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简)
- 格式:ppt
- 大小:8.07 MB
- 文档页数:104
运动心肺功能检测发布时间:2009-11-12 16:36:02 新闻来源:运动心肺检测是独特的诊断工具,它是把心功能和肺功能融为一体的试验内容,己被国际学者所接受,颇值得国内学者关注这一重大转折。
运动心肺检测在数量上的增长,表明它在医学领域日益显示它的重要性。
运动心肺检测是评价心、肺功能的“金标准”。
所谓运动心肺检测(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简称CPET或CPX)是用呼吸代谢的方法确定受试者从事体力活动的能力。
运动时在肌肉中进行新陈代谢,其气体的运输是通过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来完成。
为了明确这些器官系统的作功能力,在递增运动负荷期间需要测定大量的数据,也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不间断地连续地分析受试者呼出气中O2和CO2,并同步记录出准确的通气量,在不同作功水平上反映出动态的心、肺功能状况,直至受试者疲劳或达到预计数值为止。
全过程用计算机运算并同步显示参数,这样就可直接观察实验进展动态又可及时了解受试者对运动的反应。
试验完成后计算机可以从多方面显示测定结果和参数组合的图形。
此外还可连续监测SaO2和完全计算机化的12导运动心电图,间断监测血压、血乳酸和动脉血气等,也可插入前臂动脉微型导管。
运动心肺检测包括二个部分:即心电图负荷试验和气体代谢分析,前者早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用于诊断心肌是否有潜在的缺血,但对心脏的功能状况不能进行评价。
气体代谢分析能对心、肺,细胞代谢,血红蛋白携氧、血管肌肉等系统进行功能评价。
人在1天的时间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睡眠、静态和运动。
当机体的心脏和肺脏发生病变时,早期在静态下由于心、肺功能处于代偿阶段,应用人们现有的诸如静态肺功能仪、心脏彩超等仪器往往不能发现异常,从而无法早期诊断。
运动时,机体的能量需求增加,要求肺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增加,以便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增加,以输送更多的02和CO2。
因此,运动调动了心肺的贮备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一种评估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医疗测试,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各种生理指标,如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心率、血压、血氧和心电图等,来评估心肺等器官的整体功能和储备能力。
CPET的结果解读标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具体如下:
1. 摄氧量(VO2)和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通气效率、心肺功能和代谢状态。
正常的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应该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如果这些值异常,可能表明心肺功能存在问题。
2. 心率:在运动过程中,心率应该逐渐增加并达到一定的峰值。
如果心率异常,可能表明心脏功能存在问题。
3. 血压:在运动过程中,血压应该逐渐升高并达到一定的峰值。
如果血压异常,可能表明心血管系统存在问题。
4.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应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以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
如果血氧饱和度异常,可能表明肺部或心血管系统存在问题。
5.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
根据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对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进行综合评估,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CPET的结果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来进行综合评估。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心肺功能水平。
通过评估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以及身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性,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心肺功能水平。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可以帮助人们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评估运动中的健康风险,以及检查心肺功能的变化。
1.测定静息心肺功能: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首先需要测定个体在静息状态下的心肺功能。
这包括测量个体的静息心率、静息呼吸频率、以及静息肺活量等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后续运动测试的参考值。
2.运动负荷测试:个体需要进行有氧运动负荷测试,通常采用跑步机、踏步机或自行车等设备。
个体会被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或强度进行运动,一般会逐渐增加运动负荷,直到个体无法继续运动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会被监测和记录下来。
3.摄氧量测试:运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摄氧量测试,这是评估个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个体会在运动期间佩戴气体分析仪器,通过呼吸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来计算出个体的摄氧量。
摄氧量反映了个体的氧气摄取和利用能力,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4.运动心率测试: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也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运动过程中,个体的心率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通过监测和记录个体在运动期间的心率变化,可以评估个体的运动适应能力和心肺功能。
总之,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是一种评估个体心肺功能水平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心肺功能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X)是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衡量人体呼吸和循环机能水平的肺功能检查之一,它可用于功能性运动容量的评价、疾病的诊断及判断治疗。
★台阶测试评价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方法称台阶测试。
研究表明:心肺适应能力强的人比心肺适应能力弱的人在运动后3分钟恢复期内心跳频率低。
台阶测试虽然不是最好的评价心肺功能适应状况的方法,但它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在室内进行,能适合不同程度身体条件的人,且不需要昂贵的设施,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男台阶高度为30cm,女台阶高度是25cm,根据男女身高的不同,台阶还可做适当的调整。
测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一测试时找一个同伴,他将帮助你保持适当的踏跳节奏。
节奏为每分钟踏30次(上下),共3分钟,你可以让同伴用节拍器或声音提示你。
因此,你需要2秒钟上、下各踏一次(也就是说,把节拍器设置为每分钟60拍,每响一下踏一次)。
在测试时你应左右腿轮换做,每次上下台阶后上体和双腿必须伸直,不能屈膝。
二测试后,你应立即坐下,并测量运动后1分钟至1分30秒、2分钟至2分30秒、3分钟至3分30秒等3个恢复期的心率。
你的同伴帮助你计时,并记录运动后心跳次数。
测试的准确性在于你必须每分钟踏完30次,这样运动后恢复期内的心跳频率测量才是有效的。
自评量表2-3可以记录你运动后心跳频率的次数和心肺功能适应情况。
评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评定指数=登台阶运动持续时间(S)×100/2×(恢复期3次心率之和)。
表2-2为18~25岁年龄段台阶测试的参考性标准。
例如一位男性评定指数为52.5次,他的心肺功能适应能力属于较差(即2分)。
表2-2 用台阶测试评价心肺功能适应能力的参考性标准三分钟台阶测试的评定指数适应能力等级男女1分(差)45.0~48.5 44.6~48.52分(较差)48.6~53.5 48.6~53.23分(一般)53.6~62.4 53.3~62.44分(较强)62.5~70.8 62.5~70.25分(强)>70.9 >70.3注:表2-2选自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组《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手册》,1996年。
心肺运动试验一、定义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或运动心肺试验,是指通过测量气道内气体交换同步评估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对同一运动应激的反应情况。
在一定功率负荷下测出V̉O2及V̉CO2等代谢指标、通气指标及心电图、心率、血压变化,能反映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储备功能。
CPET不同于一般的只是单纯观察心电图ST-T的变化和/或心律变化的运动试验;也不同于静态肺功能,它更能全面客观评价心肺功能储备和功能受损程度。
二、国内外应用情况国外开展此项工作已有数十年之久,成果累累,有不少这方面专著。
新近一本专著是2018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Harbor-UCLA医学中心Karlman Wasserman、James Hansen等教授执笔,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兴国主译、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程显声、广东省立医院黄思贤主审,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心肺运动试验的原理和解读——病理生理及临床应用第5版》。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广州、安徽和贵州等地先后开展此项工作,近20年来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和运动医学方面应用的文章陆续见诸报道,但是有关这方面的专著不多,我国目前该领域系引用国外的数据资料为正常参考标准,至今仍未确立适合我们亚洲人群的参考数据。
三、CPET流程(一)静息期:1、记录、测量受试者基本信息(身高、体重、出生年月、既往疾病史、目前用药情况、近期相关症状、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联系方式等)。
2、清洁皮肤贴电极,连接导联线,采集卧位、坐位心电图及血压。
3、戴面罩,检查无漏气后,测量最大流速-容量环,取FVC、VCmax、FEV1、FEV1/FVC、MVV等呼吸参数。
4、调节座椅高度,受试者上踏车,让其保持舒适状态,安静3min。
5、监测并记录运动前休息时心电图、血压、HR、RR、VE、VO2、VCO2、R等参数,选择运动方案(试验持续时间、功率递增幅度与方式等)。
测试心肺功能的方法心肺功能指的是心脏和肺部在运动时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
测试心肺功能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来评估个体的心肺健康状况。
1. 标准运动耗氧量测试(VO2 max test)标准运动耗氧量测试是测试心肺功能的金标准方法。
测试者在跑步机上进行逐渐加大的运动负荷,直到达到最大耗氧量为止。
通过呼吸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率,可以得出个体的最大氧耗量。
VO2 max测试可以评估一个人的心肺健康状况,也可以用来监测运动训练的效果。
2. 简易运动耗氧量测试(Step test)简易运动耗氧量测试是一种简单的心肺功能测试方法,测试者可以在台阶上进行规定时间的上下活动,根据活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来评估心肺功能状况。
这种测试方法可以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进行,适用于一般人群的测试。
3. 肺活量测定肺活量指的是肺部在最大呼吸和最大呼气时的空气容积。
通过肺活量测定可以评估个体的肺部功能和呼吸能力。
通常通过吹气式肺活量计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吹气测试来评估肺活量。
4. 心率变异性测试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程度,正常情况下心率会在呼吸和运动状态下有一定的变化。
通过测试心率变异性可以评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也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5. 无氧阈测试无氧阈是指运动时人体无氧能量供应的阈值,通过测试无氧阈可以评估个体的耐力和耐久力。
通常可以通过血乳酸浓度来评估无氧阈,也可以通过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指标来评估无氧能力。
总结来说,测试心肺功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测试心肺功能有助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也可以指导运动锻炼和康复训练的方向。
在进行心肺功能测试时,需要注意测试的环境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进行测试前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便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做好测试准备。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报告解读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基本信息:包括测试者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测试时的时间、地点、测试仪器等信息。
2. 测试结果: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运动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心输出量、肺活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3. 运动曲线:通过运动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测试者在运动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等信息。
4. 运动负荷评估:通过计算运动负荷指数、最大摄氧量等指标,评估测试者的心肺功能水平和有氧运动能力。
5. 健康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和健康状况,给出相应的健康建议和锻炼指导,包括锻炼强度、时间、频率、运动方式等方面的建议。
对于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报告的解读,需要结合测试者的具体情况和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数值,以及运动曲线的变化
特点,从而评估测试者的心肺功能水平和有氧运动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健康建议和锻炼指导。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测试结果只是一种参考,具体的健康状况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和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评估受试者的心肺功能,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peak O2 puls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等指标,以期为受试者的运动处方制定、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相近的受试者10名,平均年龄(±标准差)为(35±5)岁,男性6名,女性4名。
2. 实验方法:(1)受试者准备:受试者实验前24小时内禁止剧烈运动、饮酒、吸烟等,保证充足的睡眠。
实验当天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和运动鞋,避免饱餐或长时间空腹。
(2)实验仪器:心肺运动试验系统(如跑步机、功率自行车、气体分析仪等)、心电图仪、血压计、血氧饱和度仪等。
(3)实验步骤:1. 受试者静息5分钟,记录基础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2. 受试者开始进行递增运动,运动方式为跑步机或功率自行车,速度和坡度根据受试者具体情况逐渐增加。
3. 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测受试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气体代谢等指标。
4. 当受试者出现运动耐受极限或达到预定的运动负荷时,停止运动,记录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等指标。
5. 运动结束后,受试者静息5分钟,记录恢复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三、实验结果1. 最大摄氧量(VO2max):受试者平均最大摄氧量为(38.5±5.2)ml/kg/min。
2. 无氧阈(AT):受试者平均无氧阈为(45.2±5.3)%。
3. 峰值氧脉搏(peak O2 pulse):受试者平均峰值氧脉搏为(3.2±0.4)L/min。
4.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受试者平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为(3.5±0.5)。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测试前准备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运动心肺试验需要在受过运动生理基础知识培训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参加心血管急症处理培训学习,技师和医师熟悉运动过程中正常和异常反应并能够认识或预防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突然事件。
受试者准备1. 试验应在餐后2 小时进行、禁烟,运动前12 小时不进行过分的体力活动;2. 确定患者病情属运动适应证范畴,排除运动禁忌证;3. 暂时停用干扰运动反应药物,如b - 受体阻滞剂等。
4. 安静时12 导联心电图和静态肺功能测定;5. 运动中连续记录心电活动和血压;6. 详细说明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如何运动。
实验室准备实验室温度要求在21-23摄氏度,此外尚必需配置复苏设备包括:常规抢救用药及静脉注射装置;氧气筒和抽吸装置;气管内插管和喉镜;DC 除颤器。
仪器定标和系统质量验证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仪器使用前需要进行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分析器的定标。
先进的仪器系统的定标过程已经完全自动化。
流量传感器的定标过程是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通常为3L )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即用标准容积修正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得到容量定标系数)。
气体分析器定标是使用含有已知浓度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标准混合气体,校正氧和二氧化碳分析器,具体方法1. 一点定标法(使用一种定标气体),2. 两点定标法(使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定标气)。
采用接近生理范围的气体进行两点定标,是保证气体分析器准确性的最好方法(通常为26% 氧,其余氮气;16% 氧,4% 二氧化碳,其余氮气)。
现代的测试系统配备了系统测试质量验证手段,仅需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和一种标准定标气体(浓度通常为16% 氧,4% 二氧化碳,其余氮气),即可检测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
禁忌症与并发症禁忌症1. 吸入室内空气情况下PaO 2 <45mmHg ;2.PaCO 2 >70mmHg ;3.FEV 1 <30%pred ;4. 近期心肌梗死;5. 不稳定心绞痛;6. 急性肺栓塞或者肺梗塞;7.II O -III O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8. 快速室性/ 房性心律失常;9. 严重身体畸形未纠正者;10. 严重的主动脉狭窄;11. 充血性心力衰竭;12. 未控制的高血压;13. 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运动受限;14. 室壁动脉瘤;15.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