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检验操作规程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6
二氧化碳检验操作规程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实验室中也经常用到。
以下是一份二氧化碳检验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实验室准备1.1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避免二氧化碳积聚造成氧气不足的情况。
1.2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将其他化学品和实验设备与二氧化碳分开存放。
2.必备实验器材2.1二氧化碳气瓶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2.2pH计或其他测定二氧化碳溶液酸碱性的设备2.3温度计2.4硝酸银试剂或其他相应试剂2.5安全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操作步骤3.1选择合适的装置(气瓶或发生装置),连接到实验室供应的二氧化碳管道或气瓶。
3.2打开二氧化碳装置,并确保气体稳定供应。
3.3操作人员需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并在安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3.4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将二氧化碳导入样品容器中,注意避免泄漏和接触到其他化学物质。
3.5使用pH计或其他设备测定样品溶液的酸碱性,记录测定值。
3.6如果需要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请将样品溶液倒入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白色絮状物。
根据反应的结果,可判断二氧化碳的含量。
3.7根据需要,可以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如使用气相色谱仪等仪器测定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4.注意事项4.1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避免二氧化碳泄漏。
如果发生泄漏,应迅速关闭气源,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2避免二氧化碳和其他试剂接触,以免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4.3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下,避免造成身体不适或中毒。
4.4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实验设备和仪器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检修或更换设备。
4.5实验结束后,关闭二氧化碳装置,并清洁工作区域,妥善处置有关废弃物。
5.风险控制和事故应急处理5.1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防护设备、保持通风等。
5.2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或其他意外情况,应立即向实验室主管或相关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化验室环氧乙烷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测定环氧乙烷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气相色谱仪、热导检测器。
2.试剂:纯净环氧乙烷样品、无水乙醇。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1.样品处理(1)从原料中取样,保持样品完整性,避免样品中二氧化碳损失。
(2)将样品放入密封容器中,注意密封性能,防止二氧化碳泄漏。
(3)在样品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无水乙醇,使样品完全溶解。
(4)容器密封,轻轻摇匀样品,使样品充分混合。
2.样品检测(1)打开气相色谱仪,确保仪器温度稳定在50℃。
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分离柱和检测器的温度。
(2)吸取样品并将其注入进样口,等待几秒钟,使样品完全进入进样孔。
(3)启动气相色谱仪,记录样品在热导检测器中得到的峰值。
根据峰面积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计算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峰面积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使用已知浓度的环氧乙烷样品进行标准曲线的构建,根据峰面积比较,计算未知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四、安全注意事项1.化学品的储存与操作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火源和强氧化剂的接触。
2.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环氧乙烷中,该物质具有剧毒性和易引发爆炸的性质。
3.仪器的操作应按照仪器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参数,以免引起危险。
五、实验结果的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等参数。
六、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样品中二氧化碳含量过低或过高,无法测定。
解决方法:重新获取样品,并提前进行稀释或浓缩处理,以便在可测范围内进行测定。
2.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结果。
七、实验记录要求2.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各项参数的记录。
3.实验结果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结果。
八、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比较各组数据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讨论实验方法的优缺点。
九、实验总结总结实验中的经验、教训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对实验方法和操作流程的改进意见。
操作规程血清二氧化碳参考范围完整文章:一、前言在医学检验中,血清二氧化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化指标,它可以反映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
对于血清二氧化碳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十分重要。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操作规程、血清二氧化碳的检测、参考范围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操作规程1. 样本采集:在进行血清二氧化碳检测前,首先需要进行血样的采集。
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方法进行血样的采集,确保采集的血样是符合要求的新鲜全血。
2. 样本处理:采集到的血样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获取血清。
操作人员应当掌握血清的分离方法和步骤,确保分离得到的血清是纯净的。
3. 仪器校准:在进行血清二氧化碳检测前,仪器需要进行校准。
操作人员应当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仪器进行准确的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测步骤:进行血清二氧化碳检测时,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时间和温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结果记录:检测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当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包括样本编号、检测数值、检测时间等信息,确保结果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6. 报告解读:对于检测到的血清二氧化碳指标,操作人员应当进行合理的解读,并按照规定报告给临床医生。
7. 仪器维护:检测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当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和长久的稳定性。
三、血清二氧化碳的检测血清二氧化碳是指在血清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它主要是由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和游离二氧化碳共同组成。
血清二氧化碳的检测可以通过生化分析仪器进行自动检测,也可以采用手工操作法进行半定量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对人体酸碱平衡状态进行评价和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参考范围血清二氧化碳的正常参考范围是24-30mmol/L。
在4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其正常范围为22-29mmol/L。
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操作流程
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操作流程如下:
1. 检受检者用约20ml凉开水送服C14胶囊一粒后,静坐25分钟。
2. 受检者需按照提示打开贴有自己姓名信息的CO2集气瓶或集气袋,确定
个人信息准确无误后,医生或检查者个人会向瓶中插入具有防倒流防误吸功能的气体导管。
3. 受检者通过导管向集气瓶内吹气,需以平和、均匀的流速持续吹气3分钟,并时刻注意集气瓶的颜色变化。
4. 当发现集气瓶内紫红色液体变为无色液体时可停止吹气,倘若未出现颜色变化或者颜色变化不明显,则需满足吹气3分钟后方可停止。
5. 吹气结束后,受检者要平缓呼吸,避免误吸回流,后将集气瓶交给医生后等待结果即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可能因操作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咨询专业医师进行操作。
食品有限公司版本/修订:A/0生效日期:20160710页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确保仪器使用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使操作人员安全及正确的使用二氧化碳测定仪,最大程度减少仪器和人员操作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2 适用范围二氧化碳含量检测3 职责检测人员认真执行本操作规程4 二氧化碳测定仪操作流程一、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1、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温度计、压力表。
2、取出检测样品时,注意温度计探头完全收进穿刺针内,以免与样品罐体碰撞损坏。
二、操作指引编号步骤操作图示操作描述关键控制1 放置待测样品1、平放仪器,将待测样品倒置放于底座胶垫上,且于穿刺针正下方。
2 穿刺样品1、按捏两边锁板,将横梁沿导向杆向下移动,使密封胶圈与罐底接触2、双手把横梁向用力快速向下推动,使密封胶圈压缩接口的同时,穿刺针刺透罐底3、保持压住横梁松开锁板,使锁定于当前位置。
锁定横梁后避免与锁板意外接触放松,导致罐底接触位置漏气食品有限公司版本/修订:A/0生效日期:20160710页码第2页共2页3 测定压力1、穿刺针刺穿罐底后,拿起仪器,右手抓住基座,左手同时握住支撑杆和导向杆,向后方向摇动样品(约8~10次)2、当压力表读书达到最大稳定值时停止摇动,并记下压力表压力读数。
压力表读数读取红色内圈数据,单位为Mpa4 测定温度1、测定压力完毕后,平放仪器,将温度计沿探针向下移动,是温度计探头浸泡于罐内料液中心2、轻轻敲动温度计表盘,使指针稳定读数后,记下温度计温度读数。
温度计读数读取内圈数据,单位为℃5 倍数查询1检测结束后,根据记录的压力与温度,查看二氧化碳倍数表读取样品二氧化碳倍数。
6 拆卸1、检测完毕后,先拔出温度计探针,打开排气阀,释放罐内压缩气体2、关闭排气阀,按捏锁板向上移动横梁,使之高度足够拿出测试样品罐体。
三、维护保养1、经常保持仪器清洁,长期不适用时使用清水清洗穿刺针、基座等料液残留部位,并晾干平放2、仪器出现故障时,应请专业人员检查排除,切勿带病运行3、坚持周期检定,一般为一年5 相关文件(无)6 质量记录《二氧化碳测定仪保养记录》。
化验室环氧乙烷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操作规程一、引用标准GB/T13098-2006工业用环氧乙烷二、方法提要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使样品气化后经色谱分离柱分离,用热导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定量。
三、试剂1、高纯氮气:纯度大于99.99%(体积分数)。
2、标准样品:二氧化碳标准气,浓度接近试剂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体积分数),氦气为底气。
四、实验仪器1、一般实验仪器。
2、气相色谱仪:附热导检测器,灵敏度及稳定性符合GB/T9722中有关规定的任何型号的气相色谱仪。
3、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
4、气体定量进样阀。
5、复合膜气体取样袋:2L。
6、医用注射器:5mL。
7、微量注射器:25mL。
五、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本方法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11,典型色谱图下图1图1为二氧化碳含量测定典型色谱图其他能到达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及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色谱柱在首次使用应进行老化处理,老化温度为180℃,老化时间30h。
1──氮气;2──二氧化碳;3──水表1色谱柱及典型的操作条件色谱柱材质不锈钢柱长/m 3柱内径/mm 3固定相PorapakQ固定相/mm 0.25~0.5(80目~100目)载气氮气六、分析步骤1、设定操作参数打开各路气体阀门,启动色谱仪,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至表11所示的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按转换键及点火键点火;查看点基线响应值以确定点火成功。
点火成功后按下进样口控制按钮进行空白样测试,检查色谱柱是否有残留,若有残留应进行下一次空白测试以老化色谱柱至无高于0.2mv峰出现。
即可开测定。
标准样品分析:通过气体进样阀将一定体积的标准样品注入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测量二氧化碳的峰面积。
标准样品两次重复测定二氧化碳的峰面积之差应不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5%,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碳含量用。
2、试样分析用高纯氦气反复置换气体取样袋,排空取样袋中的气体。
用在低温冷冻过的医用注射器吸取1mL~2mL液态实验室样品注入金属取样袋中,使样品于常温下完全气化。
二氧化碳分析操作规程
一、分析前准备
1、气路连接:
1)载气:氦气(99.999%以上,最好是6个9的),输出压力为0.4Mpa。
2)驱动气:空气/氮气,驱动气输出压力为0.4Mpa。
3)脱氧柱还原气:H2(纯度,99.999%以上),0.2 Mpa。
2、开机准备
1)打开色谱仪主机电源开关,同时打开反控工作站。
确保联机正常。
2)先检查载气输出压力是否为0.4Mpa,如果压力正常则点击仪器操作面板起始键或工作站采样及控制界面启动控温,仪器开始升温。
3)待温度达到设定值,打开仪器右下方小门,按下PDD脉冲高压开关红色按钮(灯亮表示打开高压,熄灭则关闭高压)。
二、样品分析操作步骤:
1.连接取样管道,确保接头处密封无泄漏。
2.同时打开样品气瓶开关阀,调节样品输出压力稳定在一定值,(最好和标样在
同一进样压力下)吹扫一会,按下仪器操作面板上“起始”键或工作站“开始运行”键,仪器开始进样分析。
同时关闭样品气阀门。
3.样品分析结束,点击结束运行和采样结束键停止采样。
4.在谱图后处理界面点击载入A通道谱图按钮,载入谱图,此时谱图处理
方法为默认方法,
5.在参数设置栏下点谱图处理方法调取对应气体的处理方法及ID表,点重
分析计算。
6.手工处理并切割基线,读取各组分结果。
7.记录结果并保存谱图。
8.打印结果报告。
食品有限公司版本/修订:A/0生效日期:20160710页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确保仪器使用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使操作人员安全及正确的使用二氧化碳测定仪,最大程度减少仪器和人员操作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2 适用范围二氧化碳含量检测3 职责检测人员认真执行本操作规程4 二氧化碳测定仪操作流程一、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1、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温度计、压力表。
2、取出检测样品时,注意温度计探头完全收进穿刺针内,以免与样品罐体碰撞损坏。
二、操作指引编号步骤操作图示操作描述关键控制1 放置待测样品1、平放仪器,将待测样品倒置放于底座胶垫上,且于穿刺针正下方。
2 穿刺样品1、按捏两边锁板,将横梁沿导向杆向下移动,使密封胶圈与罐底接触2、双手把横梁向用力快速向下推动,使密封胶圈压缩接口的同时,穿刺针刺透罐底3、保持压住横梁松开锁板,使锁定于当前位置。
锁定横梁后避免与锁板意外接触放松,导致罐底接触位置漏气食品有限公司版本/修订:A/0生效日期:20160710页码第2页共2页3 测定压力1、穿刺针刺穿罐底后,拿起仪器,右手抓住基座,左手同时握住支撑杆和导向杆,向后方向摇动样品(约8~10次)2、当压力表读书达到最大稳定值时停止摇动,并记下压力表压力读数。
压力表读数读取红色内圈数据,单位为Mpa4 测定温度1、测定压力完毕后,平放仪器,将温度计沿探针向下移动,是温度计探头浸泡于罐内料液中心2、轻轻敲动温度计表盘,使指针稳定读数后,记下温度计温度读数。
温度计读数读取内圈数据,单位为℃5 倍数查询1检测结束后,根据记录的压力与温度,查看二氧化碳倍数表读取样品二氧化碳倍数。
6 拆卸1、检测完毕后,先拔出温度计探针,打开排气阀,释放罐内压缩气体2、关闭排气阀,按捏锁板向上移动横梁,使之高度足够拿出测试样品罐体。
三、维护保养1、经常保持仪器清洁,长期不适用时使用清水清洗穿刺针、基座等料液残留部位,并晾干平放2、仪器出现故障时,应请专业人员检查排除,切勿带病运行3、坚持周期检定,一般为一年5 相关文件(无)6 质量记录《二氧化碳测定仪保养记录》。
二氧化碳气体化验分析操作规程为保证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制定如下二氧化碳气体化验分析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准备1.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防止误差干扰实验结果;2.检查仪器、设备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准备样品瓶、量筒、移液管、分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等实验器材。
二、实验前操作1.将铱线加热器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并按下电源开关,待加热器加热到设定温度后,方可进行实验;2.检查瓶内压力、温度是否符合实验需求;3.根据所需容量,使用量筒或移液管将样品移至反应瓶中;4.每次实验前应使用纯二氧化碳先行冲洗仪器和试管,以确保下次实验的结果准确性。
三、实验操作步骤1.将样品放入铱线管中,并固定好样品瓶与铱线管之间的连接管及阀门;2.将已经冲洗好的实验装置连接在二氧化碳气源管路上,并打开两个铱线管中的两个阀门;3.调节铱线管的压力计,以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流量,然后将气体通入反应瓶内,直至反应瓶内压力达到所需的压强;4.启动计时器,计时,以决定反应时间;5.反应结束后关闭铱线管中的二氧化碳气源和反应瓶上的阀门;6.取出反应瓶,将反应混合物放入成分分析试管中,去除不溶解于水的杂质;7.测量分析试管中液位高度,并记录液体体积;8.用已知质量的钠碱称取适量,记录称重数据。
9.按照试漏法进行测定。
四、实验后操作1.将实验设备拆卸,清洗干净,并存放在指定的位置;2.归档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日期、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所用试剂等信息;3.实验结束,关闭铱线加热器电源,断开电源线。
五、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禁未经熟悉实验流程的人员私自进行操作;2.使用工具和仪器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辐射和气体泄漏;3.使用前应检查设备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4.实验后应及时清洗设备和尽快完成实验记录。
通过遵守以上操作规程,可以提高实验效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保证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食品级二氧化碳检验规程
一、检验依据:
GB 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二、检验项目及要求:
1、气味:无异味
2、酸度:符合检验
3、二氧化碳含量≥99.98(体积化)
4、油分:不得检出
5、游离水≤0.2(质量比)
三、抽样方案合格判定规格:
1、食品级二氧化碳按生产班别的半成品及成品抽样检验。
2、每2小时用L型二氧化碳吸水器随机抽取半成品及成品气,根据
GB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进行检验。
3、检验结果由车间化验员通知岗位作业人员,岗位作业人员应作记录。
对不符合
标准的项目,岗位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作业调整,直到完全达标。
四、检验方法:气体体积法,仪表检测法。
五、留样方案:抽取半成品、成品气于采样钢瓶内,注明年、月、日备核。
六、记录:二氧化碳检验原始记录。
二氧化碳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仪器设备以及消防灭火等领域。
然而,CO2的高浓度和不良泄露情况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为了确保CO2的安全操作,制定一份详细的CO2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CO2的储存、运输、使用以及泄漏事故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份范本。
一、CO2储存操作规程1. CO2储存场所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 CO2储存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CO2储罐应标明容器的最大容量和充装量,并定期进行容器压力的检测和记录。
4. CO2储存场所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CO2的存在。
5. 禁止在CO2储存场所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质。
6. CO2储存场所应设有有效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
二、CO2运输操作规程1. CO2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 CO2运输车辆应设有防护装置,以防止CO2泄漏造成危险。
3. CO2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厢内通风良好,避免CO2浓度过高。
4. CO2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路面状况,避免碰撞和摔落造成泄漏。
5. CO2运输车辆驶入目的地后,应立即停车并关闭车辆引擎,以防止火灾和CO2泄漏。
三、CO2使用操作规程1. CO2使用前,应核对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情况。
2. CO2使用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CO2使用过程中应戴上吸入式防毒面具,并注意呼吸畅通。
4. CO2使用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禁止随意调节CO2气体的流量。
5. CO2使用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CO2浓度不超出安全范围。
四、CO2泄漏事故应急处理规程1. 发生CO2泄漏事故后,应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和当地应急救援部门。
2. 在实施救援行动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人员安全。
3.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CO2,应采取避风、密闭的措施,以减少CO2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检验二氧化碳的步骤
1. 准备实验用品:二氧化碳检测器、样品、实验器材和试剂。
2. 准备样品:将需要检测二氧化碳的样品放置于透明玻璃瓶或篮中。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应是干燥的或者去除其它杂质,比如灰尘等。
3. 连接二氧化碳检测器:将二氧化碳检测器插入到样品瓶或篮中以便测量二氧化碳浓度。
要确保连接稳固,以免检测器脱落。
4. 读取结果:启动二氧化碳检测器并等待几秒钟,然后读取检测结果。
通常,检测器上会显示二氧化碳的浓度,这可以帮助你判断样品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含量。
5. 分析结果:将测量结果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异常的二氧化碳浓度。
如果存在异常浓度,需要进行深入调查以确定原因。
二氧化碳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在使用二氧化碳时的安全操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二氧化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的气体,因此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二氧化碳的工作场所和实验室。
3. 安全要求3.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了解二氧化碳的特性、危险性和应急措施。
3.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3.3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不得擅自更改或跳过任何步骤。
3.4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警觉,及时发现和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3.5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并定期进行演练。
4. 操作程序4.1 准备工作4.1.1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并确保气体泄漏的排放通道畅通。
4.1.2 检查二氧化碳供应装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1.3 确保操作人员已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4.2 气体供应4.2.1 打开二氧化碳供应装置的阀门,确保气体供应正常。
4.2.2 监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4.3 操作过程4.3.1 根据实际需要,将二氧化碳导入目标容器或设备。
4.3.2 控制二氧化碳的流量和压力,确保操作安全。
4.3.3 监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温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4.4 操作结束4.4.1 关闭二氧化碳供应装置的阀门。
4.4.2 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没有残留的气体泄漏。
4.4.3 将使用过的二氧化碳容器妥善存放或处理。
5. 应急措施5.1 气体泄漏5.1.1 发现气体泄漏时,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泄漏源。
5.1.2 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并通知相关人员和紧急救援部门。
5.1.3 使用适当的消防设备和方法进行灭火。
5.2 中毒和伤害5.2.1 发现中毒或伤害情况时,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5.2.2 将受害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寻求医疗救助。
5.3 灭火器材5.3.1 在操作区域内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
JHZM/TQ-二氧化碳7001分析仪操作规程面板上键操作的模式WARM-UP:当按下POWER键后,检测器进入1分钟WARM-UP指示,在仪器左上角显示WARM-UP。
一般操作模式(NORAMAL):当仪器预热后,显示现场浓度值。
海拔高度校正模式(ELEVATION):允许用户改正海拔高度。
标定校正模式(CALIBRTION):在标定过程中,允许用户改正CO2和温度值。
供电方式:交直两用,可用4节5号电池或选用外接电源供电。
电池寿命:一般电池:连续工作大于50小时充电电池:连续工作大于60小时碱性电池:连续工作大于70小时电池安装:打开仪器背面的电池盖,安支架下面的电池盖底部中间部分,向上抬起。
安装电池时请注意塑料盖上的极性。
低电压显示:当电池电压还能工作30分钟时,屏幕上将出现LOW BATTERY 闪烁,请更换电池或用6V AC/DC转换器供电。
交流电源:采用6V AC/DC转换器。
(选配件)操作:1、按POWER键开机,仪器上显示WARM-UP和CO2 ppm。
2、在显示前等待10秒钟。
3、 WARM-UP自开机后显示1分钟,1分钟后自动消失。
4、 WARM-UP消失后,仪器显示CO2和温度测量值。
海拔高度调整气体浓度检测仪器读数受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影响,要调整高度值才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读数。
高度调整步骤如下: 1、在一般操作模式下按MODE一次,Elevation 将在LCD屏幕上闪烁。
2、按ENTER进入高度读数。
3、用UP/DOWN 键调整高度,当高度设置好后,按ENTER键锁上设置并回到一般模式。
用oC和oF显示温度仪器显示温度oF或oC可通过按UP△键或DOWN▽键来完成。
独立检测当电源安装好并调整好高度后,仪器就可检测CO2浓度。
支架仪器背面有支架,将支架向上拉,仪器可立在桌子上。
外部输出口仪器背面有CO2和温度输出信号和RS232微机接口。
CO2标定 1、标定前换上新电池,从标准气口通入CO2标准气。
郴州市普尔二氧化碳有限公司检查操作规程发放号:受控状态:郴州市普尔二氧化碳有限公司颁布实行1、本厂生产工业液体二氧化碳依照《工业液体二氧化碳》国标中规定进行检查。
2、生产工业液体二氧化碳由质检科检查员进行检查。
3、在检查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原则规定期,应自该批产品中重新加倍抽样检查,若仍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原则规定期,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6、检查工业产品时检查人员要认真负责,数据要精确7、出厂检查报告要逐车(气瓶逐批)送出,交给客户。
8、。
全体人员必要树立以质量求生存原则,检查人员要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思想,做到不合格产品禁止出厂。
1、工业液体二氧化碳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国标GB/T6052-1993-≤工业液体二氧化碳≥2、当检查成果有一瓶不符合原则时,应重新加倍抽样检查,若仍有一瓶不符合原则规定期,则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3、将检查成果做好记录,填写产品检查报告。
4、检查办法:4.3、二氧化碳含量测定4. 3. 3 二氧化碳迅速测定仪,参见附录1L型二氧化碳测定仪,吸取器容积(100 ±0.5)ml,其中99-100ml处最小分度值为0.05ml,误差不超过±0.01ml。
4.3.4 测定检查测定仪,接头应牢固,活塞转动灵活且不漏气。
从取样点引出一根橡胶管,调节控制阀,使气体流量适中、稳定。
打开L型二氧化碳测定仪两通旋塞C、D,将橡胶管与旋塞C处玻璃管相连,让样品气充分置换测定仪及其连接管道中空气(置换用气应不不大于被置换容积10倍),关闭旋塞D,再关闭旋塞C,取下橡胶管。
迅速旋转旋塞D多次,使仪器内压力与大气压相平衡,保证取样体积一致性。
向B中注入105ml浓度为300g/L氢氧化钾溶液,慢慢启动旋塞D,使溶液流入吸取器A,当氢氧化钾溶液不再注入A时,阐明二氧化碳已被吸取完全,关闭旋塞D,从球面尺度上,读出气泡直径,对照“纯度—气泡直径对照表”,得出所测样品二氧化碳纯度,本方式合用二氧化碳含量在99.75%—99.999%范畴内使用;当气泡直径超过球面尺刻度时,将测定仪旋转90度,读取吸取器A 刻度管,液面所指刻度即为二氧化碳含量,本方式合用于99.0%—99.75%含量范畴。
4.4 油分测定4.5 气味测定必要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对气味进行确认。
4.6一氧化碳、硫化氢、磷化氢及有机还原物测定附录1 二氧化碳迅速测定仪阐明:A ---- 吸取器B ---- 滴液漏斗C、D---- 二通旋塞图1 二氧化碳迅速测定仪示意图2.比色管图2 比色管示意图原料气检查规定1、本厂生产工业液体二氧化碳所采用原料来自永氮公司合成氨生产脱碳工段脱出二氧化碳放空气。
依照我司工业液体二氧化碳装置生产条件对原料气纯度进行规定。
2、生产原料气二氧化碳纯度由当班操作员进行检查。
3、在生产前对原料气纯度进行纯度检查,检查中若纯度低于80%时,则鉴定原料气不合格应延后生产,之后每半小时检查一次,直至原料气纯度不不大于80%,方可开始生产。
4、在生产运营中,每两小时要对原料气纯度进行检查。
以保证原料气在生产过程中符合指标规定。
5、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气检查纯度低于指标(≥80%)规定,要及时告知生产负责人。
生产负责人要及时与永氮公司有关负责人获得联系,调节我方生产办法或告知我方人员停止生产。
6、检查原料气时检查人员要认真负责,数据要精确真实,不得弄虚作假者。
7、。
全体人员必要树立以质量求生存原则,检查人员要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思想,做到不合格部生厂。
原料气检查操作规程1、原料气二氧化碳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2、在生产前对原料气纯度进行纯度检查,检查中若纯度低于80%时,则鉴定原料气不合格应延后生产,之后每半小时检查一次,直至原料气纯度不不大于80%,方可开始生产。
3、将检查成果做好记录,填写在生产报表上。
4、检查办法:4.1取样用橡胶球胆在原料气取样口取样,取原料气前都须经样气置换3~4次,并须注意取样时不要带入外界空气。
橡皮袋存储原料气时间不适当超过2小时。
4.2纯度测定(奥氏气体分析法)4.2.1化验仪器(1)接触式吸取管,氢氧化钾吸取液(2)接触式吸取管,氢氧化钾吸取液4.2.2化学试剂氢氧化钾:分析纯,GB2306。
4.2.3吸取液配制和调换吸取液配制以100mL计算,而实际配制量按吸取瓶容积约250mL。
30%氢氧化钾溶液:取30g化学纯氢氧化钾溶于70mL水中。
吸取液调换:依照所分析原料气纯度含量高低,各吸取液吸取效率,决定使用次数,吸取液也会因长时间放置而失效。
4.3分析环节4.3.1分析前准备工作在装配奥氏气体分析器之前,应先测定梳形管玻管和吸取管玻塞上端一段玻塞内体积(mL)。
各玻璃活塞壳芯之间润滑脂要上得均匀,且须旋转灵活。
量气管内不应有任何油脂玷污物,应保持清洁。
检查整套分析仪器严密性,保证不漏气。
办法:把进样直通活塞,吸取管活塞关闭,将中心三通活塞处在量气管和吸取瓶梳形管连通位置,使量气管存有一定量气体。
然后将水准瓶放在仪器上方,5分钟后气体不再减少,即阐明仪器不漏气。
各吸取管内吸取液都在活塞面,不得超过活塞。
4.3.2、进样先将量气管中气体排出,使量气管之液面升至零点,关闭进样直通活塞,取样瓶或取样袋之橡皮管与奥氏仪接通,而后打开取样瓶橡皮管夹子,打开奥氏仪进样直通活塞。
使样气流进量气管中约20~30mL,而后旋转中心三通活塞,将水准瓶升高,使量气管之试样放空,直到量气管液面升至零点,如此至少三次。
取足试样100mL(涉及梳形管所占容积),平衡压力后(使压力与大气压相似)关闭进样直通活塞。
4.3.3、分析环节二氧化碳纯度分析打开30%氢氧化钾吸取管旋塞,与量气管接通,升高水准瓶,使量气管内气体压入吸取管,而量气管液面上升至零点时,减少水准瓶使气体吸回量气管中,然后重新把气体送入吸取管,如此来回须吸取7-8次。
在最后一次把气体所有吸回后(即吸取管内液面停在未吸取之原位),关闭旋塞,校正量气管内之压力与大气压相似时读取读数。
然后重复上述操作来回吸取,再读取读数V1,复核吸取读数不变时即可,缩减体积为二氧化碳体积。
5、实验成果5.1、二氧化碳计算设燃气试样取样体积为V0,必要取准100mL(含梳形管容积),则:V0-V1二氧化碳(CO2)% = ────×100V0式中:V1 — 100.0mL样气经氢氧化钾吸取液吸尽二氧化碳后体积读数,mL6、注意事项为了保证分析成果精确,吸取气体一定要吸取完全,即读数恒定,且每次读取刻度时间先后应当一致。
吸取来回串动时,吸取管内液面不可超过活塞。
吸取剂应保持良好吸取效率,依照分析频率,定期更换。
分析各部件应用橡皮管严接不漏,并使毛细玻璃管间紧靠在一起,不要留有间隙。
仪器各部件不容许有油污,特别量气管中要经常保持清洁。
仪器无论在库存或使用时,均须仔细保管,轻拿轻放,以免损坏玻璃部件,仪器所有磨砂某些,切不可以干磨,以防止损伤磨砂某些密合性。
故所有磨砂某些均应涂上一薄层真空脂保护仪器,所有橡皮管不使用时,最佳拆下洗净干燥后另放,以防止粘住或硬化现象。
附件1:奥氏气体分析仪示简图奥氏气体分析仪示意图二氧化碳生产检查规定1、本厂生产工业液体二氧化碳所采用原料来自永氮公司合成氨生产脱碳工段脱出二氧化碳放空气。
依照我司工业液体二氧化碳装置生产条件对生产过程检查项目和指标进行规定。
2、生产二氧化碳提纯气纯度由当班操作员进行检查。
3、在生产流程中原料气及一、二、三、四级脱硫塔出口气硫含量分析质检员进行检查。
6、进行检查时检查人员要认真负责,数据要精确真实,不得弄虚作假者。
7、全体人员必要树立以质量求生存原则,检查人员要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思想,按规定频次进行检测。
二氧化碳生产检查操作规程1、二氧化碳生产检查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2、在生产气各项指标检查,检查中若发既有一或多项不合格,要及时出具《不合格品告知单》,之后要加强对成品气检查,必要时要停止生产,直至查明因素实行纠正办法后,方可开始生产。
生产第一天要对《不合格品告知单》上不合格项进行复检。
3、检查人员要将检查成果做好记录,填写在生产报表上。
4、检查办法:4.1.1 原理将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钾溶液吸取。
吸取先后气体体积之差,即为二氧化碳含量。
4.1.2 试剂和溶液氢氧化钾,分析纯,300g/L:称取300g氢氧化钾,溶于适量水中,稀释至1000mL,密闭保存备用。
4.1. 3. 二氧化碳迅速测定仪,参见附录1L型二氧化碳测定仪,吸取器容积(100 ±0.5)ml,其中99-100ml处最小分度值为0.05ml,误差不超过±0.01ml。
4.1.4 测定检查测定仪,接头应牢固,活塞转动灵活且不漏气。
从取样点引出一根橡胶管,调节控制阀,使气体流量适中、稳定。
打开L型二氧化碳测定仪两通旋塞C、D,将橡胶管与旋塞C处玻璃管相连,让样品气充分置换测定仪及其连接管道中空气(置换用气应不不大于被置换容积10倍),关闭旋塞D,再关闭旋塞C,取下橡胶管。
迅速旋转旋塞D多次,使仪器内压力与大气压相平衡,保证取样体积一致性。
向B中注入105ml浓度为300g/L氢氧化钾溶液,慢慢启动旋塞D,使溶液流入吸取器A,当氢氧化钾溶液不再注入A时,阐明二氧化碳已被吸取完全,关闭旋塞D,从球面尺度上,读出气泡直径,对照“纯度—气泡直径对照表”,得出所测样品二氧化碳纯度,本方式合用二氧化碳含量在99.75%—99.999%范畴内使用;当气泡直径超过球面尺刻度时,将测定仪旋转90度,读取吸取器A刻度管,液面所指刻度即为二氧化碳含量,本方式合用于99.0%—99.75%含量范畴。
4.2水份4.2.1使用仪器名称及型号:水份测定仪使用是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分析仪表所出品HZ-3321B型工业微水分仪进行在线测定。
4.2.3重要特点:4.2.4重要技术指标:1、供电电源:220v 50HZ;保险管1A6、气密性7、相应时间:不不不大于1分钟8、显示方式:4位高亮度LED数字显示9、报警设立:仪表出厂时设定为报警低限0ppm,报警高限2250ppm10、使用环境:(1)环境温度0--40℃;(2)相对湿度:≤85%:(3)避免电磁干扰。
11、外形尺寸:430(高)×300(宽)×200(深)12、整机重量:约8kg.4.2.5工作原理4.2.6 用法4.2.7注意事项4.2.8 仪表检查与标定露点温度与重要湿度换算表(0—-75℃)露点℃饱和水蒸汽气压Pa混合比(空气)g/kg比湿(空气)g/kg绝对湿度(20℃)g/m3体积比PPmv重量比PPmw相对湿度(20℃)%0 611.153 3.774 4.517 6068 748.5 904.1 26.13 -1 565.675 3.473 4.159 5584 688.8 832.0 24.06 -2 517.724 3.194 3.827 5136 633.5 765.2 22.14 -3 475.068 2.936 3.519 4721 582.3 703.3 20.36 -4 437.488 2.697 3.234 4336 534.9 646.1 18.71 -5 401.779 2.476 2.970 3981 491.1 593.1 17.18 -6 368.748 2.272 2.726 3653 450.5 544.2 15.77 -7 388.212 2.083 2.500 3349 413.1 499.0 14.46 -8 310.001 1.909 2.291 3069 378.5 457.2 13.26 -9 283.995 1.748 2.099 2811 346.7 418.8 12.14 -10 259.922 1.600 1.921 2572 317.2 383.2 11.11 -11 237.762 1.463 1.757 2352 290.1 350.4 10.17 -12 217.342 1.337 1.606 2150 265.2 320.3 9.294 -13 198.538 1.221 1.467 1963 242.2 292.5 8.490 -14 181.233 1.115 1.340 1792 221.0 267.0 7.750露点温度与重要湿度换算表(0—-75℃)4.3硫分含量分析4.3.1使用仪器名称及型号:硫分析测定仪使用是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气体净化研究开发中心出品HC系列数显式微量硫分析仪进行气体中硫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