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2019年《81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156.81 KB
- 文档页数:2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80分)1、地形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测量工作中常用坐标系有哪几个?请指出属于地心坐标系有哪些?3、根据现行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规定,请说明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是如何划分,编号如何规定?4、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水准测量有何影响?如何抵消或削弱该两项影响?5、经纬仪的主要轴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6、试述自动全站仪自动目标识别与照准的过程。
7、常用的交会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并分别简要说明。
8、简述网络RTK 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9、简述GPS 控制测量的观测步骤。
1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进行野外数据采集需要得到哪些数据和信息?二、测量内业计算(1~2每题10分,3~4每题15分,共50分)1、地质普查外业中精确丈量某一段距离,6次测量的距离值分别为:L 1=283.534m ,L 2=283.549m ,L 3=283.522m ,L 4=283.528m ,L 5=283.551m ,L 6=283.532m 。
(要写出用到的计算公式)试求:(1)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2)该距离的观测值中误差;(3)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2、某勘探工程需要布设一个钻孔P ,如图2-1。
其设计坐标为⎩⎨⎧==m y m x P P 218477733566808,已收集到设计钻孔附近的测量控制点A 的坐标为:⎩⎨⎧==m y m x A A 218478733566708,AB 边的方位角为"30'20225O AB =α。
采用极坐标法进行钻孔放样时,请问放样钻孔点位P 时所需的放样元素有哪些?并计算出这些放样数据。
APB N 图2-1钻孔位置示意图3、为进行基坑沉降观测而布设闭合水准路线如图2-2,各段观测高差及长度见下表所示,已知A 点高程H A =132.205m ,观测数据如表2-1所示,计算B 、C 、D 、E 点的高程。
(假定允许限差为L 20f h ±=允mm )4、为某地质普查工程敷设了一条附合导线,如图2-3,已知方位角0000450'''=AB α,84442960'''=DC α。
2020年山东科技大学数字地形测量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1、测定2、绝对高程3、地貌4、子午线收敛角5、等高线平距6、后方交会7、坐标正算8、大地水准面9、视准轴10、自由设站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1、何谓地图?如何对地图进行分类?2、高斯投影属于哪种投影?其投影特征是什么?应用高斯投影时,为什么要进行距离改化和方向改化?3、用正、倒镜观测角度,使前、后视距离尽量相等进行水准测量的目的各是什么?4、衡量精度的标准有哪些?各适用于何种场合?5、简述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6、地形图的图式符号有哪几种?如何表示地貌?等高线有哪几个特性?7、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图根控制测量有什么作用?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8、简述GNSS 卫星定位的原理及其优点。
9、何谓数字线划地形图?何谓数字栅格地形图?10、何谓影像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各有哪几个?何谓影像匹配?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非接触扫描等特点,阐述该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技术方案及优势。
2、以单一附合水准路线为例,阐述水准测量路线平差计算步骤。
四、计算题(共30分)1、某项目采用J2经纬仪一测回测量角的中误差为mβ=±3.5”,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提高观测角精度,实际要求所测角的中误差达到±2",请问至少应观测几个测回?(10分)2、某施工现场布设了如下附合导线,有四个高级控制点A、B、C、D。
已知:α4B=48°48′48”,X B =1438.38m,Y B =4973.66m,αCD =331°25′24”,X c =1660.84m,Y c =5296.85m;测得左角:2B=271°36′36”,21=94°18′18”,Z2=101°06′06”,Z3=267°24′24”,ZC=88°12’12”。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 点的高斯坐标为=112240m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A x A y A. 19带,111 B. 19带,117 C . 11带,63 D. 11带,662、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 )。
A .测量精度越低 B. 其对应的权越小 C. 与测量精度无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d1=136.46m±0.015m ,d2=960.76m±0.025m ,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 )。
A. d1精度高B. 精度相同C. d2精度高D. 无法比较4、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
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B. 竖盘指标差C. 横轴不水平D. 竖轴不竖直5、解算一条导线至少须有的已知数据是( )。
A.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B.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C.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D.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 和 两种。
2、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 、 和 。
3、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是_____,基准面是______;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是________,基准线是_____。
4、竖直角观测中,盘左、盘右的竖盘读数分别为94°24′30″和265°35′54″(竖盘按顺时针标注),则最终竖直角为 ,竖盘指标差为 。
5、某平面三角形中,观测了α、β两个内角,其测角中误差均为±4″,则就此推算三角形第三个内角γ的中误差为 。
6、GPS的误差按来源可分为 、 和 三类。
三、 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1、测绘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2、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误差包括哪些种类?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3、角度测量中为何要用正、倒镜观测?水准测量时,为何要使用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为何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为何要使一测段中的测站数为偶数?4、高斯投影有哪些特点?如何建立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5、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它有何特点?它有哪些用途?6、等高线有哪些种类?等高线有何特性?7、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软件具有哪些功能?8、何为三联脚架法?它有何优点?简述其外业工作的作业程序。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有哪五大主要学说?(15分)
2、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5分)
二、分析题(每题16分,共90分)
1、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那些途经和方法?(16分)
2、根据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成因,分析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16分)
3、分析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16分)
4、结合“中国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中国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16分)
5、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6分)
三、综合论述题(共30分)
论述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论述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30分)
第1页/共1页。
山东科技大学81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18-19年真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大地坐标可以通过相互换算。
2、由高斯投影的特性可知,投影前后无变形,但存在变形。
3、根据选择基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分为、和等3种。
4、根据“1956年黄海高程系”算得地面上A 点高程为63.464m。
若改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则A 点高程应为。
5、数字高程模型具有、、和计算机自动处理等显著特点。
6、地面上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23.56m,则在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上为cm。
7、测量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观测结果影响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和3类。
8、为了防止误差的积累,提高测量精度,在实际测量中必须遵循、的测量实施原则。
9、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地形数据采集按碎部点测量方法,分为方法和方法。
10、观测BM1至BM2间的高差时,共设25个测站,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3mm ,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是,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 ,应设置个测站。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80分)1、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此不同?2、简述水准测量的原理。
3、简述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4、钢尺量距的成果整理步骤有哪些?5、GPS 测量中有哪些误差来源?如何消除或削弱这些误差的影响?6、简述实时动态(RTK)定位的工作原理。
7、简述导线测量的近似平差计算的基本思路。
8、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9、简述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10、什么是自由设站法?简述该方法是如何计算待定点坐标的。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已知A、B 两点间的距离、方位角及其中误差为:360.4400.030D m m =±,60243016 '''''=± 。
山东科技大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2004年一、名词解释(20分)1、大地水准面2、视准轴3、偶然误差4、地形图5、方位角6、危险圆7、全站仪8、等高距9、数字测图系统10、数字地面模型二、简答题(90分)1、实际测绘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各是什么?2、角度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种类)有哪些?3、何谓视差?如何消除视差?4、水准测量中采用哪几种方法进行测站检核?5、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方式主要有哪几种?6、小三角测量的主要布设形式有哪几种?7、何谓水准测量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何计算导线方位角闭合差的限差?8、碎部点测量方法依其原理分哪几种?9、地形图测绘方法有哪几种?10、数字测图与图解法测图相比的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1、地形数据的采集方式有哪几种?12、数字测图中对地形点的描述必须同时具备哪三类信息?13、写出极坐标法测定细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注记点的中误差公式。
14、建立一个数字地面模型系统必须具有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15、数字地面模型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以哪几个方面为基础的?三、试推导交会定点时计算待定点坐标的余切公式(10分)四、试推导坐标方位角传算公式。
(10分)五、计算题(20分)1、对某段距离同精度丈量了5次,观测值分别为:49.061m 、49.058m 、49.064m 、49.062m 、49.060m ,试计算这段距离的最或然值、最或然值的中误差及最或然值的相对误差。
(10分)2、如下图所示的附合水准路线中,已知水准点A 的高程为13.428m ,水准点B 的高程为14.440m ,1、2、3、4为待定点,各测段的测站数均为2,观测高差如图所示,12h f n 限,试调整水准测量观测成果,求1、2、3、4点的高程(10分)h A1=-0.543 h 12=+0.118 h 23=+0.946 h 34=+0.384 h 4B =+0.1172005年一、简答题(100分)1.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2.何为参考椭球定位?3.地形测绘对地图设影有何要求?4.何为距离改化和方向改化?5.如何确定高程基准面?6.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和高程各有什么影响?7.标准方向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8.地形图的内容大致分几类?9.何为测量误差?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哪些?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10.用图示、公式、叙述水准测量的原理。
科目代码:813 请在答题纸(本)上做题,在此试卷及草稿纸上做题无效!山东科技大学2016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原理与方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DN值2、监督分类3、后向散射4、程辐射5、朗伯体6、BIL7、推扫式扫描8、辐射通量密度9、红边位移10、辐射温度二、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2分,共20分)1、在热红外影像上,无论是白天黑夜,水体的色调都要比道路浅。
2、相同温度的物体在热红外波段具有同样的电磁波辐射能力。
3、直方图均衡是一种点运算,图像的二值化则是一种局部运算。
4、SPOT4影像绿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20m,现在地面上有一条10m宽的道路,在该影像上可以识别。
5、物体的吸收能力强,则其发射能力也必定强。
6、所有卫星探测器的波段的光谱范围都在大气窗口的范围内。
7、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中,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有最邻近插值、双线性插值和三次卷积。
8、扫描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是由瞬时视场角决定的。
9、由于太阳的温度比地表温度高,因此热红外遥感传感器接收的能量主要是来源于太阳的辐射。
10、由韦恩位移定律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黑体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热红外遥感的大气窗口主要包括:(A).0.4-0.7微米(B). 3-5微米(C).8-14微米(D). 15-17 微米2、下面哪种影像灰度值的大小与后向散射有关:(A)COSMO-SkyMed(B)HRV (C)RADARSAT (D)IKONOS3、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A)雷达干涉测量(B)雷达极化测量(C)立体摄影测量(D)激光雷达第 1 页共 3 页。
课程介绍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是测绘工程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注重应用,重视实验、实习环节的一门课程。
学生通过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测绘工作的基本技能,还对现代测绘科学技术向一体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有所了解,并使理论更密切地联系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测绘工程专业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实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测绘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内外业全过程。
即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使用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
学习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原理、方法,掌握全站仪数字测图的全过程。
掌握处理测量数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能正确使用地形图和测绘资料。
掌握施工测设过程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能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一般工程的施工放样工作。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测绘学的任务和作用及发展史,知道测绘学科的分类,明白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方法和要求。
2、课程内容(1)测绘学的任务及作用;(2)数字测图的发展概况分析化学的进展;(3)学习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的目的和要求。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测绘学的内容、测绘学科的分类及其研究内容和特点。
(2)领会:学习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章测量的基本知识(6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有关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熟悉地图投影和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方法。
2、课程内容(1)地球形状和大小;(2)测量常用坐标系和大地定位;(3)地图投影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4)高程;(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6)方位角;(7)地形图的基本知识;(8)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80分)
1、地形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测量工作中常用坐标系有哪几个?请指出属于地心坐标系有哪些?
3、根据现行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规定,请说明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是如何划分,编号如何规定?
4、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水准测量有何影响?如何抵消或削弱该两项影响?
5、经纬仪的主要轴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6、试述自动全站仪自动目标识别与照准的过程。
7、常用的交会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并分别简要说明。
8、简述网络RTK 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9、简述GPS 控制测量的观测步骤。
1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进行野外数据采集需要得到哪些数据和信息?
二、测量内业计算(1~2每题10分,3~4每题15分,共50分)
1、地质普查外业中精确丈量某一段距离,6次测量的距离值分别为:L 1=283.534m ,L 2=283.549m ,L 3=283.522m ,L 4=283.528m ,L 5=283.551m ,L 6=283.532m 。
(要写出用到的计算公式)
试求:(1)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2)该距离的观测值中误差;(3)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2、某勘探工程需要布设一个钻孔P ,如图2-1。
其设计坐标为⎩⎨⎧==m y m x P P 218477733566808,已收集到设
计钻孔附近的测量控制点A 的坐标为:
⎩⎨⎧==m y m x A A 218478733566708,AB 边的方位角为"30'20225O AB =α。
采用极坐标法进行钻孔放
样时,请问放样钻孔点位P 时所需的放样元素有哪些?并计算出这些放样数据。
A P
B N 图2-1钻孔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