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方法一、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的重要性。
1.1 这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检测。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啊,就像给咱身体里的发动机做个全面检查。
心肺在身体里的作用可大了去了,就像汽车发动机一样,为整个身体的活动提供动力。
要是心肺功能有问题,那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像缺了油的汽车,跑起来磕磕绊绊的。
比如说,一个心肺功能不好的人,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就像老破车爬坡,哼哧哼哧半天也上不去。
1.2 了解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
这测试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
它就像健康的晴雨表,能反映出身体潜在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些疾病在早期可能没什么明显症状,但通过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就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这可比等病发了再去治疗要明智得多,这叫防患于未然嘛。
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的方法。
2.1 运动平板测试。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简单来说呢,就是让测试者在一个类似跑步机的平板上运动。
就像平时跑步一样,不过这可是在医生的监控下。
在运动过程中,测试仪器会记录下你的心率、血压、呼吸等一系列数据。
这个过程中啊,就像是一场身体和机器的对话。
你在平板上跑着,机器在旁边默默地记录着你的身体反应。
就像你在舞台上表演,有个忠实的观众在仔细地观察你的一举一动。
2.2 功率自行车测试。
还有功率自行车测试。
你坐在自行车上,按照要求骑行。
这个自行车可不是普通的自行车,它能调节阻力,模拟不同的骑行环境。
在骑行的时候,身体的心肺功能就开始展现出来了。
你的呼吸会加快,心率会上升,这些变化都被仪器看在眼里,记在纸上。
这就像一场无声的较量,你在和自行车的阻力较劲儿,同时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在接受考验。
2.3 气体代谢分析测试。
这个测试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分析你呼吸时气体的成分。
人在运动的时候,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会发生变化。
通过检测这些气体的变化,就能知道身体的代谢情况。
这就好比是透过一扇窗户,看到身体内部的运转情况。
比如说,氧气的摄入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这些数据能反映出心肺功能的好坏。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一种评估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医疗测试,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各种生理指标,如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心率、血压、血氧和心电图等,来评估心肺等器官的整体功能和储备能力。
CPET的结果解读标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具体如下:
1. 摄氧量(VO2)和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通气效率、心肺功能和代谢状态。
正常的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应该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如果这些值异常,可能表明心肺功能存在问题。
2. 心率:在运动过程中,心率应该逐渐增加并达到一定的峰值。
如果心率异常,可能表明心脏功能存在问题。
3. 血压:在运动过程中,血压应该逐渐升高并达到一定的峰值。
如果血压异常,可能表明心血管系统存在问题。
4.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应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以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
如果血氧饱和度异常,可能表明肺部或心血管系统存在问题。
5.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
根据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对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进行综合评估,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CPET的结果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来进行综合评估。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心肺功能水平。
通过评估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以及身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性,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心肺功能水平。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可以帮助人们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评估运动中的健康风险,以及检查心肺功能的变化。
1.测定静息心肺功能: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首先需要测定个体在静息状态下的心肺功能。
这包括测量个体的静息心率、静息呼吸频率、以及静息肺活量等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后续运动测试的参考值。
2.运动负荷测试:个体需要进行有氧运动负荷测试,通常采用跑步机、踏步机或自行车等设备。
个体会被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或强度进行运动,一般会逐渐增加运动负荷,直到个体无法继续运动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会被监测和记录下来。
3.摄氧量测试:运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摄氧量测试,这是评估个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个体会在运动期间佩戴气体分析仪器,通过呼吸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来计算出个体的摄氧量。
摄氧量反映了个体的氧气摄取和利用能力,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4.运动心率测试: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也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运动过程中,个体的心率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通过监测和记录个体在运动期间的心率变化,可以评估个体的运动适应能力和心肺功能。
总之,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是一种评估个体心肺功能水平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心肺功能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技术运动心肺功能检测是一种通过测量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心肺功能参数来评估个体运动能力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运动员和医生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在运动中的适应能力,进一步指导锻炼训练和康复治疗。
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能测试、心肺功能测试和运动生理指标测定。
1.体能测试:体能测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项目来评估一个人的体力水平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体能测试包括:跑步测试(如半程马拉松)、跳绳测试、游泳测试、引体向上测试和俯卧撑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耐力、速度、力量和灵活性等体能指标,为后续的心肺功能测试提供参考。
2.心肺功能测试:心肺功能测试主要通过测量运动过程中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指标来评估心脏和肺功能的表现。
常见的心肺功能测试包括:静态心率测试、运动心率测试、静态血压测试和运动血压测试等。
其中,心率和呼吸频率是反映心肺功能状态的直接指标,而血压则可以反映体循环系统的血液供应情况。
3. 运动生理指标测定:运动生理指标测定是通过测量运动过程中的一些生理参数,来评估个体运动水平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运动生理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测定、乳酸阈值测试、恢复心率测试和恢复血压测试等。
这些指标通过测量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需求、代谢产物和心血管系统的恢复情况等,可以评估一个人的运动耐力和适应能力。
总体来说,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是一种综合评估个体运动能力的方法。
通过测量体能指标、心肺功能参数和运动生理指标,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运动状态、适应能力和身体的康复情况。
这对于训练科学家、运动员和医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和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心肺运动试验一、定义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或运动心肺试验,是指通过测量气道内气体交换同步评估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对同一运动应激的反应情况。
在一定功率负荷下测出V̉O2及V̉CO2等代谢指标、通气指标及心电图、心率、血压变化,能反映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储备功能。
CPET不同于一般的只是单纯观察心电图ST-T的变化和/或心律变化的运动试验;也不同于静态肺功能,它更能全面客观评价心肺功能储备和功能受损程度。
二、国内外应用情况国外开展此项工作已有数十年之久,成果累累,有不少这方面专著。
新近一本专著是2018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Harbor-UCLA医学中心Karlman Wasserman、James Hansen等教授执笔,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兴国主译、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程显声、广东省立医院黄思贤主审,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心肺运动试验的原理和解读——病理生理及临床应用第5版》。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广州、安徽和贵州等地先后开展此项工作,近20年来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和运动医学方面应用的文章陆续见诸报道,但是有关这方面的专著不多,我国目前该领域系引用国外的数据资料为正常参考标准,至今仍未确立适合我们亚洲人群的参考数据。
三、CPET流程(一)静息期:1、记录、测量受试者基本信息(身高、体重、出生年月、既往疾病史、目前用药情况、近期相关症状、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联系方式等)。
2、清洁皮肤贴电极,连接导联线,采集卧位、坐位心电图及血压。
3、戴面罩,检查无漏气后,测量最大流速-容量环,取FVC、VCmax、FEV1、FEV1/FVC、MVV等呼吸参数。
4、调节座椅高度,受试者上踏车,让其保持舒适状态,安静3min。
5、监测并记录运动前休息时心电图、血压、HR、RR、VE、VO2、VCO2、R等参数,选择运动方案(试验持续时间、功率递增幅度与方式等)。
心肺功能测试方法心肺功能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的心脏和肺部功能的方法。
通过测试,可以了解个体的最大氧能力、心肺适应性以及心脏和肺部的健康状况,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心肺功能测试方法有运动负荷试验和肺功能检测。
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通过评估运动时心脏和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来评估心肺功能的方法。
测试时,被测试者通常需要骑车或跑步机进行运动,运动强度逐渐增加。
测试者会监测被测试者的心电图、呼吸频率、血压以及氧气摄取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状态,包括最大氧能力、心肺适应性以及心脏和肺部的健康情况。
运动负荷试验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肺系统的工作能力,以及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肺疾病。
肺功能检测是一种通过测量肺部容积和流量来评估肺功能的方法。
通过测量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可以评估肺部的通气功能、呼吸肌肉的强度以及气道阻力等情况。
常见的肺功能检测方法有肺活量测定、峰流速测定和弥散功能测定等。
肺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肺部疾病,并评估肺部功能的强度和健康状况。
心肺功能测试通常需要在合适的环境和设备下进行,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测试过程通常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测试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个体的心肺功能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以提高个体的心肺健康和生活质量。
心肺功能测试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运动员、心脏病患者、肺部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等。
通过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心肺疾病的风险和程度,为预防和治疗心肺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心肺功能测试也可以帮助运动员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和疲劳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体育竞技的成绩。
心肺功能测试的发展和应用,对于促进健康人群的心肺健康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心肺功能测试是一种评估心脏和肺部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和肺功能检测等方法,可以评估个体的心肺适应能力、最大氧能力以及心脏和肺部的健康状况。
运动⼼肺功能测定课题运动⼼肺功能的测定⽬的要求1、了解⼼肺功能测试仪的基本组成。
2、掌握运动⼼肺功能测试的原理和⽅法,以及软件的使⽤⽅法和数据分析。
3、了解当前⼼肺功能测试的应⽤领域。
4、了解体育运动对⼼肺功能的影响。
5、学习正确使⽤软件系统。
实验课时 4学时实验器材跑台,电脑,彩⾊打印机,cortex软件系统,混合⽓体分析仪,12导⼼电图仪,⼼率带。
应⽤领域(实例)⼼肺功能测定、游泳运动实地测试、⾃⾏车实地测试、特殊作业环境测试、篮球运动、冰球运动、马术运动、减肥健美。
实验原理1、⼼肺功能测试的定义:⼼肺功能测试(Ergospirometry)是评估健康或疾病⼈群⼼肺功能状况的⼀种⽆创的测量⽅法。
其基于实际测量或计算的⼼功参数、肺功能参数及通⽓交换的参数。
2、⼼肺功能测试⽅法的⽣理基础:⼈体的⽣理活动依赖于肌⾁的活动。
肌⾁的活动 (收缩) 需要释放肌⾁中的能量 (ATP)。
ATP 的获得,来⾃于储存在肌⾁内的营养物质的燃烧(氧化) (线粒体)。
燃烧肌⾁内的营养物质需要氧(O2)。
⼆氧化碳 (CO2) 作为氧化的废物需要排出。
O2 及CO2的传输依赖于⾎液循环系统。
与周围环境的⽓体交换 (O2-摄取, CO2-排除) 依赖于肺脏的功能。
3、测量⽅法:1)混合室测量法(混合⽓体法);⽓体分析采样只能在呼⽓阶段进⾏,对于呼出的⽓体只能按⼀定⽐例采样 (⼀定⽐例);测量的为平均⽓体( O2- 及CO2)浓度(如每 10s测试读取⼀次参数值)。
2)每次呼吸法(Breath by Breath);⽓体进⾏连续采样分析,测试的结果为实际⽓体浓度 (O2, CO2) 应⽤快速反应传感器。
4、测量⽅法测测量参数:FIO2 / FICO2:(吸⼊. O2- / CO2-浓度);FEO2 / FECO2 :(呼出. O2- / CO2-浓度) ;V‘(t): (呼吸流量轨迹); Ta :(周围环境温度)PB : (⼤⽓压) HR: (⼼率).5、⼼肺功能计算参数:潮⽓量、呼吸频率、每分通⽓量、每分摄取或呼出量、呼吸交换率相对摄氧量、氧脉搏、等价通⽓量、⽆氧域、最⼤脂肪氧化率⼼肺功能测试的应⽤与发展1、运动⽣理的基础研究2、运动训练强度的控制3、⼼肺功能的风险评估4、⼼肺功能康复的评定5、⼼⾎管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6、⼼肺功能药物治疗的评估7、营养评估8、职业卫⽣保健观看操作视频边看边讲解(1、软件安装;2、设备连接;3、操作步骤。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报告解读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基本信息:包括测试者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测试时的时间、地点、测试仪器等信息。
2. 测试结果: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运动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心输出量、肺活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3. 运动曲线:通过运动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测试者在运动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等信息。
4. 运动负荷评估:通过计算运动负荷指数、最大摄氧量等指标,评估测试者的心肺功能水平和有氧运动能力。
5. 健康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和健康状况,给出相应的健康建议和锻炼指导,包括锻炼强度、时间、频率、运动方式等方面的建议。
对于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报告的解读,需要结合测试者的具体情况和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数值,以及运动曲线的变化
特点,从而评估测试者的心肺功能水平和有氧运动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健康建议和锻炼指导。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测试结果只是一种参考,具体的健康状况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和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心肺功能的“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CPET)前言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在经过外科冠脉手术或PCI介入治疗后,症状减轻,但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术后恢复缓慢,不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日后仍存在疾病复发等可能。
因此,近几年来,心脏康复的重要性逐渐被大家所认知。
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各项指标进行全面了解,而临床上常用的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都是检查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心肺功能状态,其缺点是很难发现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容易在早期贻误病情。
而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心肺运动试验”,则填补了这一短板。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 是指在逐渐递增的运动负荷下,通过收集受试者呼出的气体并加以分析,监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心率、血压、心电图等一系列数据指标,综合评价心肺等器官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储备能力,心肺运动试验是心脏康复的重要核心环节,在临床应用中非常广泛。
心肺运动试验的原理心肺运动试验是通过呼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客观、定量、全面的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
强调运动时心肺功能的相互作用,强调外呼吸和内呼吸(细胞呼吸)耦联,对外呼吸与细胞呼吸不同水平的功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客观、定量、全面的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
心肺运动试验不同于其它的单纯观察心血管指标系统、心电图及血压改变的心脏运动试验,也不同于静态肺功能检测,它是一种客观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无创性检测方法,综合应用呼吸气体实时检测分析技术、活动平板或功率踏车,实时监测受测者在不同负荷下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从而客观、定量、全面的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
心肺运动试验的特点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是通过监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心率(HR)、分钟通气量(VE)等来评价心肺等脏器对运动的反应。
CPET(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研究进展苏远力(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内一科,广西南宁530003)运动心肺功能测试(CPET)是指综合评价运动状态下器官系统的整体功能,它是世界各国的体质研究和健康体能评价系统中重要内弈之一。
它是一种相对无创性、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检测方法,综合应用呼吸气体监测技术、电子计算机和活动平板或踏车技术,实时检测在不同负荷条件下,机体氧耗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的动态变化,从r厅f客观,定量地评价心肺储备功能、运动耐力。
为医师诊断提供相应临床资料III。
1CPEl"起源CPET(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时多应用于心脏功能的临床研究。
60年代后受到普遍关注,1973年WassermarlP21等报道了气体变化的参数,1975年JonesI”论述CPET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1982年Weber【5】报道慢性心衰患者,并应用CPET测定数白.例。
此后,国内外学者先后报道r肺部疾病时CPET的特点p101。
特别在近_二十余年中,随着测定仪器、运动器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这项测试技术获得相应的发展。
2CPET在临床中的应用心肺运动试验可提供有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气体代谢等大量指标,各指标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E广泛开展已有数卜年历史,目前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l晦床的应用,主要包括㈣:①评价运动受限的病理生理.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②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心、肺、肺血管等);③评定心血管和肺疾患治疗方式的效果;④评估外科大手术的危险性及预后;⑤评估器官移植生存潜能(心脏移植、肺移植等);⑥康复医学运动处方个体化制定;⑦运动医学、运动计划、训练办案的制定;劳动力评定。
3CPET运动方案的选择功率负荷的表示方法有■种:①功(Work):表示为千克.米(KPM,1KPM=移动l千克重物.垂直距离为I米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②功率(Power'):即单位时间的功,以watt表示,1watt=6.12KPM/min(100watts600KPM/min);③能量(Energy):用摄氧量(V02)表示,单位是I./min或ml/min。
运动⼼肺评测-⼼肺运动实验
⼼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X)是⽬前国际上普遍使⽤的衡量⼈体呼吸和循环机能⽔平的肺功能检查之⼀,它可⽤于功能性运动容量的评价、疾病的诊断及判断治疗。
现在运动⼼肺逐渐被国内⼤众认可,进⼊⼤众视野。
卫⽣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对于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设备要求中,明确指出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应“⾄少独⽴配备运动⼼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理学检查设备、肌⼒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
卫⽣部颁布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 年版)对于三级康复专科医院的设备要求中,明确指出康复评定类设备应“⾄少配备运动⼼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理学检查、肌⼒和关节活动评定、三维运动分析、平衡功能评定、认知⾔语吞咽评定、作业评定等设备。
”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候任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副主编、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会长励建安教授指出:“⼼⾎管康复已经成为⼼脏病会议的基本内容之⼀;⼼⾎管康复正在成为康复医学会议的基本内容之⼀。
”现今是发展⼼肺康复的“重要的契机”!应“和企业合作,提出设备配置⽅案”等内容。
现在互联⽹上关于这块的资料相对⽐较少,接下来我会逐步分析⼀些⾃⼰在开发运动⼼肺评测设备过程中的⼀些感想和⼀些关键指标分享给⼤家,有什么理解不⾜和错误的地⽅请⼤家指出,相互交流学习,相互成长!。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评估受试者的心肺功能,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peak O2 puls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等指标,以期为受试者的运动处方制定、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相近的受试者10名,平均年龄(±标准差)为(35±5)岁,男性6名,女性4名。
2. 实验方法:(1)受试者准备:受试者实验前24小时内禁止剧烈运动、饮酒、吸烟等,保证充足的睡眠。
实验当天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和运动鞋,避免饱餐或长时间空腹。
(2)实验仪器:心肺运动试验系统(如跑步机、功率自行车、气体分析仪等)、心电图仪、血压计、血氧饱和度仪等。
(3)实验步骤:1. 受试者静息5分钟,记录基础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2. 受试者开始进行递增运动,运动方式为跑步机或功率自行车,速度和坡度根据受试者具体情况逐渐增加。
3. 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测受试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气体代谢等指标。
4. 当受试者出现运动耐受极限或达到预定的运动负荷时,停止运动,记录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等指标。
5. 运动结束后,受试者静息5分钟,记录恢复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三、实验结果1. 最大摄氧量(VO2max):受试者平均最大摄氧量为(38.5±5.2)ml/kg/min。
2. 无氧阈(AT):受试者平均无氧阈为(45.2±5.3)%。
3. 峰值氧脉搏(peak O2 pulse):受试者平均峰值氧脉搏为(3.2±0.4)L/min。
4.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受试者平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为(3.5±0.5)。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一种通过测量气体交换和心肺功能参数来评估人体心肺功能的测试。
它结合了运动负荷和气体分析技术,以评估运动能力、心肺适应性和氧气输送系统的功能。
CPET 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负荷:受测者在跑步机或自行车上进行逐渐增加负荷的运动。
运动负荷可以根据受测者的体能和目标而定,可以是递增的速度或坡度。
气体分析:在运动过程中,受测者通过口罩或面罩呼吸,其呼出的气体被收集并进行气体分析。
气体分析可以测量氧气摄取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参数。
心肺功能参数:通过分析气体交换参数,可以计算出一些心肺功能指标,如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每分钟通气量、心输出量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心肺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性和氧气输送的效率。
生理反应:CPET 还可以监测受测者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压、心电图等。
这些参数可以提供有关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运动应激反应的信息。
综合评估:通过综合分析运动负荷、气体交换参数和生理反应,CPET 可
以评估心肺功能的储备能力、运动耐力、心肺系统的适应性以及潜在的病理情况。
CPET 常用于诊断和评估心肺疾病、运动耐力、康复效果以及运动员的体能评估等领域。
它可以为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制定治疗计划和康复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CPET 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或实验室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
在进行CPET 之前,通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和禁忌评估,以确保受测者的安全和测试的准确性。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测试前准备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运动心肺试验需要在受过运动生理基础知识培训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参加心血管急症处理培训学习,技师和医师熟悉运动过程中正常和异常反应并能够认识或预防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突然事件。
受试者准备1. 试验应在餐后 2 小时进行、禁烟,运动前 12 小时不进行过分的体力活动;2. 确定患者病情属运动适应证范畴,排除运动禁忌证;3. 暂时停用干扰运动反应药物,如 b - 受体阻滞剂等。
4. 安静时 12 导联心电图和静态肺功能测定;5. 运动中连续记录心电活动和血压;6. 详细说明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如何运动。
实验室准备实验室温度要求在 21-23摄氏度,此外尚必需配臵复苏设备包括:常规抢救用药及静脉注射装臵;氧气筒和抽吸装臵;气管内插管和喉镜;DC 除颤器。
仪器定标和系统质量验证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仪器使用前需要进行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分析器的定标。
先进的仪器系统的定标过程已经完全自动化。
流量传感器的定标过程是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通常为3L )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即用标准容积修正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得到容量定标系数)。
气体分析器定标是使用含有已知浓度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标准混合气体,校正氧和二氧化碳分析器,具体方法 1. 一点定标法(使用一种定标气体), 2. 两点定标法(使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定标气)。
采用接近生理范围的气体进行两点定标,是保证气体分析器准确性的最好方法(通常为 26% 氧,其余氮气; 16% 氧, 4% 二氧化碳,其余氮气)。
现代的测试系统配备了系统测试质量验证手段,仅需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和一种标准定标气体(浓度通常为 16% 氧, 4% 二氧化碳,其余氮气),即可检测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
禁忌症与并发症禁忌症1. 吸入室内空气情况下 PaO 2 <45mmHg ;2.PaCO 2 >70mmHg ;3.FEV 1 <30%pred ;4. 近期心肌梗死;5. 不稳定心绞痛;6. 急性肺栓塞或者肺梗塞;7.II O -III O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8. 快速室性 / 房性心律失常;9. 严重身体畸形未纠正者;10. 严重的主动脉狭窄;11. 充血性心力衰竭;12. 未控制的高血压;13. 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运动受限;14. 室壁动脉瘤;15.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并发症1. 心动过缓的心律失常;2. 猝死(室性心动过速 / 室颤);3. 心肌梗死;4. 充血性心力衰竭;5. 低血压和休克;6. 肌肉骨骼损伤;7. 严重疲劳,头晕,乏力,全身不适,身体疼痛和持续数日的疲乏等。
运动方案功率负荷的表示方法:功( Work ):表示为千克 . 米( KPM , 1KPM= 移动 1 千克重物,垂直距离为 1 米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功率( Power ):即单位时间的功,以 watt 表示, 1 watt=6.12KPM/min ( 100 watts @ 600KPM/min );能量( Energy ):用摄氧量( VO 2 )表示,单位是 L/min 或 ml/min 。
运动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的条件和目的的不同,可有许多种运动试验的方案,如以运动量分类的极量运动方案和次极量运动方案;按照运动时相分类有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按照运动功率改变方式的递增功率运动和恒定功率运动;按照运动器械分类的功率自行车和平板运动,本节以功率改变形式的运动方案为基础。
运动方案应该根据受试者测试的目的施行个体化,适合的运动方案应该根据患者情况使其运动能够持续 6-12 分钟。
递增功率运动这是一种进行性多阶梯试验,功率以 1-6 分钟间隔增加(图)。
现在多推荐 1 分钟斜坡式递增( ramp )运动方式,使运动更均匀,运动参数变化连续和减少判断者之间的分析差异。
运动中功率递增的方式, a 为阶梯状, b 为斜坡状。
恒定功率运动这尤其适宜于测量稳定代谢条件下心肺功能参数。
该方式对于测量一已知功率负荷,用于评价各种治疗或药物因素对运动能力的作用等。
递增功率运动方式用来测量患者的最大耐受功率负荷,而恒定功率运动则用来评价低于最大运动水平如 50% 和 75% 最大功率负荷时对特殊参数的评价。
运动方法功率自行车功率计踏车是连接功率计的踏车。
与平板相比,功率自行车较为便宜、占地小、噪音低,并且通过调节阻力改变功率负荷。
踏车的功率单位用电功率计表示为瓦( Watt , W ),转速维持 40-70( rpm )。
在限定踏车速度 40-80 rpm 时,运动功率可被准确测量出( 1 watt=6 kpm )。
具体方案:第一阶段为开始运动的 3 分钟热身(无功率负荷或低功率负荷)阶段;第二阶段可按照 25watt/ 2-3 分钟的速度阶梯式递增直到运动终止,目前多主张在第二阶段以 15-50watt/ 分钟的速度斜坡式功率递增的运动方案;第三阶段为恢复阶段,进行短暂的无功率负荷恢复。
平板试验运动方案选择完全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设备条件而定,应用的方案有数种,以 Bruce 方案最常用,Bruce 多级平板运动试验: I 级 1.7mph 、 10% 坡斜度, II 级 2.5mph 、 12% 斜度, III 级3.4mph 、 14% 斜度,各级运动 3 分钟。
此外,也有用改良 Bruce 方案。
Bruce 方案的优点是大多数受试者不能达到最后一级,缺点是功率递增速度较大,影响 VO 2 max 的准确测量。
目前许多实验室采用 Balke 运动方案,功率阶梯状增加按照 MET 水平均匀增加。
次极量运动和极量运动目前次极量的运动未有一公认的标准,有研究按照年龄预计最大心率的 85% ,或心率达到 200- 年龄、 190- 年龄作为次极量运动试验的终止运动心率;也有报道按照运动心率达到最大预计心率的 90% 时作为标准。
然而,由于最大心率与年龄关系的回归变化范围较大,对于后者即相同心率对于相同年龄的不同个体,可能有的已达到最大的靶心率,有的超过了运动最大的靶心率,有的甚至仅为次极量运动心率水平。
极量运动是指受试者表现为运动尽了真正的最大努力(筋疲力竭)时或者其他临床指标提示达到最大运动量时的运动,其具体标准:1. 动脉血 HCO 3 - 降低 3 4mmol/L ;2.pH 下降 <7.35 ,除非受试者运动试验前为碱血症;3. 尽管功率增加, VO 2 不再增加;4.R 值( VCO 2 /VO 2 )上升 >1.09 。
最大功率运动时达不到上述标准意指次极量。
1.2. 两项指标需要运动前后即时血气标本。
如无血气标准则参考 3.4. 项。
由于运动终结通常不易见到 VO 2 平台出现,故只能参考 R 值以决定运动是否已达极量或次极量。
但 R 值易导致错误,所以氧和二氧化碳分析器必须定期仔细定标和校准。
6 分钟步行试验和 12 分钟步行试验6 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简单的运动功能检查,是测定在特定的时间内一定水平过程中受试者可步行的距离。
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许多疾病范畴,主要用来评价机体的功能状态和治疗效果,帮助明确外科治疗如肺减容术和坐骨神经痛8手术对临床的影响,作为一种生理储备指标, 6 分钟步行试验可以预测死亡的危险性或者手术治疗的预后。
该检查的优点在于需用的设备少,结果重复性好,并且适用于不能进行平板或者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者或者严重虚弱者,而且结果与最大运动试验的耗氧量相关,与功能状况相关。
但是,方法的标准化是一急待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6 分钟步行试验适应于心肺功能受损较严重的患者,因为轻度功能受损时步行距离不受限制。
12 分钟步行距离与 6 分钟步行距离呈显著正相关, 12 分钟步行试验和 6 分钟步行试验一样能够预测公斤耗氧量,可用来评价心肺功能中度至严重受损患者的运动耐量。
其优、缺点与 6 分钟步行试验大致相同。
终止运动的指征1. 新出现或者加重的心绞痛;2. 中枢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头晕、或接近晕厥;3. 末梢低灌注情况,如紫绀、苍白;4. 疲乏、气促、喘息、腿痉挛或者间歇性跛行;5. 运动中收缩压较基础值下降 >10mmHg ,运动功率增加血压不升,并伴有缺血症状;或高血压反应(无明显症状时,收缩压 >250mmHg ,我院为 220mmHg 和 / 或舒张压 >115mmHg )。
6. 在无 Q 波的导联(不包括 V 1 和 aVR 导联)出现 ST 段抬高( 3 1.0mm ),此外, ST 段持续性压低,或者心电轴明显偏移;7. 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高度室性心律失常如多源性、短阵室速等;运动试验报告一份完整、准确的运动试验报告,必需要有以下内容:(一)运动前情况:运动的原因,简要的病史资料(职业、生活方式、习惯、饮食、服药、诊断等),简要体格检查(主要指心、肺)和简要的实验室检查资料;(二)运动的类型:功率自行车(阶梯递增或斜坡递增,功率)或平板运动(方案种类、速度和坡度);(三)受试者反应:合作和努力情况;(四)决定极量或次极量运动;(五)计算运动耐量(受试者 VO 2 max/VO 2 max pred% );(六)测定无氧阈时 VO 2 AT/VO 2 max pred% 比例;(七)决定最大运动功率时的肺功能状态: BR=1- ( VEmax/MVV ), RR 以及 VT/FVC ;(八)测定静息和最大功率运动时气体交换( V/Q )情况: P ( A-a ) O 2 , VD/VT 和P ( a-et ) CO 2 ;(九)运动终止的原因:疲乏、下肢酸痛、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等;(十)运动后恢复阶段检查受试者,包括心、肺、脉搏、血压等;(十一)仔细分析运动资料,写出完整的报告,包括诊断和提出合理建议等。
电脑化运动心肺功能测定仪将以上所有参数、图形经处理后打印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