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有那四大症状
- 格式:docx
- 大小:24.83 KB
- 文档页数:1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面部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有什么导语:人的面部神经是控制着大家的脸来回的运动,如果自己的面部神经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会造成身体上面出现障碍,比如说很多朋友们患上的面部神经人的面部神经是控制着大家的脸来回的运动,如果自己的面部神经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会造成身体上面出现障碍,比如说很多朋友们患上的面部神经痉挛,可能会出现口歪眼斜,会说话吃饭都特别困难,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面部神经的最佳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
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
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
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龄报道为两岁。
以往认为女性好发,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
HSF发展到最后,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的面瘫。
面肌痉挛及治疗方法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精神越紧张,痉挛越严重。
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
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
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
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面肌痉挛有哪些并发症?*导读:近几年来,患上面肌痉挛的患者越来越多,此病也为更多人所知。
但是,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容貌、……近几年来,患上面肌痉挛的患者越来越多,此病也为更多人所知。
但是,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容貌、是一种很严重但是又比较难治愈的病外,对于面肌痉挛的并发症,了解的人似乎并不多。
那么,究竟有哪些并发症呢?*1、脑脊液鼻漏如出现脑脊液鼻漏时应,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告知患者保持鼻腔清洁,勿抠、挖及堵塞鼻孔,同时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严密观察并记录24h漏出量。
*2、低颅压反应常发生于术后24h内,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我们给患者取较长时间的平卧位,遵医嘱减少脱水剂的用量。
*3、听力障碍是MVD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同侧听力减退或耳聋。
其发生原因为术中损伤了听神经或听神经滋养血管,其中较主要的损伤原因为对小脑半球的长时间牵拉,造成听神经较长时间处于高张力状态而致损伤。
*4、颅内出血后颅窝血肿是MVD手术最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表现为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数小时后迅速转为嗜睡、血压升高、脉搏宏大有力、呼吸深慢,很快即出现意识障碍和呼吸停止,甚至在出现意识障碍以前即可出现呼吸停止。
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呼吸、意识、瞳孔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后立即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面肌痉挛的并发症介绍,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病不仅厉害,并发症也是“数一数二”的狠角色。
所以,我们更应该要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去正规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就积极接受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工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67岁面肌痉挛患者康复引言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特征是患者面部肌肉痉挛、抽动、扭曲等症状。
面肌痉挛患者通常会面临着日常生活的困扰和心理压力,因此康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答67岁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问题。
康复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面肌痉挛患者康复中的重要一环。
常用的药物包括:-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拉明、片仔癀等,通过抑制神经传导,减轻面肌痉挛症状; - 镇静安眠药物:如氯硝安定、地西泮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 肌肉松弛药物:如巴氯芬、左旋肉碱等,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抽搐。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热敷:通过热敷面部肌肉区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电疗:如电针疗法、电穴疗法等,可以通过刺激面部神经和穴位,改善面肌痉挛症状; - 牵引疗法:通过应用适当的牵引力,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肌肉功能。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面肌痉挛患者康复的关键,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痉挛症状,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 伸展运动:通过进行面部肌肉的伸展运动,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提高肌肉的灵活性; - 强化训练:通过进行面部肌肉的强化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面部肌肉的功能; - 平衡训练:通过进行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面部肌肉的抽动和扭曲。
康复评估与监测在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与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症状评估:通过询问患者的面肌痉挛症状,了解症状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功能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肌肉功能,检查患者的面部肌肉运动情况,评估肌肉的康复程度; - 心理评估:通过询问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康复注意事项在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暴露刺激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可能会加重面肌痉挛症状; - 定期复诊治疗:面肌痉挛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评估康复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 保持良好心态:面肌痉挛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于紧张和焦虑,可以参加一些放松活动,如瑜伽、冥想等。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面肌痉挛40例面肌痉挛是针灸临床上顽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不自主抽动。
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偶尔可见双侧,中医学称“筋惕肉潤”,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可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以眼周和口角抽搐为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令人焦急,夜不得寐,可因劳累、失眠、生气、精神紧张等因素加剧,入睡则抽搐停止。
治疗颇为棘手,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我们采取巨刺、调神与隔姜灸结合治疗该症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4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均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其中女26例,男14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6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3年;单纯眼肌痉挛者16例,半侧面肌痉挛者24例。
2 治疗方法取穴:健侧用巨刺法:痉挛起搏点的对侧对应点,健侧颧髎,地仓,太阳,捻转泻法;隔姜灸患侧阳白、下关、迎香、颊车、地仓,每穴3壮,依据患者病情每次选2~4穴;头穴上星、百会、四神聪;患侧风池,牵正,翳风,听会;双侧合谷、太冲。
面肌痉挛中后期多属虚风内动,配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捻转补法。
操作:根据虚实,进针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留?0min,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休息4天后,再行下一疗程,治疗1—5个疗程。
3 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患侧面部无牵拉抽动,随访半年无复发。
显效:面部牵拉抽动、麻木基本消失,在天气及情绪变化时偶有发作。
好转:面部牵拉抽动次数明显减少,痉挛持续时间缩短,相邻两次痉挛间隔时问延长。
无效:症状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21例,显效5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2.5%。
其中1个疗程内痊愈8例,均为病程在3个月以内,单纯眼肌痉挛者。
4 典型病例宋某,女, 42岁, 2009年11月18日初诊。
主诉:左侧颜面部肌肉抽搐2年余。
患者初起抽搐较轻, 仅眼肌痉挛,1年前因生活琐事焦虑生气,抽搐加剧, 上由太阳向眉头抽动,下由口角向腮部抽动,抽动呈阵发性,持续时间在2~5min,每日多次,入睡则平静,可见左额纹消失,眼裂变小,唇明显歪向左侧,伴心烦急躁失眠,脉沉弦细数,曾服中药效不佳。
122面肌痉挛科普知识罗建利作者单位巴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四川 巴中 636000面肌痉挛是一种不太常见的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和性别无明显关系,发病概率较低,仅为万分之一。
面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身体一侧的面部神经管理的肌肉组织无规律、不自主、存在失控性的阵阵肌肉收缩,最开始发生在眼部周围,严重的将逐渐波及口部和脸部部位。
一般面肌痉挛都是一侧面部肌肉异常,很少有两侧肌肉都出现痉挛的。
发生面肌痉挛后,患者自身形象将受到严重影响,会导致患者正常社交受到影响。
一、面肌痉挛的特点面肌痉挛主要是面部肌肉发生抽搐,且这种抽搐是不自主的抽搐。
抽搐往往具有阵发性,发生后不规则,针对不同患者状况,其严重情况也各不相同。
若患者处于疲惫状态,或精神高度紧张,经过剧烈运动后,面肌痉挛状况可能会加剧。
轻微面肌痉挛主要发生在眼部周围,严重的逐渐波及整个面部。
面肌痉挛虽和性别无关,但临床发现,面肌痉挛多在中年人群中发生,且患者以女性偏多。
二、面肌痉挛的诊断老年女性出现脸部两侧痉挛抽搐,但下半部无面肌抽搐,则判断为功能性眼睑痉挛;以儿童和青年为主要患病人群,发病有明显的肌肉收缩,检查和精神方面控制有关,则判断为习惯性面肌抽动症;患者近期服用奋乃静、氟哌啶醇等安定剂后出现面肌痉挛的,且发生抽搐后口部存在强迫性张开、闭合,舌头不外伸等,可初步判定为由于神经精神抑制剂导致的面肌运动障碍。
三、病因分析发生面肌痉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80%~90%的面肌痉挛主要受血管因素影响,主要是患者脑桥小脑角面部神经根受责任血管的压迫,导致出现抽搐;其次,患者脑桥小脑角出现病变,如存在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干病变及骨性病变等,也可能会导致发生面肌痉挛;部分青年患者局部蛛网膜增厚,也会导致面肌痉挛;最后,一些面部神经炎症后遗症会导致相关神经髓鞘脱失,进而导致轴索无法稳定传导,导致面肌痉挛。
四、面肌痉挛的治疗(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面肌痉挛刚开始发病且症状不严重的患者。
面肌痉挛健康宣教内容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引起面部疼痛、抽搐和失控的表情。
面肌痉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面肌痉挛的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一、面肌痉挛的症状面肌痉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引起面部疼痛、抽搐和失控的表情。
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睑痉挛、口角歪斜、嘴唇抽搐、颈部僵硬等症状。
面肌痉挛的症状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面肌痉挛的原因面肌痉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例如,长期面部肌肉紧张、精神压力过大、颈椎病、脑血管病等都可能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生。
此外,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起面肌痉挛,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
三、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肌肉松弛剂、抗痉挛药、镇静剂等。
物理治疗包括针灸、按摩、理疗等,可以缓解面肌痉挛的症状。
手术治疗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
四、面肌痉挛的预防措施面肌痉挛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注意面部肌肉的放松,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注意眼部保护。
4.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5.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面肌痉挛的护理方法面肌痉挛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注意面部肌肉的放松,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注意眼部保护。
4.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5.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如针灸、按摩、理疗等。
7.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面肌痉挛症状程度也分等级简介面肌痉挛是一种神经肌肉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面部肌肉收缩和痉挛。
患者面部肌肉会出现快速、不规则的抽动,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
面肌痉挛症状程度是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面肌痉挛的症状面肌痉挛的症状主要表现在面部肌肉,包括眼睑、口唇、颧肌等部位。
常见的症状包括:1.眼睑痉挛:眼睑痉挛是最常见的面肌痉挛表现形式,表现为不自主的眼睑跳动或闭合,患者有时难以睁开双眼,影响视力。
2.唇肌痉挛:唇肌痉挛表现为口角抽动、唇部抽搐,患者会出现嘴角歪斜、口齿不清等症状。
3.颧颏肌痉挛:颧颏肌痉挛表现为颧肌或颏肌快速抽动,患者在笑或说话时常常出现颜面抽搐。
4.下颌抽动:下颌抽动是较为罕见的面肌痉挛症状,表现为下巴或下颌肌肉不自主地上下抽动,患者往往无法控制嘴巴的动作。
面肌痉挛症状程度的评估为了评估和描述患者面肌痉挛的严重程度,医生常常使用一套评定标准。
常见的评估标准有以下几种:1.Jankovic评分:Jankovic是世界知名的神经学家和肌肉疾病专家,他提出了一套用于评估面肌痉挛程度的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主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轻度:面肌痉挛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度:面肌痉挛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重度:面肌痉挛症状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
2.耶鲁布莱阿系统评分:耶鲁布莱阿系统评分也是一种常用的面肌痉挛评分系统,主要根据症状的频率和强度进行评估,并分为四个等级。
–级别I:面肌痉挛症状仅在特定情况下出现。
–级别II:面肌痉挛症状持续存在,但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级别III:面肌痉挛症状严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
–级别IV:面肌痉挛症状极为严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
3.癫痫发作量表:癫痫发作量表也可以用于评估面肌痉挛的程度。
该量表主要根据症状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1.面神经麻痹后的面肌抽搐:面神经损伤或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恢复不完全时可
以产生面肌抽搐。
这种面肌抽搐常伴有瘫痪肌的痉挛或连带远动(如张口时眼睛不自主闭合),在进行自主运动如露齿时,抽搐侧的面肌并不收缩,而健侧面肌收缩正常,口角歪向健侧。
2.脑桥小脑角病变:如肿瘤与蛛网膜炎,但少见。
这类患者常有临近脑神经(第Ⅶ、Ⅷ、
Ⅸ等脑神经)受损的表现。
疑为肿瘤者,可行CT、MR脑扫描检查。
3.癔症性眼睑痉挛:常见于中年以上女性。
痉挛仅局限于眼睑,抽动时双侧同步,但并不
累及颜面下部的面肌。
4.习惯性面部抽动: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为短暂的强迫性面肌运动,呈双侧性,肌电图
检查出现的肌收缩与自主运动时所产生的一样。
5.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可有面肌的不自主抽动,但均为双侧性,且伴有四肢类似的不自
主运动,可以鉴别。
6.局限性癫痫:面肌局限性抽搐亦可能为局限性运动性癫痫,但其抽搐幅度较大,并往往
累及颈、上肢甚或偏侧肢体,或出现典型的大脑皮质运动区顺序扩散的局限性癫痫发作。
仅仅局限于面部肌肉者并不多见,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波。
面肌痉挛该如何治疗前几天和张大爷聊天时,发现他右侧面部肌肉不断抽搐,说话时断断续续,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患上了面肌痉挛。
什么是面肌痉挛?发病后应该如何治疗?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属于周围神经疾病,发病时一侧面部肌肉会不自主、阵发性的抽搐,也被称为半面痉挛。
患者在紧张时、情绪激动时,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但是没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该疾病虽然没有致命性,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社交,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应及时诊断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面肌痉挛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群体,且近年来发病患者具有年轻化趋势。
在发病原因上,80%以上的患者是桥小脑角区血管压迫面部神经根所致,少数患者是肿瘤、炎症、面部神经炎引起的。
2.面肌痉挛的症状表现(1)典型症状。
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也就是常说的眼角跳动。
随着病情进展,抽搐会扩大到其他面部肌肉,例如口轮匝肌、面部表情肌,甚至累及颈阔肌。
病情严重的患者,发作时面部疼痛,出现口角歪斜、睁眼困难、耳内搏动样杂音,病程晚期可能发生面肌轻度瘫痪。
(2)伴随症状。
少数患者会伴有耳鸣、头痛、耳聋、听觉过敏、面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情况。
面肌痉挛发作时,会影响听力、视力和睡眠,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症状特点。
患者面部肌肉抽搐时,轻重程度不一,持续时间不等,可能几秒,也可能十几分钟。
起病时抽搐程度轻,间歇期较长;随着病程延长,抽搐程度加重,间歇期明显缩短。
在疲倦、紧张、情绪激动、鼓腮、用力闭眼时,抽搐程度加剧,但入睡后能停止。
3.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面肌痉挛患者在诊断时,应该和以下疾病相鉴别,防止出现误诊:①局灶性运行性癫痫,面肌局限性抽搐,但抽搐范围大,会波及头、颈、肢体,脑电波检测可见癫痫样放电。
②习惯性面肌痉挛,儿童和青少年多发,表现为双侧眼睑强迫运动,患者可自主控制,肌电图正常。
③抽动症,儿童和青壮年多发,发作时肌肉收缩、抽动频率快,和精神因素有关。
面肌痉挛病例范文一、患者基本信息。
老林,男,45岁,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他这人平时也没什么不良嗜好,就是偶尔和朋友小酌两杯。
二、发病经过。
1. 初期症状。
大概是在半年前,老林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眼皮开始“不听话”了。
就像有个调皮的小虫子在眼皮底下捣鼓似的,时不时地跳一下。
刚开始他也没太在意,以为就是最近没休息好,过几天就好了。
毕竟在他的观念里,眼皮跳嘛,“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种说法他虽然不信,但也觉得是个小毛病。
2. 症状发展。
可是这眼皮跳就像开了闸的水龙头,根本停不下来。
过了几周,不仅眼皮跳得更频繁了,而且还带动了脸上的肌肉。
他右边的脸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时不时地抽搐起来。
这可把老林给吓坏了,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没休息好的问题。
在公司的时候,同事们也都发现了他的异样。
有一次开会,他正说着话呢,脸突然一抽,把同事们都吓了一跳,他自己也觉得特别尴尬,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三、就医过程。
1. 首次就诊。
老林终于忍不住了,就去了家附近的小诊所。
诊所的医生看了看,说可能是神经紧张,给他开了点维生素片,让他回去好好休息。
老林心里直犯嘀咕,这能行吗?但是想着医生都这么说了,那就先试试呗。
可是吃了一段时间的维生素片,一点效果都没有,他的脸还是照抽不误。
2. 寻求专业帮助。
这下老林可着急了,四处打听之后,来到了我们医院。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满脸的焦虑。
他跟我说:“大夫啊,我这脸就像个抽风的机器,停不下来啊,我都快没脸见人了。
”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详细地询问他的病情,从发病时间、症状发展,到他平时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等。
3. 检查项目。
为了搞清楚病因,我们给他安排了一系列的检查。
首先是做了个面神经的电生理检查,这就像是给面神经做个“体检”,看看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然后又做了个头部的磁共振成像(MRI),这就相当于给脑袋内部拍个超级详细的照片,看看有没有长什么东西压迫到神经。
面肌痉挛相关知识科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说,“这两天眼皮跳的厉害,是不是要发财了?”这究竟是一句玩笑话还是真如老祖宗所说的“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呢?眼皮跳动是工作中用眼过度,睡眠不足,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的,还是另有隐情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偶尔的眼皮跳动不必过于担心,既不是跳财,也不是跳灾,但是,如果出现不能控制的、频繁发作的眼皮跳动,更有甚者连带同侧口角一起跳动,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那就要当心了,可能是罹患“面肌痉挛”了。
那么,什么是面肌痉挛,不慎得了面肌痉挛又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面神经,面神经是我们12对脑神经中的一对,主要管理我们颜面部的表情肌肉,毫不夸张的说,离了面神经,我们丰富的面部表情,如嬉笑怒骂、喜怒哀乐等将不复存在。
面肌痉挛也叫“面抽”,好发于中老年人,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一侧颜面部面神经支配的表情肌无组织、无纪律、不自主、失控性的阵发性肌肉收缩,从刚开始局限在眼角周围,表现为眼皮跳,然后逐渐向下扩大,波及到脸颊、口唇部位的肌肉,表现为口角抽搐;严重的病患甚至会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颈部肌肉抽动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整个面部扭曲变形。
罹患面肌痉挛的患者,在公众场合、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长此以往,患者会出现心情烦躁,甚至恐惧与人交往或进入公共场合,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下面我将从面肌痉挛的特征、病因、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逐一介绍。
一、面肌痉挛的特征有哪些呢?面肌痉挛主要是面部表情肌肉发生抽动,表现为“挤眉弄眼”、“口角抽搐”,而且这种抽动是不受控制、不自主发生的。
抽搐的发生呈阵发性,发生的频率不一,每次发生时持续时间因人各异,因患者发病年龄、身体状况,其严重情况也略有差异。
当患者剧烈运动后或精神高度紧张或处于极端疲劳状态时,面肌痉挛的程度会加剧。
早期、轻微的面肌痉挛主要发生在眼角周围,后期随着病情的加剧逐渐波及整个颜面部。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节率性抽搐、痉挛或强直性发作,抽搐多从眼周开始,逐渐向下扩大,波及口周和面部表情肌,严重时引起面部疼痛,影响视觉、语言、睡眠。
并发症护理1听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同侧听力下降或耳鸣。
护理上应加强心理护理2低颅压综合征:由于术中长期暴露手术部位,释放大量脑脊液,加上麻醉药的刺激及术后颅内渗血,可致脑脊液分泌减少,造成低颅压。
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血压偏低、脉率加快,放低头位后症状可缓解。
发现低颅压症状后给平卧位,头偏向健侧,血压偏低时适当加快补液速度;症状严重者取头低脚高位,能进食者鼓励多饮淡盐水以减轻症状;持续低颅压可引起出血或硬膜下血肿,应加强观察,如果头痛剧烈、频繁呕吐、出现意识改变时,及时头颅CT检查,排除颅内血肿,单纯低颅压症状一般可在72 h内恢复。
3暂时性面瘫:由于手术过程中过度牵拉面神经或触动神经根,可导致术后暂时性面瘫或感觉减退,表现为同侧面部麻木,严重者面肌无力。
由于颊肌瘫痪,食物残渣可遗留颊部、齿龈之问,易发生口腔炎。
应加强口腔卫生护理,避免食物残留,勿吃过热或刺激性食物。
眼睑闭合不全者,要保护其角膜,预防膜炎发生。
4脑脊液鼻漏:因术中打开乳突气房未及时封闭或骨蜡封闭不完全;皮下感染,脑脊液从切口渗出;术后患者频繁呕吐、过度憋气、咳嗽等,均可诱发。
表现为清水样液自切口渗出,留取标本送检;如果液体中含糖量与脑脊液中含糖量相近,即可确诊。
护理应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情况:有无渗出,保持切口清洁。
枕上可垫看护垫,污染及时更换。
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咳嗽、感冒和用力大便引起颅内压增高。
5颅内血肿:后窝血肿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术后24h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如果患者术后出现长时间不清醒或麻醉清醒数小时后迅速转为嗜睡,头痛剧烈、喷射状呕吐、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等,预示有颅内出血6颅内感染:术后出现高热、头痛及颈抵抗常提示有颅内感染。
面肌痉挛的症状及原因概述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的无意识、反复、短暂且剧烈的收缩。
这种痉挛会导致患者面部肌肉的抽动、扭曲,甚至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面肌痉挛的病因复杂,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以及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
症状面肌痉挛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面部肌肉抽动和扭曲面肌痉挛的主要表现是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和扭曲,常见的包括眼睑抽动、眼周肌肉收缩、眼球震颤、面部肌肉扭曲等。
这些抽动和扭曲的程度和频率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 疼痛和不适感面肌痉挛患者常会出现面部疼痛和不适感,这可能是由于肌肉的过度收缩引起的。
疼痛和不适感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功能障碍面肌痉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肌肉力量下降和功能障碍。
这些功能障碍可能包括面部表情受限、开口困难、说话困难等。
对于体力劳动者或某些职业要求对面部表情有要求的人群来说,功能障碍可能对其工作和社交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原因面肌痉挛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认为以下因素可能与面肌痉挛的发生相关:1. 神经系统异常活动面肌痉挛与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有关。
神经系统异常活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一些研究发现,神经传递物质的异常释放和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活动可能是导致面肌痉挛的重要原因。
2. 环境因素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与面肌痉挛的发生相关。
例如,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噪音、光线和电脑辐射等环境刺激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进而引发面肌痉挛。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被认为是导致面肌痉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面肌痉挛患者的家族中有其他成员也患有面肌痉挛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的情况,暗示遗传因素可能在面肌痉挛的发生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诊断和治疗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观察和患者的症状描述。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检查患者的面部肌肉抽动和扭曲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神经系统检查。
面肌痉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个方面。
面肌痉挛有那四大症状
面肌痉挛疾病在是生活中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熟悉而于不陌生的词,我相信有一部分人不太了解面肌痉挛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而且它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身边,面肌痉挛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有一部分人经常会问起面肌痉挛会引起那些疾病以及症状,我相信在生活有一部分人不知道怎么预防及早的进行干预,为避免这种疾病发生在自己身上。
接下来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就是导致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乌鲁木齐新光明医院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 、导致面神经瘫痪。
另外我相信另外一部分患者是由于特发性面神经瘫痪,就当在你身体恢复以后会出现或者发性患侧面肌痉挛,这也是常常引起面肌痉挛疾病主要的原因之一。
也可能是由于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而未能恢复正常导致患上的
2、某种压迫使面神经性以及干扰。
我相信面肌痉挛这个疾病发病主要原因就是某种事情压迫导致面神经病理性干扰所致,往往都是由于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神经动脉压迫,偶尔由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脑瘤等面神经根部的压迫造成的,这是患上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之一。
3、外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
极少数患者是因为外伤肿瘤、外科手术后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出现原因是由于面神经的恢复过程中与其他脑神经出现短路,使得其他神经兴奋时也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动造成的。
4、阴亏或体弱气虚。
面肌痉挛这个疾病或许是因为身体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风寒上扰于面部导致患上的,这是导致面肌痉挛的原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以上介绍的就是导致面肌痉挛的原因? 四大原因应该大家们都了解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在患上面肌痉挛一定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早期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的,严重的时候会耽误病情,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