多属性信息,为用户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三、GIS系统的组成1、建立基础性的港口数据库,收集港口的基础信息,港口的地质资料,港口水域自然状况,港口主要设施;临近港口位置及往来贸易,国内外航线信息,港区相连接的公路、铁路、机场的地理信息,港区辐射的经济区信息。
2、建立应用性GIS信息平台,核心是建立空间。
分析与网络分析的模块,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管理层编制相应管理程序。
3、建立网络GIS平台。
分级授权,对职能部门通过分级的加密授予不同的许可等级。
对于大众只允许公共信息的浏览与查询权限。
4、建立空间辅助决策系统,应急辅助系统,和数据更新系统。
四、三维GIS港口地下管网管理系统设计思路1、系统一体化考虑的先进性与完整性。
三维地下管网建设应紧密结合黄骅港数字化建设,在数据结构、数据库建设、网络设计等各方面充分考虑黄骅港管控一体化建设,做到无缝连接。
2、多功能3DGIS的先进性。
系统在三维可视化状态下实现浏览、查询、分析、数据更新、输出、管线方案设计等功能。
目前行业内三维地下管网管理系统不是很普及,并且三维GIS系统主要功能为展示、查询,系统利用率、利用范围都存在很大限制,具有分析功能的三维系统更为少见。
港口物流运输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一、引言港口物流运输是现代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港口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对于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电脑为工具,整合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
本文将探讨港口物流运输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二、港口物流运输的挑战港口物流运输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船只调度、货物分配、仓储管理等。
这些挑战需要高效的信息系统来解决。
传统的港口物流管理方法往往依赖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低效率等问题。
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集成空间数据、时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港口物流运输的效率与精确性。
三、港口物流运输中的GIS应用场景1. 港口设施管理GIS可以建立港口设施地理数据库,包括港口码头、仓库、通道等信息。
通过提供3D空间模型,可以更好地进行设施规划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有效利用。
2. 航运路线规划通过收集航运数据、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等,GIS可以进行航运路线规划。
通过模拟和分析不同航线的优劣势,可以提供最佳的航线选择,减少沿途时间和燃料消耗。
3. 货物分配与追踪通过集成各个节点的物流信息,GIS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流动过程。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实现精确的货物追踪和货物分配,避免物流拥堵和错误的货物集散。
4. 港口安全管理港口安全是港口管理中的重要议题,GIS可以与安全监控系统结合,实现港口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即时报警和风险预测,可以提高港口的安全性。
四、GIS应用带来的优势1. 提高效率通过GIS系统,港口物流运输可以实现信息的集中和共享。
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实时共享数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数据分析,GIS可以提供资源调度的最佳方案。
例如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船只调度,提高码头利用率,避免拥堵。
3. 实现可持续发展GIS系统可以帮助港口管理者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可持续规划。
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港口是人们进行贸易与交通运输的重要地点,作为交通与物流的重要环节,港口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帮助。
二、硬件与软件的选择1.硬件选择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硬件要求应当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高配置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2)能够提供远程监控的摄像头和传感器;(3)搭载高性能计算机的集群系统,以保障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软件选择选择适当的软件对于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管理和查询数据;(2)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用于提供标准的数据交换协议;(3)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提供位置信息;(4)物流管理系统(LMS),用于提供物流运输的跟踪、预测和监控服务;(5)实时监控与反馈控制系统,用于提供实时的设备监控、故障处理和反馈控制功能;(6)人工智能算法,用于数据挖掘、运输规划与优化。
三、系统的功能设计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
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GPS等设备采集物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以监测运输网络的使用率和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2)货物追踪与分发功能。
通过LMS系统实现货物的追踪和分发,包括货物的实时监控、到达确认、质量检验和跟踪预测等功能。
(3)运输规划与优化功能。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模拟,提高运输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从中分析出最佳的路线和方案。
同时,可以针对地理和交通环境、时间和成本因素等进行合理的运输规划与优化。
(4)人员和车辆调度功能。
根据运输计划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分配和调度,以优化运输效率,并确保所有的设备和人员都得到合理的使用和安排。
(5)事故预警和处置功能。
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及时预警和处理设备故障或运输事故,以确保安全和迅速的故障修复。
港口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耿峰1赵忠东1刘玉2郗笃刚11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天津 3000612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Email:shame2@摘要:港口在当今城市、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防领域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港口地理信息系统,在可视化数字地图显示平台上实现港口的查询、定位,相关信息的显示等功能,为舰船航行、港口规划与建设、相关军事活动等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港口;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DTISABSTRACT: Port is very important in today’ economicdevelopment of a city,region and country.I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ilitary field.Establishing Por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 on GIS,realizing query,orientation ,display correlative information of port on visible digital map display platform,offers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assistant decision-making of navigating of naval ships,programming and construct of port, correlative military action.Keywords:Por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ultimedia;DTIS1 引言港口是交通的枢纽、物资的集散地、工业与国际经贸服务的中心,在城市、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港口的作用愈发重要。
同时,在国防领域,港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军港是舰船停泊、补给、检修、日常训练的重要基地。
传统的港口资料保障模式主要以文本描述与配图为主,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充分掌握港口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GIS、RS、数据库等技术,构建港口地理信息系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港口的整体概况、自然条件、地理形势(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区域形势等特征)、环境组成、功能设施等特征详细的呈现给用户,从而为舰船航行、港口规划与建设、相关军事活动等方面提供辅助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系统开发环境通过调研和论证,作者根据项目的研制特点、研究目标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重点对GIS开发方法、GIS二次开发组件、可视化开发环境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最终得出了系统构建的技术方案:采用在.NET 2003框架下利用C#语言,调用DTIS组件的集成二次开发方式完成系统表现层的实现,数据层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企业版来完成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2.1 系统体系架构系统在实现模式上采用两层的体系结构,即客户端/服务器端(C/S)的结构模式,系统安装在局域网环境中。
服务器端存放系统数据库,并通过局域网与客户端连接;客户端实现系统的用户界面与业务逻辑。
2.2 系统运行环境3 系统功能建立港口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港口及其周边环境的可视化数字地图显示平台,实现港口图形与属性的关联互查机制,在此基础上,将大量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港口相关信息以可视化的界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地展现给用户,进而提高港口的信息化保障水平,系统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
地图输出模块查询及多媒体信息展现模块地形量算模块数字地图模块矢量数据预处理图像输出打印输出港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模块空间数据管理非空间数据管理矢量数据转换遥感影像处理遥感影像配准数据库表结构设计数据库表关系设计数据库连接矢量图显示三维立体图显示遥感影像显示地图基本操作地图图层控制坐标高程量算距离量算面积量算方位角量算通视分析剖面分析坡度分析动态预演模块基本符号标绘动态预演制作多媒体信息展现港口目录查询基本查询4 系统数据结构系统涉及的信息种类繁芜复杂,数据量比较大,有别于其它系统集中、统一的管理所有信息的做法,作者另辟蹊径,将系统设计的重点落脚于具体应用层面,将系统的开发重点放在空间地图数据的快速美观显示、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展现等现实需求方面上,为此对图1 系统功能结构图系统所涉及的信息进行了分类并分别进行存储与管理。
作者将系统所涉及的信息分为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两大类。
空间信息又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和港口专题地理信息,包括矢量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
非空间信息又分为属性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属性信息主要是描述空间信息属性特征的信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的属性信息和港口专题地理信息的属性信息;多媒体信息指的是视频、图片、文本等没有结构的数据,基础地理信息各图层要素和港口要素都具有相同结构的多媒体信息。
针对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别进行存储与管理、并通过它们内在的联系将其有机的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查询与检索。
4.1 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系统采用DTIS 控件的数据管理机制来对空间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
DTIS 控件的空间数据模型如图3所示:工作区数据格式2数据格式n数据格式1属性数据几何图形数据关系数据…… 地图种类2数据格式n地图种类1…… Map2Map nMap1…… Layer2Layer nLayer1…… 地物类2地物类n地物类1…… Feature2Feature nFeature1…… 属性数据几何图形数据关系数据属性数据几何图形数据关系数据……其中,矢量地图数据包括军用数字地图矢量数据生产格式、交换标准格式,MapInfo 格式数据等。
通过矢量图分目录整理、图号与文件名检查、数据的导入、创建DEM 、创建3D 图像等步骤将这些数据转换为DTIS 控件的“内部格式”数据,并最终按图3所示的空间数据模型来存储与管理这些数据。
图2 系统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图3 DTIS 空间数据模型系统遥感影像数据以文件的方式来存储,在调用及显示遥感影像图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和配准。
所谓遥感影像图的处理就是对遥感影像进行压缩和分块,并将其处理成DTIS 控件支持的“内部格式”。
所谓遥感影像图的配准就是在已处理的遥感图像上选取若干地面控制点(GCP),建立与坐标系的变换多项式,假定在影像坐标系统中的坐标是(x,y),在地图坐标系中的坐标是(X,Y),可根据二维相似变换(四参数,至少需要两个GCP),二维仿射变换(六参数,最少选择四个GCP)和二阶多项式(十二个参数,GCP不能少于6个)来进行遥感影像的配准。
4.2 非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系统涉及大量的属性信息,主要有基础地理信息各图层中地理要素的属性信息,以及港口专题地理信息的属性信息,主要是与港口相关的属性信息,如港口的编码、名称、类型、等级、硬件设施以及所拥有的多媒体信息(如图片、视频等)的数量等属性信息。
其中,基础地理信息的属性信息以矢量地图的属性为主,港口专题地理信息的属性信息来源于统计资料与相关专业数据库。
系统主要研究港口相关属性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经过对系统属性信息与多媒体信息的分析,以及各种多媒体信息存储方式的比较,为了保证读取多媒体信息文件的执行速度,作者采用文件加关系数据库的方式来对属性信息与多媒体信息进行存储与管理。
具体的实现方法是用关系数据库表来存储属性信息以及多媒体相关信息,这里多媒体相关信息主要指的是多媒体信息的数量、类型和多媒体信息文件的存储路径等。
多媒体信息的数量指的是图片、视频等的个数;多媒体信息的类型指的是文本、图片与视频等的类型;多媒体信息文件的存储路径这里指的是多媒体信息文件的相对路径,也就是多媒体信息的名称,关系数据表只存储多媒体信息文件的相对路径,具体多媒体信息以文件的方式存储。
图4 系统非空间信息数据库表关5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5.1 数字地图显示系统实现的数字地图显示功能包括矢量地图二维显示、晕渲图显示、三维立体显示以及遥感影像与矢量地图的叠加显示等。
各种类型地图的显示是通过调入相应的地图数据而实现的。
而各种类型地图数据的调入又是在地图工作区下完成的。
地图工作区是用户一次工作任务的集合,主要包括地图显示参数和动态符号标绘等信息。
地图显示参数主要包括地图数据格式、地图种类、地图图层和地物类的显示状态。
系统对工作区的相关操作主要通过调用axDTIS_MapX1与地图工作区相关的方法来实现。
其中,在遥感影像图与矢量地图的叠加显示中,随着地图比例尺的不断放大,所叠加的遥感影像图的数据精度,也就是分辨率也越来越高。
5.2 地形量测功能系统实现了对地形的基本量测功能,如坐标高程量算、距离量算、面积量算、坡度分析、通视分析等。
图5 距离量算效果图5.3 动态预演功能系统通过对相关符号的标绘以及对所标绘符号的动画属性编辑来实现各种预设方案的动态预演功能。
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二次开发组件符号库的调用,系统通过axDTIS_MapX1.CreateOtherWnd()在主界面左面板中创建符号索引窗口来实现。
5.4 港口查询功能系统对港口的查询包括基本查询和基于目录的查询两种。
基本查询方式主要有点击查询、圆形区域查询、矩形区域查询、多边形区域查询和名称查询。
使用这些方式进行查询,查询到的港口闪烁显示,并且在系统界面“信息显示区”的“查询信息”窗口显示其属性及多媒体信息。
实现过程如下:首先,调用axDTIS_MapX1对象与地图查询相关的方法,系统内部引发EndQuery()事件并且对查询到的港口目标闪烁显示,在EndQuery()事件中调用GetMapQueryResult()方法获取查询到的港口,由查询到的港口的名称实现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关联,亦即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的关联,进而读取数据库中查询到的港口所具有的属性信息与多媒体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信息在系统界面“信息显示区”的“查询信息”窗口中显示。
基于目录的查询实现流程如下:系统启动,连接数据库,从数据库“港口信息表”中读取“GKMC”字段,生成港口目录树。
在该目录树中选择所要查询的港口,地图将定位到以此港口为中心的位置,并实现查询港口的闪烁显示,同时,在“查询信息”窗口显示港口的属性及多媒体信息。
数据库的连接由LinkDataBase()函数实现。
港口目录树的建立由LoadTreeview()函数实现。
在实现地图定位之前,由于坐标格式的不一致,需要Covert()函数进行地理坐标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