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技术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14.72 KB
- 文档页数:2
好电缆的技术标准一、导体材料1 .导体应为纯铜或镀锡线芯,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氧化层。
2 .导体的直径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0.5-4平方毫米。
3 .导体的结构应符合GB/T3956-2008规定。
二、绝缘层1 .绝缘层应为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2 .绝缘层应均匀覆盖在导体上,无气泡、无龟裂现象。
3 .绝缘层的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0.5T.5毫米。
三、护套1 .护套应为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2 .护套应紧密包裹在绝缘层上,无明显气泡、龟裂等现象。
3 .护套的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1-2毫米。
四、电缆结构1 .电缆应由导体、绝缘层、护套、填充物(如棉花或玻璃丝等)组成。
2 .各组成部分应相互配合,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五、电缆尺寸1 .电缆的外径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5-30毫米。
2 .电缆的长度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常为10-100米。
六、额定电压1 .额定电压是指电缆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通常为300-1000伏特。
2 .电缆的实际工作电压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10%。
七、导体电阻1 .导体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力,通常用欧姆表不O2 .导体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不大于0.018欧姆/公里(铜导体)。
3 .导体电阻的测量方法应符合GB/T3048.4-2007规定。
八、耐火性能1 .耐火性能是指电缆在火灾条件下仍能保持一定时间正常工作的能力。
2 .耐火性能应符合GB/T19666-2008规定,如使用A级防火材料制造的电缆等。
xxx工程电线、电缆技术规格要求
施工范围:
一、电缆
1.导体:导体为铜导体,铜芯材质纯度为99.9%以上,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绝缘:绝缘标称厚度为符合GB/T12706-2002,绝缘最薄点的厚度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90%。
3.填充及隔离套:缆芯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为线性聚乙烯或聚丙烯填料),紧密无空隙。
4.外护套:采用黑色聚氯乙烯化合物,外护套厚度及性能符合GB/T12706-2002规定。
5.标志:电缆采用喷墨打印有米数、生产厂家。
6、电缆的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
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相关检测记录。
7、电缆进场后应由厂家负责电缆的节能检测(监理见证取样、送检),检测比
率及取样长度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二、电线
1.电线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
2.电线包装完好,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线无压扁、扭曲。
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3.耐火、阻燃的电线,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耐火、阻燃的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按照制造标准,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
4.常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小于下表规定:
5.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要求,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由厂家负责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日期:。
电线电缆技术要求
一、电线(cable)的基本概念
电线是指用来输送电能或信号的电路在电器里的连接部件,即一根以
上的电芯或者电芯和屏蔽层组成的电缆。
二、电线的基本材料
1、绝缘材料:绝缘材料一般包括聚氯乙烯、乙丙橡胶、氯乙烯橡胶、聚四氟乙烯、丁腈胶等。
2、导体材料:导体材料通常是铝、铜、铅等金属。
三、电线表面要求
电线表面要求平滑光洁,不允许有空洞、缝隙、焊点和其他杂质,使
用时仍应保持表面干净。
四、电线的电性能参数
1、耐压:导体间耐压判定特性,其主要指标是绝缘电阻和耐耗散电
流能力。
2、导电能力:指电线的导体尺寸,以及电线材料本身对电流的传导
能力。
3、电容:指电线的电容和介电常数,电容影响电线的另一方面,就
是影响传输信号的抗噪性能。
4、电阻:指导体的电阻,电线的电阻越低,传导的能量越多,对电
线传输效率有很大影响。
五、电线的绝缘要求
1、绝缘层对接触电压有足够的绝缘能力;
2、耐温:一般电线耐温应在-50℃~105℃之间,恶劣条件下耐温应在-15℃~105℃之间;
3、耐老化:耐老化的绝缘层应能有效阻止氧化物的形成,保持电线对电压的绝缘能力;。
国内常用电线电缆技术参数及要求1、电线电缆产品额定电压(u0/u):300/500v2、电线电缆长期工作温度为70℃3、电线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固定敷设-40℃,非固定敷设-15℃4、电线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无铠装层应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带铠装层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5、电线电缆在20℃时用直流500v电压试验稳定充电1min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500mω·km6、电线电缆各对绞之间以及对绞与总之间应不断路7、电线电缆的线芯和线芯之间以及之间应经受50hz,交流2000v电压试验5min不击穿电线电缆工艺流程详细介绍1.铜、铝单丝拉制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
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
2.单丝退火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
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3.导体的绞制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
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
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
为了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绞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和紧压的圆形。
此种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缆上。
.绝缘挤出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偏心度:挤出的绝缘厚度的偏差值是体现挤出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其偏差值在标准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光滑度:挤出的绝缘层表面要求光滑,不得出现表面粗糙、烧焦、杂质的不良质量问题致密度:挤出绝缘层的横断面要致密结实、不准有肉眼可见的,杜绝有气泡的存在。
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
电线电缆招标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一、产品执行标准GB/T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GB/T13033.1-2007《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GB/T18380-2008《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GB9330-2023《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T29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699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50217-2018《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范》GB/T2952-2008《电缆外护层》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17651-2023《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GB/T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GB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O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二、基本要求1电缆阻燃性能为B1级;2、凡在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具有3C认证;3、材料、制造和测试应执行最新版本的中国标准;4、提供具有国家级权威部门出具的试验报告;5、提供包装、运送、并卸货至施工现场;6、防火与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7、产品到货后,供货方派1-2名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测试及通过质量验收;8、所有电缆应满北京地区及本工程的环境使用条件:(1)海拔高度:≤1500M;(2)环境湿度旧平均≤95%,月平均≤90%,(20°C以下为90%);(3)最高温度:+50°C;(4)最低温度:-25。
(:;(5)24小时内其平均温度不超过:+35°C;(6)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三、技术要求1导体采用不低于GB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规定的TU2级或T2级的退火铜材料,含铜量不小于99.9%,且具有近似圆形的实芯截面。
电缆等技术要求电缆作为现代化工业、交通、通讯、建筑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电力传输方式,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确保电缆能够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稳定和安全地运行。
以下是电缆等技术要求的一些介绍。
1.外观质量电缆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一般情况下,电缆的表面应该平整、清洁、无氧化物、无明显划痕或其他损伤,且芯线应紧密排列,不得有连续的裂痕或不良连接。
2.尺寸准确性尺寸准确性是电缆制造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在高密度电缆中,离子残留、不良接头和材料弹性变形等因素都会严重影响整个电缆的尺寸准确性。
因此,在制造电缆时,应在各个工序严格控制尺寸与公差,以防止产品的错误尺寸造成电缆安全隐患。
3.线芯结构电缆线芯结构是电缆性能的基础,它的合理设计可以增强电缆的抗压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同时可以降低电缆电位,提高电缆因特性阻抗。
因此,在制造电缆线芯时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保证纵向和横向芯线数量分布均匀,芯线外表面光滑,无毛刺和锅钝。
4.绝缘材料在电缆制造中,绝缘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决定了电缆的绝缘性能和电艺性能。
高品质的绝缘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电缆的绝缘击穿强度,同时可以降低电缆的损耗和电容量,防止电缆因电位差引起损坏。
因此,在电缆制造中,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绝缘材料,并根据生产工艺和电缆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
5.包覆材料包覆材料是为了保护电缆线芯和绝缘材料而覆盖在电缆表面的一种材料。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电缆的耐磨损性、耐压性和抗辐射性等性能。
不同种类的电缆应采用相应的包覆材料,例如聚氯乙烯(PVC)、交联聚乙烯(XLPE)等。
此外,包覆材料的表面光滑度和厚度分布也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6.电缆接口电缆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或器件相连接,这就需要电缆接口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在电缆制造中,应设计符合标准的电缆接口,同时采用高品质的连接件和接口极插,以确保电缆接口长期稳定运行。
7.标志和包装电缆制造完成后,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其进行清晰明确的标志和合理的包装。
电线、电缆技术标准和验收要求一、主要技术标准电线、电缆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相关标准、规范名录如下:GB5023.1~7-2008,GB/T12706-2008、GB/T19666-2005、GB/T3956-2008、GB/T2952-2008、GB/T6995-2008、GB/T2951-2008、GB/T3048-2007、GB/T18380-2008、GB/T19216-2003、JB/T8137-2013、GB50411-2007等。
上述标准、规范应为现行最新版本,如有新标准、规范或者更新替换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二、电线、电缆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仅是针对电线、线缆的最基本要求而非全部要求,供货单位必须按照最新的工业技术和工艺发展情况,选用先进的产品以满足本技术要求、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工程施工图纸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变配电系统正常运行。
1、供货单位所供电线、电缆应均为投标厂家自己生产的产品,必须及时提供该产品的工业生产许可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证书、产品合格证、各种质量检验检测(报告)证书。
2、厂家所选原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要求的优质产品,所选铜材应为正规渠道采购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解铜,铜材纯度不小于99.9%。
其他绝缘材料、护套材料、填充物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优质产品。
单芯电缆线芯截面必须为圆形,电缆线芯直径的误差不得>1%,绝缘层厚度应均匀,符合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3.2.12条相关规定。
3、电线每盘必须带有合格证,电缆标志应清晰、易辨认、耐磨损。
成品电缆上必须清晰印有生产厂名称、产品规格型号以及额定工作电压的连续标志。
绝缘线缆五芯及以下分色采用颜色表示:红、黄、绿、蓝和黄绿双色,并符合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15.2.2条相关规定。
4、10mm2及以上规格的电线、电缆标识须有长度标识,电线根据我公司要求,生产成100m或200m盘;电缆每盘长度须根据数量情况与现场工程师协商确定。
电线电缆敷设技术要求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35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线电缆的敷设。
2、施工准备2.1 设备及材料要求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盘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盘应完好无损。
2.1.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聚氯乙烯带、聚脂胶粘带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的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
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4)架电缆用的轴辊、支架及敷设用电缆托架准备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5)直理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
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直埋电缆敷设;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铺砂盖砖→回填土→埋标桩→水平敷设→垂直敷设→挂标志牌→管口防水处理→剥麻刷油→挂标志牌。
tjcl254-2013 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技术条件
根据TJCL254-2013《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技术条件》标准,
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的技术要求如下:
1. 电线电缆的导体材质应为铜或铝,电缆绝缘材质应为聚氯乙烯(PVC),电缆护套材质应为低烟零卤阻燃材料或增强型聚氯乙烯。
2. 电线电缆的额定电压应符合铁道客车使用要求,在极限温度条件下,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能够持续工作。
3. 电缆的导体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导体的直径公差和截面积误差应符合国家标准。
4. 电缆的耐火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电缆的燃烧性能、烟密度、有毒气体释放量等指标应满足相关要求。
5. 电缆的机械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包括电缆的拉伸强度、扭转强度、抗压性能、抗磨损性能等。
6. 电缆的绝缘电阻和绝缘抗击穿电压应符合标准要求,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7. 电缆的耐油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电缆在铁道客车使用环境中能够抵抗油污和腐蚀。
8. 电缆的防水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能够在潮湿环境下正常工
作。
9. 电缆的温度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能够在设计工作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10. 电缆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标准要求,电缆的安装方法和使用条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以上是TJCL254-2013标准中对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的技术条件的概述,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可参考该标准的详细内容。
公司电线电缆技术要求1.总则1.1本技术要求的使用范围,1.2本技术要求书提出的技术要求,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标准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标准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型标准,必须满足要求。
1.3 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符合本技术要求要求,卖方应提供满足本技术要求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4 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是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产品。
1.5 卖方必须执行本技术要求所列标准。
1.6 本技术要求为合同谈判的依据,当合同签订后,本技术要求将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7在签订合同后,需方有权提出因协议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解决.2.环境要求和执行标准2.1环境要求:满足需方关于电缆的使用条件和产品执行标准的要求。
2.2执行标准:本技术要求中涉及的所有标准、标准均为最新有效版本,假设供方的技术标准、标准与本协议中标准、标准不一致,应以本协议为准。
2.2 引用的标准和标准GB156-1993 标准电压GB/T2951-2008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12706-2008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2952-2008 电缆外护层GB/T304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4909-2009 裸电线试验方法GB/T3956-2008 电缆的导体GB/T6995-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Q/ZTHX06-2012 电子电脑电缆JB/T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GB/T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9330-200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3.供货范围见清单4.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电缆线芯应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绝缘线芯标识清晰,容易区分;4.1.2 电缆外观圆整,均匀,标识应美观、清晰耐擦,字符间距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4.1.3 电缆外护套应标有电缆型号、规格、制造商名称等;4.1.4 电缆的电性能及物理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并提供检验报告;4.1.5 电缆导体外表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无跳起、断裂的单线;4.1.6电缆绝缘厚度、护套厚度等结构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2 动力电缆技术要求4.2.1电缆的额定工作电压U0/U为0.6/1kV;4.2.2电缆导体长期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为90℃;4.2.3电缆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导体最高温度不大于250℃4.2.4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4.2.5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4.2.6电缆20℃时导体直流电阻符合GB/T3956规定;4.2.7电缆应能经受工频3.5kV/5min耐压试验不击穿。
电线电缆技术要求
一、采用标准
GB/T2411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95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 《电缆的导体》
GB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17650.2《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放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GB/T18380.3《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
GB/T19216《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GB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IEC60331 《电缆的耐火特性》
IEC60332-3A《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IEC60724《额定电压不超过0.6/IkV电缆允许短路温度导则》
JB/T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NES713 《小样材料燃烧产物毒性指数的测定》
除非另行规定,所有的产品和工艺均应达到国家标准,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等同于或高于技术规定中指定的标准执行。
二、使用环境:
1、运行条件
系统标称电压Uo/U 0.6/1KV
系统频率50Hz
2、运行要求
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90℃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250℃
短路时间不超过5s
电缆弯曲半径铠装电缆不小于12倍的电缆外径
非铠装电缆不小于15倍的电缆外径
3、运行环境条件
运行环境: 户内
空气最高温度
空气最低温度20°C
最高日平均温度+30°C
最高年平均温度+20°C
最低年平均温度-5℃(最低储存温度-30°C)
相对湿度+25C时<95%
海拔高度: 1000米
抗震能力地面水平速度:0.3g,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
安全系数≥1.67。
土壤最高温度25°C
土壤热阻系数 1.2°Cm/W
4、敷设条件
电缆敷设在沟道内,沟道雨季有积水,电缆会安全浸入水中。
电缆敷设在排管内,排管材料为水泥、塑料或钢铁。
电缆户外终端直接安装在户外电缆终端站内。
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低于0°C
敷设电缆使用机械牵引。
三、具体要求:
1、该部分电缆、电线的使用范围为本项目高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力、照明、控制线路等。
2、各厂家须提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证书、与所提供产品种类对应的检测报告及合格证。
3、电缆性能应符合GB/T3956、GB12706、GB/T12666相关标准规定。
4、所提供电缆均应为投标厂家本厂内生产的产品。
5、交货长度不得是负误差,即允许0~+1%。
6、各厂家所选用的原材料必须是国家认可的合格、优质原材料,铜材必须是由国家规定的正规渠道采购的优质电解铜,铜材纯度达到99.9%或以上;其他绝缘材料、护套材料、填充物等必须使用国家认可的优质产品。
7、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护套上应有制造厂厂名,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绞合的主干电缆护套上应有相序标志。
标识字迹清晰,容易辨认,耐擦。
8、包装: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JB/T8137-1999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所有电缆末端应可靠封堵、密封,并用适当的方法牢固地固定在电缆盘上,重量不超过80KG的短段电缆允许成圈包装。
9、包装标签:应包括制造厂名及商标、盘号、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毛重、厂名、正确旋转方向、标准编号、制造日期和买方名称等。
10、电缆须成盘运输,电缆两端保持密封。
电缆须加以保护以免遭受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的机械损伤。
11、运输及储存: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吊装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运输时电缆盘必须放稳,用适当方法固定,防止互相碰撞或翻倒。
应保存在通风且无有害气体侵蚀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