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四节传送带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3
1 总体设计思路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四节传送带的PLC控制,其模拟实验面板图如下:题目要求对四台电动机M1、M2、M3、M4实现顺序起动、顺序停止和过载保护。
我们对题目及要求进行分析,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
首先进行I/O分配,然后跟据输入、输出的个数选择合适的PLC,其次画出顺序功能图,再根据顺序功能图画出对应的梯形图。
最后进行调试,看调试结果与题目要求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再对顺序功能图或梯形图进行修改,直至调试成功。
2 西门子S7-200的简介2.1 S7-200系列PLC概述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有CPU21X系列和CPU22X系列,其中CPU22X型可编程控制器提供了4个不同的基本型号,常见的有CPU221,CPU222,CPU224和CPU226四种基本型号,其主要技术规范如表2-1所示。
表2-1 S7-200CN CPU主要技术规范2.2 扩展模块扩展单元没有CPU,作为基本单元输入/输出点数的扩充,只能与基本单元连接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连接时CPU模块放在最左侧,扩展模块用扁平电缆与左侧的模块相连。
S7-200的扩展模块包括数字量扩展模块,模拟量扩展模块,热电偶、热电阻扩展模块,通信模块,称重模块,位置控制模块等。
数字量、模拟量扩展模块分别如表2-2、表2-3所示。
表2-2 数字量扩展模块类型型号各组输入点数各组输出点数输入扩展模块EM221 EM221 24V DC输入4,4 ——EM221 230V AC输入8点相互独立——表2-3 模拟量扩展模块2.3 S7-200的编程元件1. 输入过程映像寄存器(输入继电器)I●编号范围:I0.0--I15.7●功能:专门用来接收从外部开关发来的信号。
●几点说明:①只能由外部信号所驱动,不能在内部由程序指令来驱动。
②梯形图中只能出现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而不能出现输入继电器的线圈。
③可提供无数对常开、常闭触点供内部使用。
2. 输出映像寄存器(输出继电器)Q●编号范围:Q0.0--Q15.7●功能:专门用来将输出信号传送给外部负载。
设计说明书《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学院:学号:专业(方向)年级: 10机械学生姓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系2013年 3月 1 日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四节传送带的模拟(二)情况简介利用SETP-7软件编写软件程序,应用S7-200PLC控制四节传送带系统的硬件电路,并利用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通过控制S7-200PLC的定时继电器的功能来实现四条皮带的运行。
(三)设计要求有一个用四条皮带运输机的传送系统,分别用四台电动机带动,控制要求如下:启动时先起动最末一条皮带机,经过1秒延时,再依次起动其它皮带机。
停止时应先停止最前一条皮带机,待料运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其它皮带机。
当某条皮带机发生故障时,该皮带机及其前面的皮带机立即停止,而该皮带机以后的皮带机待运完后才停止。
例如M2故障,M1、M2立即停,经过1秒延时后,M3停,再过1秒,M4停。
当某条皮带机上有重物时,该皮带机前面的皮带机停止,该皮带机运行1秒后停,而该皮带机以后的皮带机待料运完后才停止。
例如,M3上有重物,M1、M2立即停,过1秒,M3停,再过1秒,M4停。
(四)程序设计1.I/O分配表输入M1故障M2故障M3故障M4故障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接线I0.0 I0.1 I0.2 I0.3 I0.4 I0.5 输入A上重载B上重载C上重载D上重载接线I0.6 I0.7 I1.0 I1.1输出电机M1 电机M2 电机M3 电机M4Q0.0 Q0.1 Q0.2 Q0.32.流程图3.外部接线图4.梯形图(五)调试1.调试遇到的问题(1)按下启动按钮I0.4之后程序开始运行,刚开始M1开始工作,相隔一秒之后其他的电机也开始工作,由于电机开启时间相隔一秒有点短很难看出程序是否错误。
解决:把定时器的时间改成3秒,调试无误后再把时间改成课题要求的1秒(2)本个程序用到太多的TON定时器,在命名定时器时成大于T37开始命名到T64忽略了分辨率的不同,致使进行仿真实验时电机关闭的时间与课程设计的要求不一样。
荆楚理工学院PLC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成果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设计题目:四节传送带的PLC控制完成日期: 2014 年 6 月 8 日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第一章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3)1.1 PLC课程设计主要步骤 (3)1.2 系统控制要求 (3)第二章设计方案 (4)2.1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4)2.2 PLC控制系统组成方框图(如下 (4)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7)3.1 PLC选型及硬件配置 (7)3.2主电路设计(如下图) (7)3.3输入输出地址分配(I/O分配) (8)3.4 PLC的控制电路(I/O接线图) (8)第四章 PLC控制软件设计及调试 (9)4.1 系统程序设计 (9)4.2 程序的模拟与调试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控制系统设计要求1.1 PLC课程设计主要步骤1、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被控对象是指受控的机械、电气设备、生产线或生产过程。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被控对象的特点、控制过程与要求等。
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现今的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在工业方面,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高新技术推动了PLC的发展。
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越来越多称之为可编程控制器的小电脑在为我们服务,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尖端武器,通信设备,信息处理,家用电器等各测、控制领域的应用中独占鳌头。
本四级传送带电路采用PLC为控制核心,具备顺序起动和顺序停止功能,当某条皮带机发生故障时,该皮带机及其前面的皮带机立即停止的自动控制等功能。
利用本次设计,初步掌握PLC的基本控制功能,学会运用PLC,控制基本工业控制。
[关键词] 微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PLC 四级传送带装置目录1 概述 (1)1.1 PLC的概述 (1)1.1.1 PLC的历史 (1)1.1.2 PLC的主要功能 (1)1.1.3 PLC的主要特点 (2)1.1.4 PLC的网络通信...................... .. (3)1.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历史..................... .. (3)1.2.1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起源 (3)1.2.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发展 (4)2 S7-200的系统功能概述 (5)2.1 PLC的基本结构 (5)2.2 PLC的工作原理 (6)2.3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工作要求 (6)2.4 电气原理图与功能详细说明 (7)2.4.1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实验面板图 (7)2.4.2 输入输出接线列表......................................................... .. (7)2.4.3 输入输出接线图............................................................. ..... . (8)3 S7-200的指令系统及编程介绍 (9)3.1 编程语言 (9)3.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梯形图........................................... . (9)4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调试 (20)4.1 软件部分调试..... ..................................................... .............. . (21)4.2 硬件部分调试........................................................................ . (21)5 结束语 (22)6 参考文献 (23)1、概述1.1 PLC的概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是以微机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集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目录引言11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11.1 PLC课程设计主要步骤11.2 系统控制要求21.2.1控制要求21.2.2设计板31.2.3四节传送带的工作方式32 设计方案4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43 系统硬件设计43.1 PLC选型及硬件配置43.1.1选型原则43.1.2选型方法43.1.3硬件配置43.2主电路设计43.3 控制电路设计53.4 PLC的I/O接线图53.5 PLC接线图64 PLC控制软件设计及调试64.1 系统程序设计64.2程序的模拟与调试11参考文献13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
但由于PC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
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部存储区域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程序的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本课题是用PLC模拟四节传送带的工作。
用PLC控制传送带具有程序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和理解、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等优点。
此系统能够实现四节传送带的倒序启动和顺序停止以及故障、重物处理等功能1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1.1 PLC课程设计主要步骤1、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四节传送带PLC控制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和功能概述二电气原理图与功能详细分析说明三部分元件的说明四软件流程图五总结六源程序清单七参考文献四节传送带PLC控制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和功能概述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在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20世纪末期,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
从控制规模上来说,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温度、转速、位移等各式各样的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来说,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汽车、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课题是用PLC控制四节传送带。
用PLC控制传送带具有程序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和理解、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等优点。
此系统主要能够实现顺次启动和停止,紧急故障处理等功能。
二电气原理图与功能详细分析说明按钮分配和实物模型如下:功能说明:四条皮带运输机的传送系统,分别用四台异电动机M1、M2、M3、M4(型号:JO2-41-4)带动,控制过程如下:启动时先按下SB1按钮,起动最末一条皮带机,经过5秒延时,再依次起动其他皮带机。
停止时按下SB2按钮,最前一条皮带机先停止,待料运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其它皮带机。
PLC课程设计四节传送带的模拟
四节传送带模拟
传送带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产装置,广泛应用于物流、食品、机械制造行业,用来运送物品、材料或任何重要信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
四节传送带模拟(simulating-four-chained-conveyors)由四节相互连接的传送带装置所组成,每节传送带可以自由移动,起到转移物料的作用,传送速度、载荷均可调节,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上。
四节传送带模拟的实现原理:使用PLC(程序控制器)和传感器(如光电、按钮),通过反馈调节四节传送带的运转情况,传感器感知物料或信息,输出信号驱动电机从而运转,起到转移物料的作用,同时可以进行物料计数,增强传送精准度。
1、使用PLC来控制电机,根据传送带的载荷情况及当前物料数量等,设置电机的U、V及W相控制;
2、在传输带上安装光电传感器,实时收集物料信息,通过反馈给PLC,给出每个节点的位置信息;
3、设置PLC的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传送带的每节电机的启动、停止及变速;
4、安装在进料点上的按钮,用于调节每节传送带上物料的数量,如有必要时,还可开启手动模式,使用人工参与调速;
5、安装在出料点上的按钮,用于实现物料在出料处的控制,是否停止传送。
综上所述,四节传送带的模拟借助PLC技术和传感器,借助按钮来实现模拟操控,配合调节设备可以实现四节传送带的运行及调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的自动化。
课程设计题目:四节传送带控制系别:信息技术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职称:日期:目录一、设计要求 (3)二、I/O分配表 (3)三、I/O接线图 (3)四、顺序功能图 (4)五、梯形图程序 (5)六、调试与测试 (8)七、心得体会与总结 (8)一、设计要求有一个四条传送带的传送系统,分别用四台电动机带动,控制要求如下:启动时先启动最末一条传送带,经过1秒延时,再依次启动其它传送带。
停止时应先停止最前一条传送带,待料运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其它传送带。
当某条传送带发生故障时,该传送带及其前面的传送带立即停止,而该传送带以后的传送带待运完后才停止。
例如M2故障,M1、M2立即停,经过1秒延时后,M3停,再过1秒,M4停。
二、I/O分配表三、I/O接线图四、顺序功能图五、梯形图程序六、调试与测试开机扫描进入初始步M0.0,按下起动按钮I0.0后,M0.0失电,M0.1变为活动步,M4起动,T37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M0.1失电,M0.2变为活动步,M3起动,T38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M0.2失电,M0.3变为活动步,M2起动,T39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M0.3失电,M0.4变为活动步,M1起动。
这时,四台电动机都处于运转状态。
按下停止按钮I0.5后,M0.4失电,M0.5变为活动步,M1停止,T40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M0.5失电,M0.6变为活动步,M2停止,T41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M0.6失电,M0.7变为活动步,M3停止,T42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M0.7失电,M01.0变为活动步,M4停止,T43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回到初始步M0.0。
用I0.1、I0.2、I0.3、I0.4闭合分别表示电动机M1、M2、M3、M4过载,当某传送带电机过载时,该传送带及前面的运输带立即停止,而后面的运输带电机待运完料才停止。
例如,M2电机过载,即闭合I0.2,M0.6变为活动步,M1、M2立即停止,T41 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M3停止,T42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M4停止。
plc四节传送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传送带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实现对传送带启停、方向控制及速度调节的指令编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PLC传送带控制系统,并进行模拟调试。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PLC传送带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思维,优化传送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工程伦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PLC 传送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 传送带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PLC编程基础,包括逻辑运算、梯形图、指令系统等2. 实践操作:- PLC传送带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 编程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PLC与传送带系统的连接与调试3. 教学大纲:- 第一周:PLC基本原理与结构学习,了解传送带系统组成- 第二周:PLC编程基础,学习梯形图及指令系统- 第三周:设计简单的PLC传送带控制系统,进行模拟调试- 第四周:实际操作,连接PLC与传送带系统,优化设计方案4. 教材章节:- 《自动化控制技术》第三章:PLC及其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第四章:PLC控制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四节传送带系统设计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班级: 12级1班学号: ************: *******: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 (Ⅰ)目录 (II)引言 (1)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 (2)1.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2)1.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产生 (2)1.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特点 (3)1.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分类 (5)1.5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的发展 (6)1.5.1国外的PLC的发展 (6)1.5.2国内的PLC的发展 (7)1.5.3 PLC的展望 (7)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 (8)2.1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8)2.2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9)第三章 PLC与继电器,单片机的异同 (12)3.1 什么是PLC (12)3.2 PLC与单片机的区别 (12)3.3 PLC与继电器系统的异同 (12)3.4 PLC系统的设计 (13)3.4.1 PLC的选型原则 (13)3.4.2 可编程顺序控制器的设计流程 (14)3.5 PLC的自动检测功能及故障诊断 (15)3.5.1 超时检测 (15)3.5.2 逻辑错误检查 (16)第四章传送带的介绍 (17)4.1 传送带常见的故障由与维护 (17)4.1.1 传送带常见的故障 (17)4.1.2 传送带跑偏 (17)4.2 四级传送带的设计 (18)4.2.1 四级传送带的控制要求 (18)4.2.2 四级传送带的视图 (19)4.2.3 输入、输出分配表 (20)4.2.4 电动机接线图 (20)4.2.5 PLC接线图 (21)4.2.6 控制面板 (21)4.2.7 程序梯形图 (22)总结 (27)参考文献 (1)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20世纪70年代, 诞生了两种变化整个世界及商业管理模式旳计算机。
产生于1976年旳苹果II型, 是世界上最早得到广泛使用旳微型计算机。
当今价值数十亿美元旳个人计算机产业就是从这个当时由两名年轻人在车库里成立旳小企业衍生而来旳。
此外一类计算机, 是由Richard Morley在1972年发明旳, 如今称之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它最初并没有像个人计算机那样得到名称上旳广泛认同, 不过却给制造业带来了同样意义重大旳冲击。
PLC一般被称为工厂级别旳个人计算机。
伴随科学技术旳发展, 电器控制技术在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旳应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旳应用使电器控制技术发生了主线旳变化。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起来旳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它具有构造简朴、编程以便、可靠性高等长处,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旳自动控制中。
本设计就是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模拟四条皮带运送机旳传送系统, 分别用四台电动机带动, 完毕对应旳控制规定。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四节传送带;电气控制目录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PLC旳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PLC旳构造基本构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PLC旳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硬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控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节传送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掌握其功能与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学习编写简单的PLC程序。
3. 学生能够了解传送PLC的常见指令及其功能,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PLC编程,解决简单的工业控制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传送PLC控制系统,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作用,激发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增强自信心与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工业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掌握PLC技术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电子和计算机基础,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继续深造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四节课程,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PLC技术及其在传送系统中的应用。
1. 第一部分:PLC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介绍PLC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功能;讲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PLC概述2. 第二部分: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教学内容:学习PLC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基本编程指令;编写简单的PLC程序并进行仿真。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第三章 PLC基本指令与编程3. 第三部分:传送PLC的指令与应用教学内容:介绍传送PLC的常见指令及其功能;分析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实例。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PLC课程设计-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设计背景 (1)1.2 意义 (1)第二章控制要求 (3)2.1 具体要求 (3)2.2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实验面板图 (3)第三章控制方案 (4)3.1 PLC的选型 (4)3.2 I/O分配表 (5)3.3 系统设计流程示意图 (6)第四章电气原理图 (8)4.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8)4.2 实验任务 (9)4.3 工作原理 (9)第五章电气柜体设计 (12)5.1 引言 (12)5.2 电气柜总体配置设计 (12)5.2.1组件的划分 (12)5.2.2 电气柜各部分及组件之间的接线 (12)5.3 电器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13)5.4 电气部件接线图的绘制 (14)5.5 电气柜、箱及非标准零件图的设计 (14)5.6 元件清单 (15)5.7 柜体外形图 (15)5.8 柜体布置图 (17)第六章程序设计 (18)6.1 实验说明 (18)6.2 四节传送带的梯形图分析 (18)第七章四节传送带控制系统的模拟 (23)7.1 实验说明 (23)7.2 模拟步骤 (24)7.3 进行调试 (26)7.4 实验现象 (27)总结 (28)参考文献 (37)第一章概述1.1 设计背景17世纪中,美国开始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
皮带式传送带设备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
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四节传送带的模拟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有一个用四条皮带运输机的传送系统,分别用四台电动机带动,控制要求如下:启动时先起动最末一条皮带机,经过5秒延时,再依次起动其它皮带机。
停止时应先停止最前一条皮带机,待料运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其它皮带机。
当某条皮带机发生故障时,该皮带机及其前面的皮带机立即停止,而该皮带机以后的皮带机待运完后才停止。
例如M2故障,M1、M2立即停,经过5秒延时后,M3停,再过5秒,M4停。
当某条皮带机上有重物时,该皮带机前面的皮带机停止,该皮带机运行5秒后停,而该皮带机以后的皮带机待料运完后才停止。
例如,M3上有重物,M1、M2立即停,再过5秒,M4停。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第一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设计内容。
完成硬件设计。
第1~2天:1、深入了解课程设计内容及任务。
2、查找文献、资料,确立设计方案。
第3~5天:1、通过相关资料,明确完善设计方案。
2、完成硬件设计,选择PLC型号,设计系统流程图,列出I/O分配表,设计I/O接线图。
第二周:完成软件设计,并进行调试。
第1~2天:完成软件设计,利用STEP7-Micro/WIN进行梯形图或指令表设计。
第3天:对设计程序进行调试。
第4天:课程设计结果验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第5天:针对所完成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201 年月日专业负责人:201 年月日学院教学副院长:201 年月日摘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由Richard Morley在1972年发明的。
它最初并没有像个人计算机那样得到名称上的广泛认同,但是却给制造业带来了同样意义重大的冲击。
PLC通常被称为工厂级别的个人计算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器控制技术在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使电器控制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PLC设计与实训|〉〉设计报告题目四节传送带控姓名:王伟杰班级:14自动化4班学号:30指导老师: 陈才学提交日期:2017年6月14日目录摘要: (6)一、总体设计方案 (8)设计题目及任务8 任务分析9 课题项目管理计划进度表10 设计目标11 设计方案及方案的合理性分析11 二、硬件电路设计12CPU选型 (12)I/O 口分配 (12)硬件电路图13 电路工作过程13 顺序启动13顺序停止14传送带A发生故障时的停止 (14)传送带B发生故障时的停止 (15)传送带C发生故障时的停止 (15)传送带D发生故障时的停止 (16)三、软件程序设计 (17)程序功能图设计 (17)软件程序单元设计 (19)顺序启动设计 (19)顺序停止设计 (20)顺序急停设计 (21)四、系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26)硬件调试过程 (26)软件调试过程(含单独调试和联调)26 设计实验结果及分析 (26)五、心得体会和持续改进建议 (28) (29)1、系统运行和测试照片292、设计环节与课程能力对应关系313、成绩考核与评38设计题目(四节传送带控制)摘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在工业方面,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高新技术同样也推动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称为可编程控制器的小电脑在为我们服务,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军工航天、信息处理、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应用中表现的十分出色。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四节传送带控制,主要以PLC来控制,使其具备顺序启动与顺序停止功能,当某条皮带发生故障时,该皮带及前面的皮带立即停止的自动控制等功能。
通过这次设计,初步掌握PLC的基本控制功能,学会使用PLC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问题。
关键词:PLC工业控制;四节传送带;顺序控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题目及任务题目2 四节传送带控制(难度系数:*** )控制要求1.总体控制要求:系统由传动电机M1、M2、M3、M4,故障设置开关A、B、G D组成,完成物料的运送、故障停止等功能。
(完整版)PLC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毕业课程设计1、控制功能。
包括顺序控制、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
2、数据采集与输出。
3、输入输出接口调理功能。
具有AD、DA转换功能,通过IO模块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和调节,具有温度、运动等测量接口。
4、数据处理功能。
包括基本数学运算、比较、对字节的运算、PID运算、滤波等。
5、支持人机界面功能。
提供操作者以监视机器过程工作必需的信息。
允许操作者和PC系统与其应用程序相互作用,以便作决策和调整,实现工业计算机的分散和集中操作与监视系统。
6、通信、联网功能。
现代PLC大多数都采用了通信、网络技术,有RS232 或RS485接口,可进行远程IO控制,多台PLC可彼此间联网、通信,外部器件与一台或多台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处理单元之间,实现程序和数据交换,如程序转移、数据文档转移、监视和诊断。
在系统构成时,可一台计算机与多台PLC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网络,以便完成较大规模的复杂控制。
通常所说的SCADA系统,现场端和远程端也可以采用PLC作现场机。
7、编程、调试等,并且大部分支持在线编程。
PLC的主要特点1、结构形式多样,模块化组合灵活。
有固定式适于小型系统或机床,组合式适于集控制系统。
最少的PLC只有6点,而AB 的ControlLogix系统的容量达128000点。
2、可靠性高。
PLC的MTBF一般在40000~50000h以上,有的在10-20万h,且均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3、编程方便。
控制具有极大灵活性。
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
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4、功能强大。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