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岩浆岩的成因
- 格式:ppt
- 大小:7.96 MB
- 文档页数:40
一、绪论1、岩石: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等)组成的固态集合体.2、岩石的成因分类:①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或地幔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岩浆岩与火成岩是同义语.②沉积岩:主要形成于地表条件下,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生物有关物质、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③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3、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判别标志:①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岩石。
具有玻璃质的岩石一般是岩浆岩,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在强烈断裂带内,才有玻化岩.②岩浆岩中有一些特有的矿物和结构构造。
霞石、白榴石等矿物、以及气孔、杏仁构造等。
③岩浆岩体与围岩之间一般都有明显的界线,呈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的层理和片理。
④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捕虏体〕,这些被捕虏的围岩碎块和围岩常遭受热变质作用。
⑤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岩浆岩类,大部分都可以找到与其化学成分近似的现代火山岩.⑥岩浆岩(除火山碎屑岩)中没有任何生物遗迹。
4、三大类岩石的野外特征对比:5、三大岩石的关系:火成岩:由岩浆冷凝固结后形成的岩石。
火山岩:岩浆及其他岩屑、晶屑等沿火山通道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岩浆岩的喷发形式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分为:熔透式(面):是指岩浆喷自直径很大,形状不太规则的火山通道的一种面型喷发。
裂隙式(线):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裂隙)或断裂群上升,喷出地表。
有的从窄而长的通道全面上喷;有的火山呈一字形排列分别喷发,但向下则相连成为墙状通道。
因此,称为裂隙喷发(fissure eruption)。
中心式(点):中心式喷发(Central eruption),是指岩浆沿颈状管道的一种喷发。
喷发通道在平面上为点状,又称点状喷发.多数近代火山属于这种类型,其最大特点是常在地表形成下缓上陡的火山堆(volcanic cone)。
岩浆岩的分类
岩浆岩是由火山喷发或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成岩。
根据其成因和特征,可以将岩浆岩分为以下几类:
一、超镁质岩浆岩:
1. 辉石岩:辉石岩主要由辉石和矽酸盐矿物组成,矿物组成中Al2O3含量较低,而MgO和FeO含量较高,属于超镁质岩浆岩的一种。
2. 紫苏岩:紫苏岩是由高MgO的超镁质熔岩冷却凝固而成,其主要矿物是辉石和橄
榄石。
三、钙碱性岩浆岩:
1.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主要以石英、长石和斜长石为主要矿物的钙碱性岩浆岩。
该岩石中,SiO2含量相对较高,Al2O3含量也较高,颜色为灰色或深色。
试述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类型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成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一、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
如果这些气孔形成的空洞被后来的物质充填,就形成了杏仁状构造。
岩浆喷出到地表,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其表面常留下流动的痕迹,有时好像几股绳子拧在一起,岩石学家称之为流纹构造、绳状构造。
如果岩浆在水下喷发,熔岩在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很多椭球体,称之为枕状构造。
可见,这些特殊的构造只存在于岩浆岩中。
还有块状构造和斑状构造。
除了构造以外还有因为矿物的结晶程度、集合体形状与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岩浆岩依据矿物组成的差别,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超基性岩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钠,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习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绪论一、名词解释1、工程地质学2、工程地质条件答: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二、简答题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答: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一、名词解释1、河流阶地;2、风化壳;3、风化作用;4、变质作用;5、地质作用;6、岩浆作用;7、地震作用;8、力地质作用;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1. 河谷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或台地。
2. 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
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 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4. 地球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5. 地质作用是由自然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三大岩及其在工程地质上特性专业:土木工程班级:12301701 姓名:严豪江学号:201230170121 摘要: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化石。
按其成因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在地球结构和人类生活创造中,岩石处于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三大岩类工程地质特性1.引言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表面约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岛屿。
岛屿和陆地的形成离不开岩石的形成,地球的形状和地表形态既是其内部物质状态及其运动的结果,又受到地球表层的水和大气的运动以及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岩石是由矿物形成的,要认识岩石,就必须先认识矿物。
地质学家不但把矿物看做是岩石的组成单元,而且把矿物看做是研究岩石生成环境和随后历史的一把重要钥匙。
岩石按不同的成因又可以分为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不同的工程方面都占有一席之地。
2.三大岩2.1岩浆岩2.1.1岩浆岩的概念及特性岩浆岩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质量的95%,岩浆是熔化的岩石,也可以叫做硅酸盐熔融体,通常位于地表之下的岩浆房中。
主要成分是SiO2,也可以含有挥发性物质及部分固体物质。
岩浆是各种火成岩的前身,可以侵入邻近的地壳岩石或是冒出地表,经常处于活动状态,具有流动性。
岩浆存在于650℃到1200℃的温度中。
可低至650℃,高至1400℃。
熔岩中含有1~8%的挥发性物质。
岩浆处于高压之中,有时会经由火山道(或译火山管、火山流口)以熔岩流或是以火山碎屑物的火山喷出物的形式冒出。
这些火山喷发的产物通常包括了从没到过地表的液体、结晶体及溶解气体等。
岩浆会在地壳中各自分离的岩浆库内集结,不同地方的岩浆组成成份会稍有不同。
当地壳发生变动或受到其他内力作用时,承受巨大压力的岩浆就会沿着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经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最后冷却凝结就形成了岩浆岩。