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2
在合并报表中,为什么把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转为权益法核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平常用成本法核算,采用成本法核算意味着不反映子公司在被收购以后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所以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能反应资产负债表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情况,也就是母公司的长投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不匹配了,难以将母公司的长投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抵消。
如果把对子公司的长投改为权益法核算,母公司的长投就反应了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子的所有者权益转到了母公司。
母公司长投与子公司的权益匹配,合并抵消的时候,把母公司的长投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抵消即可。
一、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特征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有两种观点,由此产生确认投资损益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收到利润或股利时确认收益。
在这种观点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成本计量,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这种确认损益的方法称为“成本法”。
在这种会计方法下,股权投资收益只能被动获取,无法对被投资单位施加主动的影响。
另一种观点是,股权被认为是代表股东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利益或损失,当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增加时,投资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为母公司)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为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拥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同时相应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被投资企业发生净资产的减少,则要相应同比例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损失的确认以将长期投资减记至零为限。
这种确认损益的方法,称为“权益法”。
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平时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原因首先,对母公司来说,既然通过股权投资在外形成了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时,一定是合并的财务报表而非个别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中已体现了对子公司投资计价的权益基础,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为了简化核算,个别报表中不再采用权益法计价。
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做法一致。
其次,由于子公司受母公司“控制”,平时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母公司要对子公司的投资增加报表利润,就必须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第二十七章合并财务报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合并范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仅考虑投资方和其他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B.在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考虑投资方和其他方享有的保护性权利和实质性权利C.实质性权利通常是当前可执行的权力,但某些情况下目前不可行使的权利也可能是实质性权利D.投资方仅仅持有保护性权力不能对被投资方实施控制,也不能阻止其他方对被投资方实施控制【答案】B【解析】选项B,在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仅考虑投资方及其他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不考虑保护性权利。
2.甲公司2019年1月1日用银行存款3200万元购入其母公司持有的乙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合并当日乙公司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3500万元,假定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未确认商誉。
2019年5月8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18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
201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
2020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700万元。
此外乙公司2020年购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在2020年年末甲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时,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调整后的余额为()万元。
A.3200B.2800C.3600D.4000【答案】C【解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3500×80%=2800(万元),2020年年末合并财务报表中按照权益法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2800-300×80%+500×80%+700×80%+100×80%=3600(万元)。
3.2020年1月1日,甲公司以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市价1.5元,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从W公司处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另用银行存款支付发行费用80万元。
合并财务报表中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调整与抵销【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调整和抵销问题,具体包括:对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等问题。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调整;抵销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年初“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应与上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期末“所有者权益”对应项目的金额一致。
因此,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涉及的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项目的,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股本——年初”、“资本公积——年初”和“盈余公积——年初”项目代替;对于上期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时涉及利润表中的项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栏目的项目,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代替。
假定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对各子公司进行分类,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两类。
(一)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即不需要将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
(二)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了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为该子公司设置的备查簿的记录,以记录的该子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指引。
一、无条件抵消分录母子公司合并报表,不论它们之间有否内部交易,首先应当无条件地编制以下三项抵消分录:1、把母公司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只调整到合并报表,为后面的两项合并抵消分录打下基础。
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据仍按成本法列报)借:长期投权投资-损益调整(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资控股后实现的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增加数×母公司持股份额)贷:投资收益(母公司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母公司持股份额)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以前年度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资控股后资本公积的增加累计数)贷:资本公积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相抵消(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抵消,直接汇总):借: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报表数)商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大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按新准则,只有正商誉,没有负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额)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其它股东享有的净资产份额,= 子公司净资产×其它股东的股权份额)3、母公司和其它少数股东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项目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相抵消:借:投资收益(母公司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母公司占有的股权份额)少数股东本期收益(其它股东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其它股东占有的股权份额)期初末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年初末分配利润金额)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项目金额)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项目金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特别说明:1.上述抵消分录中,“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否则报表将不平。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的核算步骤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初始投资成本)应收股利(金额为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银行存款(金额为实际支付的价款、税费等)②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注意: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无论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前还是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投资方均应该确认投资收益。
③企业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④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企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核算。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⑤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金额为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收益(也可能在借方)【例题1:教材例1-68】甲公司2008年1月10日购买长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50000股准备长期持有,从而拥有长信股份有限公司5%的股份。
每股买入价为6元,另外,企业购买该股票时发生有关税费5000元,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305000贷:银行存款305000【例题2:教材例1-69;1-70】甲公司2008年5月15日以银行存款购买诚远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100000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每股买入价为10元,每股价格中包含0.2元的已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另支付相关的税费7000元。
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2015年2月1日A公司向B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对B公司进行合并,所发行股票每股市价4元。
并于当日取得B公司70%的股权,B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假定此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A 公司应确认的合并商誉为( )万元。
A。
1 000 B。
750 C.850 D.9602.甲公司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5元)作为合并对价取得乙企业100%的股权,涉及合并方均无关联关系,合并日乙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可辨认负债公允价值总额为2000万元,合并成本与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 )万元。
A. 计入个别报表商誉3000B。
计入个别报表资本公积3000C. 不作账务处理,合并时确认合并商誉2000D。
不作账务处理,合并时确认资本公积20003。
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2015年1月1日投资2 000万元购入乙公司70%的股权,合并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 400万元,差额为乙公司一项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引起的。
合并日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抵销分录中应确认的商誉为( )万元.A、390B、200C、320D、4004。
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2015年1月1日投资2 500万元购入乙公司80%股权,合并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为3 000万元。
2015年乙公司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当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7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7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在2015年末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调整后的余额为()万元.A、2 500B、2 740C、3 300D、3 220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企业合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
五、合并报表编制举例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例1】假设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S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
20×7年12月31日,P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000万元,拥有S公司80%的股份。
P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20X7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000万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在20×7年1月1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l。
20X7年1月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5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500万元,盈余公积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0元。
20X7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提取法定公积金100万元,向P公司分派现金股利480万元,向其他股东分派现金股利12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
S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6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
假定S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公司一致,不考虑P公司和S公司及合并资产、负债的所得税影响。
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在本例中,P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首先根据P公司的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20×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1),调整S公司的净利润。
按照P公司备查簿中的记录,在购买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仅有一项,即A办公楼,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00万元(700万元—600万元),按年限平均法每年应补计提的折旧额为5万元(100万元÷20年)。
(A)财务与会计-会计调整、合并财务报表(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______。
• A.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B.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C.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D.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从1%提高到5%SSS_SIMPLE_SINA B C D该问题分值: 3答案:C2.下列各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______。
• A.将某项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从10年变更为8年• B.企业坏账的核算从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C.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D.企业将流动资金借款的利息支出计入到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中SSS_SIMPLE_SINA B C D该问题分值: 3答案:A3.某公司2007年度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8年4月30日,该公司在2008年4月30日之前发生的下列事项,不需要对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的是______。
•**年3月10日发生火灾,造成固定资产净损失500000元•**年11月售给某单位的100000元商品,在2008年1月25日被退货•**年1月30日得到通知,上年度应收某单位的货款200000元,因该单位破产而无法收回,上年末已对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00元**年2月20日公司被法院判决败诉并要求支付赔偿1000万元,对此诉讼甲公司已于2007年12月确认预计负债800万元SSS_SIMPLE_SINA B C D该问题分值: 3答案:A4.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发现2007年漏记了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150000元,所得税申报也没有包括这笔费用。
该公司2007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
则甲公司对此项前期差错进行更正将使2008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减少______元。
59177139.doc
1 / 2
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准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 长期股权投资》所规定的权益法进行调整。
合并报表准则也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是所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应当符合合并报表准则的相关规定。
【例11】如图26-1所示,假设P 公司能够控制S 公司,S 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
20×7年12月31日,P 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S 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 000万元①,拥有S 公司80%的股份。
P 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20×7年1月1日,P 公司用银行存款3 000万元购得S 公司80%的股份(假定P 公司与S 公司的企业合并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P 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 公司在20×7年1月1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26 - 1。
20×7年1月1日,S 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 500万元,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500万元,盈余公积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0元。
20×7年,S 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提取法定公积金100万元,向P 公司分派现金股利②480万元,向其他股东分派现金股利120万元,未分配利
①在本章,为方便理解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统一以“万元”为单位。
在实务中,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元”为单位列报。
②为了便于说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本章特设定S 公司和P 公司20×7年即进行了现金股利分配。
利润为300万元。
S 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 S 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6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300万元。
P 公司与S 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分别见表26 - 2和表26 - 3。
假定S 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 公司一致,不考虑P 公司和S 公司及合并资产、负债的所得税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 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在本例中,P 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首先根据P 公司的备查簿中记录的S 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20×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表26 - 1),调整S 公司的净利润。
按照P 公司备查簿中的记录,在购买日,S 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仅有一项,即A 办公楼,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00(700-600)万元,按年限平均法每年应补计提的折旧额为5万元(100万元÷20年)。
假定A 办公楼用于S 公司的总部管理。
在合并工作底稿(见表26 - 4)中应作的调整分录如下:
(1)借:管理费用50 000
贷:固定资产 - 累计折旧50 000
据此,以S 公司20×7年1月1日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重新确定的S 公司20×7年的净利润为995(1 000-5)万元。
在本例中,20×7年12月31日,P 公司对S 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假定未发生减值)。
根据合并报表准则的规定,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将对S 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有关调整分录如下:
2/259177139.doc
(2)确认P公司在20×7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995万元中所享有的份额796(995×8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 S公司7 960 000
贷:投资收益 - S公司7 960 000
(3)确认P公司收到S公司20×7年分派的现金股利,同时抵销原按成本法确认的投资收益480万元:
借:投资收益 - S公司4 8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 S公司4 800 000
(4)确认P公司在20×7年S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80万元(资本公积的增加额100万元×80%):
借:长期股权投资 - S公司800 000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S公司800 000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应编制如下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 S公司(796-480+80)3 960 000
贷:未分配利润 - 年初2 844 000
盈余公积 - 年初316 000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S公司8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