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技术 编导必看
- 格式:ppt
- 大小:15.52 MB
- 文档页数:99
摄像摄影技术基础知识1. 光源越广,光线越严厉。
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线越硬。
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比照、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
这是由于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削减阴影的作用。
小提示: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
2. 光源越近,光线越严厉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
这是由于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
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特别小的一小局部,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间线就很硬。
小提示: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转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
3. 漫散射能够分散光线,使光源变广、光线变柔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使光源变广,从而到达柔化光线的目的。
当云层遮拦住阳光,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削减,假如有雾,阴影则会消逝。
云层、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向各个方向。
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特别广的光源,一个自然的柔光箱。
小提示:半透亮塑料或白色织物等材料都可以用来漫射剧烈的光线。
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闪光灯前加一个柔光罩;假如在光明的阳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来柔化光线。
4. 在反射中漫射光线将一束较窄的光线射在一个较大的磨砂外表上,如墙壁、屋顶或磨砂反光板等,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发生被漫射到较宽广的区域。
但是假如使用光面反光板,光线被反射后仍旧会很窄。
镜子是一种极端的光面反光板,它反射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一样窄。
小提示:将一大块铝箔揉成团,绽开后将亮面对外,包在一块纸板上,一块柔光反光板就做好了。
虽然这种自制反光板的漫射效果不如白色磨砂反光板,但它能在照片中增加闪闪发亮的光点。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摄影是一门用光影和色彩记录瞬间、表达情感与故事的艺术。
无论是想要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还是追求专业的摄影成就,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摄影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镜头:负责捕捉光线和成像,不同的镜头有着不同的焦距和光圈,从而影响拍摄的视角和景深。
传感器:类似于传统相机的胶片,是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图像信号的部件。
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决定了曝光的时间。
光圈:调节进光量的大小,影响景深和曝光。
感光度(ISO):衡量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高ISO 会增加噪点,但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有助于提高快门速度。
2、曝光三要素光圈:光圈越大(数值越小),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数值越大),景深越深,画面中的清晰范围越大。
快门速度:高速快门可以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物体;慢速快门能创造出流动感和模糊效果,常用于拍摄夜景、水流等。
感光度(ISO):ISO 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但过高的 ISO 会导致图像噪点增多,影响画质。
3、构图原则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给人平衡、稳定的感觉。
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等份,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点上或沿着分割线分布,能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4、色彩和光线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颜色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光线的方向:顺光使物体表面均匀受光,缺乏立体感;侧光能够突出物体的纹理和轮廓;逆光则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轮廓光和剪影效果。
二、实用技巧1、拍摄前的准备了解拍摄场景:提前到达拍摄地点,观察光线、环境和可能出现的元素,规划好拍摄角度和构图。
检查设备:确保相机电池充足、存储卡有足够空间、镜头清洁。
2、拍摄角度和高度低角度拍摄:可以使主体显得高大、有气势。
编导专业必看百部影片推荐1、国产电影张艺谋:《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英雄》《我的父亲母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有话好好说》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陈凯歌:《霸王别姬》《和你在一起》顾长卫:《孔雀》《立春》《最爱》陆川:《可可西里》《寻枪》黄建新:《求求你表扬我》娄烨:《苏州河》吴贻弓:《城南旧事》冯小刚:《大腕》冯小宁:《红河谷》《黄河绝恋》宁浩:《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贾樟柯:《小武》徐静蕾:《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张元:《看上去很美》张一白:《开往春天的地铁》2、香港电影吴宇森:《喋血双雄》、《变脸》王家卫:《重庆森林》、《花样年华》徐克:《新龙门客栈》《青蛇》陈可辛:《甜蜜蜜》李安(台湾):《卧虎藏龙》3、美国电影卓别林:《淘金记》《摩登时代》罗伯特·怀斯:《音乐之声》希区柯克:《蝴蝶梦》《后窗》威廉·惠勒:《宾虚》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罗伯特·本顿:《克莱默夫妇》米洛斯·福尔曼:《飞越疯人院》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号》《真实谎言》《阿凡达》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巴顿将军》《现代启示录》弗兰克·达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赎》罗伯特·泽米吉斯:《阿甘正传》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桥遗梦》《百万美元宝贝》奥利弗·斯通:《天生杀人狂》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加布里尔·穆奇诺:《当幸福来敲门》4、英国电影:丹尼·博伊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该导演可能执导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理查德·阿顿伯罗:《甘地传》(英国/印度)盖·瑞奇:《两杆大烟枪》(宁浩“疯狂”系列借鉴之作)卡莱尔·赖兹:《法国中尉的女人》5、日本电影黑泽明:《罗生门》岩井俊二:《情书》小津安二郎:《晚春》新藤兼人:《裸岛》6、法国电影吕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地下铁》阿仑·雷乃:《广岛之恋》(法日合拍)阿巴斯:《樱桃的滋味》7、意大利电影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纪录片《中国》朱塞佩·托纳托雷:《海上钢琴师》8、俄罗斯(前苏联)电影谢尔盖·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米哈尔科夫:《西伯利亚的理发师》9、巴西电影沃尔特·塞勒斯:《中央车站》10、德国电影汤姆·提克威:《罗拉快跑》11、西班牙电影卡罗斯·绍拉:《卡门》阿尔莫多瓦:《对她说》12、伊朗电影:马吉德·马吉迪:《小鞋子》13、加拿大电影詹尼弗·北齐沃尔:《人造风景》14、丹麦电影:拉斯·冯·提尔:《黑暗中的舞者》15、瑞典电影伯格曼:《野草莓》16、南斯拉夫电影:米尔科·曼切夫斯基:《暴雨将至》17、波兰电影:基耶斯洛夫斯基:《十戒》18、墨西哥电影:阿尔方索.阿拉:《巧克力情人》19、匈牙利电影:洛·科尔陶:《靡菲斯特》20、澳大利亚电影:简·坎皮恩:《钢琴课》微电影中国首部"微电影":吴彦祖主演《一触即发》《66号公路》、《依靠》、《老男孩》、《神射手》、《意外》、《鱼塘边》、《僵尸快餐》、《格斗高手》、《要加薪》、《青春期》。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下面是编导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在艺术高考小常见的考点,供艺术高考考生复习吋参考。
什么是电影?电影起源于哪里?根据视觉暂超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彖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彖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
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而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而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没画而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彖,产生逼真的动感。
到了1894・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成能将影彖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真正的电影终于诞生了。
早期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片,然而,给电影配音个添色的尝试几乎是与电影诞牛的同时开始的。
最先给电影配音全部采用临场人工操作的方式。
1 928年世界上第一部音话同步的有声电影问世,配音设备为用机械连接装置带动大型录音唱片造成音画同步效果的维他风系统,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光学录音系统所代替。
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是人工操作的,直到1935 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才拍出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
蒙太奇來占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而、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Z通过形彖间相辅相承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什么是淡入淡出?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
大二摄影知识点归纳总结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和记录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大二摄影爱好者或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对于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大二摄影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1. 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由三个要素组成: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
快门速度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光圈决定光线的数量,ISO感光度决定相机的感光效果。
合理地调整这三要素可以达到正确的曝光,保证图像明亮度适中。
2. 对焦技巧:对焦是保证图像清晰的关键。
大二摄影中常用的对焦方式包括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可通过半按快门或选择对焦点进行操作,而手动对焦则需要通过调节镜头焦距环实现。
学会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和对焦点,可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3. 构图原则:构图是摄影中的艺术,它决定了照片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常用的构图原则包括平衡、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和重复等。
学会运用这些原则可以提升照片的美观度和艺术性。
4. 焦距与视角:焦距是指镜头的焦距长度,视角则是指相机镜头所能够拍摄到的范围。
大二摄影中一般使用标准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视角和景深。
在选择镜头时需要考虑到拍摄的主题和效果,合理运用不同的焦距和视角可以拍摄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照片。
5. 光影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光影运用能够直接影响照片的效果和氛围。
大二摄影中,可以通过利用自然光、人工光、逆光或者侧光等不同类型的光线来营造不同的拍摄效果。
同时,还可以利用反光板、闪光灯等辅助工具来强化或改变光线的效果。
6. 拍摄技巧:摄影中还有一些实用的拍摄技巧可以帮助大二摄影者拍摄出更出色的照片。
例如,运用曝光补偿功能来调整画面亮度、使用长时间曝光来拍摄流动的水、利用快门优先模式来决定快门速度等等。
不断的实践和摄影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这些技巧。
7. 后期处理:在完成拍摄之后,进行后期处理可以进一步提升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学摄影的十大知识
1、色彩掌握:学习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色系舞台、明度、对比度,这些要素将会影响画面整体的表现。
学会如何选择一个色调,使
它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在视觉上表现出来。
2、光线运用:学习如何熟练掌握光线,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光源,如太阳光、闪光灯、灯台等,这些它们都将对摄影作品的结果产生极
大的影响。
3、构图:学会如何把画面分割成多层次的构图。
一个精美的照片,有很多的细节,灵活的构图可以让它更加生动鲜明。
4、旅行摄影技巧:如何拍摄自然风景,如何利用地理环境,如何
抓拍快门下的瞬间,都是旅行摄影师必备的技能。
5、胶片冲印: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如何安全存储胶片,
以及在正确的温度条件下冲印出精美的照片,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6、摄影修改:了解如何运用电脑的 Photoshop、Lightroom等相
关软件对拍摄的照片进行修改,以调整照片的颜色、对比度、尺寸等,使照片更加完美。
7、拍摄知识:学习如何制定出师的拍摄方案,以及有关多种创作
摄影的技巧,包括人物、风光、微距等等,都是摄影师必须精通的知识。
8、反光学:学习镜头对光线的反射,以及如何控制反光和调整色
彩表现,都是摄影师应该精通的重要技术。
9、摄影道具:了解摄影师常用的各种道具,如灯台、三脚架、遮
光罩等,以及如何正确的使用它们,这是很多摄影师需要学习的技能。
10、摄影礼仪:熟练掌握摄影礼仪,学会如何沟通,对于摄影师
来说是很重要的。
当摄影师走进拍摄场景时,要学会尊重当地的习俗,保持礼貌,尽量减少对其他人的影响。
摄影的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摄影的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摄影作为一门艺术门类,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记录重要时刻,还是捕捉美丽的风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摄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然而,要想拍出一张出色的照片,并不仅仅需要一台好的相机,更需要掌握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对摄影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归纳总结。
一、光的基本原理光是摄影的灵魂,了解光的原理对于拍摄优质照片至关重要。
光的三要素是强度、颜色和方向。
合理的光线条件可以大大提升照片的质量。
1.使用天然光:天然光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柔和光、强烈阳光、黄昏光等等。
合理利用这些光线条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2.使用人工光:使用人工光源如灯光、闪光灯等,可以在拍摄环境中添加额外的光源,为照片增添感光度和明亮度。
3.控制光的方向:通过改变光的方向,可以改变阴影的位置和质量,从而改变照片的整体效果。
二、构图和视角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好的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1.规则三分法:将图像分为九个等分的格子,将主题放在其中一条水平或垂直线上,可以使照片更加对称和平衡。
2.前景和背景:在构图时,加入适当的前景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同时,背景的选择也需要注意,避免干扰和混乱。
3.选择合适的视角:从不同的视角拍摄同一个主题,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仰角可以强调主题的高大和威严,而俯角则可以突出主题的普遍性和广阔。
三、快门速度和光圈快门速度和光圈是控制照片曝光的关键因素,也是摄影师最重要的调节参数。
1.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感光元件所暴露于光线的时间长度,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和快速动作,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捕捉到光线的运动和流动。
2.光圈:光圈决定了进入镜头的光量,较大的光圈可以在拍摄昏暗场景时增加亮度,较小的光圈则可以增加景深,使得画面更加清晰。
3.快门速度和光圈的配合: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可以决定照片的曝光,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拍摄要求和环境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
摄影基本原理摄影必备技能摄影基本原理与摄影必备技能摄影,一门用光影记录瞬间、诉说故事的艺术。
无论是捕捉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是定格人物的真情实感,都离不开对摄影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必备技能的熟练掌握。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摄影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
摄影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镜头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形成影像。
这其中涉及到光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首先是光线。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决定了画面的明暗、色彩和质感。
不同的光线条件,如顺光、逆光、侧光等,会给照片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顺光能够清晰地展现物体的细节和色彩,但可能会使画面显得平淡;逆光则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轮廓和戏剧性的效果,但也容易导致主体过暗;侧光则能突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纹理。
其次是焦距。
焦距决定了视角的宽窄和景物的远近关系。
短焦距镜头,也就是广角镜头,能够容纳更广阔的画面,适合拍摄风景和大场景;而长焦距镜头,即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常用于拍摄野生动物、体育赛事等。
再者是光圈。
光圈控制着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同时也影响着景深。
大光圈能够创造出浅景深,使主体清晰而背景虚化,突出主体;小光圈则能获得大景深,让画面中的前景和背景都清晰可见。
了解了摄影的基本原理,还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才能真正拍出精彩的照片。
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
常见的构图方法有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其重要性;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分为三等分,将主体放在分割线的交点上,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对称构图,适用于具有对称美的场景,如建筑、倒影等,给人一种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对焦也是不可忽视的技能。
准确的对焦能够确保主体清晰锐利。
在拍摄静止的物体时,可以选择单点对焦,精确对准主体;而拍摄运动的物体时,则可以使用连续对焦或跟踪对焦模式,确保在物体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
另外,掌握曝光的技巧同样重要。
曝光过度会使照片过亮,细节丢失;曝光不足则会导致照片过暗,看不清内容。
摄影专业考试必看的65个复习要点对于想要在摄影专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来说,系统而全面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 65 个复习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摄影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相机的机身、镜头、快门、光圈、感光度(ISO)等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感光度对曝光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镜头的种类和特点熟悉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的区别。
了解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的视角和拍摄效果。
3、曝光的三要素理解快门速度如何控制进光时间。
明白光圈大小对景深和进光量的影响。
掌握感光度的调整对画质的影响。
4、景深的概念和控制知道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学会通过调整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来控制景深。
5、白平衡的设置明白不同光源下白平衡的重要性。
掌握如何手动设置白平衡以获得准确的色彩。
6、测光模式的选择了解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的适用场景。
7、构图的基本原则掌握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常见构图方法。
理解构图中的线条、形状、色彩和质感的运用。
8、拍摄角度的选择明白平拍、俯拍和仰拍的视觉效果差异。
能够根据拍摄对象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二、摄影技巧与实践1、风光摄影掌握日出、日落、星空等特殊场景的拍摄技巧。
学会利用前景和背景增强画面层次感。
2、人像摄影熟悉不同光线条件下的人像拍摄方法。
了解如何引导模特摆姿和捕捉自然的表情。
3、微距摄影掌握微距摄影的对焦技巧。
注意微距拍摄中的背景虚化和细节表现。
4、运动摄影学会使用高速快门捕捉瞬间动作。
尝试使用追随拍摄表现运动的动感。
5、夜景摄影了解长时间曝光的设置和噪点控制。
掌握夜景中灯光和阴影的处理。
6、建筑摄影学会运用线条和透视来展现建筑的立体感。
注意避免建筑的变形。
7、黑白摄影理解黑白摄影中影调的控制和表现力。
学会通过黑白对比突出主题。
8、创意摄影培养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后期处理。
三、摄影史与理论1、摄影的发展历程了解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编导必学的镜头理论与纪实美学编导必学的镜头理论与纪实美学长镜头的出现,被认为是“电影美学的革命”。
在这之前,蒙太奇理论作为唯一的电影理论,基本上支配了电影艺术家们的思维活动。
人们研究蒙太奇理论,很少涉及电影与照相的关系,也很少从这一角度去研究电影的特性。
巴赞标新立异,把电影的特性归结为照相性,并从这一特性出发,强调电影的逼真性、纪实性。
巴赞的写实主义的美学思想,以及他总结的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美学功能,极大地推动了电影语言的发展,带来了电影表现手段的一次革命,造就了新的银幕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长镜头,就不会有现代电影。
一、什么是长镜头所谓长镜头,就是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镜头。
长镜头是与蒙太奇相对的电影叙事规则。
蒙太奇的叙事规则是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强调对电影时空的重新构筑;长镜头是指用一个镜头连续地对一个场景进行拍摄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
从形式上讲,长镜头拍摄的时间较长,单个镜头的长度可达10分钟左右;从内容上,它在一个镜头内保持了动作与空间的相对完整。
二、长镜头的由来追溯长镜头的使用,可以说是源自照相阶段。
那时,由于摄影技术的限制,电影的摄影技法还不能自如地展现拍摄对象,这时期的单镜头实际上也就是原始的长镜头。
而长镜头作为电影语言的又一叙事法则的提出,则是在蒙太奇理论完全成熟之后,作为蒙太奇理论的“陌生化”(实为一种补充与完善)提出的。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不满于蒙太奇理论人为地切割和重新编排时空,认为这是对生活本体的不尊重,是导演企图用人工手段强制观众接受导演的意图。
巴赞主张在电影中使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因为长镜头能保持影片在时间上的延续性,而景深镜头则能显示空间的真实性和完整感。
一般认为,电影史上最早应用长镜头的范例是纪录片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摄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编导艺考常考到的50个文艺常识编导专业中文艺常识学科所包含的知识量非常的多,多到仅靠艺考前半年时间的集训根本学不完。
但是,要说艺考时最常考到的文艺常识,就数这些知识点了,快来看看吧!1、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
通过放映,在荧幕上造成活动影像和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2、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荧幕上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来,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史:电影自身发展的历史。
4、电影思维: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荧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
5、商业电影: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所有影片的统称。
6、艺术电影:指趣味高雅、注重艺术技巧,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电影。
7、场景: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
8、电影空间:由荧幕体现的空间世界。
9、景别:被摄主题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10、多景别:同一镜头中,不间断变化的画面景别。
11、特写: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部分的电影画面。
12、全景:表现成年人体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1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
14、近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15、电影画面:即电影镜头。
16、电影学:即一般电影研究,包括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等。
17、电影时空的特殊性:电影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
18、段落:电影剧本中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19、场面: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
20、客观镜头:镜头特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而是采用普通人看事物的观点。
21、主观镜头:所表现的内容明显带有导演的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22、电影构思:电影剧作者考虑和酝酿电影剧本写作的艺术思维活动。
23、电影文本: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摄影5个知识点总结1.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光影能够改变照片的色彩,纹理,形状和立体感。
了解光影的原理和运用方法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照片的效果。
比如,了解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适合的光线条件。
此外,了解光线的角度,颜色和强度,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和塑造被摄物的形象。
2. 构图构图是摄影中另一个重要的技巧。
好的构图能够突出被摄物的主题和情感,让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摄影中,构图是通过选择拍摄角度,物体位置,光影分布等来实现的。
了解各种构图原则和技巧,比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三分构图等,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构思和拍摄照片。
3. 摄影设备了解和掌握摄影设备的使用方法也是摄影师必备的知识。
摄影设备包括相机,镜头,三脚架,灯光等。
不同的摄影设备适用于不同的摄影场景和主题。
比如,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建筑,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距离物体,灯光适合拍摄人像和静物。
了解不同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选择和运用设备,提高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4.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后期处理,摄影师可以对照片的色彩,对比度,饱和度,锐化度等进行调整,使照片更加完美。
了解后期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处理和优化照片。
比如,了解色彩处理和修图技巧,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照片的主题和情感。
5. 艺术感摄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感是摄影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艺术感包括审美观,创造力,情感表达等。
了解和培养艺术感,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拍摄出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照片。
综上所述,摄影是一门集技术和艺术于一身的艺术。
摄影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掌握摄影的技巧和知识。
掌握光影,构图,摄影设备使用,后期处理和艺术感是摄影师成功的关键。
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理解摄影的知识点。
摄像一定要学编辑,编导一定要懂摄像1.摄像一定要学编辑,编导一定要懂摄像。
2.拍摄现场和导演发生争执时切记,最后妥协的一定是你摄像,记住剧组导演最大,这是原则。
3.除非特殊效果和要求,若是时间允许的话,作为摄像能用脚架应尽可能用。
(许多年轻摄像为了展示自己的肩膀有多稳,非常喜欢机器上肩。
但你肩膀再稳永远不可能比脚架稳。
上肩的镜头不可能有绝对的“不抖”,只要你有心脏,只要它还在跳的话你的机器必定在抖。
)许多导演在剪辑的时候经常会临时决定让画面有些特殊效果,比如抖动。
通过编辑特技是可以让原本不抖的画面抖动的,但如果导演要不抖的画面,已经抖动的镜头是不可能变回不抖的,除非是静帧!所以信肩膀不如信脚架。
4.室外拍摄尽量不要对白屏,尽量用“预设”。
(很多新摄像拍片子老怕自己色温偏调,一直不停的对白屏。
一个标准的白色它在不同的环境、天气、灯光的情况下并不一定是白色的,通过摄像机内部的一个标准强行把它调整为原来的本白,即所谓的调“白平衡”。
但不管早晨、傍晚、阴天、酷暑都不停的调“白平衡”的话,那在自动光圈的情况下,你拍出来的画面永远都是晴天,这是很不真实的。
当然除非你想要这样的色温,你需要在阴天拍出晴天的效果,那另当别论。
5.室内演出、舞台演出、夜景灯光,想都不要想,永远是3200K。
6.拍墓地的时候,镜头中的墓碑千万别对着正面,永远只能看见墓碑的反面。
(死者的名字是不应该出现在镜头里的,就算是拍纪录片现场没时间给你调整你也要尽量避讳。
因为它即是对死者的不敬更是拍摄者的忌讳)。
7.拍比较大的会议记录时,反应镜头少给特写,两个人三个人的镜头应该居多。
特别是圆桌会议。
8.拍摄领导出席时记住每个领导的镜头画面必须一样大。
9.记住自己的每个镜头都必须超过8秒,即便编导最后只用你2秒。
10.镜头运动时,起伏和落伏留4秒,做到一个镜头导演能分拆成三个用。
11.拍新闻或纪录片随机长时间采访时,要听被摄者的声音,只有他说完一句带结束语的话再停机。
中考编导摄影考试内容中考编导摄影考试内容一、摄影基础知识•曝光三要素:快门、光圈、感光度的作用和调整方法•色彩与对比度的概念及应用•焦距与景深的关系和运用技巧二、构图与视觉语言•画面构图基本原则:三分法、对角线、引导线等•剪影、逆光、长曝光等特殊构图技巧的运用•用光与色彩的表现力三、摄影器材与设置•相机类型和参数:数码相机、单反相机、镜头选择及使用•快门速度和光圈的选择与应用•白平衡调整与应用四、拍摄与后期处理技巧•环境与人物摄影技巧•实景拍摄与人物合成技术•图像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五、人文与纪实摄影实践•人物纪实摄影技巧及意义•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人文摄影•街拍和纪实摄影的特点与要求六、影像表达与创作•摄影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选择•能够适应拍摄内容的表达手法•创造性的影像构图和照片叙事技巧以上是中考编导摄影考试内容的基本要点和考点。
考生除了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实际拍摄和后期处理的实践来提升技巧和创作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并在考试中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展现自己的摄影才能。
七、艺术欣赏与分析•摄影作品的艺术欣赏和分析方法 -了解国内外著名摄影师及其代表作品八、摄影伦理与法律知识•摄影行为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摄影作品的版权保护和法律法规九、实践考察•现场拍摄实践任务,考察考生的拍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后期处理实践任务,考察考生的图像处理能力和审美观点以上内容综合了摄影的理论知识、实践技巧和艺术审美要求,将对考生的摄影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估。
希望考生能够充分准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能在考试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加油!。
学习摄影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一、什么是影调如何得到一张作品好的作品?相信这是大家都在不停反复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很多朋友都觉得受美术教育是必须的,因为有些人做的东西看了就是舒服。
但是如果没有受过美术教育就没有希望做好作品吗?答案是:你同样可以做到很好!视觉是有规律可遵循的,有了这些依据,你可以走到更高。
受过美术教育,如果能运用好这些依据,你可以超越纯粹的视觉经验,更上一层楼!这一节,先把色彩放在一边,单说影调问题。
计算机把由黑到白分成256个级别,色彩在计算机中转换成灰度图后都会对应一个灰度,称为色彩的明度。
见图0706-D 把色彩去掉以后,问题范围得到相应的缩小。
如果你的求知欲望很强,可以对应参照的是摄影中的黑白摄影。
也建议你去看看这方面的知识。
我这里只讲讲基本的知识和在计算机图形里运用这些知识的一些做法。
先看看灰色渐变条的色阶特征图(见图0706-E)。
色阶特征图是用PHOTOSHOP里的图象》调整》色阶来看的。
你可以看见它是个很平均的稍微向下凹了一点的平线。
没什么山峰和缺少的地方。
这是一个全阶的理想状态。
在后面,你可以用各图片的色阶特征图来对比着看。
一张作品,总会有个调子。
大致地分一下的话可分为3种:高调;中间调;低调先看看这三张范图:高调(见图0706-C)中间调(全色调)(见图0706-A)低调(见图0706-B)我们来观察一下色阶的分布范围高调的色阶范围密集在浅色这一边。
(见图0706-B-SJ)中间调(全色调)的色阶范围分布比较均匀各部位都有。
(见图0706-A-SJ)中间调(全色调)的色阶范围密集在深色这一边。
(见图0706-B-SJ)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大家可以欣赏一下世界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 (Ansel Adams)的名作。
亚当斯的黑白摄影,曾在本质上改变了19世纪以来美国的风光纪实摄影。
他的黑白银盐照片在艺术和技术上被称赞为最完美的结合。
我给出了他的色阶特征图,大家可以看见它优美的划了一个弧线。
摄影制作知识点总结摄影制作是指通过摄影设备和技术,将所要表达的主题或对象进行拍摄、后期处理、编辑和呈现的整个过程。
摄影制作是一门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创作活动,需要摄影师具备一定的摄影技术、艺术表现能力和后期处理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针对摄影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包括摄影器材的选择、构图技巧、光影运用、后期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摄影器材的选择摄影器材是进行摄影制作的基础,不同的器材拥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选择适合自己摄影创作需求的器材是至关重要的。
在摄影器材的选择方面,主要包括相机、镜头、闪光灯、三脚架等。
1.相机相机是进行摄影制作的必备器材,主要有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两种类型。
数码相机轻便、易操作,适合入门级别的摄影爱好者;而单反相机功能齐全、画质优秀,适合有一定摄影经验的摄影师。
2.镜头镜头是决定摄影作品构图、焦距、景深等因素的核心器材,不同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创作需求。
常见的镜头类型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
3.闪光灯闪光灯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提供补光的器材,可以帮助摄影师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通过合理使用闪光灯,可以调整光线的亮度和方向,突显被拍摄对象的细节和轮廓。
4.三脚架三脚架是用于固定相机的辅助器材,可以提高拍摄稳定性,避免因为手持拍摄而产生的晃动和模糊。
在特定的拍摄场景,如夜景、长曝光等,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器材。
在选择摄影器材时,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预算来进行合理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某个品牌或型号。
良好的摄影作品不仅仅依赖于器材,更需要摄影师的创作才华和摄影技术的运用。
二、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制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了摄影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而不良的构图则会使作品显得平庸和无趣。
在构图技巧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元素的布局和组合,以创造出美观、富有张力的画面。
编导必知的常用运动镜头编导必知的常用运动镜头在影视制作中,尤其是在前期的拍摄中,我们需要对镜头的表现技巧非常熟悉,什么样的镜头技巧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内容,我们都要熟知于心。
在通常,我们提起镜头技巧,都能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来,其实镜头的基本技巧无非也就这么几个,一句话概括就是推拉摇移跟甩。
当然这说的是镜头技巧在运动镜头中的技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镜头技巧。
其实在拍摄中还有相当多的技巧也被称作为镜头技巧,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就将做详细介绍。
运动摄像,就是利用摄像机的推、拉、摇、移、跟、甩等形式的运动中进行拍摄的方式,是实在画面边缘框架的局限,扩展画面视野的一种方法。
运动摄像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以渐次扩展或者集中、逐一展示的形式表现被拍摄物体,其时空的转换均由不断运动的画面来体现,完全同客观的时空转换相吻合。
在表现固定景物或人物的时候,运用运动镜头技巧还可以改变固定景物为活动画面,增强画面的活力。
移镜头这种镜头技巧是法国摄影师普洛米澳于1896年在威尼斯的游艇中受到的启发,设想用“移动的电影摄影机来拍摄,使不动的物体发生运动”,于是在电影中他首创了“横移镜头”,即是把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向轨道的一侧拍摄的镜头。
这种镜头的作用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把一些事物连贯起来加以表现。
移镜头和摇镜头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画面上给人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摇镜头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动,拍摄角度和被拍摄物体的角度在变化,适合于拍摄远距离的物体。
而移镜头则不同,是拍摄角度不变,摄像机本身位置移动,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无变化,适合于拍摄距离较近的物体和主体。
移动拍摄多为动态构图。
当被拍摄物体呈现静态效果的时候,摄像机移动,使景物从画面中依次划过,造成巡视或者展示的视觉效果;被拍摄物体呈现动态时,摄像机伴随移动,形成跟随的视觉效果。
还可以创造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视听语言与影评写作(影评)120部电影观片单说明:此片单作为影评写作练习选取素材的范围,也是影评写作科目的补充资料。
其中:第001--030部为必须完成写作的;第031—060部为要求仔细观摩,作出记录,可以不完成完整的写作的;第061--120部作为一般了解掌握,有条件的最好全部观看,如果的确没有时间观看,也要选取至少一半观看,作为积累。
001《毕业生》002《克莱默夫妇》003《低俗小说》004《楚门的世界》005《红字》006《罗生门》007《我的左脚》008《望乡》009《鸟人》010《阿飞正传》011《饮食男女》012《这个杀手不太冷》01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014《莫斯科不相信眼泪》015《法国中尉的女人》016《辛德勒的名单》017《初吻》018《小鞋子》019《四百击》020《2001:太空漫游》021《闻香识女人》022《火的战车》023《深海长眠》024《阳关灿烂的日子》025《菊豆》026《霸王别姬》027《瑟堡的雨伞》028《愤怒的公牛》029《魔鬼代言人》030《八月照相馆》031《美国往事》032《情枭的黎明》033《出租汽车司机》034《勇敢的心》035《第四十一》036《雁南飞》037《士兵之歌》038《办公室的故事》039《午夜狂奔》040《骗中骗》041《廊桥遗梦》042《马语者》043《燃情岁月》044《沉默的羔羊》045《桂河大桥》047《飞越疯人院》046《假如爱有天意》048《猎鹿人》049《现代启示录》050《黄土地》051《大红灯笼高高挂》052《白日美人》053《蒂凡尼的早餐》054《金色池塘》055《一条名叫旺达的鱼》056《两杆大烟枪》057《偷自行车的人》058《罗马十一点》059《小偷》060《盗火线》061《美丽心灵》062《教父》(1、2、3)063《好家伙》064《安妮霍尔》065《七武士》066《卢旺达饭店》067《野草莓》068《乱》069《雨中曲》070《乱世佳人》071《热天午后》072《洛城机密》073《法国贩毒网》074《国家公敌》075《野鹅敢死队》076《德黑兰四三年》077《卡萨布兰卡》078《战地钟声》079《罗马假日》080《魂断蓝桥》081《莫扎特传》082《即时发生》083《王子复仇记》084《大逃杀》085《阿甘正传》086《百万宝贝》087《处女泉》088《走出非洲》089《情归巴黎》090《往日情怀》091《情迷六月花》092《似是故人来》093《钢琴课》094《迪克崔西》095《剪刀手爱德华》096《巴黎最后的探戈》097《末代皇帝》098《欲望号街车》099《战争与和平》(苏)100《巴顿将军》101《蝴蝶效应》(1)102《潜水钟与蝴蝶》103《疯狂的贵族》104《黑郁金香》105《关山飞渡》106《阿拉伯的劳伦斯》107《宾虚》108《王中王》109《虎口脱险》以下是历年以来各个艺术类高校影评考试的部分真题汇总(自19《天堂电影院》、《绿卡》、《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人生》、《芳芳》、《肖申克的救赎》、《黑暗中的舞者》、《站》、《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绢》、《西西里的美丽传《菊次郎的夏天》、《为戴茜小姐开车》、《改编剧本》《暖》、《和你在一起》、《丑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