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第一单元文选及译文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7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单元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单元《左传》文选《左传》简介:《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但又经过了后人的增益。
其最后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期。
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解释鲁史《春秋》的,遂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它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期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二百七十年间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面貌。
《左传》善于描绘纷纭复杂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大规模的战争),能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情貌与性格,记述外交辞令也颇具文采,这对后代文学、史学和语言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自东汉以来,《左传》的注本很多,现在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的《春秋左传注疏》。
清洪亮吉的《春秋左传诂》、近人王伯祥的《春秋左传读本》(选注)和今人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题目是根据《春秋》经文后加的。
它生动地记叙了春秋初期郑国统治者母子兄弟之间为争夺权势而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郑伯:指郑庄公。
郑是国名,姬姓,伯爵,在今河南新郑县一带。
克:战胜。
段:庄公的弟弟共叔段。
鄢:郑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
初:当初。
郑武公:郑庄公的父亲姬掘突,郑国第二代君主。
武是谥号,公是当时国君的通称。
下文“庄公”等同此。
申:国名,姜姓,侯爵,在今河南南阳市一带。
武姜:武公妻姜氏。
共(gōng)叔段:名段。
共是国名,在今河南辉县市,是段的出奔地。
叔是当时兄弟间的排行。
古代以“伯、仲、叔、季”序兄弟,“叔”实指时是老三,但有时只表示年少或排行在末。
古代汉语第一单元文选译文课件原文――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与天帝争夺神位宝座。
二者相斗, 帝砍断刑天首级, 并把他葬于常羊之山。
但刑天魂魄不灭,竟把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手执干戈,拿着盾和斧向天帝挥舞不止。
女娲补天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译文:以往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九州大地陷裂;天(有所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 地(有所陷坏)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足,把它竖立为(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抵御)过量的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狡诈的恶虫(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来)。
社鼠原文: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公曰:“何谓也?” 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
”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
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
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
《古代汉语》原文及翻译一、第一单元文选《左传》(一)、郑伯克段于焉(僖公元年)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
生庄公及共叔段④。
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
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
”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⒇”。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
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30)。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
京叛大叔段。
段人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37)。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
请以遗之(39)。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47)。
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第一单元文选及译文一顔淵死1,顔路請子之車以爲之椁2.子曰:“才不才3,亦各言其子也4。
鯉也死5,有棺而無椁。
吾不徒行以爲之椁6。
以吾從大夫之後7,不可徒行也。
”(顔淵死了,他的父親顔路想請求孔子把他的車讓出來去給顔淵做外棺.孔子說:“不管有才還是無才,但各人總是向著自己的兒子。
(我的兒子)孔鯉死的時候也是只有棺材而沒有外棺,我沒有讓自己天天走路而把車子拿去給他做外棺。
因爲我好歹也是一個大夫品級,是不能天天徒步走路的。
”)二衞人迎新婦1,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2?”御曰3:“借之4。
”新婦謂僕曰:“拊驂5,無笞服6。
"車至門,扶7,敎送母8:“滅竈9,將失火10。
”入室見臼11,曰:“徙之牖下12,妨往來者.”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13,皆要言也14,然而不免爲笑者15,蚤晚之時失也16。
(有個衛國人迎娶新媳婦,新媳婦上車後,問:“驂馬,是誰家的馬?”駕車的人說:“是借來的。
"新媳婦對駕車的人說:“打驂馬,別打轅馬."車子到夫家門口,扶新媳婦進門,新媳婦對伴娘說:“把竈裏的火滅掉,防備失火。
”到了屋裏看到舂米的石臼,新媳婦又說:“把石臼搬到窗戶下,妨礙來往的人走路."主人都覺得可笑。
這三句話,都是很要緊的話,然而免不了要受人嘲笑,是因爲她說話沒有選擇恰當的時機. )三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1。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2。
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3,吾如有萌焉何哉4?今夫弈之爲數5,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6,通國之善弈者也7。
使弈秋誨二人弈8,其一人專心致志9,惟弈秋之爲聽10。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11,思援弓繳而射之12,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爲是其智弗若與13?曰:非然也。
”(孟子說:“不要對王的不聰明感到奇怪。
即使有一種很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卻凍它十天,也是不可能有再生長的.我與王相見的次數太少了,我離開他,那些凍他的人就來了,所以王即使有善良之心的萌芽,我又能有什麽幫助呢?比如下棋,那是一門小技術,可是如果不一心一意,那也學不好。
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第七单元文选及译文一、文嬴請三帥1,曰:“彼實構吾二君2,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3,君何辱討焉4!使歸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5,若何?”公許之6。
先軫朝7,問秦囚。
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8。
”先軫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9,婦人暫而免諸國10。
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11!”不顧而唾12。
公使陽處父追之13,及諸河14,則在舟中矣。
釋左驂15,以公命贈孟明16。
孟明稽首曰17:“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18,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19。
若從君惠而免之20,三年將拜君賜21。
”(文嬴替(秦國的)三位主將求情,說:“他們使我們兩國國君結成怨讎,寡君如果要抓到他們,吃他們的肉也不能滿足,何必勞動君主去懲罰他們呢?讓他們回去在秦國接受審判,以解寡君之恨,怎麽樣?”晉襄公答應了。
先軫朝見,問起秦國囚犯。
晉襄公說:“母親替他們請求,我放了他們了。
”先軫生氣地說:“武士花力氣在戰場上逮住他們,女人說幾句話一下子就把他們從國都釋放了,毀棄戰果而且助長敵人的威風,(這樣的話,)國家很快就要滅亡了!”不回頭就在地上吐唾沫。
晉襄公派陽處父追趕他們,在黃河邊趕上了他們,他們已經在船上了。
陽處父解下車左邊的驂馬,用晉襄公的名義贈送給他們。
孟明叩頭說:“蒙君主的恩惠,不用被囚之臣來祭鼓,讓我們回去在秦國接受懲罰,寡君即使殺了我們,死了也是值得的。
如果(寡君)依從(貴國)君主的恩惠而赦免了我們,三年之後將來拜謝君主的恩賜!”)三、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2,膠鬲舉於魚鹽之中3,管夷吾舉於士4,孫叔敖舉於海5,百里奚舉於市6。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7,必先苦其心志8,勞其筋骨9,餓其體膚10,空乏其身11,行拂亂其所爲1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3。
人恒過14,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15。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16。
入則無法家拂士17,出則無敵國外患者18,國恒亡。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单元文选第一冊第一單元文選:左傳1.1.1鄭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
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公曰:“制,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將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公子吕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
無生民心。
”公曰:“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
子封曰:“可矣,厚將得。
”公曰:“不義不,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夫人將啟之。
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公伐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姜氏於城穎,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既而悔之。
穎考叔為穎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
公賜之食。
食舍肉。
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請以遺之。
”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
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
”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穎考叔,純孝也。
愛其母,施及莊公。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其是之謂乎?”1.1.2齊桓公伐楚(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蔡潰,遂伐楚。
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
文选第一单元杂记体散文﹙六篇﹚背景资料、参考译文与基础知识举要■郦道元与《水经注》⒈郦道元(公元466-527年):字善长,南北朝时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
曾任尚书主客郎、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
后派关右大使,途中被图叛北魏的雍州刺史萧宝夤所杀。
⒉《水经》与《水经注》:●《水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著作。
旧题汉代桑钦著,后人考证著者可能是三国时人,姓名不祥。
记载大小河流137条。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疏。
全书四十卷,资料超过《水经》原书二十倍。
如:记载全国水道1252条,是《水经》原书137条的九倍多。
◆《水经注》以记述河流的源流支脉和流经地的山川地形、气候物产为主,并参以对沿岸城邑沿革、历史事迹、神话传说等的介绍。
◆《水经注》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而且也保存了许多优秀的游记体散文,其语言简洁、文笔优美,对后代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巫山、巫峡(北魏·郦道元)⒈译文: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
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
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
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一次。
崩塌的时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
现在滩上的石头,有些圆的象箪,有些方的象笥,象这样一类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汹涌,所以叫它做新崩滩。
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山岭,还算是高耸突出的。
新崩滩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峡所没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争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并列;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去衡量它们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这大巫山上。
《山海经》记载:“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凃,这人在巴地主管神灵之事。
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第一单元文选及译文一顔淵死1,顔路請子之車以爲之椁2。
子曰:“才不才3,亦各言其子也4。
鯉也死5,有棺而無椁。
吾不徒行以爲之椁6。
以吾從大夫之後7,不可徒行也。
”(顔淵死了,他的父親顔路想請求孔子把他的車讓出來去給顔淵做外棺。
孔子說:“不管有才還是無才,但各人總是向著自己的兒子。
(我的兒子)孔鯉死的時候也是只有棺材而沒有外棺,我沒有讓自己天天走路而把車子拿去給他做外棺。
因爲我好歹也是一個大夫品級,是不能天天徒步走路的。
”)二衞人迎新婦1,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2?”御曰3:“借之4。
”新婦謂僕曰:“拊驂5,無笞服6。
”車至門,扶7,敎送母8:“滅竈9,將失火10。
”入室見臼11,曰:“徙之牖下12,妨往來者。
”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13,皆要言也14,然而不免爲笑者15,蚤晚之時失也16。
(有個衛國人迎娶新媳婦,新媳婦上車後,問:“驂馬,是誰家的馬?”駕車的人說:“是借來的。
”新媳婦對駕車的人說:“打驂馬,別打轅馬。
”車子到夫家門口,扶新媳婦進門,新媳婦對伴娘說:“把竈裏的火滅掉,防備失火。
”到了屋裏看到舂米的石臼,新媳婦又說:“把石臼搬到窗戶下,妨礙來往的人走路。
”主人都覺得可笑。
這三句話,都是很要緊的話,然而免不了要受人嘲笑,是因爲她說話沒有選擇恰當的時機。
)三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1。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2。
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3,吾如有萌焉何哉4?今夫弈之爲數5,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6,通國之善弈者也7。
使弈秋誨二人弈8,其一人專心致志9,惟弈秋之爲聽10。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11,思援弓繳而射之12,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爲是其智弗若與13?曰:非然也。
”(孟子說:“不要對王的不聰明感到奇怪。
即使有一種很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卻凍它十天,也是不可能有再生長的。
我與王相見的次數太少了,我離開他,那些凍他的人就來了,所以王即使有善良之心的萌芽,我又能有什麽幫助呢?比如下棋,那是一門小技術,可是如果不一心一意,那也學不好。
弈秋是全國棋下得最好的人。
假如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一個人一心一意,祇聽弈秋的講解;另一個呢,雖然也聽著,心裏卻總認爲會有天鵝飛來,想著拿弓箭去射它。
這樣,雖然和那個人一起學習,他的成績一定比不上那個人。
是這個人他的才智比不上人家嗎?我說,肯定不是的。
)四荆人欲襲宋1,使人先表澭水2。
澭水暴益3,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4,溺死者千有餘人5,軍驚而壞都舍6。
嚮其先表之時可導也7,今水已變而益多矣8,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9,此其所以敗也10。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11,有似於此。
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12,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爲治,豈不悲哉!(楚國人打算襲擊宋國,派人先去給澭河的深淺做上標記。
(做好標記之後,)澭河的水突然猛漲,楚國人不知道,依舊沿著原來做好的標記在夜裏過河,結果溺死的人有一千多個,部隊受了驚嚇,叫喊聲就像房子崩塌了一般。
過去在他們做標記的時候是能夠引導人渡河的,現在水位已經發生了變化,漲了很多,可是楚國人仍然沿著原來的標記渡河,這就是他們溺死很多人的原因啊。
現在這個時代的君王遵循先王的法律,與楚國人過河這件事有類似之處。
他們所處的時代已經與先王法律所適應的時代不同了,卻說這是先王的法律,因此因循不改,用來治理現在的國家社會,難道不是很讓人悲哀嗎?)五晉侯賞從亡者1,介之推不言禄2,禄亦弗及3。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4,唯君在矣。
惠、懷無親5,外內弃之6。
天未絕晉,必將有主7。
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8,而二三子以爲己力9,不亦誣乎10?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下義其罪11,上賞其姦12;上下相蒙13,難與處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14?以死,誰懟15?”對曰:“尤而效之16,罪又甚焉。
且出怨言,不食其食17。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18。
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19。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
”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緜上爲之田20,曰:“以志吾過21,且旌善人22。
”(晉侯賞賜跟隨他流亡的人,介之推沒有提及録位,録位也就沒有給他。
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九個,祇有國君在世了。
惠公、懷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國外都丟棄他,上天不絕晉國,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國君又是誰呢?這實在是上天立它爲君,而他們幾位卻以爲是他們的力量,這不是欺騙嗎?偷別人的財物,尚且叫做盜,何況貪心不足,把上天的功劳当作是自己出的力呢?下面的人把罪過當成合理,上面的人對欺騙加以賞賜,上下相互欺瞞,這就難和他們相處了。
”他母親說:“何不去求賞?就這樣死了,又能怨誰?介之推回答說:“明知錯誤而去仿傚,錯誤就更大了。
而且我口出怨言,就不能吃他的俸録了。
”他母親說:“也讓他知道一下,怎麽樣?”介之推回答說:“說話是身體的文飾。
身體將要隱藏,哪裏用得著文飾?那樣做就是去求顯露了。
”他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嗎?我和你一起去隱居吧.。
”於是就隱居而死。
晉侯到處找尋他沒有找到,就把綿上作爲他的封田,說:“用這來記載我的過失,而且表彰好人。
”)六梗陽人有獄1,將不勝,請納賂于魏獻子2,獻子將許之3。
閻沒謂叔寬曰4:“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5,今以梗陽之賄殃之6,不可。
”二人朝7,而不退。
獻子將食,問誰在庭8,曰:“閻明、叔襃在。
”召之,使佐食9。
比已食10,三歎。
旣飽11,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
吾子一食之閒而三歎12,何也?”同辭對曰13:“吾小人也,貪。
饋之始至14,懼其不足,故歎。
中食而自咎也15,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歎16。
主之旣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17,屬饜而已18,是以三歎。
”獻子曰:“善。
”乃辭梗陽人。
(有個梗陽地方的人與別人打官司,有可能打不贏,(因此)就想給魏獻子送禮物(請魏獻子幫助他),魏獻子打算接受禮物。
家臣閻明(聽說了這件事後)對叔寬說:“我跟您一起去勸勸主人吧。
咱們的主人憑藉清廉的品行而享譽於諸侯,現在卻因爲梗陽人的一點小禮物而敗壞了他的名聲,實在是不應該的。
”(第二天)他們倆上朝,散朝之後就留下來沒有走。
魏獻子正準備喫飯,(聽說還有人沒有退朝)就問是誰在朝堂上。
身邊的人告訴他說:“是閻明和叔寬。
”獻子就把他們倆叫了來,讓他們陪他一起喫飯。
等到吃完一頓飯,閻明和叔寬慨歎了三次。
獻子喫飽飯後,就問他們:“人們有這樣一句話:祇有喫飯的時候才能夠忘掉憂愁。
你們倆一頓飯之間就慨歎了三次,爲什麽呢?”閻明和叔寬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我們是地位卑下的人,有點兒貪心不足。
主人賜給我們的食物剛剛送過來的時候,我們擔心不夠喫,所以歎氣;喫到一半的時候,又責怪起我們自己來,心想,主人賜給的食物怎麽會不夠呢?因此又歎氣。
現在主人已經喫過飯了,我們希望我們有的心腸主人也有:喫飯祇要喫飽就行了,(何必貪那麽多,)因此又第三次歎氣。
”獻子聽過之後說:“你們說得非常好!”於是退還了那個梗陽人的禮物。
)七曾子寢疾1,病2。
樂正子春坐於牀下3,曾元、曾申坐於足4,童子隅坐而執燭5。
童子曰:“華而睆6,大夫之簀與7?”子春曰:“止8!”曾子聞之,瞿然9,曰:“呼10!”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
斯季孫之賜也11,我未之能易也12,元!起13!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14,不可以變。
幸而至於旦15,請敬易之。
”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16。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17,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18。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19,斯已矣20。
”舉扶而易之21。
反席22,未安而没23。
(曾子臥病在牀,病已經很沈重了。
(他的學生樂正子春和兩個兒子曾元、曾申都守在傍邊),樂正子春坐在牀下,曾元和曾申坐在腳那頭,有個家僮舉著蠟燭坐在角落裏。
家僮(突然)說道:“席子又漂亮又有光澤,是大夫品級的人才配用的席子吧?”樂正子春制止道:“别说话!”曾子聽到了,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問道:“啊?!”(家僮)又說道:“席子又漂亮又有光澤,是大夫品級的人才配用的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季孫氏送給我的,我沒能把它換掉。
曾元!扶我起來,把席子換掉!”曾元說:“您的病已經很危险了,不能夠挪動。
僥倖到明天早晨,(如果沒有什麽意外的話,)您再讓我給您換掉席子吧。
”曾子說:“你們愛我還比不上那個家僮。
君子是用他們的道德來愛護別人,小人卻用姑息的態度來愛護別人。
我還求什麽呢?我能夠死得堂堂正正,就可以了。
”(於是)大家一起把曾子扶起來,換掉了席子。
把曾子扶回到牀上,還沒有安穩下来就過世了。
)八晉侯夢大厲1被髪及地2,搏膺而踊3,曰:“殺余孫4,不義。
余得請於帝矣5!”壞大門及寢門而入6。
公懼,入于室。
又壞戶7。
公覺8,召桑田巫9。
巫言如夢10。
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11。
”公疾病12,求醫于秦。
秦伯使醫緩爲之13。
未至,公夢疾爲二豎子14,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15,若我何16?”醫至,曰:“疾不可爲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17,達之不及18,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公曰:“良醫也。
”厚爲之禮而歸之19。
六月丙午20,晉侯欲麥21,使甸人獻麥22,饋人爲之23。
召桑田巫,示而殺之24。
將食,張25,如廁,陷而卒26。
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27,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爲殉28。
(晉侯夢見一個大鬼,披散着直拖到地上的長發,搥胸跳躍,說:“你殺了我的子孫,這是不義。
我已经向天帝请求过了,并且得到了天帝的允許!”大鬼毀掉宮門和寢門走進來。
晉侯害怕,躲進了內室,大鬼又毀掉了內室的門。
晉侯醒來之後,召見了桑田的巫人。
巫人所說的和晉侯夢見的一樣。
晉侯說:“怎麽樣?”巫人說:“君王喫不到新收的麥子了!”晉侯病重,到秦國去請醫生,秦伯派醫緩給晉侯治病。
醫緩還沒有到達,晉侯又夢見疾病變成兩個小孩子,一個說:“他是個好醫生,恐怕會傷害我們,往哪裏逃好呢?”另一個說:“我們呆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他)能拿我們怎麽樣?”醫生來了之後,說:“病不能治了,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砭石不能用,針刺夠不著,藥物的力量也到不了,不能治了。
”晉侯說:“真是好醫生啊。
”送給他豐厚的禮物讓他回去了。
六月初六日,晉侯想喫麥食,讓甸人奉獻新麥子,又讓饋人烹煮了。
晉侯召見桑田巫人,把煮好的新麥子拿給他看,然後就殺了他。
將要進食,晉侯肚子發脹,上廁所,跌進廁所裏死去了。
有一個宦官早晨夢見背著晉侯登天,等到中午,他把晉侯背出了廁所,於是就拿他給晉侯殉葬了。
)九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1,瓜時而往2,曰:“及瓜而代3 。
”期戍4,公問不至5。
請代6,弗許。
故謀作亂。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7,生公孫無知,有寵於僖公8,衣服禮秩如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