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酸碱中和反应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3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图片,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2)在制定方案、讨论和交流中,发展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设计实验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2.初步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学准备]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石蕊、碳酸钙、氧化铜、锌粒。
仪器: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火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演示实验:白酒变红、红酒变白[教师]提问:通过课题1的学习,大胆猜测,试验中可能用到了哪些试剂。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活动][讨论]白酒是酚酞试液,向酚酞试液加碱溶液,溶液变红,然后再加酸溶液。
[学生总结]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新课推进]【师】提问:我们利用酚酞试液验证了无色的酸溶液和无色的碱溶液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利用了反应物减少的原理来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
你还能设计哪些方案来验证酸碱发生反应呢?请你利用试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试剂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师巡视,指导。
点评学生方案。
【学生活动】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各小组讨论,交流。
得出方案:通过酸或碱的减少或热量的放出,判断反应的发生。
生写化学方程式【师】根据化学方程式,讲解盐的定义、中和反应追问: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举例说明。
图片展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布置任务:阅读教材,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总结】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利用反应物的减少或新物质的生成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板书]一、中和反应1.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022-2022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为下一节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三)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反应实质的理解。
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
通过8.1和8.2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等。
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逐步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
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酸碱之间的反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探究精神。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无色酚酞、烧杯、滴管教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洗头时先用护发素后用洗发水是真的吗?我们已经学习了酸和碱两类不同的物质,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如果把它们两者的溶液混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通过今天内容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这些事实的原因了。
学生思考、回答【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获取的信息思考回答问题。
】探究整合一.实验探究:[实验探究](1)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当烧杯中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
[注意]①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②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
[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回答]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说明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直至中性;[动画展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学生上讲台演示【提出猜测后动手实验,实验后讨论交流,分析原因。
】边分析边书写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现在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消失了,生成了其他物质。
1、书写化学方程式;NaOH+HCl = NaCl+H2O学生讨论、交流探究整合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NaOH+HCl===NaCl+H2O[分析] 反应后液体蒸发得到的白色物质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