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课件第11-12章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89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特殊儿童教育》教材的第3章“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需求”,具体内容包括: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与普通儿童的区别。
2. 掌握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制定合理教育策略的方法。
3. 培养关爱特殊儿童的意识,提高教育公平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解与教育策略的制定。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特殊儿童教育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特殊儿童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之情,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详细讲解认知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b. 特殊儿童的情感发展特点分析情感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c. 特殊儿童的社会发展特点阐述社会发展特点,讨论如何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制定教育策略。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特殊儿童案例,设计教育策略。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2. 特殊儿童教育策略针对认知发展的策略针对情感发展的策略针对社会发展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一位特殊儿童设计一份教育方案。
答案要求:包括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教育目标、具体教育策略等。
2. 作业提交:下周上课前提交纸质版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书籍,提高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识。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生活,提高关爱特殊儿童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导入阶段视频的选取与讨论。
2.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讲解与案例分析。
3. 教育策略的设计与随堂练习。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特殊儿童教育》教材第四章“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详细内容包括: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以及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
2. 了解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的重要性,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3. 学会制定特殊儿童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案例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特殊儿童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知识讲解:a.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b. 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c. 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d. 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案例,讲解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问题,设计教育对策。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的重要性,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2. 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3. 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4. 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所熟悉的特殊儿童设计一份个性化教育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特殊儿童教育知识。
同时,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亲身感受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
2.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特殊儿童教育》教材的第四章“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需求”,具体内容包括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学习特点、情感与社会交往需求,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教育需求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关爱特殊儿童的意识,提高教育公平观念。
3. 学会针对特殊儿童设计合适的教育方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需求的匹配,教育策略的实践运用。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特殊儿童教育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特殊儿童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特殊儿童的生活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情感与社会交往需求,结合教材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讲解特殊儿童教育策略的应用,以具体案例为例,展示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分享与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心理特点发展特征学习特点情感与社会交往需求2. 教育需求与策略教育需求教育策略教育方案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一位特殊儿童设计一份教育方案。
2. 答案要点:包括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教育需求、教育目标、具体实施策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特殊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需求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方案设计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特殊儿童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了解国内外特殊儿童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成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深入理解。
2. 教育策略的实践应用。
3. 教育方案的个性化设计。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深入理解1. 发展特征:特殊儿童在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发展可能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教师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隶属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幼儿教师培养的知识模块,是学前教育专业新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
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儿童间的个体发展差异和特殊教育需要、特殊儿童教育评估与个案研究、特殊儿童认知和人格的发展以及各类特殊儿童的发展特征与学习策略。
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①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认识儿童间的个体差异,了解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儿童观和儿童发展观。
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应对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不同需求。
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认识,培养并提高学生从事学前特殊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一)教学内容与要点第一章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需要(4课时)1、课程导航2、儿童的个别差异与发展3、特殊需要与特殊教育发展4、讨论:如何看待特殊儿童的入园问题?要求:理解儿童的个别差异,树立合理的差异观与发展观,理解儿童的特殊需要,树立合理的学前融合教育的观念。
能正确看待特殊儿童的入园问题,并能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反思,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与个案研究(2课时)1、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2、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要求:理解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的重要意义,掌握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的方法,理解幼儿教师在特殊儿童教育评估中所扮演的角色等。
掌握特殊儿童个案研究的方法,具备进行个案研究和撰写个案研究报告的能力。
第三章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学习(2课时)1、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概述2、基于认知基础上的特殊儿童学习要求:认识和了解特殊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理解特殊儿童认知发展的矛盾, 并能在此基础上掌握特殊儿童的具体学习策略和教育策略等。
第四章特殊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学习(3课时)1、特殊儿童人格发展概述2、特殊儿童人格发展策略3、讨论:“玩物尚志” vs “玩物长智”要求:认识和了解特殊儿童人格发展的规律,理解特殊儿童人格发展的矛盾, 并能在此基础上掌握特殊儿童人格教育的原则、内容和策略。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课件第12章一、教学内容1. 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需求2. 特殊儿童的认知与学习特点3. 特殊儿童情感与行为问题4. 教育干预策略与实践案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认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特殊儿童的认知与学习特点,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特殊儿童情感与行为问题,学会尊重和关爱特殊儿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特殊儿童的认知与学习特点2. 特殊儿童情感与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学重点:1. 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需求2. 教育干预策略与实践案例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特殊儿童案例、教育干预策略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特殊儿童的生活照片,让学生认识到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讲解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需求,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
(2)分析特殊儿童的认知与学习特点,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
(3)探讨特殊儿童情感与行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会尊重和关爱特殊儿童。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一个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策略,讲解具体操作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特殊儿童案例,提出教育干预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课件第12章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需求特殊儿童的认知与学习特点特殊儿童情感与行为问题教育干预策略与实践案例2. 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尊重和关爱特殊儿童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七、作业设计案例:小明,8岁,患有孤独症。
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与同学沟通困难,时有情绪失控。
答案: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吸引小明注意力。
教授小明基本的社交技巧,如眼神交流、微笑。
鼓励小明参与小组活动,提高沟通能力。
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让小明有安全感。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特殊儿童教育》教材第四章“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策略”。
具体内容包括: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分类、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特殊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
2. 学会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特殊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效果。
3. 培养关爱特殊儿童的意识,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分类及其教育策略的运用。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教育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实物展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特殊儿童的生活画面,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的生活现状,引发学生关爱特殊儿童的共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分类。
4. 例题讲解: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特殊儿童,给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特殊儿童心理特点设计教育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 特殊儿童心理特点分类3. 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特殊教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案。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并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特殊儿童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策略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特殊儿童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同时,关注特殊儿童的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特殊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分类及其教育策略的运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案例选择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