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图集-梁平法施工图注写方式示例
- 格式:pdf
- 大小:555.81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在框架梁中,取消了原来纵向钢筋中的弯起钢筋,增加了加密箍筋,增加了文字注解,配合具有通用标准构造详图,减少钢筋的结构立面图及其截面图,提高了效率。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可以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种构件中,有“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种表示方式。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中,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1、梁编号。
2、梁截面尺寸。
3、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密区、肢数。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5、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6、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原位标注:1、梁支座上、下部纵筋。
2、吊筋、附加箍筋。
根据平法制图的规则计算梁中主筋的结构尺寸在图中标注的KL1框架梁的上边缘引出一条铅垂线。
在这条铅垂线的右侧标注有几行字:第一行KLI 框架梁)梁的截面尺寸为300mmx500mm。
通常第二行∮6@100/200(2)表示箍筋采用直径为6mm的HPB235级钢筋,加密箍筋间距为100mmm,非加密箍距为200mm,通长区箍筋均为双肢箍。
第三行2∮16表示采用两根直径为16mm的HRB335级梁的通长筋。
通长筋是沿梁的全长布置的。
梁的左、右两端上方所标标注的4∮16,里边包括了2∮16通长筋。
剩下的2∮16是两段直角形筋和2∮16通长筋,是承受梁端部的负弯矩的。
梁下部中间的4∮16是承受梁中下部的正弯矩的(抗拉作用),钢筋贯通全梁。
如图铅垂线及其右侧注的几行字就是“集中标注”。
假设给出的框架结构F三级抗震设防,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30。
柱距为6000mm,柱宽400mm,査《三、四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KL 》部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平面整体表示法简称平法,这种所谓"平法"的表达方式,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表示方法。
一、平法制图的适用范围与表达方法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为: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三类。
针对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柱、剪力墙和梁构件,分别有: 柱平法施工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三类。
三、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是将梁按照一定规律写代号,并将各种代号的梁的配筋直径、数量、位置和代号写在梁平面布置图上。
表达方法有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一)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 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 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集中标注(1)梁编号: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参考下表(2)梁截面尺寸。
当为等截面梁时, 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 CI ×C2 表示, 其中C1为腋长, C2为腋高(见下左图);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即为b×h1/h2(见下右图)。
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平面整体表示法——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
平面注写原位标注(特殊数值)集中标注(通用数值)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法梁平法施工图——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的配筋图。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1)梁编号(必注值);(2)梁截面尺寸(必注值);(3)梁箍筋(必注值);(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必注值);(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必注值);(6)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值)。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 xx(xx)、(xxA)或(xxB)框支梁KZL 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 xx(xx)、(xxA)或(xxB)悬挑梁XL xx井字梁JZL xx(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如: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有缘学习更多驾卫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悬挑梁不等高截面注写示意表示第四号框架梁,3跨,有一段悬挑梁表示梁的截面尺寸为250×700表示梁的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直径为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两肢箍表示梁上部配置2根直径为22mm HRB400(热轧带肋钢筋)为通长钢筋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根直径为10mm HPB300级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配置2根表示该梁顶面比楼面标高低0.1m有缘学习更多驾卫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梁原位标注的内容:(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1梁平法施工图得表示方法梁平面整体配筋图就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框架梁得截面尺寸、配筋得一种方法。
下图为采用传统方法表示框架梁得详图。
下图就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采用平法表示梁得施工图时,需要对梁进行分类与编号,其编号得方法应符合表附、2、2◆得规定。
(1)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
集中标注——表达梁得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得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得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得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得形式如图附、2、10◆所示。
①梁截面标准规则。
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h表示。
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 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下图)。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与端部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得高度值,即b×h1/h2。
集中注写得形式KL-1(3)300×600 —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
φ8100/200(2) —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箍筋肢数)。
2Φ25 ——通长筋根数、直径。
G2φ12 ——构造钢筋根数、直径。
(-0、05)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得差值,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②箍筋得标柱规则当箍筋分为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时,用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
当抗震结构中得框架梁采用不同得箍筋间距与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其分隔开表示。
例如 13φ8150/200(4),表示梁得两端各有13个φ8箍筋,间距为150;梁跨中箍得间距为200,全部为4肢箍。
又如 13φ8150(4)/150(2),表示梁两端各有13个φ8得4肢箍,间距150;梁跨中为φ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③梁上部通长筋与架立筋得标注规则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加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